史叶红
[摘要] 小学主题班会课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既要关注其教学素材的来源、社会认知的标准和教学的根本目的等与教学设计有关的规则因素,又要发挥其教学过程中折射出的能够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規则力量。检验这些因素能否激发力量,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实践是唯一的途径。
[关键词] 主题班会课;教学实例;规则构建;解读
主题班会,是根据当前形势的需要和学校工作的统一要求与部署,针对班级中学生的实际状况,围绕一件事,突出一个中心,宣传一个思想观点,培养一种道德品质而组织举行的活动。
先哲韩非子说:“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设计并上好每一堂主题班会课,就是以生活为素材,以道德为标准,建构成一组能够正确折射社会规则的棱镜,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都能够验证自己的道德言行,并对社会规则作出最为正确的折射性响应。其中,小学主题班会课更是以其主题内容的多样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教育成效的即时性,成为小学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以案说法,从不同维度解读正确的规则意识是如何构建,强劲的规则力量是如何折射的。
一、依托教材,不被教材所困
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相对更为纯粹的德育课程相比,主题班会课的教材往往没有固定的内容,更多的还是来自一个班集体在某一特定的时空里产生的特殊需要。因此,班会课的主要规则之一,就是可依托于某些现成的教材,但绝不能被教材所困。也只有这样的班会课教学活动才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真正发挥其引领学生认知、体悟、遵循社会规则的作用。比如,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由此出现的家国情怀引导的契机,最适合在2019年10月1日前后这一段特殊的日子里开展一节班会课。又如,根据某个班级中潜在的或者已出现的校园霸凌现象,班主任可以将这种现象中可能出现的不同角色都在主题班会中模拟重现,并有意识地对那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陪护他们走上正道,树立正气。
我们曾为四年级的学生设计并执教了《让规则守护世界》一课,就充分体现并把控了班会课关于教材选择和应用的规则。一方面,此类关于“世界规则”的课题选择极少见于传统的德育课程教材,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化和外界诱惑的日益隐蔽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守规”和“违规”两种完全反向的道德力量展开了越来越猛烈的拉锯战,为此,适时推出这样的主题班会课就显得极为必要。另一方面,关于“违规”的种种危害,教学设计及课堂中呈现的案例无论是游戏还是现实,在当今的生活实际中更是屡见不鲜,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尤为关键的是,从这些典型案例推导开,还将产生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把学生们的规则视野拓展得更广阔、更全面,让他们适度地体验一把何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二、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但就如一面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人之初,性本恶”也同样为荀子等许多儒家大哲所信奉。教育却必须引导学生从善,这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每一门课程无差别的责任和义务。在学校教育中,关于这种责任和义务的落实集中在各类德育课程中。主题班会课既然是德育课程之一,也就天然地带有引人向善的使命。然而,要想实现这样的初心和使命,其过程是相当艰难的。体现在包括班会课在内的德育教学活动时,常常会遭遇“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困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引导学生从善学好,就好像攀登高山一样不容易,而在引导过程中,诸如个人在某些认知方面的不正确倾向或教学设计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就会把“善”逆转为“恶”,如积木搭就的房子一样容易崩塌。
笔者曾参与设计过一堂同事执教的《我是小小自控师》一课,它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提取出关于“自控”和“无法自控”两个完全相悖的行为表象,并提升到教育导向中的“从善”和“从恶”两极之争的高度,引导学生“从善如流”。课题的名称是“我是小小自控师”,“我”也就是每一个受教育者,即教育的根本,保证了其教育指向的正确性。“小小”体现了教育的目标层次,保证了课堂能够基于儿童心理年龄的实际需要,“自控”作为题眼出现,明确了引人从善之“善”的类型。最后一个“师”字,更是能画龙点睛,让人看到了德育工作的潜教育能力。为达成“学会自控,以解决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并落实到行动”这一知行目标,课堂上更是紧紧地盯住“善”字的关键,化繁为简,再回归繁华世界,以小博大,一点一点堆积起“自控”这一规则的高峰。这个结论完全可以从整个教学过程中特意设计的几个环节中得出:一是激欲,即以诱惑来导入教学,埋下伏笔的同时,也让学生一边受教育一边接受考验,这样的强烈刺激,其教育影响力不言而喻;二是辩欲,即以无法自控和学会自控的反差来映照生活,更是使生活中原本已熟悉、无感的现实重新变得清晰,变成更为有效的情境刺激,从而更易使人到达顿悟的境地;三是导欲,并不是宋明理学的那种反人性的灭欲观,而是以更坚定的计划来劝导和巩固更坚定的符合人性之行为,这样的教育初衷彰显了教育者的一种教育理想,极有意义。
三、来自学生,反哺学生
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一点是,主题班会课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且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然而,在实际的主题班会课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步入一个误区,担负教育引领责任的班主任不经意地将课堂教学异化成普通的诸如语文、数学等课程,让自己牢牢地踞守在主角的位置上,用“苦口婆心”来捍卫自己的那些想当然的“金玉良言”,这严重了违背了德育工作的某些规则,譬如“你要给予的应该是我所需要的”“给予的方式应该是润物细无声,而非强横填鸭式的”等等。这里要申明的一点是,我们往往会步入另一个误区,也就是把“学生想要的才是我们应该给予的”奉为圭臬。
笔者曾设计组织过的《美的尺度》一课,就体现了对这些错误认识的甄别的目的。一方面,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认知世界的偏颇,虽然他们“想要”的都是那些打着“美”的旗号的东西,但这些“美”之中,往往并不一定都是正能量的东西,甚至还可能有某些流毒或贻害。譬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当然是美的,但过度的“卑以自牧”“谦让”就容易使人走入“人性压抑”的阴影中。另一方面,给予学生“美”的认知和能力自然是人类社会的共识,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让学生学会辨析“美”、应用“美”、创造“美”的能力,从方法论的角度去研讨的话,就有许多可以探索的地方了。比如,前面讲到的“填鸭式”,那就可能好心办了坏事,造成了“你要给的却是我极力抗拒的”这一事与愿违的结果。教学中,笔者先从对美好礼物的可预期入手,激发了学生追求“美”的志向,再用教学中一系列有趣的设计来刺激学生产生追求美好事物的快乐情绪,并得以强化和巩固,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使学生逐步统一认识,让他们接受我们希望他们得到的东西,然后又在结尾部分揭示“真善美”对生活的启示和重要作用,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首尾呼应,浑然天成,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们的认知,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基础。可以说,这完全是一种对现实生活或者说是社会、世界环境的全息投影,体验并检验了自己对“美”的认识、应用和创造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主题班会课的规则,不仅仅只是遵循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教育教学规则,更应该引导并培育学生养成尊重、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林志超.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德育特级教师的班会课微革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周达章,汪静.主题班队会案例新编[M].宁波出版社,2011.
[4] [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