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阅读价值三策略

2023-12-30 07:53鲁晶玲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革命文化教学策略

鲁晶玲

摘   要: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要结合教材文本,采取适切的教学策略,注重对革命文化课文教学价值的挖掘,就能有效凸显该类课文的阅读教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文本的语言价值、思维价值及思想价值等方面展开教学,把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传承革命精神,弘扬革命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革命精神;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31-0004-03

统編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这些课文成为了传承革命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课文揣摩编者的意图,在尊重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以“语文”的形式带领学生学习革命文化,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凸显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阅读教学价值。

一、注重思想性和文学性相结合,凸显文本的语言价值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既要避免过分注重思想教育把课文上成思想品德课、爱国教育课,又要避免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重视语文要素的落实,只有把文本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价值。

(一)抓住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语感

统编版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有许多关键词句,在表达上独具特色。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再对这些词句进行品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这句话中的“穿着、戴着、挑着”等动词引领学生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课文关键句子“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中的“接过、敲着、踩着”等词语,引领学生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教师抓住此类句子引领学生品读感受,可以培养学生语感。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又要引领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品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从文本语言出发感受文本内容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语言价值,为学生今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诵读理解感悟,引发情感共鸣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蕴含着作者深切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是引领学生感受这种情感的有效方式。在此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感悟课文,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育,以避免机械向学生灌输现象的产生。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时,课文开头有一部分是关于还乡河景色的描写,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还乡河的美丽景色;学习雨来与鬼子的对话时,教师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引领学生感受雨来的聪明机智。学习最后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引领学生理解感受“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以使文本语言在阅读中完成内化,让学生从心底对这些语言产生一种认同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思想内涵,又能让学生从文学层面感受到文本语言的价值,凸显文本语言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二、注重拓宽语文学习通道,实现思维提升

语文知识与能力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个人的语文知识越丰富,他的语文能力就越强。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真正沉入文本,深入思考,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将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一)优化问题设计,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要借此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依据课文特点,教师要注重课堂问题的优化设计,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时,为了促进学生对梅兰芳精神品质的深刻认知,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主要写了梅兰芳的哪些事件?你从这些事件中感受到了梅兰芳怎样的精神品质?”这样的问题设计具有统领性,聚焦主要人物与事件,既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又促进了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发展。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特点,设计出可以统摄全文的核心问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集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进而在发展思维的同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关注表达特点,拓展阅读学习空间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不仅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文化,有利于学生传承革命精神,而且在表达上也很独特。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表达独特的地方引领学生阅读思考,以拓展学生阅读空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时,课文主要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开国大典的隆重场面和阅兵式的场景。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们兴奋激动的心情,还要能够从文本表达方式入手引领学生感受这样描写的好处。阅读与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注重引领学生把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引领学生阅读思考,可以为学生的读写训练提供范例支撑,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意,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三、实施文道相融策略,实现思想培育目标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又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受到教育,实现文道相融,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注重方法指导,渗透革命文化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中,有许多阅读方法可以利用,如借助图片感受人物特点,查阅资料体会人物精神品质等,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

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这些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邊阅读边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通过这些描写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落实语文要素。其中,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抗美援朝期间英雄人物的故事,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借助资料体会文本情感的能力。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教师需引导学生对结尾处“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展开想象写话,想象毛主席晚上是怎样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等等,如此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毛主席的内心。教学《军神》《清贫》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学习课文,引领学生在朗读中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不同的课文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灵活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提升学习质量。

(二)拓宽学习路径,丰富情感体验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要以课内教学为基础,且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路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把传承革命精神文化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如教学完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袋干粮》《半碗青稞面》等同类型的文章,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更多革命年代的人物故事。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时间带领学生到红色基地参观,听讲解员讲解红军遗物的来历或者红军的事迹,让学生为老红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可以引领学生学习,开阔视野,使学生增进对英雄人物的了解,深切感受与体验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路径,改变传统机械灌输教学现象的产生,以引领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学习语文,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真正发生。

综上所述,在统编版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其阅读教学价值,把思想性、文学性教育与传承革命精神文化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文道相融,真正将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价值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沈振华.从神性回归人性——由《军神》一课探索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取向[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3,(03).

[2]刘   红.立场与根本: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2023,(12).

[3]陈坤霞.铸红色革命之魂,探学科育人之法——中高年级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探究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23,(12).

【责任编辑 李红霞】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革命文化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赣南中央苏区美术文化内涵研究
论赣南苏区美术文化在苏区革命精神的呈现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