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改进企业管理流程的重要方式。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通常具有金额高、数量多等特点,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对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越来越多企业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科学的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管理的规范性。但是部分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长期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因此,文章针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进行探讨,重点论述其改进措施,以期对企业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
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国有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国有资产整体的管理效益,只有实现对固定资产的高效控制,才能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前国企只有形成全方位、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任务之一,才能确保企业的各类资产得到有序控制,有效规避资产低效、闲置、账实不符等问题。
1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
第一,资产基础管理流程不完善。首先,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限。国有企业开展資产管理的建设,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但是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不了解资产管理中的具体任务安排,不利于确保资产得到严格管理。其次,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国有企业开展固定资产管理,要形成完善的信息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全方位管理与一体化整合。但是部分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各类信息无法得到全方位传递,信息管理的效率较为低下,容易导致信息管理的关键环节无法得到严格控制与有序管理[1]。
第二,资产管理流程不完善。首先,资产预算管理不科学。部分国有企业在编制资产预算阶段存在盲目编制预算的问题,甚至仅按照增量预算的方法进行编制,没有分析资产采购实际需求。其次,采购流程管理不当。部分企业在采购环节中未根据资产特点合理选择采购方法,也未积极对采购流程进行再造,并且验收环节不够严谨。第三,资产的日常管理不当。资产的日常管理环节中,要针对资产的账簿管理、风险管理、保管、维护、修理等环节形成科学的措施。但是部分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存在较高风险,资产管理流程中的漏洞很可能导致资产账实不符,甚至产生遗失等问题。最后,资产处置环节不完善。在处置环节要形成科学的审批机制,确保处置规范。但是部分企业资产处置流程中审批机制不严谨,控制措施不科学,容易产生资产流失的问题。
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2.1 优化人员素养,改进系统建设
2.1.1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第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国有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为确保所有资产都得到规范控制,要将资产管理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环节。企业在内部应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所有资产进行存放与管理,确保人员在管理中能够各司其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负责企业整体的资产管理,避免管理中出现职责模糊不清等问题。企业要将管理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让人员在工作中做到相互牵制、相互协调。除了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所有资产进行管理,还要明确资产的采购人、使用人等主体要求,合理梳理人员的分工体系,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任务能够得到全员参与,形成有据可依、有责必究的管理机制。
第二,加大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确保资产得到规范管理,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要重视对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保制度得到贯彻落实,促使人员在工作中主动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固定资产管理,以确保企业能够有效提高资产周转率,充分发挥资产的价值。同时企业管理层要在整体层面做到统筹协调,合理分配不同层级人员的权责,解决人员矛盾冲突等所带来的问题,形成对人员的科学分工与妥善管理,防范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所产生的各类问题[1]。
第三,提高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中,要重视全员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的树立,在企业内部形成自上而下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机制,对固定资产管理要求进行宣传。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果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着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运作。因此企业要形成权责清晰的管理流程,明确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确保人员准确把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法。通过提高人员内部控制意识,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人员能够有序开展资产管理工作。
2.1.2 完善信息系统
为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各环节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要将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反馈与传递,让各层级人员能够了解资产管理工作的状态。企业要形成完善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各类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全方位、一体化整合,并确保信息系统能够符合企业的管理流程,做到对内部各类资产管理环节的全方位控制和一体化管理。对固定资产信息系统有使用权限的部门应包括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各部门的人员根据自身的权责做好管理,并在登录系统时准确录入账号密码,确保在录入系统之后各类信息都能够规范、透明。对于进入系统的各类信息应该形成完善的控制措施,确保信息尽可能准确、详尽,确保资产管理相关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传达。此外,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应全面记录资产管理的状态,确保资产管理的不同环节所发生的信息变动都能够得到及时更新,确保管理工作更加科学[2]。
2.2 完善预算和采购,优化管理和处置
2.2.1 优化资产预算
国有企业的预算要能够对所有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统一控制。预算是对事项进行安排的方法,科学的预算措施能够让国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形成具体的管理案例,建立合理的监控机制,防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的风险。第一,国有企业要在每年年末分析固定资产的情况,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分析资产的实际使用需求,包括资产使用的必要性、资产使用的紧迫性等,并提出采购预算。第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对资产的预算信息进行审核,分析是否有必要进行采购,并针对采购流程做到整体控制。对于能够在企业内部共用的资产,如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应通过共用的方式避免重复采购。同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对资产采购的必要性进行全方位论证,确保资产预算流程更加规范。
2.2.2 改进采购流程
第一,优化资产的采购流程。国有企业在资产采购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风险,主要体现在资产采购流程中,企业的人员和供应商之间存在利益往来或在采购时未货比三家,导致企业采购高价低质的资产。产生这类问题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利益,甚至很可能产生舞弊的风险。为优化采购管理环节,企业要形成规范的资产采购流程,确保资产采购符合企业整体的管理规定。企业在下达预算之后,要根据预算进行采购。采购环节要分析是否是大额资产采购,对于大额采购要向国资委报备,并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开展。对日常的小额采购事项应由企业自行开展,但要形成对采购流程的全过程监督机制。在对资产进行日常的采购过程中,要对资产采购流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及记录,确保资产采购的必要性及严谨性,并通过货比三家的方式完成采购。
第二,优化固定资产的验收流程。验收作为采购资产的重要一环,在企业采购的固定资产到达企业之后,要形成规范的验收程序,确保入库的固定资产确实符合企业要求。在固定资产验收环节,固定资产管理小组、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人员要参与其中,对资产的信息进行逐一检查,包括合同、发票等方面的凭证,并针对资产的型号、规格、质量等进行逐一检查,聘请第三方参与其中开展验收。对验收通过的资产,要进行试运行方可入库登记,确保资产在验收通过之后,所有的凭证齐全且可追溯,确保资产符合企业的要求,以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在验收环节如发现不合格的资产,要针对不合格的问题执行相应更换或退货,对验收合格的资产及时建卡建账,有效开展账务处理。
2.2.3 规范日常管理
第一,详细登记资产的账目信息。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为确保资产的各类信息真实、准确,反映资产的使用情况及价值,要对资产的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包括登记资产明细账、资产卡片、资产登记簿等相关信息,确保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更新,对资产领用、调配、处置等各环节都进行有序处理,保障资产状态得到及时记录,以避免信息管理不当导致的资产浪费、流失等问题[2]。另外,合理计提资产折旧。为了确保资产的信息准确、合理,要建立科学的折旧方法,以准确体现资产价值。企业在对不同类别资产进行核算时,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有序管理,对各类资产进行科学分析,选择合适的折旧方式。若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方式,还要先获得税务机关的批准。
第二,重视资产的日常保管与维护。为确保企业所有资产在日常管理的环节中建立规范的工作措施,要确保所有资产信息的详细记录,并将资产的所有信息录入资产卡片,包括资产使用的存放地点等方面的信息,以确保各类资产情况能够在后续查找与追溯。通过客观反映资产信息和资产状态,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能得到详细反馈,让人员了解资产的变动情况。同时,国有企业的资产种类多、分散化严重,在资产日常管理中要将管理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比如,对于大额固定资产,应该由各部门使用人员对资产的状态负责,而对桌椅板凳等小额固定资产,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控,确保固定资产的状态都能够得到记录与管理。此外,企业要对固定资产的情况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定期分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状态。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分类及管理的基础上,判断各类资产使用效率、功能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并明确资产管理的情况,分析资产是否存在低效、闲置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第三,优化资产的维护与维修机制。在资产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各类资产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是否需要进行维护。通过健全维护机制,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避免不必要资产产生的风险。同时企业要建立资产维护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对资产情况进行管理。对于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资产使用人员要及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上报,避免随意处理的风险。通过跟进资产管理的情况,并详细检查资产管理状态及维修的情况,确保各类资产都能得到科学的控制。若在维修的过程中发现反复出现故障的零部件,要对相关零部件在后续进行更换。
第四,建立严格的盘点机制。盘点作为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很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账实不符问题都是由于盘点不细致造成的。为确保固定资产状态能够得到及时和全面的检查,要制定资产全面管理措施,通过优化盘点机制,改进盘点流程,确保企业及时掌握资产的状态。首先,在开展固定资产盘点之前,应该组建资产盘点小组,小组成员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员、财务部门人员、各使用部门人员组成,针对资产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3]。其次,企业要明确资产盘点的具体流程和步骤。由系统导出所有资产的明细之后,企业应根据资产的摆放地点、使用部门等因素,合理确定盘点顺序和盘点的时间安排。第三,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时,要依次对固定资产卡片、明细账、登记簿等账面信息以及资产实物和资产账面信息进行一一核对,并检查资产使用的效率以及是否存在闲置的问题。最后,在完成资产的盘点之后,要根据盘点结果形成盘点报告,并由参与盘点的人员签字,针对盘盈盘亏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2.4 审批处置环节
科学的处置机制有助于让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控机制更加规范,避免对固定资产不进行处理或随意处置的问题。国有企业要形成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处置环节的要求及处理的规范。首先,若资产存在处置需求,由资产使用部门填写处置申请表,明确处置的原因,包括闲置、低效报废等,之后由分管领导进行审批,并由固定资产管理小组的人员到资产使用地检验是否有必要进行处置。其次,企业要形成科学的处置流程,分析处置环节的具体控制措施和监督措施。对于重大资产的处置,还应该聘请第三方参与资产评估之后再进行处置。
3 结语
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管理工作方法存在问题,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能够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让资产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有助于保障固定资产得到规范、高效的使用。本文通過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进行分析,认为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只有确保企业全方位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设计科学的控制措施,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才能确保国有企业的工作趋于规范,解决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各类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碧君.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 经营者,2020,34(17):151-152,154.
[2]张秀丽.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应用研究[J]. 纳税,2021,15(28):179-180.
[3]王巧红.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的构建及完善[J]. 质量与市场,2021(10):109-111.
[作者简介]刘玉玲,女,江西九江人,深圳市国众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固定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