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情境教学应用探析

2023-12-27 05:31杨松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杨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课堂教学也越来越规范,更多科学的教学方法得到应用,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教学方法得到越来越多体育教师的认可,在各级各项赛课活动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通过把学生带入到一个设定的情境中,在情境中练习技术,解决学习重难点,从而使课堂变得高效,掌握运动技能。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1-0154-03

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每个学科都在探索着更加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法,体育学科也不例外。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传统常规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落伍,学生体质情况虽有所提升但依旧严峻。广大的体育教学工作者努力寻求更加多样、完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课堂效率,满足教学需要,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情况,紧跟立德树人的时代步伐。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尝试中,情境教学法成为众多科学方法中运用最具实效也最广泛的方法,在新版的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体现。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广泛应用的必然性分析

1.科学的理论依据。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主观地、有针对性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通过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即通常所说的左脑和右脑既相互独立又有紧密联系,左脑主要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语言活动;右脑主要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情感活动。在以往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模式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示范,还是学生的练习,所涉及到的认知活动主要是围绕逻辑的、无感情的左脑。情境教学,更加注重的是让学生先有本体感受,在学生有了认知基础后进行讲解说明与引导。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重教学方式改革,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这是对情境教学的直接肯定与认可。情境教学法通过共景、共情来激发学生主动求知和探索的内驱力,變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使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参与,收获愉悦体验,掌握运动技术,提升运动素养的全新场域。

3.体育学科特点决定。不同于其他学科,操场是体育课的主战场,体育课本身就处在一个大的情境中,这就为情境教学提供了先天优势。体育课主要以活动身体学习技能为目标,体现出一个“动”字,这就决定了一堂体育课当中,学生们要想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就需要不断地练习,而现实当中,枯燥的学习内容,如快速跑、立定跳远等,会使人产生惰性,多次的练习后学生的积极性会降低。这时就需要一种激励,一种自我实现的追求。还有一种是有趣的学习内容,如球类、投掷等,学生兴趣浓厚,练习热情饱满,但往往练习盲目无序、练而无效,不注重技术动作的重难点。这时就需要一些规则来进行约束引导。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不同的目标、规则等因素,从而有效地辅助教学。

4.小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小学生年龄小,生性爱玩且自制性差,他们处于学习兴趣培养的敏感期,是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如果刻板单一地灌输,单调机械地填鸭,往往适得其反。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把学习任务置于情境当中,从而使他们乐于去学、主动去学。

二、情境教学法的优点

1.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符合“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体现健身育人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与安全的意识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使课堂教学内容在情境化的故事中来完成,“情境”成为其掌握运动技能的一种教学载体。它的目的就是增进学生的健康,能够有效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全新的学习氛围,刺激学生兴奋点,激发练习积极性和专注度,通过融入、体验、理解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情境的助力,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低年级立定跳远内容时,可以创设学生耳熟能详的多样情境,像大家经常看到的“高人、矮人、超人”“小兔子秋游”“小蝌蚪找妈妈”,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2)符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关注学生的学情,了解所教授对象的生理、心理、运动认知和社会适应等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化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利用“情境”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练体验。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情境中,利用蝌蚪进化的阶段来区分学生运动水平,没腿时对应基础练习难度,长出两条腿时对应中等难度,四条腿时对应挑战难度,很好地照顾到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还能激发学生不断向上,追求更高难度的斗志,在原有的运动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2.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生理更好地发展。小学生在意识水平发展上还不够成熟。他们热衷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作用,能随着创设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渐进入角色,从而沉浸在欢乐中,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同时完成各个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3.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师创设情境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完成学习目标。例如:“高人、矮人、超人”情境中通过高人、矮人、超人的衔接,解决预摆、双脚用力蹬地跃起(重点)以及轻巧落地(难点)。同样的原理在“小蝌蚪找妈妈”情境中也能体现——荷叶的远近对应双脚用力蹬地跃起(重点)、保护荷叶对应轻巧落地(难点)。以此让学生在情境当中不知不觉掌握到技术动作的重点,能够积极动脑突破难点。

4.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情境教学法能够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学生感兴趣、愿意投入其中的有意思氛围中,当教师把学生引入到预定的情节中时,学习就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体验,区别于以往机械呆板的说教式、填鸭式、放羊式教学,让学生在游玩中掌握技能、在体验中锻炼体质、在参与中收获快乐。

三、实例解析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案例:在教授水平一、二年级技巧《前滚翻》这一内容时,笔者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模仿动物本领的情境,整节课的教学围绕这一主题。首先是准备部分的热身环节,笔者改变枯燥单调绕操场跑,采用围绕上课场地的方式进行热身慢跑。跑动中听口令分别模仿小鸟、鱼儿和兔子的标志性动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上课场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当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多样的练习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达到热身的效果。热身操环节是在欢快的《加油歌》伴奏下,老师领着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为接下来学习主教材做好准备。

在课的基本部分,调整队形后,创设大熊猫情境:同学们,刚才我们大家分别模仿了小鸟、小鱼和小兔的本领,大家掌握得都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动物可厉害了,它可是我们国家的国宝,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呀?生:大熊猫。那大家知道大熊猫擅长什么本领呢?这个问题一下就难住了大家,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起到了预想的效果,学生们一个个对大熊猫的本领都很好奇,为揭示本课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时出示大熊猫的图片,大熊猫憨态可掬地在地上翻滚的图片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调动起来,接着引导学生说出“打滚”或滚翻,组织学生自主滚翻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带着兴趣去自由练习。请学生分别示范后,宣布本课课题——《前滚翻》。通过学习动物本领这条主线,从鸟、鱼、兔到大熊猫,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得学生们进入到一种主动探求大熊猫本领的氛围当中。进入学练环节:组织学生自主尝试练习前滚翻动作,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各小组有序练习,这时有的学生滚动不起来,提醒大家手臂要用力撑住以保证身体平衡稳定。尝试练习以后,组织学生领取器材“大熊猫”玩偶,提醒大家“可爱的大熊猫们来帮助大家啦”。教导学生把玩偶夹在下巴下面(体会低头),然后再来尝试前滚翻,进行比较体验,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到低头滚翻更轻松容易。接下来组织学生观察一个对比演示:先将一个球在垫子上滚动,再将一个方的盒子滚动,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主动大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认识到圆的东西更容易滚动。接着引导学生躺在垫子上模仿不倒翁的滚动(体会团身紧),提醒他们身體要收紧,尽量圆滑。然后组织学生再次练习前滚翻,提醒大家撑地、低头、蹬地、团身滚动。这时,大家已经对本课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是时候老师来进行系统的讲解与示范了。组织学生跟老师共同总结前滚翻的动作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蹬地滚动像个球,边总结边做分解示范,然后完整示范,使得这一技术动作在学生认识上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接着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教育大家同伴之间要互相保护与帮助。组织进行念口诀的分解动作练习,明确每一个技术环节的动作名称,一个练习一个帮助,有序交换进行,逐渐过渡到完整的滚翻练习。请学生进行大胆展示,组织其他学生点评,老师针对具体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和分析,多鼓励与表扬!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此时学生的兴趣度和积极性都在下降,新的情境的出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为了进一步巩固技术动作,做到滚动自然协调,笔者创设了一个大熊猫钻圈圈的环节——“大熊猫虽然很胖,但是它们一点都不笨拙,它们前滚翻很灵巧协调,他们能够很圆滑地钻过圈圈,你们想不想来挑战钻圈圈呢?”通过难度的提升,练习形式的变化,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再次高涨起来!组织学生模仿老师,把呼啦圈套在垫子的折叠处,快速布置好场地后,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争取快速协调地滚过圈圈(强化练习,突破难点)……

2.应用解析:

(1)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情境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本课内容学习,在设计时要能够符合教学目标,并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学习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围绕学生学习目标,确定好课堂教学内容,并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来设计有针对性的情境。本次课的内容是《前滚翻》,常规的教学模式对于这种技巧课来说过于单调与乏味,学生们练习几组后就会出现认知疲劳,加上低年级学生本身控制能力较差,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所以,笔者设计了学习大熊猫本领的情境,既适应小孩子乐于模仿的生理特点,又能有效地将学生的兴趣点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数据采集与测算,本次课学生的练习密度达到了40%左右,学生们学习效果显著,学习目标较好地完成,95%的学生基本掌握前滚翻的技术动作,身体的灵敏、协调、平衡等素质得到发展,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团结互助,协同完成练习。

(2)创设契合情境,打造高效课堂。通过情境创设、语言引导、气氛烘托、场景布置等形式将学生引入到设计好的情境中。课堂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和学生,而是“全民超人”“小兔子去郊游”“小蝌蚪找妈妈”。不再是传统的场地和器材,而是“超人训练营”“郊外踏青”和“荷花池”,让原本趣味和吸引力有限的教学活动在轻松、欢快的情境中进行。需要明确的是情境教学的应用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要对教材有清晰的分析,应用的前提是合情合理,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切忌牵强附会,与其强拉硬扯、生搬硬套,还不如不用。前滚翻这一技术动作使笔者联想到了可爱的大熊猫,因此笔者通过准备活动当中的模仿鸟、鱼、兔自然地过渡到模仿大熊猫,形成了一条模仿动物本领的主线,进而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3)规划场地器材,进行全面预设。通过不断地变化教学手段,推陈出新,除了尝试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来吸引学生。通过对练习场地的设计与布置,通过教具的不同运用,从而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本节课我将垫子布置成一个圆形,学生们各组间能够互相观察,既能有效分组教学,又能将大家很好地连接起来。笔者借用了大熊猫玩偶、球、纸盒、呼啦圈这些器材服务于笔者的情境,使情境更加完整生动的同时,非常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将适合的情境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当中去,让我们共同打造出高效的体育课堂,为小学生在快乐中身体得到健康发展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清,姚蕾,魏秀丽.情境体育教学模式及其运用[J].体育教学,2005(4):22-23.

[2]杜俊娟.小学体育情境教学浅论[J].中国学校体育,1995(1):29-29.

[3]张炜.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0(4):81-82.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