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

2023-12-26 21:04孙艳华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

【摘 要】通用技术课程要求将学生视作课堂主体,以多样化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通用技术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教学单位,统筹规划项目式学习过程;选择产品设计作为项目学习活动的载体;基于真实情境,开展技术设计与实验过程。最终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關键词】核心素养 通用技术 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7-71-04

项目式学习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且带有一定操作属性的活动,同时也是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过程,其将“项目”作为构成教学目标的主体要素,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多源于日常生活且具有趣味性,从解决实际问题层面出发,以合作探究、体验学习等形式融入到项目中,并引发设计、创作、实践,以及纠正完善等一系列学习行为。[1]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动手实践、协同合作、创新精神等能够得到有效强化,同时以项目为基础,以任务驱动为策略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因此,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项目式学习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方法,将项目式学习引入通用技术课程当中是教学之需。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的价值意义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用技术项目学习可以分为前期准备、模型制作和作品交流三个部分,其中所有的问题均是由学生负责解决,教师仅发挥辅助性作用,因此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按照秩序要求对问题展开积极探索,主观能动性得到培养,探究兴趣和热情被有效激发。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能够以自身需求为导向选择学习方式,并设定方案流程解决最终问题。因此,开展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要求不谋而合。

(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特征,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尤其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通用技术课程更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且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非源自书本,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够解决问题。因此,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通用技术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习任务量较大,单靠个体难以完成,因此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各项任务。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协商,并将项目学习任务划分为若干子任务,最后通过默契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基于合作模式开展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的理论支撑

(一)建构理论基础

认知加工学是建构理论的基础,该理论学说的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校中学生的知识并不是通过“教授”获得的,而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和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条件(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来获得。建构主义充分肯定了合作和对话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具体情境是知识的基础,学生获取知识实际上就是知识构建的过程,教师要摆脱角色桎梏,实现由“教师”角色向“科学家”角色的转变。学生需要重视“意义发现”的学习行为,但是也不能放弃“意义接受”。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学说,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通用技术学科项目式学习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地位,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展资料汇总、问题反馈、方案设计、实践操作、评价交流等学习活动。可见,在项目教学中知识获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主动完成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

(二)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维果斯基在对思维意识的研究过程中构建了认知三角模型,并认为不能将“思维”简单总结为对刺激的反应,而是以语言、工具、数字和信号等抽象符号或者物理客体为中介,且这些中介能够调节人们对经验、现象的理解。在认知三角模型的基础上,戴克斯创造了属于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型,在模型中戴克斯将技术课视为活动系统,并深入挖掘该活动系统背后的意义——实现程序性、概念性知识向“结果”的转化。基于技术教育教学模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活动性质成为学生学习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并同物质工具、智力工具共同构成学习的核心。

在活动理论学说的支持下,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为主线,以产品设计需求为导向,从而引发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在这个体系当中,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为主体,设计成果为客体,教师为指导者。主体、客体与指导者三方共同决定产品设计是否能够如期完成。

(三)具身学习理论

具身学习属于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概念,具身学习理论的基础为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是多学科、多领域共同融合的产物。具身学习理论中的认知理念与传统认知不同,传统认知理念下学习活动主要作用于大脑,但是具身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各机体共同参与的结果,即心智是身体的心智,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具身学习理论将机体视为认知的主体,认知过程应根植于身体活动中,并将学习视作嵌入身体、嵌入环境的活动。嵌入身体表明具身学习理论注重实践学习,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而嵌入环境则表明知识的产生是离不开情境的。最后,具身学习理论将身体力行视为学习是否成功的核心。具身学习理论仍然属于建构领域,但是与建构理论学说不同的是,相比于知识建构,具身学习理论强调身体建构。

从传统三维目标视域来看,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均需要以身体体验作为基本的载体。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来看,该学科的重点在于培养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无论是亲身参与产品设计,还是学习设计技能,这些均表明项目学习活动的具身特征。

三、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

(一)整合教学单位,统筹规划项目式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而活动则是核心素养形成的手段,在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首先应当转变项目式学习规划思路,实现“指向某一节课”向“指向某一单元”的转变。通用技术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概念性知识)和学科思维等内容。学科基础知识为显性知识,而学科思维方式、观念、精神则属于隐性知识,这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了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载体。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会严格按照教材章节组织授课,讲授的重点多为章节中的显性知识,教学研究重点多为突破章节重难点知识,并以终结性评价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从最终结果来看,这样的教学虽然也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因为缺少对教学内容的统筹规划,各章节之间的知识、技能存在脱节问题,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较“碎片化”,而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远无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并未达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因此,教师有必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统筹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进而实现课程教学革新。对此,教师可通过构建整合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主题教学单元,以此作为课堂转型的核心。教师在统筹设计规划项目式学习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各单元知识和技能的联系,做到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统一。统筹规划项目式学习教学单元并非对单元内显性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简单陈列,而是要求教师深入挖掘单元主题内蕴含的核心素养价值,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并将其与后期学习活动密切关联。基于单元的项目活动设计需要密切联系本单元的核心学科大概念,明确单元中的核心知识点,按照通用技术课程对产品的设计需求构建学习内容。由于单元知识体系非常庞大,因此教师还需要明确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重点,以此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依托整体设计可以统筹安排各类项目活动,最终促成有机统一、密切联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群。在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学科素养均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二)选择产品设计作为项目学习活动的载体

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通用技术学科以技术学习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学习、设计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的特征,构建教学活动框架,这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均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通用技术项目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以下误区:第一,对教学项目的选择过于宽泛,相对于语文等学科,通用技术学科的设立时间较晚,因此教师在很多方面没有达成共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会结合科学前沿论文、探究报告等在课堂中开展项目主题活动,教师组织这些项目式学习的初衷为满足教学需求,这显然与“技术是为满足人类需求”理念相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会认为通用技术课程项目式学习就是“坐而论道”。第二,项目式学习必须依靠实际产品,为了突出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性,教师往往十分重视设计产品的外观,相对忽视设计产品的实用性,在这种理念下学生所设计的产品多为华而不实的“工艺品”,而创新理念也仅能通过产品的外观造型与色彩展现出来,这体现出艺术性大于技术性的问题。第三,教师过于重视技能操作和实践体验,在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让学生“从做中学”和“从学中做”的基本原则,但是一些教师为了突出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过分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这会使学生片面地认为通用技术学科的本质就是制作。在这种情况下,通用技术课会呈现出手工课的特征,并导致学生设计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缺失,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则难以达成。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技术设计”,同时对学生的技术意识与工程思维等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最终成果不应该是造型华丽和色彩浓艳的产品,而应该是一项成熟的技術产品,且所设计的产品必须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满足解决问题的实际需求。因此在通用技术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定技术设计是通用技术学科的主线,教学既要满足“设计”,又要符合“技术”的相关要求,以产品设计为基础,引导学生利用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通用技术学科的初衷和使命,也是项目式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产品设计作为项目式学习的载体,且产品设计项目应当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符合通用技术学科理念,能够体现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第二,将产品设计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能够据此构建贯穿项目全过程的学习情境。第三,学生最终的成果应当为技术产品,对呈现形式不作严格规定,可以为实物模型,也可以为文本方案,但是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第四,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学习,每一个学生均能够负责某项任务,且项目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整合性特征。

(三)基于真实情境,开展技术设计与实验过程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阐明了教育和现实环境的联系,结合杜威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行为必须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基础,这是促使学生形成学科素养、全面发展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师在创设通用技术学科项目式学习情境的过程中也需要贯彻落实这一前提,从技术设计实践层面出发,引导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从学生视角出发,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技术类学科的情境创设具有多元性特征,无论是基于技术设计、实践活动,还是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资源均可以创设丰富的情境,但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技术设计和实践活动过程。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将学习情境贯穿到整个项目式学习中。通过技术学科的单元学习围绕同一个项目展开,是具有持续性的学习过程,每一堂课的学习任务都是对单元项目学习活动任务的分解,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学习情境也属于项目式学习活动任务情境中的某一具体情境。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构建学习任务群等,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要充分意识到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情境设计一方面要遵循明确、简约、系统化原则,另一方面还应当具备整合的学科化情境和结构不良的现实情境。基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具有复杂性和非逻辑性特征,这些就属于结构不良的现实情境,在结构不良的学习情境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基于现有知识体系和经验进行探索,并不断给予学生提示,促使学生学习新知识。在项目式学习中营造结构不良的情境益处颇多,这类情境通常不具备唯一答案,因此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会面对更大的挑战,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也更为多元,这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教师也需要注意,结构不良情境也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在关键时刻对学生加以引导,确保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最后,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认知,所创设的情境不能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持平,也不能过分超出学生认知水平,而是要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一些通过学生个体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为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为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项目式学习颠覆了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而且还是落实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举措。教师在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将项目式学习积极落到实处,结合课程改革理念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积极促进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使通用技术学科焕发新活力。

【参考文献】

[1]胡刚.核心素养视域下通用技术项目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3(1):4-8.

孙艳华 / 天津市蓟州区上仓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通用技术教学(天津 301906)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浅谈微视频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