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相片一群人

2023-12-19 20:11赵静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相片师父微课

赵静

近日闲来无事,便随手翻看了手机里的相册。窗外明月爬上树梢,夜里风景正好,不经意间回眸,桌上台历已翻过半,突然意识到自己成为教师,已有四年光景了。

指尖上下滑动,脑海中也回放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四年时光里我拍下了近万张相片,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瞬间,有儿子的,有朋友的,有过年过节一家人团聚的,也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美好……却也开始犯难,如此多的相片又该如何处理呢?我不禁有些懊恼。月光投下些许斑驳,蓦地,指腹驻留在一个单独的文件夹上,轻轻点开,记忆的一隅思绪铺展,继而延绵……

相片一:认真的他

一身素衣,一副钢丝眼镜,一双骨节分明的手,一本书。相片定格在他递书的瞬间,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与钱炳伟老师交流。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是坐在台下,仰望着台上的钱老师,他总是眉眼弯弯,带着浅浅的微笑,给人一种亲切而又深藏不露的感觉,所以私下里,我们总称呼他为“钱大大”。

照片中,他将书递到我面前。我记得那时是“杭州市共享优课”区内选拔赛之后,导师需要指导我们修改微课,我被分到了他这一组。就在指导的过程中,他突然起身走向窗边,弯腰从靠墙的灰色公文包里找出一本理论书籍,而后转身轻轻递给我,道:“我这儿有一本书,里面有关于你这个课的案例,你要不要参考一下?”我当即应下,接过书就仔细阅读起来。我犹记得,当时心头突然涌出的那股子前所未有的热情,于是默默下定决心,这次微课一定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而后的一个多月里,我开始不停地修改教案、制作课件、录制微课、剪辑视频……渐渐地,多日的忙碌以及烦琐的程序慢慢消磨了我所有的激情,只想着快点结束。由于没有规范使用收音设备,我的微课声音出现了一些瑕疵,彼时视频早已制作完成,若要重录声音那就要全部重来。我嫌太麻烦,而且只是小小的瑕疵,不仔细听就发现不了,便抱着侥幸心理让钱老师审核。

等待回复的时间里,充满忐忑。突然钉钉的提示音响起,我看到了回复——他肯定了我的劳动成果。正要欣喜之时,他却问:“声音上有没有问题?”我一惊,而后承认,并透露出修改的难度。“那再花点时间?”没办法,我只好答应。短短两个问句,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不足,并打消了我想偷懒的念头。其实那真是极小的一个问题,但他却能如此细致且精准地找出来。他后来和我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厚积薄发的胜利……

凝视着相片中的钱老师,温文儒雅的笑容下,原是一颗认真、负责的心。我想,如果不是他当时的坚持和对学员负责的态度,现在的我一定会为当初没有竭尽全力而后悔。他用最温和的话语鞭笞着我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告诫我不能轻言放弃,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堂课,每一个人。

相片二:严谨的她

双指自然向两边一拉,放大相片,我在人群中寻找自己。这便是我加入“梅晨霞名师工作室”后的第一张合照。

还记得初次见面会上,师父笑问我们:“三年之期,你想达成什么目标?”我们的师父是一位非常严谨的人,说话做事,甚至平日的打扮穿着,都能体现出她的一丝不苟和优雅从容。与她相反,我却是个感性随意的徒弟。因为酷爱语文的风花雪月,我会时不时畅谈诗和远方,从而得到了“文艺小青年”的称号。大概也是太过于文艺的缘故,导致我对理性的东西难以驾驭,也学不会有逻辑地表达。所以那时的我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想学会如何写好一篇论文。

跟着师父学习的几个月里,从听课到评课,从理论解读到自我内化再到课堂实践,我都在努力尝试理性严谨地表述。然而一次培训后,师父突然破例,允许我可以直接写一篇诗意感悟。体内的文艺因子瞬间爆发,我很珍惜这个能让我表现的机会。

但严谨如她,师父在我上交的文章里写满了批注,措辞、标点、行文顺序……她都仔仔细细地指出我的不足。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反复修改了三次,每一次被打回的文章都让我羞愧不已。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原是如此杂乱无章、啰唆反复。原来,师父想借用这篇感悟,给我开个一对一辅导的小灶,她告诉我:“诗意的表达,也同样需要逻辑顺序。”是呀,我总喜欢追求诗意的辞藻,却忽略句子与句子间最重要的逻辑关系,这多少有些本末倒置了。

又一天,她发来一个文件,说要我帮她看看有没有哪里需要修改,语言有无不妥之处。我当时不敢相信,又有些受宠若惊,于是一字一字认认真真地读过去,一连读了五遍,连标点也不曾放过,反复确认无误才回复。或许我该明白,那其实又是她有意地在训练我的语言逻辑能力吧……

飘飞的思绪,慢慢收回,想到如今我不再是从前那个毫无方向的理论小白,说话做事也力求严谨,心中不免感到欣慰。而这一切的转变,还都要感谢我的师父——梅晨霞老师。

相片N:热忱的他们

在“思本课堂90学时”培训期间,施于红和张译文校长成为了我们的导师,指导我们如何上好一堂习作课。一身职业装清爽利落,长长的卷发披肩,举手投足尽显睿智干练,那是我对施校长的第一印象。

培训第一天,她说:“有时候上课我们得做减法,‘一课一得学生才有时间和能力去思考、消化。”而后张校长也用自身的实践课堂告诉我们,真正的语文是贴近生活的,习作也是……一周的相处短暂而快乐,每一次的外出学习都会让我获益匪浅。培训尾声,我们与导师在校门口留下了一张合影,为这次征途画上美丽的句号。

手指翻动,又滑到下一张。“临安区精品课赛课”活动上,我认识了王学成老师,她也是个睿智而努力的人。相片里,她站在学生中央,手举一个拳头,嘴角微翘,上扬起一个好看的弧度。她温柔地化解了无人举手的尴尬:“同学们,如果你能在文中找到两处答案就举起两根手指,一个就举一根手指;如果你毫无头绪,那就举起你的小拳头吧,让老师知道你的困惑。”语文课仿佛在她的带领下,突然变得生动而有活力,那就是“以思为本”的课堂啊。

她身上還有着一股子拼劲儿,总会拉着我们挤时间写论文。私下里,我们也常交换心得,互相学习。我曾问她,怎样才能像她那样一直充满能量和激情,她答:“就是踏实地做好当下每一件事。”

脚踏实地,永葆热忱。那是我从一张又一张相片里看到的最多的东西。有我初入职场,教我如何为人处世的帅玮老师;有公开课磨课时,对我悉心指导的楼晓亮老师和陈晓普校长,过程虽苦,但只要有她们的陪伴,我总能感到无比心安;也有教共体活动中,给予我教育启发的王雁春老师……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相片记载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而这些相片都被我收藏在一个名为“修行”的文件夹内,它们都是我教师修行路上的印证。

我也终于明白,相片不是当时看的,而是回头张望时,能够看到我们一路走来所遇见过的人和事,能够在不得见时回忆我们彼此的陪伴,在沉淀中感受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科技城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相片师父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我没有爸爸了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师父穿越啦
黑白相片
倒霉的师父
云山之间
我的师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