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
作文是什么?2022年版课标指出,作文是“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要“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要“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这些观点非常一致地表明了一个一以贯之的作文之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作文教改的当务之急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内心生成表达与交流的需要。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依旧过分强调社会功利性,或为了竞赛,或为了应试,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命题作文,过分强调审题——揣摩出题人要“写什么,怎么写”的意图,再硬凑些内容装进别人命题的框框里去。这样,尽管学生搜肠刮肚,教师玩命精改,但结果是“作文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学生越写越怕写,教师越改越难改。叶圣陶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领导迷‘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精批细改”只会将一个个活泼的习作个性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将七彩的写作天地变得黯然失色。
那么,如何端正思路,优化作文教学呢?从写作的心理机制来看,充分关注写作的思维属性,抓住思维核心,依托有效策略,促进从“物”到“思”再到“文”的双重转化,是一条有效的路子。
一、“思性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1.抓住思维核心
中国两千年的作文教学,讲究“文以载道”,却未闻有“文载思维”,教学中更不会讲写作思维。然而,“道”从何来?作为人的思想、认识在文章中的体现——“道”是思维的结果,思维才是根本。“抓住思维核心”是指我们在学文时,在体会它的思想感情,接受这些思维成果时,更要学习作者是怎么思维的。如他是怎么观察、想象、分析、综合、创造的。写作学对作文教学的这项任务作出了科学的心理解释:“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写作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既处于重要的地位,又贯穿于整个过程。教师如果对于发展思维能力没有自觉的认识,则作文训练不仅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会阻遏和挫伤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写作训练中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思维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此就要在写作训练的各个阶段中锻炼,具体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思维,在阅读中思维,在拟题立意时思维,在练笔评改中思维,启发学生下笔前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
2.促进双重转化
双重转化是写作行为过程的一个重要特性。任何一篇作文的完成,都必须先由客观事物到作者的认识(第一重转化),再到作者的语言文字的表达(第二重转化)。著名特级教师袁浩老师所说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思维)为中介的……”,指的正是作文过程中“物—思—文”的双重转化。教师在作文训练中,必须引导和促进学生实现上述双重转化。要通过观察训练、阅读、选材、立意、表达等,催发学生自觉实现第一重转化,并提高实现第二重转化的能力——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评改加工的能力。只有当学生真正领会了双重转化的原理,同时具有双重转化所需的能力,而并非为了能在考试时交出卷子,在别人的命题范围内搜肠刮肚地抠文字时,作文训练才算是获得了成功。
二、“思性作文”教学的主要策略
1.作文回归生活
“学生为什么学作文?”叶圣陶先生说:“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而写作材料最主要的来源也是生活。作文源自生活也必须回归生活,这符合人认识世界的规律。毛泽东同志指出:“文学作者要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生动的生活……一切文字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鲁迅、茅盾、巴金等大文豪,当代作家王蒙、周克芹等都曾强调生活之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写作之前“要有较长时间的生活积累、感情积累”“深化生活、积累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感情的过程”。文学作品如此,小学生作文更应如此。我们应努力把作文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而不是局限每月两次(一单元一篇)的作文课内,不囿于教师的命题范围之中;努力让作文回归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而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一种学习任务和文字游戏。只有这样做,学生才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有话无处说;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为写作过程的第一重转化提供源泉,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
(1)思政教育中的作文训练。
古人强调“文以载道”,作文中有思想政治教育,而各种思政教育活动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之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两者统一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学生觉得有意思,有趣味,也才会有表达的需求。这样,被动的“要我写作文”就变成了“我要写作文”。
譬如在五年级刚开学的第一周,组织“感谢师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老师,寻找动人的微镜头,画出动人的连环画,再创作图文结合的微绘本。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开始观察教师的举动,激起了他们倾吐的愿望。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又叽叽喳喳地向同伴们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到了第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的教学时,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口述笔写也成了满足表达需要的一种自觉行为,写出来的文章也常常充满童趣。活动中,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在学生的自主自发状态下都得到了训练。
(2)日记中的作文训练。
常听学生说:“老师,我每天都是吃饭、读书、写作业、睡觉,日记没什么好寫的。”其实,“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生活是个广阔的海洋,每位学生都有精彩的个人生活世界,倒是学生对生活的“视若无睹”提醒了我,应在对学生的个人生活指导(育人)中渗透观察力、思维力、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写日记,把作文训练渗透到学生生活当中去。要求学生每日记日记、留心各自生活中有益、有趣、高兴、悲伤、吃惊、烦恼的事。不强调好词佳句,不强调文章的完整性,只要真实,句子通顺,把自己的见闻感想真实地记录下来,一两句话、一两段文字都行。对一些有趣味性的日记、有知识性的日记、文辞优美的日记、教育人的日记,让作者自己读给同学听,给他一种成就感,也给大家以启迪。如何静写师生情的《伞》,赵诗怡写的为妈妈过的《三八节》,池骋的“小百科”日记,董蓓蓓的《小雪花》,……这些文字就是学生学会从“熟视”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表达生活的佳作。
2.观察、思维、言语能力综合训练
人的心理能力是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后天发展和培养起来的。写作者的心理能力主要有观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等六项。其中,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具体地说,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思维认识特别是观察(表象)的基础上,借助于字词、语言为工具,以知识经验为中介而实现的。由此,我们可以把观察、思维与言语能力看作是作文过程中的三个心理活动支撑点。而小学生的无意注意比较明显,他们缺乏系统的观察力。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综合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使他们的作文“源泉不断”“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1)有序性的训练。
有专家给“观察”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感官去了解事物。”序,有助于抓住事物的联系。观察有序,文章的条理才会清。观察该按什么顺序?“观察有序,而无定序”,如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顺序、方位顺序等。作文中要求学生学会用这些方法观察事物,却不能规定学生在观察时套用某篇课文的观察顺序。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目的,事物的特点、观察点的不同,自己确定观察顺序。比如,观察一个处所,必须十分注意方位顺序,逐步开展观察。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时,要引导他们根据观察对象、观察点的不同,灵活运用观察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学校,有的从校门往里走,由门楼两边的奖牌写到花坛、乐群楼、大操场、大操场四周的绿化带、文化长廊,直到乐学楼、后花园、寄宿楼等;有的则从最美的后花园开始观察,再到围着后花园的教学楼与综合楼,楼前小广场和大操场……尽管方位不一,但都能按自己观察点移动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记下观察的结果。总而言之,观察有一定顺序,思维就有了条理,表达才会有层次。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观察、思维、表达有序。
(2)具体、细致的训练。
当学生有序地观察,通过思维理清了表达的层次,就好比一座房子有了粗坯,如何使粗坯成型,就要进一步训练学生,引导其能观察细致、表达具体,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加工,把话说具体、合理。在一次作文兴趣课上,我根据范文《黄鹂和山雀》(课外)中的“这种害虫(卷叶虫)真狡猾。它吐丝,把嫩叶卷起来,自己躲在里面吃”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特点,设计了这样句式的说话训练:“中午,妈妈真忙呀!”
我让学生分四步进行练习:
第一步:先说谁、怎么样。(中午,妈妈真忙呀!)再具体说“为什么忙”“怎么忙”,并要求抓住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把自己的见闻感想写出来。
第二步:学生讲评。
第三步:小结,使学生明确怎样才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得有条理。
第四步:创设情境,强化训练。这是在课堂上就地取材,让学生选一位同学说。这样,分散难点,降低坡度,学生基本可以通过观察、思维,轻易地从文章的局部入手,把话说清楚,然后便可让其由说到写(表达)了。
(3)形象生动的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写得生动的、形象的、给人印象深刻的文章,往往充滿联想与想象,较多地运用比喻手法,“开放”五官多角度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如果我们能为所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物找到一个恰当传神的比喻,笔下的对象就会活灵活现。如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绿》,又如《桂林山水》,作者从色、形、态、光、质地等方面连用几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事物的特性,使文章显得传神。在指导学生用言语表达观察结果时,我们也要引导他们动用这些方法使之对事物的认识和感知更加丰富,这样,文章的意境会更加广阔。
而在观察和表达的事件中,在“五官”(视、听、嗅、感、尝)上多开一扇门户,笔下有一层景物,对象就会更有立体感了。如学生描写春雨:
暖风携着毛毛细雨,滋润着化冻的土地(眼看),发出“沙沙”的声响(耳听),推开窗,春天清新的泥土芳香(嗅觉),迎面扑来,就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的脸(体感)……
朱自清先生的《春》,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连草、花、山、水、太阳都动了起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一切显得多有生气,多有活力!在指导学生用言语表达观察结果时,我们也要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运用这些手法描写事物,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使文章的意境更加广阔。
3.读、写、说结合
观察、思维、言语能力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中的双重转化,不能靠作文教学单独完成。读(阅读)与写(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项最重要的实践。读,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写,则是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前者是吸收,后者是倾吐,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相互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学生在理解中可以学到观察、思维、表达的方式,并提高认识。学生在理解中可以增长知识,同时也获得表达素材,这在内容上为表达做了重要的直接的准备。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以丰富词汇,学习语言,同时体会到如何通过词句表达思想内容。这是从理解出发来考察二者的关系,反之亦然。欧洲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那种把阅读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的做法是片面的。”在作文教学中,应自觉地把读、写(说)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抓住共同点。读是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它的思路是语言文字—内容—思想感情。写作则是把作者独有的思想感情用具体的内容向读者揭示出来,其载体是语言文字。它的思路与阅读相反。从过程看,读与写是逆向的,但许多环节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它们的训练进程也是相类似的,如训练语言,从词到句,到段,再到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抓住了这个共同点,语言文字的训练也就有了完整性,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就能得以同步发展。
表达分为说与写,说是口头,写是笔头,先要有话可说,才能有话可写。说到底,写作就是写作者要说的。抓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由此切入,逐步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为语言基本功,化为语言文字的表达,完成作文能力的实质性提高。
(1)读思结合,拟题立意,促进读写过渡。
从读到写,两种相对的心理活动之间必须借“思”来过渡。对范文进行概括、归类,找出规律、方法,再由这种方法指导作文,是符合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的。
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窗口,好的题目等于成功作文的一半,此话不错,然而,万事开头难。如何选题、审题、立意,这是作文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对作文教学中的拟题,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题,提出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指导学生自己拟题作文。按要求拟定文题,显然单靠作文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不仅需要生活素材、知识储备,更需要从阅读中学,在实践中练,抓好读思结合;通过阅读,学会审题,学会拟题,学会立意。“题读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把钥匙。所谓“题读法”,就是在阅读教学或课外阅读中研究题目,读懂题目。读题时要求抓住题目,猜度文章的范围、内容以及载体等,想象其将要写什么,表达什么,然后回忆所写过的文章题目进行类比。最后通过阅读,检查自己的猜度,并修改自己的想法,研究出文章的拟题方法。这种方法,对审题或自己拟题、立意,将有很大帮助。
拟题立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是一个难点。特别就立意而言(确定文章中心,突出表现文章中心),学生往往只学范文的“表”而不学“本”——只会套用其例,不知如何确立中心,更不会表达中心。突破这个难点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教师在选用范文、组织学习、训练学生、教学步骤设计方面,都要有全面、有效的考虑,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①学习范文,目的明确。无论在课内讲读中,还是课外阅读、作文准备课中的范文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让作文教学的任务在读中落实,在思中掌握。在阅读课中,一般每一单元前有语文要素(单元篇章页),后有口语交际、习作,教师应该围绕此单元的语文要素,在阅读中安排审题立意的读思。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除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外,教师应考虑本单元“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的习作要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等课文时渗透拟题立意的方法。
②阅读思考,深入浅出。任何一种学习、思考都有一个深浅、宽窄的度的问题。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拟题立意中,更应注意这一点。教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全面深入地把握知识,居高临下,高瞻远瞩,以达到对知识和学生的深入把握。再从知识和学生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这样,既有知识能力训练的全局观,又微观地把知识化解成简单、易行的信息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而不至于因所授知识的艰深、训练的难度太大而使其事倍功半。如作文“记一次大扫除”,在指导学生拟题时,我选用了《教室,终于干净了》,并写了下水文。学生听了文章又反复体味文章的题目,一致觉得这个题目用得好。但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目,它为什么好,这样的题目对文章表达有什么好处,而是引导学生在对比中选择,在理解中体味。这样的题目会使学生想到大扫除如何辛苦,劳动后如何喜悦。同时,又根本解决了学生对这类活动作文如何使题目含蓄、传神的问题,但又不出现含蓄、传神等深奥的词语。
③读思训练,抓住重点。根据每类文题的特点指导学生读题,练习立意,必须从这类文章的基本特征出发,抓住重点,强化读思训练,使学生程度有限的思考力集中在“要害”之上。矛盾解决后,立即练习巩固,马上运用。如五年级上册“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学习了《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等文后,先组织学生理清三篇文章的顺序,再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写景,三篇文章的顺序为什么各不相同?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写这样的文章,顺序怎样确定。学生可归纳出:景色随时间变化的,按时间顺序写;景色随位置变化的,按方位顺序或移步换景。按方位顺序写的,抓住最显眼、最引人注目的方位先写。作文在构思立意上的矛盾解决后,便可提出习作要求进行巩固。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基本的问题后又使思路从仿到创。方法掌握了,而文章的构思却不是确定的,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学生的现实作文能力也得到了“从仿到创”的发展。
(2)大量讀写,说写结合。
如果把拟题、立意看作是作文的骨骼、框架等的话,其血肉就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而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语言表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读写是一个有效方法。我国作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是熟读、精思、博览、多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量读写。新文化先驱鲁迅说过:“作文没有什么秘诀。要说有,那就是多读、多写、多修改。”事实上,小学生作文能力低,并非没东西表达,根本原因是词汇少,表达能力差。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不是在哪种教学方法的改造和运用上所能奏效的,关键是要多读、多写(说)、加强表达训练。
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说),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如若“无话可说”,又怎能“有话可写”,“动手”必先“动口”。不同程度的学生,如何在教学中兼顾?只有多动嘴、多说,才能对反馈及时指导,让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立竿见影。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可从“大量读写,说写结合”入手,切实解决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问题,为学生写作、构思立意打下坚实基础。
①多读。“多读胸中有本”,只有多读才能使语言表达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语言准备。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足以说明问题。读书有课内读和课外读之分。课堂上的读要求精讲、多读。讲的时间要恰到好处,要“惜时如金”。少讲,可以让学生在课内有更多的时间读写;精讲,可以在阅读中画龙点睛。课堂阅读讲究方法了,突出“双基”抓根固本了,就能为课外阅读、说写训练打好基础开好路。课外阅读,读的方法甚多,如抄读,能使学生在抄中博览群书,帮助记忆和加深理解,打好语言文字基础;精读思想、艺术都较完美的作品,读熟读透,从字词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到读音、标点都要弄懂弄通弄透,把思维方法从课堂带到课外,汲取知识养分;走马观花地浏览读,可拓宽知识面;有选择地读,重在“为我所用”,又保证读的数量。此外,广泛运用诸如快速阅读、大声诵读、摘抄好词佳句等多种读法,精与博相结合,都能为大量的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能说会写。大量读是手段,其目的在于写。写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三种:第一是“读书笔记”,这是阅读的思考与总结。中低年级可以记好词佳句,写读懂了什么;高年级更深一步,写读书笔记,具有明显的积累功能和表达功能,能为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作文的准备。第二是“日记”,日记的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不拘一格,是学生练笔和训练作文知识技能的良好形式。第三是“作文”。读书笔记和日记都是为作文打基础,只有真正地把作文写好了,才能使作文教学有成效。
从读到思,从认识到理解只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而从积累到表达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有了积累,不等于有了思想,有了思想,不等于就可以表达。他必先有话可说,才能有话可写,所以在大量读写中,说是关键,从读到写,说是一个纽带、一架桥梁,要会写,必先能说。说的训练有四步:
a.指导学生说提纲。写文章要有思路,有提纲,这是语言表达的前提。写作前为保证文章的结构和条理清晰,帮学生理清提纲是必要的。学生思考成熟,提纲挈领,胸有成竹,才能使作文的成功有最起码的保障。
b.指导学生说材料。文章的提纲是个壳,是房子的框架,必须要有砖瓦才能盖成房子。而如砖瓦的作文材料,就从本质上体现了作文的质量。写作前为防止学生盲目落笔,有选择地运用材料,突出中心,在学生读范文后,要让他们学习范文,为自己找材料,为大家讲讲选了什么材料,供大家点评。
c.指导学生把话说得具体、条理。
d.指导学生把话说得形象、生动,使文章文质兼优,锦上添花。
有了读思基础,有了语言积累,学生会写了,就可以指导学生动笔写了。这样的文章不用费多大力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4.读说结合,自改达意
文章是改出来的。为了培养学生评改加工作文的能力,让学生成文后通过自改改好文章,我是这样做的:
(1)带任务自读。
口读是良师。叶圣陶先生说过:“读这个方法有效验,不管出不出声,念下去觉得不顺当,顿住了,那就需要修改,再念几次,修改的办法也就出来了。”“用念的方法,也就是用说话的办法来检验写成的文章,最为方便、有效。”可见,读在学生自改中的分量。通过读把自己的文章用“自己的话”再说一遍,在读的过程中与范文产生对比,在读中检查立意、内容、语言、文笔、结构、层次等,读多了自然会有新的体会。所以每次作文后,教师应收齐作文通阅一遍。掌握了总体情况,再分给学生自读。通过读让学生自我发现毛病,进行修改。那么,怎么读才最有效呢?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经验——“带任务读”,值得借鉴。让学生每次读都有目的、有任务,或从检查立意,或从结构把一篇文章化解成局部,修改得更为完善。
(2)多层次互评。
通过读,学生对自己的文章有了新的认识。然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恰如其分地发现文中的毛病,这就需要让别的学生听听他的文章,发表意见,评论一番。在评论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也在论说中得以提高。作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听者也可以從中找出可借鉴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以进行总结,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醒注意问题,指导学生自改。
(3)全方位自改。
有了前两步的基础,学生便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各方面下手,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要求学生自改文章,并非让学生自由地去修改,在自改中教师仍要起引路人的作用,与作文一样,指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一般是这样的,从立意到提纲,到内容的组织、结构层次、文笔以及中心,由题到文,由面到点,逐步使文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最后由教师统一收齐批阅就很轻松,作文教学任务也得以高质量完成。
写作文是一种能力,但并非与生俱来,是学习的结果。在生活实践中学,在大量阅读积累中学。前者是“源”(材料),后者是“道儿”(规律)。“道儿”只存在于大量的阅读材料之中。戴汝潜老师分析道:“作文教学需受教育者经过相似模仿、变式模仿、适度模仿、创造性模仿四个阶段。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理成熟过程,而具体到作文教学活动中,就是如何教会学生去‘观察、体验和激发感受倾向性,教会学生‘构思、选材、立意。”作文就是从生活中提炼要写的东西,运用阅读中积累的“道儿”,把心理活动中的精华加以概括、升华,力图表达得符合自己的需要。这个过程,从心理上分析,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抓住思维核心,促进双重转化”就是在认识事物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把研究作文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习的最佳出发点。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