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新洋第二实验学校 姚 丹
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写作:学习抒情”,教材中给出了《雨的四季》这一经典课文作为案例。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借鉴经典课文,完成抒情散文的写作呢?
写作人称的选取决定了写作素材的范围。如果选择第三人称,可打开全视角,对画面及人物言行进行详细描写;如果运用第一人称,可以细致地写出“我”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第一人称的视角能写出“我”的感受和体验,综合比较,可选择第一人称视角更好。
《雨的四季》开篇就直入主题,“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抒情散文就是要说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抒情性散文虽然文体自由,但是也有一定的框架。抒情散文为了实现抒情的目的,对文章的字数和段落没有限制,但是有一个大体的行文框架,体现出了抒情散文的科学逻辑。
《雨的四季》第一自然段就说明了抒情载体,即界定了应用什么样的人、事、物抒情,达到讴歌和赞美、批判和否定的目的。课文第二到五自然段分别借助四季的雨,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讴歌和赞美了四种自然形态。第六到七自然段应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再一次表达了对四季的雨的赞美之情。这一逻辑框架可以达到既突出抒情重点又避免应用冗长的语言抒情的目的。
抒情散文的写作要点主要是把握抒情载体,应用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方法抒情,在写作时要找到抒情的触点,间接抒情要呈现出文学艺术审美,直接抒情感情要真挚热烈,以便引起读者的共情和共鸣。
抒情散文要找到一个抒情载体,即讴歌和赞美的人、事、物,或者批判或否定的人、事、物。它表面赞美或否定的是这个有形的载体,实际上赞美或否定的是这一有形载体呈现出的精神特质。
《雨的四季》写的是四季的雨,雨就是其有形的载体,而无形的特质是“春天的雨清新而纯净,夏天的雨热烈而粗犷,秋天的雨端庄而沉思,冬天的雨自然而平静”。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人类生活中不能缺少的自然现象,它承载的是对大自然奇迹之惊叹,是对大自然的赞美。
间接抒情是指不直接抒情,但是会在描写中展现自己的情感。间接抒情是抒情性散文的主要抒情方式,所占字数或篇幅在80%左右。如果缺少描写,就会导致抒情过于空洞,使抒情的形式大于内容;反之,描述的内容占比合理,可以让抒情散文的形式和内容恰到好处。
1.描写
抒情散文要通过细致描写把各种景象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例如,在《雨的四季》描写春天的雨这一段,使用了“树叶、花苞、春雨”等名词,让人们直观地了解其描写对象是什么;使用了“闪、摆、带、洗淋”等动词,使静态的画面生动活泼,让人们随着画面的移动去看事物;而形容词则展现了春雨的性质,从颜色来看,有“黄青、昏黄”等,从质感写出了轻轻的感觉。在描写的同时,归纳总结出“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
2.修辞手法
抒情散文是非常重视修辞手法的应用的。一方面,修辞的应用能把陌生的事物和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人们借助熟悉事物的形态理解陌生事物;另一方面,抒情散文必须呈现文学艺术美的特征。修辞的应用不仅可以表现出作者的想象力,更能表现出抒情散文的文学艺术美。
例如,《雨的四季》中描写夏季的雨时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下面具体分析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
(1)夸张
“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这句话运用了夸张修辞,让事物呈现的状态更加形象。这就好比画漫画一样,某人的鼻子特别大,就夸大鼻子的特征,突出人物特点。
(2)比喻
比喻修辞就是用人们熟悉的一件事物去形容陌生的事物,人们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事物时,就能理解陌生的事物是什么形态。人们把想形容的事物视为本体,用喻词将其与熟悉事物联系起来,比如“好像”“好似”“仿佛”等。有时会省略喻词,如果本体已经显而易见、不言而喻了,还可以省略本体。在“豆粒的雨点”中,“雨点”是本体,人们不容易了解雨点有多大、是什么形态,于是应用“豆粒”这个喻体来形容。这一句中就省略了喻词,这是因为雨点和豆粒的大小、形状本来就很像,不用刻意强调。
(3)拟人
拟人的修辞是把事物或动物视作人,赋予其情感色彩。运用拟人修辞能让事物变得具有人的情感或状态,如“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就是典型的拟人句,生动形象地用毛孔的状态表现了对水的饥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赋予了春雨大地以人的情态,春雨给大地穿衣服,还要穿“美丽的衣裳”,立即让春雨变得多情起来。
(4)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能让情感的表达具有层层递进的效果。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就是用相似的词组或句子排列,以获得情感递进,具有加强语势的效果。从整体来说,排比的修辞有“增文势”“广文义”的作用。
直接抒情就是直接表达讴歌或赞美、批判或否定等情感的方法,可以让抒情散文的情感更加热烈。抒情散文的体裁决定它可以应用稍微多一些的文字直接抒情,但是篇幅也要控制得当,避免过于空洞,形式大于内容。抒情散文不仅可以直接表达情感,还可以应用排比的手法加强情感表达。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这一句就是直接抒情。为了强化抒情效果,抒情散文的结尾往往使用排比句。比如“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运用排比修辞说明了四季的雨的作用,呈现了表达价值和意义的抒情效果。在抒情散文临近收尾的阶段,应用画龙点睛的抒情,表达自己浓烈的感情,强化情感和体验的色彩,可以获得很好的情感表达效果。
初中现代散文提出“形散神不散”的要求,也就是说散文可以灵活地安排写作素材,只要围绕主题写作即可。抒情散文的特征就是应用第一人称的视角,以人、事、物作为抒情载体,达到讴歌或赞美、批判或否定的目的。巧妙地采用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通过学习《雨的四季》,相信同学们一定都能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