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郭家麻小学 姬智平
由于小学生人生经历有限,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写作时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或者千篇一律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降低了学生对写作的乐趣,这对提高写作能力极为不利。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中,夯实写作的基础。
新课标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写作。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内在驱动力,主动完成写作任务。
个人思想意识会直接影响活动状态。在写作活动中,积极的意识会提高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写作,并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学生拥有写作兴趣以后,会主动在生活和学习中收集各类不同的写作素材,了解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丰富精神储备,调动写作热情,对日后学习活动的开展发挥积极作用。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写作灵感自然会源源不断,写作时就不愁无话可说了,有利于个性化表达。
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将会根据教师的要求,积累各种不同类型的写作素材。学生如果对写作拥有较为浓厚的写作兴趣,就会不断地对写作素材进行琢磨,灵活加以运用,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的写作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写作兴趣会让学生不断地想象,开拓写作视野,形成多样化的写作风格。
思维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良好的思维能力会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要想写好作文,需要对各类素材和其他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作文架构,从整体角度出发安排文章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靠的正是逻辑思维。因此,写作训练要善于打破固化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有序地表达认知和想法,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模板化问题极其突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写作成绩,希望学生可以写出符合考试要求的文章。教学时,教师会刻意教授常用的写作技巧,例如总分总结构,运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总领全文,之后分段论述,最后总结。乍一看,这样的文章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排列有序,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模板化问题异常突出,千人一面现象非常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写作时,教师往往提供主题或思路,让学生根据划定的框架完成写作,无形中给作文带上了枷锁,导致写作范围狭窄,作文不吸引人阅读。例如,教师普遍以课文中的题材或者写作模板为标准,提出写作要求,将写作范围限制在课内,忽略了课外写作素材的合理利用,也没有很好地将生活和写作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行为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调整。
通过不断的写作训练,能让学生熟练使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然而,目前作文训练形式较为单一,教师通常是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写作,并且写作篇幅较小;部分教师会让学生写日记,将日记作为作业。无论哪种形式,都会让学生对这样的硬性“作业”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将写作视为负担。这样的写作训练无论数量上有多少,都难以在质量上有保障,只能成为无效或低效训练。
(1)观察日常生活
写作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中包含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了解不同人物,关注不同事件,积攒大量的生活素材,为丰富和充实写作内容奠定基础。小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教师让学生观察生活,顺应了他们的天性,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消除课堂教学的沉闷感。例如,写人物时,让学生观察父母在家中的日常行为,观察他们的衣着、神态、动作、语气等,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敏感度。校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校园中不同的人。在观察中捕捉自己感兴趣的写作素材,进而主动写作。
(2)深入生活实践
深入生活实践,便于学生体验、感受生活中的小事,有利于学生细致真切地描写生活,避免作文假大空。教师可以组织经常性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观察,在观察中感受生活。例如,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极其重要,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强化劳动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劳动中。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大扫除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负责不同区域的清扫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完成大扫除,让学生以“班级劳动日”为主题写作。因为写作内容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学生能够写出真实情感。
(1)组织写作活动
丰富的写作活动有利于打破传统写作训练的限制,让学生以高昂的情绪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写作任务。小学生争强好胜,渴望得到家长及教师的肯定,为此,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作文竞赛活动,让学生自行选择主题和内容,然后挑选优秀文章,将其放在公示栏内展示出来,并颁发写作小能手的称号。作文竞赛活动可以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调动学生参加写作竞赛的积极性,适当的奖励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师也可以将课外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合起来,引导学生阅读感兴趣的书目,完成阅读后书写心得体会。读写结合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深化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进而表达阅读感悟。
(2)开展辩论赛
辩论要求较强的逻辑性,要及时抓到对方辩友的语言漏洞,完成辩论反击。辩论赛需要学生在赛前收集大量材料,在无形中丰富了写作素材。并且在收集材料后,辩手需要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主题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设想对方可能提出的观点及运用到的素材,利用有针对性的素材和强有力的反击方式驳倒对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对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写作习惯有重要影响。同时,在辩论过程中,辩手还需及时记录对方的观点和运用的支撑材料,在短时间内调整思路,转换语言表达方式,增强表达效果,以达到“涨自己志气,灭他人威风”的目的。例如,参加“课堂应让教师做主还是让学生做主”的辩论赛,学生可结合日常生活中课堂教学模式及效果,确立自己的立场观点,结合观点梳理、完善辩论稿件。如观点为“让学生做主”,应旁征博引,论证“让学生做主”的好处及意义,譬如调动积极性、提升思维及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等。学生写作辩论稿时要不断优化论证顺序、论证材料、论证语言,提高稿件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既激发了写作兴趣,又提升了写作能力,为写作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师通常习惯利用打分数的方式评价学生作文的优劣,很少留意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个性化意识,评价比较简单,学生难以通过教师评价明白自身写作中的问题,更谈不上改进了。所以,教师应对评价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1)多肯定评价
对于小学生而言,鼓励是极其重要的,适当鼓励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然而,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教师通常只是指出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忽略了学生在写作中的闪光点,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应以肯定性评价为主,挖掘学生作文的可取之处,让学生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减轻学生的抵触情绪,激励学生主动完成写作任务。例如,写“我的植物朋友”时,教师先分析学生对植物的描写是否详细,再分析是否体现了学生和植物之间的朋友关系,从整体角度出发,肯定学生的作文紧扣主题,情感表达流畅。之后,再分析学生作文的细节,圈点优美辞藻,并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致和信心。肯定性评价后,再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能真正了解作文的得失,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2)鼓励学生自行评价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应该占有主体地位。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完成自我评价,反思作文的成败得失。例如,在“奇妙的想象”这一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在写作前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沟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产生表达欲望。小组内交流完毕,学生再在课堂上写作,描述自己的想象内容。写作任务完成后,在小组或班级内进行互评,提出文章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分析文章有无漏洞或者逻辑问题,文章的内容是否突出了主题,最终评选出优秀作文。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自己在写作活动中的重要性,逐渐形成责任意识。
仿写是常用的训练手段之一,主要以阅读素材为基础,通过模仿的方式对写作技巧等进行强化训练。通过仿写,学生不仅对原文内容和特色有了更准确的理解,还能感受到文章传递的情感,进而优化自己的作文,提升写作能力。例如,课文《燕子》描写了春天燕子的各种活动及形象特点,表达了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教师可让学生模仿这篇文章的写法,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作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文章。小学生普遍喜欢小动物,乐于和动物接触,这样的仿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轻松完成写作任务。完成仿写,还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文章与范文进行对比,找出差异,修改完善。教师也可以运用扩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落实读写一体化教学理念,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融合,让他们互相促进。
自由写作是让学生产生自主写作意识的重要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日记是自由写作的主要形式,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每天记录日常生活的习惯,并教授学生日记的格式和写日记的方法。也可以鼓励学生写随笔、写片段,可以描写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植物,也可以描述自己的情绪、心理活动;可以写成诗歌、散文、记叙文、说明文,只有是有感而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