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莞市石碣镇中心小学 陈进威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一直在学习与思考:“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需要“增”什么,学校教育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作为,家长角色定位如何变化,从而有效衔接“双减”落地。我校从2015 年开始探索“和美教育”文化品牌建设之路。并且按照办学理念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实施“四力”齐发,着力探索家校共育的新途径,发展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和美”阳光少年,由此就可以达到减负的目的,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
和美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和为美,以和达美”。通过对不同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教育氛围更加轻松,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使师生可以一起成长,对美有更深刻的感悟。要对教育的生命主体予以高度关注,并且秉持着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态度,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个性有效体现出来,全面成长,由此达到“和美教育”的目标,使所有人都能和谐成长。教育是为培养人而开展的活动,最终是指向“全面的人”“美好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双减”背景下,我们应该立足于教育本质,使所有人将其天赋充分体现出来,使其多元能力展现出来,通过与他们相适合的方式,助推其良好的成长。
将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持续完善“作业管理”,并且积极推进课后托管工作。学校对“双减”予以了高度重视,对老师进行良好的引导,使其在政治高度上对该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将名师先锋带头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使所有老师都能主动参与起钟,积极推进教改工作,使学生们获得更好的教育。
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推动家校协同发展,促成更大范围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学校通过新生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给家长们的一封信”等形式,主动为家长解读“双减”政策,对各阶段家长的主要疑虑和家庭教育中的困惑进行整理,为家长提供理念引领、方法指导,帮助家长增强对孩子成长规律的认知,建立更为成熟的成才观和更为理性的教育观,引导家长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找到更好的“出口”,使家长了解“减负提质”的一系列校本措施,争取家长的认同,促使家校携手,共同成就学生。
课程是我校实施“和美教育”的核心,也是“双减”落地的重要抓手。学校立足于“和美”品牌,并且秉持着“整合”“实践”“兴趣”“多元”的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使其向校本化、特色化方向不断发展。在“和乐课程”的推进中,教师不但要在科目要求上积极落实,同时还要使课程进课堂得到充分保障,将自主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出来,立足于自身优势,发展学生特长。
整合基础性课程, 实现学科课程校本化、 品牌化。 将国家课程计划真正落实到位,开足开齐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道德与法治课程等国家课程。有效贯通不同学科的内容,充分结合各个课程,打造独特的课程品牌。校内品牌课程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包括海量阅读、经典诵读、信息技术、吹管乐器、和美体育大课间等。其中,语文学科的海量阅读课程、经典诵读课程是学科课程校本化、品牌化的代表。
开发人文素养课程, 夯实人文基础。 人文素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情怀、科学精神、身体素质、社会实践四个领域的内容。学校设置了和美之星演讲台、和美体育大课间、研学探究实践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使其积极开展创造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充分展示自我。
实施个性发展课程, 发展学生特长。学校按照教学规律设置20 多门选修课程的,包括版画、水印画、书法、合唱、足球、武术、编程等。
学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进“和悦课堂”的开展,利用课堂增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减负目的。和悦课堂具体教学流程包括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价质疑→拓展提升。小组合作模式的主要流程为设疑→议疑→解疑。其中,设疑指引入导学,并且确定相关问题,制定相关任务;议疑指进行小组探讨,汇总各方的智慧,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解疑指对记录进行总结,处理相关难点,并且将合作任务处理好。
为促进教师和悦课堂教学与教研水平的提高,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和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开展集体、个人等不同形式的备课,进行细致研讨、深刻反思,开展磨课、研课等相关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开展创新,持续细化相关的教学内容。
利用“家长学堂”,在校园中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的引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做到“五个同步”。
教育理念上同步。 引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不要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言论所误导。同时要家长认识到,家长、老师、孩子是一个成长共同体,成长才是家长最需要关注的内容。
教育方式上同步。 家长要善于调整家庭关系、转变教育角色,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教育关系。家庭教育要摒弃强迫意识和强制行为,要坚持平等协商、示范引领和启发诱导。
学业安排上同步。“双减”后学校布置的作业减少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了,但有些家长却给孩子额外布置家庭作业,晚上给小孩上辅导班,结果导致周一至周五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的现象。
习惯养成上同步。 家长应对学生的习惯进行良好的引导、培养,包括按时作息、惜时守时、认真学习、家务劳动等习惯。家庭教育习惯养成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亲子教育上同步。 良好的亲子沟通与陪伴都是在有意义的亲子活动中实现的。家长要努力挤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劳动、读书、旅游、运动、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做公益活动、做小科学实验、清洁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