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丽 林勇 唐宁宁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新时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育人育德的根本使命。“五育并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机制与途径,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聚焦精准资助育人的痛、难、堵点问题及在“五育”上资助功能发挥的困境,以五育并举为理论指导,以完善育人制度、机制、技术保障措施为支撑,探索构建以“德智体美劳”改革为导向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多元化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是高校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当前,为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助方式转变,由兜底型向创新型转变,全面提升育人新模式,推动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改革升级。这就要求在资助体系上下功夫,强化区分物资资助、精神引领、能力提升的层次维度,以创新驱动为导向,形成科学有效资助体系,推动教育公平维度下教育质量提升。新时期,高效资助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以改革创新推动资助创新,以资助创新促进能力创新,就需要高校主体瞄准市场人才需求导向,突破机制壁垒,拓展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发展性资助育人活力,主动融合“五育并举”新模式,在组织上破题、资源上强化、人才上创新,才能为培育出可堪大任、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时代新人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资助育人体系提供切实保障,为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1“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时代意义
新时代人才需求维度的增加,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新挑战。资助育人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新使命、新方向,结合“五育”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精准个性化资助,培养新发展阶段高质量人才,形成资助育人新模式有重要意义。
1.1 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設是人才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人才教育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发展阶段,高校资助育人的目标、内容和形式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与高质量人才发展相得益彰,以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注重引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实现从受助到自助跨越式的发展,发展型资助育人,为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2 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学生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从“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再到“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反映了新时代资助育人向导向功能演进。而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在资助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中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健康成长、学业学习、兴趣爱好、能力提升上提供更多资源和条件,能够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3 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是“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资助育人模式的核心任务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构建“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其核心就是要在长期实践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在生长需求,顺应时代的变化,要建立更为开放的资助育人体系,在保障学生基本需求之外,激发学生内在驱力,培养有远大理想,有坚韧品格、独立意识的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为国家高质量发展“造血、输血”,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型资助育人能够有效将“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打通“造血”的关键回路,是实现新时代资助育人良好成效的关键所在。
2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面临的困境
2.1 “精准资助”育人模式不够“精”
“精准资助”是确保发展性资助育人成效的根本所在。近年来,高校“精准资助”在政策导向、资助理念、资助方式、资助管理等方面水平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痛、难、堵”点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痛点:资助对象认定、资助金发放、资助效果评价等程序上不完善、不科学。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多重视学生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学院审核,忽视对学生的考察、再认定环节,对于学生提供的家庭收入、资产、负债、村委会贫困证明、病历材料等资料的真实性与否缺乏有效的核实渠道。其次,多数高校在实施资助发放过程中,依赖于每年一次的贫困生认定结果,重形式而非结果,导致少部分真正贫困以及突发贫困的学生享受不到准确、及时的资助。最后,在效果评价方面,因缺乏实际的育人效果追踪及评价机制,导致资助育人成效难以量化。难点: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不充分。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认定及各类资助发放已逐步纳入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但针对贫困学生信息库中的内容准确性和动态更新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在实际工作中,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专项资金保障、数据有效收集、数据演算方式等因素,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的应用并未完全普及和纵深发展,数据还不能为精准资助提供决策支撑。堵点:难以形成资助育人合力。当前,我国多元化的资助体系的建设缺乏全国统一的资助平台,学生资助多以学校为主体,高校与社保、残联、银行以及地方政府形成“信息孤岛”,造成学生贫困身份反复认定、信息反复填写、资助重叠发放等问题。多方资助主体各自为政不利于多部门间数据的共享,阻碍了资助育人精准化实现。
2.2 创新资助育人功能不够“显”
在“五育”背景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回答“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的底线工程,发展性资助育人功能聚焦育人的思想引领性及育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前,高校发展型资助在探索“扶贫”到“资志”与“资智”的过程中,逐渐注重精神素养和能力提升,但重“资”而轻“育”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德育”不充分。高校长期形成“主动资助”的育人模式,学生在资助育人活动中主体性、责任性不强,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等、靠、要”不良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和感恩奉献意识;“智育”不全面。缺乏针对贫困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育人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组织竞选、对外交流活动等方面竞争力不足;“劳育”不到位。贫困学生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暑期实习中因条件和地区资源限制,难以有突出表现,而学校为贫困生搭建校外实践平台,扩展素质训练资源方面还有待提升;“体育”和“美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针对贫困生在校容易出现自卑、焦虑、忌妒心理关注度不够;缺乏对贫困生审美能力和实践的培养措施。总之,如何构建贫困生资助过程的全方位能力提升,育人体系还是缺乏系统性的实践探索。
3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发展路径
3.1 以“德”为先,把握资助育人思想引领新方向
探索建立资助+“德育”赋能体系。一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渠道,扩展文化实践活动渠道,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生活热情。二是开展诚信教育。逐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认定、信用贷款等环节诚信教育评价,依托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离校教育等特殊环节,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建立资助追踪、随机家访等信用评价和监督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三是开展知恩、感恩教育。以重点节日为契机,开展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受助学生知恩、感恩,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和决心。五是培养自立自强的人格。打造自强之星评选、助力成长计划、榜样力量、校友座谈等系列主题活动,挖掘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事例与路径,引导受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主体责任意识、自主成才意識。
3.2 以“智”为核,构建资助育人素养提升新格局
探索建立资助+“智育”赋能体系。一是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力。及时关注受助学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业困难上的“双困”问题,针对学习力偏弱的学生开设朋辈学习帮扶、新老生专业交流会、学习方法技能提升讲座、学习能力提升活动,让困难学生了解专业学习内容、方法和经验,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不同专业领域内融会贯通能力,培养贫困学生主动、高效的学习能力。二是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技能素质。可打造创新能力发展提升工程,针对受助学生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的需求,在项目申请、组队参赛、实践活动等方面配备专业教师指导,着重提升受助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锻炼组织领导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决策应变能力。可针对贫困学生开设英语培训班、英语互助学习小组等形式,补足语言学习的短板,鼓励受助学生积极考取英语四六级、全国计算机等级等实用性证书,加强人力资本的硬实力,提升综合就业竞争力。
3.3 以“体”为基,提供资助育人身心强健新动力
探索建立资助+“体育”赋能体系。一是注重贫困学生身体健康。以阳光长跑、keep运动等软件为载体,探索运动时长和次数兑换运动积分制度,积分可选择兑换学习和生活用品,引导贫困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联合学校体育部,针对贫困学生开设特色球类、游泳、体育舞蹈等体育项目教学,帮助贫困学生培养运动兴趣爱好,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二是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学校资助中心建立贫困学生“阳光成长小课堂”、心“晴”小贴士等心理健康教育专栏,持续推送关于如何认识自我,如何排解焦虑、自卑和抑郁情绪,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课程,可结合校院心理辅导员开展一对一和团体辅导,帮助贫困生树立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3.4 以“美”为要,挖掘资助育人识美、审美新途径
探索建立资助+“美育”赋能体系。美育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内在重塑,在“五育”全面发展中,可发挥以美辅德、以美化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重要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培养想象力和情感思维。挖掘资助育人审美新途径,一是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鉴赏能力。鼓励受助学生选修学校开设的各项美育教育课程,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参观学校艺术设计展览等专题活动,让受助学生学会分辨高雅艺术与低俗作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审美能力。二是丰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审美实践活动。结合艺术学院和学校艺术中心,针对贫困生开设声乐、乐器、舞蹈、美术等公益班,给贫困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和艺术创造能力。
3.5 以“劳”为本,探索资助育人劳身励志新模式
探索建立资助+“劳育”赋能体系。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的关键点在于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一是提升资助育人与劳动专业教育合力。结合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及专业课程实践,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劳动实践、专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感悟中理解劳动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与意识,提升劳动技能与品质。二是加强资助育人与勤工助学相结合。鼓励受助学生参加行政办公、实验室、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多类型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劳动获取资助补贴、锻炼社会技能、获得实践工作经验,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自立自强的精神气节。三是探索资助育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由资助教师带队,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可结合展开乡村振兴成果、精准脱贫成效等专题实践调研,红色文化探寻、企业走访等活动,让受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四是促进资助育人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给予贫困学生在创新创业等活动中更多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多方面助力贫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让贫困学生创新有平台、创造有空间、创业有底气。综合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组织领导力、项目运营能力,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4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保障举措
4.1 制度保障:加强多元化资助育人体系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精准育人制度建设。教育部应结合“五育”和“三全”育人总体目标,充分考虑贫困生发展的内在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订发展型资助育人指导方案。高校应根据当前发展性资助育人的工作实际,制订资助育人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奖助学金分配办法,着力打造围绕“五育”发展的“奖、助、贷、勤、减、偿”六位一体的多元化、差异化的资助政策。从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等多方位做好精准资助工作制度保障,形成从源头精准识别、全过程精准资助、全方位精准育人的制度保障体系,尽快实现育人工作从“资”到“助”和“育”的嬗变。二是完善发展性资助育人评价制度。针对当前资助育人评价体系不完善现状,结合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和“五育”融合发展的育人目标,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定性和定相结合、育人过程与育人结果相结合的方式,对资助育人工作,学校在政策落实、资金投入、制度保障、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实践平台和学生学业发展、就业能力、社会能力、综合素质提升等多维度实施考核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育,构建综合提升发展型资助育人保障制度。
4.2 机制保障:统筹资助部门下好资助育人“一盘棋”
一是构建学校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参与的资助育人保障机制,强化资助兜底保障工程,重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科研指导、学业就业帮扶、心理健康教育等核心模块,加强教育全过程对受助学生发展性素质的提升。二是加强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部、高校、国开行、地方政府等多部门联动,探索开发全国资助教育线上平台,将全国家庭困难学生基本信息、困难认定、各类资助申请、受资助情况、贷款情况均纳入系统管理,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与信用挂钩,可对一部分非困难学生形成一定约束力,避免部分资助泄露现象。此外,线上平台多部门信息联动可及时调整资助方式,避免出现发放过于集中及不到位等不均衡现象。三是学校应当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杰出校友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拓宽高校资助育人的资金来源渠道。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为困难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就业机会,提升受助学生的工作实践技能,为发展型育人提供良好的保障。
4.3 技术保障:提升大数据平台驱动精准育人成效
随着大数据在科学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采集、资助过程和资助效果进行动态量化和精准分析,是实现精准育人模式和提升发展型育人质量的有效技术保障。一是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可开发全国资助中心平台,通过建立数据评估、信息识别、模型认定,对学生家庭情况、区域发展、贷款情况、受助情况等综合分析,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可根据学生在校一卡通消费、充值情况,结合贫困生数据库信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定性、定量筛选,探索多形式的隐形资助,维护学生自尊的同时也传递了温暖和人文关怀。二是建立动态管理的资助数据库。持续动态更新和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对于突发疾病、自然灾害、家庭变故导致的学生突发贫困,需及时纳入贫困管理系统,对于已经脱贫的学生,及时做好资助状态更新、档案归纳和资助效果跟踪。
本文系海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课题项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研究”。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