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五育并举对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启发

2015-12-10 17:01张淑敏
科教导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启发人才培养

张淑敏

摘 要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先驱者,是一位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其主要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有“完全人格”“五育并举”“人人平等”“教育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等,虽然以上思想理念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但这些思想、理念有效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的教学思想,并在实践的检验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本文主要分析了五育并举对高校教育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五育并举 人才培养 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1.001

Inspiration of Cai Yuanpei's "Five Education Development"

on Today's College Personnel Training

ZHANG Shumin

(Chongq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2260)

Abstract Cai Yuanpei is a pioneer of modern education, is an educator and thinker of great influence. The ma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eaching ideas are "complete personality" "five domains simultaneously," "equality," "Independence of Education", "freedom of thought, inclusive" and so on, although the above ideas are presented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to come, but these ideas, concepts and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ation, absorb the teaching ideas of modern Western culture,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in the practice of inspe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five domains simultaneously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five education development; personnel training; inspiration

蔡元培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有良好的教育。”教育是大国复兴的开始,一个国家的强盛根本是国民素质,是民心。法律让犯罪的人不敢犯罪,而教育让有机会犯罪的人不愿意犯罪。在近现代的各种主义各种改革中,所有的仁人志士都用自己的方式来挽救中国,毫无疑问,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对北大的改革是成功的。他成就了北大,保护了一大批大师和培养了具有时代影响力的精英人才。因此,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伦理思想依然值得我们今天继续研究和借鉴。笔者从五育并举的科学内涵入手,对如何将其融入当今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中提出了几点思考。

“五育”分别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德育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是指这五方面的教育皆近日之教育,不可偏废,需同时共举,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五育并举”是蔡元培先生将中西教育思想相结合的具体表现。五育并举对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启发有如下几点:

1 军国民教育

蔡元培先生之所以提出军国民思想,除了因为旧中国面临着“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肥凭借无力,势难恢复”的处境,还因为要想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军国民思想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但其教育意义和给人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实行征兵制,即男子到一定年龄则强制服兵役,如俄罗斯、北非、中亚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人,在体能、心理素质、意志力、团队意识、爱国精神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这种综合素质的训练是普通的理论和实践教育难以达到的。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义务兵服役期为两年。由于相对于总人口数量而言,我国军队数量较少,义务兵服役期相对不算短,所以不需要每一位适龄公民都尽当兵的义务。但是国民无论何时都需要健壮的体魄和强健的心理素质。现今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偏差,精神萎靡,缺乏意志力,他们在中小学阶段被课业压力束缚,大学阶段则开始散漫放纵。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大学校园里开设的体育课程仅仅作为获得学分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健身习惯和提升身体素质的影响不大。当前,高中和高校普遍都有一个月的军事训练,是多数学生成长中一段很有意义的经历。但是,过了那短暂的一个月,军训所获得的素质几乎荡然无存,军训成了一次走过场的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今高校人才培养中需要重视体育和军事训练,除加强体育课程教学外,可以考虑将军训常态化,每个学年或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军事训练,以此巩固军训的效果。这样,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必有很大的改观。

2 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又被称为智育,是旧中国时期文人志士富国富民的主要手段之一。蔡先生认为,武力、财力是当今世界竞争中必不可缺的两个要素。蔡先生主张通过实利主义教育,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而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在当今高校,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上课、读书以及学生活动。但毕业时,用人单位依然觉得人才难找,学生的能力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现在的年轻人中啃老族越来越多,自己缺乏积累财富的能力却热衷攀比和消费。所以,实利主义教育应该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基础内容。学校不能忽视大学生的经济观念、理财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教育。高校可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其创业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支持。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多请企业家到校园里举行讲座、论坛等。还可以成立专项资金,帮扶大学生创业,或者给予一定素质学分奖励等等。

3 公民道德教育

中国自古重视道德教育,国学的核心是人格和道德,教你怎么做人,怎么治国,怎么当官,怎么当老百姓。教育失败,从根本上讲就是道德教育的失败。蔡元培先生历来重视德育,并把其视为五育中坚和根本。他引进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三个精神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旨核心,蔡先生认为只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使其成为有德之人,才能避免“智欺愚”、“强凌弱”的现象发生,防止贫富悬殊。中国时下经济发展飞速,国民富裕程度远超从前,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国民的公共道德、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已出现危机,极大地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形象。而现在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还主要以一门思想政治课作为点缀,大多数学生对此毫无兴趣。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传统国学中的儒释道精神,都能给当下的道德建设提供借鉴。所以,高等教育应该打破重知识技能轻道德教育的弊端。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阶段作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应该引入多元价值思考,无论是西方的先进思想,还是传统国学、宗教等,只要是能提高人的道德素质的思想,都让学生去思考和选择,让高校形成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的思想自由阵地,实现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这样,学生既长了见识,又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必定会帮助其早日走出思想迷茫和价值困境,并成为一个有内涵有素质的人。

4 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即是哲学教育、思想自由教育,被蔡先生视为超轶政治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五育中最值得人们重视的。蔡先生认为世界包括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政治家为了幸福而追求现象世界,宗教人士为了摆脱现世幸福追求实体世界,而教育家应当立于现象世界,事于实体世界。并对现实世界报以超然态度,对实体世界报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世界观是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但在现实教育中,教材往往会明确规定哪些思想观念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凭借考试制度让学生强行接受,这样容易使学生在面对多种价值观念时,表现出价值混乱,甚至对价值评判的标准产生质疑。就现行高校世界观教育而言,过于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讲解,忽视了对其他哲学观点的介绍,这不利于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对其价值观的教育要站在超越现实世界的高度,摆脱功利与政治的束缚,不应将某种价值观念强加于学生,越俎代庖地为学生做出选择,而是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选择方法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

5 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又称为美育,是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美育作为连接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的中介,是帮助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的必经之路。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具有消除人们思想杂念、陶冶性情的功效,能帮助人们摆脱现象世界中的情感缠绕,使其产生浑为一体的美感和快感,进而获得人性的自由和发展,实现与实体世界的吻合。也即是说,美育能“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提倡的修生养性,其本质即是进行美育。美育内容丰富,如欣赏诗词文赋、观看美景、听音乐等等。而高校目前对美育主要还停留在校园环境建设等外在形式上。部分学校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但难以形成规模,影响甚微。很多学生不注意个人形象、生活习惯邋遢放任,缺乏审美情趣,受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有的学生甚至常与低俗粗劣为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人格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高校应该多开设一些艺术鉴赏类课程,并营造高雅的艺术氛围,结合培训、讲座和展览演出等,让广大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蔡元培先生的五育思想对今天的高等教育依然有借鉴意义。五育对学生的就业未必直接有用,对学校的发展也未必有很快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未来必定为国家、为学校、为每一个个体带来巨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伟.“五育”让学生学会做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7).

[2] 隗建勋.试论素质发展与五育整合[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启发人才培养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