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 姚训琪 刘菲菲 史建奎 杨瑞清 王水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既是国之大计,更是党之大计。他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为中小学办学治校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和清晰的方向。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应该坚持立德树人总目标,将充分体现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建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着力点,把党对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学校办学全过程。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是一所一校两区的教育集团,现有在校生近4000名,教职工150余名,其中党员57名。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陇西小学充分认识到“党建”与“教学”工作的相互促进作用,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着力凸显党建中心意识,通过搭建多元平台、创建“两个工程”,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质与核心竞争力。
1. 凸显“中心”意识:讓党的工作在学校听得着看得见
为了凸显党建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党员活动室设立在学校最醒目的位置。活动室里有党员教职工精心培育的绿色植物和亲手制作的工艺品,以及党员活动、风采展示,墙壁上悬挂着庄严的党徽和入党誓词,室内陈列着党的经典著作、报纸杂志等,典雅的环境与丰富的内容,为党员教师们营造了舒心的学习和活动环境。
我们要求党员教师的党课心得、学习笔记公开化,那些字迹美观、内容丰富、体验深刻的手写笔记,不仅记录着党员教师学习反思的心路历程,而且有助于党员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相互学习和借鉴。此外,我们还要求每位党员为自己量身制作一份“党员成长日志”,记录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成长历程,这也成为促进党员教师不断进步的一份行动导引。
2. 搭建多维平台:让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无缝对接”
学校党总支在深入调查学校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各种平台,推动学校党建工作深入、有效开展。一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我们通过“网络党校”“党员微信之家”“家校沟通”等多种交流平台传递信息,倾听师生心声,了解其思想发展动态,有效疏导情绪,密切了党群关系。二是党员榜样示范平台。设立“党员班级”“党员办公室”“党员示范岗”,鼓励党员教职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点”促“面”,以良好党风带动教风、学风。三是搭建“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平台。即每个党小组每学期组织开展“亲授一节党课、组织一次社会调研、提出并解决学校发展的一个问题”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员在实践中持续提升自身思想水平,激发个人潜能。
3. 实施“双培养”工程:让党员队伍建设与教学改进“智慧共生”
我们在学校开展了“双培养”工程,即“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这样既充实了高水平的党员队伍,又培养了一批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更让每一位党员教师都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双重性,肩负起“党员”与“教师”的双重职责。其一,增强优秀教师的入党信念。学校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吸引优秀教师参加党课培训,夯实优秀教师入党的思想基础;同时,将优秀教师的思想政治学习与教育教学业务培养结合起来,逐步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其二,把党员培养成教育教学能手。学校通过党支部大会、“老带新—青蓝工程”等活动,在组织党员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以教学技能培训活动为载体,根据教师的不同学科、不同教学风格,确立有针对性的专业成长计划,以提高党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优化提高。
4. 精准推进“帮扶工程”:让每个多彩的生命幸福舒展
党员干部、教师与需要帮助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帮扶”工作,是陇西小学党建工作的一项温暖工程,这也是学校“让每个多彩的生命幸福舒展”的教育理念的折射。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仍然会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或是辅导孩子做功课。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多彩幸福的校园生活,党员教师们都会在课余时间主动给后进生辅导功课;学校也会安排这些孩子无条件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美术、飞碟杯等课后俱乐部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我们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合自身传统和办学追求,提出新时代下的育人目标为“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时代新人”,希望每一个附中学子都成为“担当志远,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的人。为有效达成育人目标,学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也生动践行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1. 升级改造虚拟空间,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首先,实施校园网络扩容提速,保证智慧校园“网路”畅通。对于智慧校园建设而言,网络带宽是“道路”,高速畅通是基本要求。学校不仅要接入互联网,还要能提供充足的网络带宽,以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为此,我校实施了校园网络扩容提速工程,将校园接入互联网主干网,带宽提升至1G,并实现了电信光纤部署到每个教室,且每个教室带宽不低于100M。
其次,全力推进无线校园建设,满足移动教学和办公需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对校园网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校在2016年实施的无线校园一期工程中,实现了教学和办公主要区域WiFi基本覆盖,即将开展的无线校园二期工程则能实现教学与办公区域WiFi全覆盖,为移动教学和办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学校还将基于微信企业号,通过服务外包加大开发力度,为师生提供移动办公和应用服务,有效提升学校治理、家校互通、对外宣传等方面的效率和效果。
再次,规范建立统一数据中心,打造一体化教学服务平台。规范和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我校在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成了学校的门户网站、教学评价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社团管理系统、学生志愿者管理系统等,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但是信息孤岛的存在和身份认证体系的不统一,使得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遇到了瓶颈。为此,学校从实际出发,通过优化顶层设计,规范和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致力于建设一体化教学服务平台,由此实现信息的交换共享。
2. 重构物理学习空间,顺应教育改革潮流
首先,依托智慧教室建设,探索实施精准化教学。目前,我校已经将校内所有课室(注:这是有别于传统教室的一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教室)都升级改造为智慧教室,内部配备高清智能录播系统和一体机设备;同时逐步完成初中所有课室部署智慧课堂软硬件设备,为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并逐步实现对课堂全过程进行动态数据采集与診断评价,从而为建立学业大数据采集中心,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空间、设备和信息技术支持。
其次,加快部署“智慧班牌”,促进教学组织更智慧高效。伴随全国各地陆续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选课走班这种新的教学组织方式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智慧班牌作为部署在教学点外的智能终端,拥有人脸识别、场馆预约与管理、信息交互与传播、文化展示等功能,能满足智慧校园建设的诸多需求,以及学生选课走班的需要。为此,我们将在全校的教室、实验室、会议室、阶梯教室等教学点部署智慧班牌,以促进学校教学组织管理更智慧、更高效。
再次,筹建“泛在学习中心”,让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学校注重泛在学习中心的建设,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学校筹划将若干个传统教室升级改造为数字化学习中心,内部提供高速无线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为学生自由学习提供线下空间;同时,学校还将探索理化生实验室面向学生自由开放,为学生自主研究提供场地、设备与指导。学校目前在建的STEAM创新实验室将成为跨学科教学的场地;未来在对图书馆进行改造升级时,还将建立若干个学习中心,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整合创新课程资源,对接人才培养需求
首先,丰富线上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将成为未来学习的发展趋势,这需要为学生的自由学习和自主研究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学校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对视频和音频类的学习资源需求度较高,为此学校建立了自主学习平台,引进外部的优质音视频学习资源,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开发共享,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勇当求真致知的时代新人。
其次,构建融合创新课程,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为适应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需求,我校不断探索构建融合创新课程,除了在必修课程中将信息技术内容与各学科进行融合外,还开设了“STEAM竞速智能车”和“STEAM创意课堂”等多门跨学科校本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和各种竞赛。此外,为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校自2005年起就面向高中学生开设了“人工智能初步”课程,于2011年形成人工智能教学案例集,于2018年建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并依托学校AI社团、极客社等学生社团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他的 “十大金句”中提到,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诚如蔡元培所言:“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因此,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来感染与塑造人的。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待广大教师以改善美育提升美好生活,旨在为学生一生打下美的“底色”。
1. 时代呼唤新美育:要关注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
美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如同“美酒的酿制”,不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的积淀养成,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但是曾几何时,狭义的美育被“窄化”为“艺术教育”,各级各类艺术赛事证书成为升学的门票;美育被“矮化”为技巧教育,大量机械的应考写生、静物临摹、器乐考级掠走了学生的时间,磨灭了他们的爱好。当下之美育,从总体上看,仍是“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
时代呼唤广义的美育,即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即由形式美育走向实质美育,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
2. 倡导“生活美育”:要将美育的思想观念深植学校实践
告别旧美育观,需要以“生活美育”作为根基,重新寻找美育的新方向。“生活美育”使美育更接地气。我们倡导的“生活美育”不再是来自他人的教育,而是强调自我教育的“大美育”。在这个过程中,人人都是美育的教师,人人也都是美育的学生。“生活美育”不是短期行为,而是要经历“终身学习”的漫长过程的“大美育”。从人与文化传承的视角来说,需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体验人类文化之美;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说,要求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学生之间平等交流,体验人与他人交往之美;从人与世界的关系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还要让他们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只有将美育的思想观念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之中,美育才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为此,我们一方面将课内艺术课程与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学校开展的美育与社会、家庭美育结合起来,打造富有创意、面向未来的美育课程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儿童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倡导让教育回归生活,通过美育真正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丰富学生的创意想象。
3. 尊重儿童视角:让学生在充满想象的校园里提高审美品质
学校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儿童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和文学素养方面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对学校文化进行审美活动时具有不同于成人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能敞开心灵、调低视角、沉下身段,以孩子童真的视角审视美好,那么便能让孩子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人,营造一个童趣盎然、充满想象的世界。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妨常常追问:校园里那些景物、雕塑,教室里那些文字、图片,孩子们真的喜欢吗?理解吗?认同吗?他们的小脑袋里有什么奇思妙想?
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便是如此,充满温情、充满诗意、充满想象,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树丛里若隐若现的小天使雕塑,生态园如期而至的黑色小蝌蚪,墙壁上吹着橙红小喇叭的凌霄花,井盖被孩子们彩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消火栓里飞来一个紧握金箍棒喷水灭火的“孙悟空”……校园里,大大小小112个小景观都是“众筹”而来:“創意海选”“征集招募”“手绘DIY”“亲子作坊”……不管你什么时候走进这里,孩子们都会拽着你的手自豪地告诉你:“来,你看,你看,这是我和小伙伴的作品!”
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也是一种神奇的想象力。我们要相信孩子,给予他们表达思想的“秀场”。一个因参与而愉悦的环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热情,一个因想象而释放的校园能提高他们的生活审美品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重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问题,要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意味着劳动教育将成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
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在中小学淡化劳动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基本的劳动技能,更不能开展创造性的劳动,缺乏对劳动者最基本的尊重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等。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的校训是“爱国、爱校、勤学、勤劳”。所谓“勤劳”,即勉励师生勤于劳动,体验劳动快乐,尊重劳动成果,快乐健康生活。长期以来,我们坚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劳动教育,得到了教师、家长和学生们的认同。
刘跃红老师是我校的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她在回忆学校当年开设劳动教育课时,深情地说:“我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一中做班主任工作。那时,孩子们的学习不像现在这样紧张,各种课外活动红红火火,很有活力。那时每班每周都有一节劳动课,学校按照具体情况给各班分配劳动任务,师生共同参加。有一回学校置换回一块2.5亩的土地,打算建篮球场,就安排我们高一几个班学生来清理场地。我们领着学生拿着铁锨、锄头、竹筐等工具,拉着架子车来到工地,场地上大石头、砖块、树枝到处都是,杂草丛生,又刚下过雨,湿滑难行。学校要求我们一节课完成任务,对此我都有些发怵,但孩子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全班同学积极行动,自发地比赛竞争,有说有笑,干得热火朝天。班上几个平日很调皮有时还会翘课贪玩的‘淘气包也没有一个人偷懒,相反,他们给自己留了最重的活儿。”学校长期坚持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既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也强壮了身体、磨炼了意志,更理解了父母与他人的付出,懂得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近些年来,虽然我们不再开设专门的劳动课,但依然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在不断加深,并通过多种途径坚持开展劳动教育。首先,我们以一日常规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我们引导学生在日常校园环境、教室卫生清扫等劳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自我成长,学会彼此尊重,珍惜、分享劳动成果,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其次,我们通过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如我们通过走进社区、环保志愿者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教育个体精神发育,增强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再次,我们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让学生感悟劳动的价值。我们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与师生一起开展创造性劳动,共同开发系列化校本课程,比如:秦岭捡拾垃圾、徒步城墙、野外生存拓展训练等。学生通过方案设计、实地调查、分工合作、阶段总结、全面提升等环节,认识到不同的劳动形式中蕴含的共同价值,在积极参与中发现和尊重身边的最美劳动者,在劳动中体味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涵育淳朴深厚的家国情怀。
王正文先生是我校一位2017级学生的家长。他讲述了孩子在学校参加劳动教育课后的变化。以前孩子回家唯一的任务就是吃饭学习,父母包揽一切家务。孩子不会洗衣、叠被,连起码的卫生也不管。上高中后,学校要求学生从衣着打扮、文明礼貌、劳动纪律做起,培养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记得开学第一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打扫教室。学生扫地像小猫洗脸一样东抹一下西抹一下,擦过的玻璃上依然处处痕迹,拖地时拖把只轻轻掠过就算了事。针对这些情况,老师手把手教大家,把地拖得一尘不染,玻璃桌凳擦得干干净净。此后,学生们在学校的要求和老师的带领下,日日坚持,凡事一丝不苟。孩子回家开始主动要求洗锅洗碗,打扫卫生,自己整理衣物。一学期后,孩子的生活习惯有了很大变化,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还经常主动承担家务。最让王正文高兴的是,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懂得了用行动来感恩父母。这些收获将伴随孩子们一生,为他们带去快乐与幸福。
劳动让学生们释放了压力和疲惫,找回自信和自我,让他们在分工与协作中相互了解、团结协作,培养了自己的生活能力。劳动让学生内在的美好完整地、立体地展示出来,让教师和家长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班级的凝聚力和家庭幸福感也增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坚定了我们继续加强劳动教育的信心。今后,我们将在课程设置方面整体规划,将劳动精神培育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生涯发展规划,让学生在满怀激情与热血的青春时代找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本真,进而在未来不同的生活道路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庆祝第34个教师节的喜悦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以及在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增加劳动教育的表述,引起了我内心的强烈共鸣。
细想起来,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最难忘、最有色彩的部分就是劳动。那时家里穷,大人出去上工,我六岁就学会了独立烧饭,煮饭时还常常会在饭锅里蒸一碗鸡蛋,做的最拿手的菜是青椒烧茄子,最常煮的是豇豆汤。
上小学后,我一放学就拿着镰刀和竹篮到地头去打猪草,不知不觉中还认识了很多植物。我也常常去捡枯树枝、砍柴,有时还用麦麸加香油做成饵料,去池塘里钓虾。到了小学高年级,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我们去生产队割麦子、捡稻穗,还在田头给乡亲们表演节目。有时,我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漫山遍野去采一种叫夏枯草的中药材。我还记得学校用卖中药材的钱买了一台脚踏风琴。虽然这些劳动的难度和强度看起来不小,但我却是胜任的;我也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到源源不断的成就感和乐趣,劳动技巧、能力、责任感也得到了充分开发。童年的劳动,给了我一生受用的财富。
1978年,我幸运地赶上国家恢复中高考,成为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批师范生,就读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于1927年,当时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校训是“教学做合一”,强调“在劳力上劳心”,并且明确要求“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不会烧菜,不得毕业”。
这样的学校文化太适合我这种在劳动中长大的学生了。我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文化课基础不好,但是在晓庄学校的学习却如鱼得水,进步很快。1981年毕业时,我不仅掌握了较为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学到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东西—立志。为此,我放弃了进城教书的机会,志愿到偏僻艰苦的乡村学校—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五里小学工作,一心希望让农民的孩子也能接受最好的教育。
从1981年在五里小学创办行知实验班,到1985年将学校更名为行知小学并担任校长,再到2015年负责组建行知教育集团,至今我在这所位于长江北岸的乡村学校里已经奋斗了37年,也在不知不觉中把童年的经验带进教育实践。上世纪80年代,学校里连像样的课桌和板凳都没有,我就带领学生一起栽树,盘算着等树长大了,就可以砍下木材做成课桌和板凳。虽然当时栽下的那片杉树林至今也没有派上用场,却成了学校里最好的生态景观,引来了20多种鸟儿落户栖息。
我们把教学楼周边的花池交给学生做小菜园,每个班负责一块,整地、播种、浇水、施肥、捉虫、采摘、销售,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小菜园种了好多年,我们也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学生却乐此不疲,种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最近,我发现学生为每个蔬菜品种都插上了一块说明牌,还附上了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阅读与之相关的知识了。
当年,我们学校还向村里争取了几十亩土地,带领学生开办小农场,种了许多庄稼和花草树木。正是因为有了这片小农场,才促成了1994年我们争取到南京市教育局的支持,挂牌成立江苏省第一家农村社会实践基地—行知基地。行知基地本质上是农事劳动基地,里面有13亩果园、8亩茶园、4亩梅园、11亩红薯地,加上与农民丁跃生(农民水生花卉培植专家、企业家,“南京市十佳青年农民”)合作的150亩荷花园,已经累计接待了近40万名中外学生来这里参加劳动。
那片红薯地被国内外学子采用接力棒的方式种植,可能是新加坡学生翻地,韩国学生栽苗,美国学生浇水,英国学生拔草,中国学生采收。那片荷花园里,种植着千余种荷花,盛开时美不胜收。我反复对学生们讲,大家好好读书,将来上大学;如果上不了大学,还可以种荷花;关键不是上大学,也不是种荷花,而是要向丁跃生叔叔那样,终身学习,学以致用。我也反复对老师讲,看学生要像赏花一样,既欣赏盛开的鲜花,也喜爱可爱的花苞,要修炼花苞心态。修炼花苞心态,就是修炼仁爱之心,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2014年,行知基地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青奥会“触摸南京—生态环保农业”文化教育场所,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年轻人在这里采茶、制茶、品茶,识荷、种荷、赏荷,在劳动体验中获得了回归自然的快乐,也领会了生态环保农业的重要意义。
开展新时代的行知教育实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劳动教育的确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但从总体上讲,我们学校也一样存在着“淡化”“弱化”“虚化”劳动教育的倾向,有时还是仅仅把劳动教育当作“德育的内容之一”,在劳动教育的培育目标、实施途径、资源整合、队伍建设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有力的行动,劳动教育应有的成效尚未充分显现。
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坚信,劳动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劳动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将行知教育集团建设成更加迷人的劳动教育乐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教师队伍建设永远在路上。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和工作思路创新,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使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获得动力、增添活力、提升能力。
1. 持续创新培养机制,重视培养实效
其一,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工作。一方面,制订区、校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加强规划备案管理,建立教师发展专项督导制度;另一方面,各学校严格执行教师师德考核、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及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落实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及教师资格定期审核挂钩制度,不断加强教师发展规划与管理。
其二,开展教师“梯级培養”工作。我们建立了“岗前教师—新手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教育名家(教育家型教师)”培养路径,明确了每一层级的培养目标、课程大纲、培训方式以及评价与管理办法,着力提高培养实效。同时,建立岗前教师“封闭集训”与“跟岗入职”制度,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办好“教师发展论坛”,举办“特级教师教学思想研讨会”,加快新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扩大名优教师的辐射引领效果。
其三,系统推进教科研工作。我们通过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一是加强校本研修,深入开展集体备课与课例研究,推进“示范科组”建设,落实教、研、训一体化,促进校际教研互动、片区教研联动和区级教研成果分享。二是加大力度开展区教育规划课题立项研究,探索重点项目课题招标,加强各级各类课题管理,培育一批重点课题,支持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建设市、区教科研专家工作室。原则上50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要做到“人人有小课题、年年做微研究”。
2. 不断优化继续教育,促进教师队伍学养学历双提升
其一,继续教育序列化。一是健全继续教育年度计划。重点抓好“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工程”,落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校(园)长每年72学时继续教育要求,编制各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年度计划。二是打破学科壁垒开展培训。我们开展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教师专业标准学习”等全员培训及其他岗位能力培训。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建立了以教研员、名校长、名教师和专家学者为主体的教师培训专家库,创新培训课程体系,倡导参与式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实效。四是创新“海培”模式。邀请国外知名高校或知名专家团队“走进来”,开展封闭式培训,开辟“海培”新途径,打造区域教师培训品牌。
其二,学历提升有计划。我们不断健全教师学历提升奖励办法,积极探索与高校合作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各层次教师学历提升行动。实现幼儿园教师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85%以上,小学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初中、高中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占比分别达25%和35%以上;中小学校级领导拥有研究生或硕士学位占比50%以上,一把手校长拥有博士学位占比10%以上。
3. 打造五支骨干队伍,培养强劲奋进之师
其一,打造教育家型校长队伍。具体采取了如下措施:加强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实施“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和“后备校长培养工程”;坚持开展“每周一小时校长学习会”,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落实校长职级制改革,努力培养一批有思想、有情怀、有水平、有担当、能够“与世界对话”的教育家型校长;建立校长学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交流制度,落实校长听课、校领导上课规定;加强校长队伍廉政、勤政建设,开展校长廉政与勤政指数测评。
其二,培养敬业专业的班主任队伍。具体措施如下:研制《班主任工作规程》,明确班主任任职条件、选拔任用、培训培养、工作指引、基本待遇、过程管理、评价激励等规定;通过社会捐赠,建立“新素质”班主任专项奖励基金;引导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鼓励优秀教师担任“双班主任”,健全助理班主任制度;设置专职德育教研员,加强班主任能力建设,开展班主任技能大赛,组织班主任“夏令营”,提高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成立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加强名班主任工作室、团队干部工作室建设,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其三,建设专家型教研员队伍。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完善名师兼职教研员机制,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研员队伍;每个学科至少聘请一位国内外一流的学科教育专家,建立学科顾问指导制度;成立学科教育研究会,开展学科教育重点课题攻关和学科教育一体化研究;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和教研员专业能力建设,健全教科研人员考评机制;加强对学校教、学、研、训工作的指导与服务。
其四,培育学科专家式名师队伍。一是创新推行“名师工程”,成立各类名师工作室和特色教师工作室,加强辖区内省市区三级名师工作室的管理、指导与考核,落实工作室配套经费。二是健全“一名师一工作室”“一工作室即一培训中心”模式,努力实现“依托一位名师,组建一个工作室,编制一套规划,聚焦一个项目,凝聚一批骨干,开展一些活动,带出一支队伍,建设一批资源,实现一些突破,推动一个学科发展”的目的,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作用。三是建立名师著作出版资助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名师做研究、出成果。四是开展“实习生顶岗置换研修行动”,支持名师专业发展。
其五,建立高水平的督学队伍。我们在中小学校级领导中择优聘任专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遴选专职幼教责任督学,实行责任督学专职化、专业化,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多元化组成的督学队伍。同时注重加强督学专业能力的提升,逐步形成了督学队伍建设与后备校(园)长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此外,我们还强调要关心、关注普通一线教师,通过健全正向激励制度,使教师职业幸福实在化。例如:我们丰富“尊师卡”服务教师项目,建立教师救助专项基金,提高教师衣食住行等生活微福利。同时,坚持倡导终身学习,持续开展“万名教师阅读行动”,丰富教师精神生活,助力教师消除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