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文化的汉字教学

2023-12-06 13:32张科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0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张科

摘 要:汉字浸润了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显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汉字教学中,应当渗透文化意趣,使学生掌握学用汉字的奥秘,更在學用汉字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濡染。可以字形溯源的方式,带领学生触摸汉字的文化根脉;以推敲炼字的方式,带领学生品味汉字的文化之美;以字蕴解码的方式,带领学生体悟汉字的文化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传统文化

王宁教授认为,“汉字正式起源大约在六千年以前。汉字的存在切切实实被证实,从殷商的甲骨文算起,距今也有三千四百年左右”[1]。而且,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种古老的自源文字中,“唯有汉字,没有停顿地被使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种有着日渐严密体系的表意文字”[2]。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汉字是与古老的中华文明一同诞生,并共同发展的。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不仅向世人昭示着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而且也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浸润了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显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所以,教学汉字时,应当渗透文化意趣,充分彰显汉字的文化元素,让学生掌握学用汉字的奥秘,更在学用汉字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濡染。

一、 字形溯源:触摸汉字的文化根脉

王宁教授在《汉字构形学导论》一书中指出,“汉字的构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信息”[3]。因此,以字形溯源的方式,也就是追溯汉字早期的构形,解码汉字笔画中蕴含的信息,能够帮助学生触摸汉字的文化根脉,了解当初造字的意图,从而加深对一些课文,特别是历史题材类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西门豹治邺》一课时,我借助《说文解字》等典籍资料,追溯汉字“巫”早期字形中蕴藏的文化信息,成功突破了教学难点。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预习课文时,有个学生不解地问我:“老师,古代人怎么那么傻呢?为什么那么容易相信一个巫婆的谎言?”还有一个学生气呼呼地说:“巫婆和官绅真是坏透了,如果我是西门豹,会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才不和他们多费口舌呢!”是啊,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解释,普遍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且十分敬畏鬼神。但是,对于需要牺牲自己的孩子去侍奉神灵之类的话也不产生怀疑,而且年年照做,就着实有些令人费解了。为了解开学生的疑惑,我翻开了《说文解字》,其中写道:“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褎舞形。”大意是:巫,就是向神灵祷祝,敬奉无形的神灵,并能用舞蹈使神灵降临的女人;“巫”的字形像人挥动两袖起舞的样子。我又查阅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到,古人认为“巫”有通天地、降鬼神的本领,所以视“巫”为一种神圣的职业。而且,由于古代统治阶级需要借助神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国家机构中也设立了专门执掌卜筮禳祷的巫官,并给予其很高的地位。《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在古人眼中,“巫术是头等大事,在家族那里,主持其仪式的必须是年长辈高者;在国家那里,主持其仪式者必然是王……他们,包括巫在内,就成为天的代言人,天志的代行者”[4]。看到这里,我顿时有了柳暗花明之感。

于是,在教学“巫”字的时候,我首先出示其小篆字形——,让学生观察,并提问:“是不是很像人挥动两袖起舞的样子?”然后,借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告诉学生:巫,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是一种十分神圣的职业,专门负责与神灵沟通,一般是女性。人们认为她们具有与天地神灵沟通的神力,能够用舞蹈使神灵降临现场,是上天的代言人。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巫”的字形,理解了“巫”的意义,而且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巫”这种职业,及其为什么在当时人们心中有那么高的地位。同时,也为后面理解西门豹为什么不能直接把巫婆抓起来杀掉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 推敲炼字:品味汉字的文化之美

象形,作为“六书”中最基础的造字法,不仅从一开始便赋予了汉字图画之美,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的形象思维和审美意识。正如姚淦铭先生所说,“汉字有音码,更有形码,且形码又是有象形的性质,因此不仅是文字的,而且是‘图画式的,不仅是逻辑的,而且是艺术的,不仅是认知的,而且是审美的”[5]。他认为,“汉字以象形为基础,这也培养了中国人对事物的想象思维能力。见‘日字想象太阳,见‘月字想象月亮,见‘山字、‘水字也会眼前如见山之峙、水之流”[6]。也就是说,汉字从诞生之始,便显示出了其形象化、艺术化的美学特征,后来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这种图画之美、形象之美,更演变成一种诗情画意,成为汉字的靓丽色彩。

例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的“中庭地白树栖鸦”,一个“白”字,描绘出了皎洁月光洒落院中的美好景致,引人遐想;“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一个“落”字,将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将静态的月光化为动态,极具传神之美。现代文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在描写元宵佳节的景象时,这样写道:“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到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句中仅用了“明月当空”“悬灯结彩”八个字,就把元宵之夜天上和地下的美丽景象有形有色地勾勒了出来,可谓言简意丰,极具美感。

正是因为汉字有其独特的美感,所以,“中国人特别看重字……讲究一个字也不能苟且,要‘字斟句酌,要反复锤炼,从而做到‘一字不易”[7]。教学中,我特别留心捕捉具有优美意境的汉字,和学生一起推敲炼字,引领学生细细品味、用心揣摩,深入感受汉字如诗如画的美感。

比如,唐代诗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描写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里的“潜”字用得精妙。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个字的精妙处,教学时,我启发学生思考:“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其中的‘绿字据说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到的,而是先后换了好几个字。你知道他先后都用过哪几个字吗?”这个典故学生耳熟能详,他们回答了“入”“过”“到”“满”等。我微笑着点点头,问道:“那为什么最后将这几个字舍弃而用了‘绿字呢?”有位学生回答:“因为‘绿字有颜色,这样更形象,更生动,一下子就把春风吹过之后江南绿意盎然的景象展现在了人们面前。”我趁热打铁:“其实,大诗人杜甫在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时,句中这个“潜”字也尝试用过好几个字呢,你们猜猜,他会用过哪些字呢?”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可能用过“落”字,有的说应该用过“洒”字,有的说也可能用过“滴”字,还有的说用过“飘”字,等等。对于他们的想法,我表示赞同。然后,我让他们将自己想到的字替换到诗句中,并想一想:杜甫为什么最终确定采用“潜”字?通过比较揣摩,学生体会到,“潜”字带有拟人化的成分,写出了春雨趁人们熟睡之时悄然而至,降临人间,润泽万物,给世间带来生机和活力,却又无声无息,仿佛是要给人们一个惊喜。再看自己想到的那几个字,虽然意思和原句差不多,但是原句的灵动与俏皮却荡然无存,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也大打折扣了。

如此,在推敲炼字中,学生对汉字背后所具有的文化之美有了深刻体会,不少学生也能在寫作中做到字斟句酌。

三、 字蕴解码:体悟汉字的文化情感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字不仅有其独特的含义,而且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氤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感,彰显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品格。比如“月”字,不仅指天上的月亮,还是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月”承载着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月”寄托着作者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和对亲人团聚的殷切期盼;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月”传递着诗人真挚的友情;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月”象征着甜蜜美好的爱情;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中,“月”又成了代表辽阔边关的一个具体意象。月亮见证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由此形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明月文化”。类似地,人们还常常用“狗”“狼”“鼠”等来传达自己的憎恶之情,用“花”“鱼”“羊”“马”等表达美好的期盼和吉祥的祝愿,用“梅”“兰”“竹”“菊”等来寄托自己高洁的品格和高远的志向。可见,在伴随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漫长历程中,汉字早已浸润了我们民族的情感和品格,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独特表征。因此,汉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领学生体悟汉字的文化情感,引领他们感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老师,盘古在混沌中醒来,当时世界什么都还没有,但他身边怎么会有一把斧子呢?”他的话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共鸣,他们也觉得,按照课文的说法,世界万物都是由盘古的身体倒下之后变化而来的,那这把斧子是从哪里来的呢?思考片刻,我抓住“斧”字特有的文化情感,向学生解释道:“这是因为斧子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力量和勇敢的象征。这从‘斧字和‘父字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就可以看出来。”接着,我出示了“父”的字形演变示意图(见图1)。

我接着讲道:“在早期的古文字中,‘父的字形像‘男子手持石斧劳动的形状[8]。远古时期,部落里的成年男子通常手持石斧外出劳作、狩猎,石斧便成了力量与勇敢的化身。后来,部落首领手持石斧分配猎物,石斧便又成了家长与权威的象征。于是,人们便用这个手持石斧状的‘父字来指‘父亲。因为在先民们心目中,父亲不仅是家长和权威,也是家族中最有力量、最勇敢的男性。而‘斧字的上部用‘父亲的‘父来表示它的读音,既说明了这两个字之间有着不解的渊源,也说明了‘斧在当时人们心中尊崇的地位。”

我又给学生补充了一些原始社会先民生产生活的图片。借助这些图片,学生认识到:原始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是弱小而无助的。但是,伟大的先民并没有屈服,而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同恶劣的环境进行着不懈的抗争。简陋的石斧、石铲、石刀、石镰,就是他们向自然进军的有力武器。《盘古开天地》这一神话故事,既是古代先民朴素宇宙观的反映,也是他们渴望能像盘古那样勇敢、有力,用手中的利斧同大自然顽强抗争,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的内心写照。其实,何止是《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以及许多神话故事,无一不在传达着我们祖先渴望拥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进而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屈精神。

由此,从一个看似简单的“斧”字,学生探析到了其背后的文化情感,对祖先在大自然面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肃然起敬。

汉字教学,应当充分尊重汉字的特色,遵循汉字的规律,引领学生发现汉字中的文化意趣,在学用汉字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2][3] 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55,36,219.

[4] 王汉华,刘绪义.巫:天使在人间——关于先秦诸子的发生学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589.

[5][6][7] 姚淦铭.汉字文化思维[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6,23,6.

[8] 金文伟,曾红,温莉.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246.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