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的途中

2023-12-06 13:32李仁甫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教科研新课改

李仁甫

摘 要:年少时获得的精神滋养催生了“为人师”的冲动。当了老师后,把茂盛的热情投注到学生身上,首届毕业班成绩斐然。课堂和文章双重精彩,使得从教之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尝试构建“生成课堂”,将“生成”的理念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生成”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可预约,一直行进在途中。

关键词:生成理念;生成课堂;教科研;新课改

名师成长故事自述之二十八。

一、 年少时获得的精神滋养催生了“为人师”的冲动

我最初生活的村庄——盐都区学富镇同港村(初始名为“幸福村”)比较封闭,到了初中竟然还为找一本《唐诗三百首》而犯愁。不过幸运的是,村庄里两位旧时代的遗老——李勇承和李仁康给了我当时极其难得的精神快餐。说“精神快餐”,是因为他们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每天都会在傍晚时分坐在巷子里或小桥边聊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乡土风俗等。而我往往就是站在他们背后主动围观的小屁孩,似乎在大嚼来自他们的“零食”。

小学和初中的时光,是在家门口的学校度过的。那时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作业,可谓“零负担”,这样就能确保有非常多的时间去巷子里或小桥边听两位老人神聊。母亲见我喜欢往那里跑,有时在我忘了去时,还主动提醒。家里人非常支持我旁听,理解我的兴趣所在——这是我的幸运。

两位老人的神聊,多少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完全像课堂上语文教师一般在“讲课”。这无形之中使我内心萌发了当教师的念头,也催生了“为人师”的冲动。两位具有先生风度的老人,成了我青少年时代的精神支柱。我后来报考师范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们的影响。

影响我喜欢语文、热爱文学、选择教师职业的,还有我初中的一位语文老师——李林,以及一位同学——车招标。

李林老师讲课生动,引人入胜,竟然把我最初的一篇模仿之作《暑假生活二三事》拿到全班同学面前点评,课后还把这篇写上评语的作文张贴上墙展览。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写作乃至文科的兴趣,也使我对教师充满崇拜之心。

车招标同学是当时我们年级的写作高手,他能在李林老师的要求下单人单桌限时完成一篇篇质量上乘的作文——这些作文往往成为同学争相传阅的“奇文”。后来,我们都上了高中——盐城市时杨中学。虽然他跟我不在一个班級,但我们经常一起步行回家。不过,我不是先回我的家,而是先跟他一起到他的家。在他家里,我们常常一起聊文学。受他的影响,我不知不觉对语文乃至文学的殿堂更加神往。

当时的时杨中学以文科师资和成绩著称,很多其他学校的学生纷纷转学而来。这个学校的文科倾向和名声,无疑也给我人文方向的兴趣加了码。虽然学校的名师张国堂老师没有教过我,但我在其他班级的元旦晚会上听到他现场讲李白戏弄高力士的历史故事时,便对其语言表达心生敬佩,更对语文学科充满向往。我后来选择师范专业,考上盐城师范学院(当时叫盐城师范专科学校)文学院,与我的母校和我仰慕的语文老师不无关系。

二、 把茂盛的热情投注到学生身上,首届毕业班成绩斐然

1988年,我被分配到龙冈中学教书。当时,教室和宿舍都是低矮的平房,唯有办公室是一幢三层小楼。稀疏的建筑物之间,地面裸露着起伏不平的金黄色的沙土。这是平原地区少见的地貌,据说是由残存的古贝壳构成的。学校不远处是一条非常大的河,并有一渡口,有人戏称之为“风沙渡”(人们也常常以此戏称学校)。一旦大风起兮,便会出现“平沙茫茫黄入天”的惨象。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离此而去,把饭碗端放到十八里外的小城。我坐的办公桌,就是一位从未谋面的教师进城后留下的。我住的宿舍,前面斜对着所教班级的教室,中间只隔一条绿化带;透过花草,学生可将我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我开始埋怨眼前的一切,并幻想在以后的某一个暑假也为下一个刚工作的青年腾空一张办公桌,为下一个新分配的教师留下一间可以“住观学情”的宿舍。不过,对现实的埋怨和对进城教书的幻想,很快就被扑面而来的新生活冲淡了。开学后见到的“第十个太阳”,竟是那么新鲜,学生赠我许多节日贺卡,那一行行稚嫩而真诚的文字引出我的笑容。收获贺卡后的第一个45分钟,我的导语多了力度,朗读多了情感,点拨多了耐心。那一双双饥渴的眼睛,激发了我的责任心。于是,一个初离大学校园、头脑热度尚未消退的“文艺青年”,渐渐地把茂盛的热情投注到学生身上。

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多半是晚自习),把所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合并在一间教室,为他们开设专题讲座。一次教茅盾散文《风景谈》,见不少学生对镜头(画面)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我便开讲“电影镜头艺术欣赏”。那时没有投影仪,没有多媒体,完全靠“吐沫飞溅”。窗外月朦胧,室内只有几根灯管亮着,但这不影响我的陶醉感。突然停电了!正匆忙宣布结束,学生竟起哄,强烈要求“继续”。因停电现象平时并不罕见,大多数学生在桌肚里备有蜡烛,于是教室里很快烛光闪耀。是夜,烛光加上映着的月光,还有学生饥渴的眼光,给了我无穷的动力“将讲座进行到底”。

我要求学生每放一次月假就自办一份小报,自定报头、自选内容、自做美工。一份份图文并茂的小报张贴在后黑板上,装点成一个色彩缤纷的“报展中心”。展期结束,由大家投票诞生奖项。此举大受学生欢迎。不料,有一次“报展中心”多出一份小报。因为是允许“报人”使用笔名的,所以大家起初猜测这是班上某位同学“心有余,力亦足”的产物。奖项揭晓时,一个笔名“逍遥游”的“报人”获得一等奖第三名,可所颁奖状竟无人认领。千呼万唤后,方有一女生道出真相:这是隔壁班级她的一位同乡的作品。自家奖项能颁给外人?大家为此争论不休,最后我不得不定夺:放弃门户之见,吸引其他班级的同学参赛,正表明我们的赛事具有“国际性”。

我还把自费订阅的报纸《诗歌报》《杂文报》带到班级,把自己的藏书目录公开给学生,把学生带到沙冈的桃林里朗诵北岛、舒婷、顾城的朦胧诗……

“搞”这么多语文活动,都不是奉命行事,也从没什么报酬。用时髦的话说,我是一个“青年志愿者”。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读完大学的,广泛涉猎中外名著,大量接触新思潮,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奋力成立文学社,精心编辑油印刊物,可算是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文艺梦一时难以实现,新的生活激励我把希望寄托在其实只比我小六七岁的“下一代”身上,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教学中,为他们补给文学养分。

到了高三,为让我倾力做班主任,领导安排我只教单班。由于在基础年级打了“精神底子”,毕业班教学还算得心应手。做班主任,就不得不考虑对其他弱势学科的强化,所以每周我都主动转让一节语文课。每次模拟考试,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仍然名列前茅。高考分数揭晓,语文平均分居然高出第二名班级4.6分。这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首届毕业班的巨大成功使我对教育工作更加热爱,对教学功底更加自信,对语文课堂更加关注。此后,黄厚江老师开始邀请我为他主编的教学资料写稿,这给了我反思自己教学经验的机会。我也由此开始,不知不觉走上了教科研之路。

三、 课堂和文章双重精彩,从教之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

伴随城市化的脚步,许多名校扩大了办学规模,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吸纳乡镇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2001年9月,我有幸加盟一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盐城中学。

进校前的一堂试讲课,至今记忆犹新。那天上的是孙犁的散文《黄鹂》,当讲到“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时,我让学生仿句。他们思考了一两分钟,仿出了不少句子,比如:菊傲寒霜,狼嚎绝壁,龙腾深渊……可当一位学生说到“马跃疆场”时,大家突然哄堂大笑,让我不知所措。我問大笑的原因,他们告诉我,班上有一位同学叫“马跃”。我灵机一动:“我建议改为‘马跃课堂!”话音一落,全班同学热烈鼓掌,而坐在后排听课的两位校长也满面笑容。似乎是得到鼓励,我更加尽兴地发挥起来:“下面请马跃同学现场也来仿一句,看看他能否成为一匹跃动在课堂上的骏马!”只见这位学生害羞地站起来,说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使我情绪更加高涨:“真是活学活用,头脑反应真快!同学们看看他是不是一匹跃动在课堂上的骏马?”学生齐声说“是”,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正式踏进新校园后,我才得知听我课的一位校长是特级教师、全国知名网站“三槐居”的创办人顾为健先生。他告诉我,我的课上得很精彩,此前呈送的公开发表的教学论文也很精彩——课堂和文章的双重精彩,促成他们最终作出了录用的决定。

是的,我一直在追求课堂和文章的双重精彩,既重视课堂实践,也不断反思,力求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做到“实”“虚”的结合。不少人以为“虚”的是论文写作,是课题研究。其实,这只看到了表象,“虚”的本质是理性思考、理论总结、理念推广。

安坐于新的办公桌边,我继续夯实我的立身之本——课堂,努力在文本解读、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方法。我始终坚持“虚实结合”四字方针。在我看来,不拘于“实”,而能从“实”到“虚”,决定着成长之路的长度;不止于“虚”,而能以“虚”带“实”,决定着成长之路的宽度。“大道如青天”,我希望成长之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在不停的努力下,我的教科研范围也大大拓展了,从教学延伸到教育,有了全方位的突破。

我每天登录“三槐居”网站,跟网友们一起分析学情,解读课文,交流教法,一天下来发布数条主帖和跟帖。我在现实生活中低调,但一到网上便高调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版主顾校长通过我的不少帖子逐渐了解我,他在一些帖子后面跟了不少鼓励我的文字,如“言人之所未言,仁甫老弟真乃可敬可畏也”“盐中少有仁甫之人,不过有一仁甫足矣”。我知道,我还远没有达到他所说的境界,但愿意时时把他的话看作对我的有力鞭策。我很喜欢跟顾校长及其他网友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激烈的争辩,而产生的思维碎片则不断转化为一篇篇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刊上的文章。

说到文章,想起2002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女儿跟妻子回岳母家。公共汽车行驶在途中,坐在窗边的我头脑里突闪灵感火花:论文题目有了,“基础:在终身教育中重建”这十个字最合适!手头没有纸笔,却又担心下车会遗忘,我便急促地对妻子和女儿说:“快帮我记住十个字!”她们惊讶地问:“什么十个字?”车里的其他乘客也投来惊奇的目光。我说,是我最近的一篇论文,不知换了多少题目,刚才终于想到最好的了。我要她们跟我一起记题目,最起码要把记忆保持到家门口。每隔几分钟,我就抽问一遍,结果连周围的乘客也记住了。

也许是“天道酬勤”,2002年11月,一个良机从天而降:我有机会参加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如果市级出线则继续参加省级角逐。记得我上的是《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深入解读后,把脉到了文本重点:举重若轻地解决问题,刚柔并济地运用语言。于是,“重”“轻”“刚”“柔”四个字,成了我课堂教学的支点。心中有了简明的“四字谱”,我便大胆起来,把问题发现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现场提问、质疑、交流、总结。我的课一路过关,先于11月获得市一等奖,后于12月获得省一等奖。

正被喜悦包围着,12月的一天,又一喜讯传来:论文《基础:在终身教育中重建》获得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教学论文竞赛一等奖。

这两个省级大奖,覆盖了课堂和文章两个不同的方面,为“全面发展”的我作了一次阶段性评估。从“实”到“虚”,以“虚”带“实”,我的教育人生构成了一幅中国画,呈现出“虚”“实”结合的教科研新境界。

记得在南京领取“师陶杯”一等奖奖品时,我手里不仅有一本精美的证书,还有一只沉甸甸、鼓囊囊的黑色大皮包。开包一看,里面装的是一套教育丛书,包括《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在内,有10册之多。2006年再次角逐“师陶杯”,我凭借论文《走进陶行知的“生活”世界》再获一等奖,再度捧回一个精神“大礼包”。

教育经典点燃了我的读书激情。但我不囿于此,而是另辟“野蛮”阅读新路径。史哲类的书,都找些来看,甚至为了拓宽知识面,还精读工具书。一次,我利用高二学生暂停“大三门(语、数、外)”、备战“小高考”的良机,每天帮“小四门”学科的老师看班,坐于讲台边,边“维稳”边看《唐诗鉴赏辞典》,且看且思,亦点亦评,一个月啃完1536页。

后来,我发现自己批判性思维不足,就啃起一批颠覆性强的作品,尤其是后现代之作,如《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怀特海文录》《后现代理论家关键词》《课程愿景》等。这些作品对我影响很大,使我接触到了一些新理念,如波普尔的“尝试错误”、怀特海的“过程论”、利奥塔的“宏大叙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系谱学”、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哈耶克的“自由秩序”……这些理念,像水,灌溉着我思维的土壤;像风,吹动着我思想的苇草;像火,照耀着我思考的方向。

从此,我内心更加强大,思维更具批判性。当“满堂问”现象风行于课堂时,我毫不留情地指出“‘满堂问只不过是‘满堂灌的变种而已”;当一位大学教授为中国式高考“总分制”大唱赞歌时,我针锋相对地揭批“中国的‘总分制实质上就是‘文化成绩总分制”;当“读经教育”搞得如火如荼时,我理智地提出“既要读传统文化经典,也要读西方文化经典”……每一次质疑、每一次反驳、每一次论战都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反响,这些观点也很快在《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教师报》等报刊上发表出来。当然,我从不为颠覆而颠覆,而是从良知出发,从责任出发,从普世价值出发,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真正的问题。

“思考并快乐着”,这是我的座右铭之一。快乐地思考,似乎需要私密空间,但对我来说,合适的公共空间更能使我的思维私密化而不受干扰。喜欢公交车的环境,坐在座位上可以与任何人无关,自由自在地思考问题;喜欢考场的环境,面对无暇顾及我存在的学生,我自视为稻草人,守望着思想的麦地;喜欢晚坐班讲台边的环境,学生沉浸在自习的氛围,而我沉湎在神游的境界……陌生的车厢里,安静的考场上,宁谧的讲台边,自然生成了多少问题,悄然完成了多少草稿。

從课堂走向教科研,我的从教之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一些高等院校聘请我为兼职教授,一些教育培训机构邀请我做演讲,我也为在校大学生和一线教师开设很多示范课和讲座。基于大量的课堂实践和及时的教学反思,我从2003年开始,率先在自己班级进行“捍卫语文性”的教改实验,以纠正当时正大行其道的“人文化教学热”。2009年,我在此基础上主持的一项省级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性的研究”,获得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和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我被评为全国第三届中学语文“教改新星”、“十一五”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我思故我在”,当我一直以“思”的方式证明一个草根教师的存在时,梦想的星光渐渐落照在我的从教之路上。行走在星光大道上,我虽非正式歌手,但毕竟也有机会唱出属于我的“春天里”。辛苦一次次得到慰藉,追求一次次得到承认,教育梦最终兑现为一个个奖项、称号和荣誉——2007年,被评为市教学能手;2009年,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2011年,被评为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市名教师;2012年,被评为省特级教师;2013年,获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成为《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2016年,被评为省教学名师;2017年,获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再度成为《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入选全国“十位课改人物”,入选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参展人;2021年,被评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四、 构建“生成课堂”,将“生成”的理念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2013年,是我教学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捩点。这年暑假,蜗居在家,几乎足不出户,灵感之光在显示器上频频闪现,近10万文字鱼贯而入我的文件夹。我命其名曰“生成课堂”。我强烈地表达对当下课堂的感受:多半属于“再现课堂”,严重依赖于“预设”,纠缠于“控制”。于是,我呼唤来一场真正的课堂革命,变“再现课堂”为“生成课堂”。

我创生出一系列新概念,来构建我所理解的“生成课堂”:(1) 如果说“再现课堂”保障性的前提是硬性预设(侧重于静态的、非如此不可的、设计了要大力推行乃至一定要执行的方面),那么“生成课堂”保障性的前提是弹性预设(侧重于动态的、不如此亦可的、仅仅充当备料的方面)。(2) 弹性预设时所要追求的质量标准,对于学生来说是“愤悱”(“想求通而又未通”“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思维状态),而对于教师来说是“互联”(普遍联系的思维状态)。(3) “再现课堂”需要的是工序式教案,而“生成课堂”需要的是板块式教案,后者将越来越被人们接受。(4) 把“教学引擎”(用来带动或推动其他教学环节的先行性、关键性的教学环节)交给学生,课堂驱动模式通常有:提问与讨论、分享与交流、表态与辩论、朗读与议论、主持与讨论、讲课与讨论、批注与交流、观察与讨论。(5) 支撑性的生成策略(有利于建构关系、呈现过程、产生事件的策略)通常有:对话、合作、讨论。(6) “生成”之物主要包括目标、问题和资源等三个方面,这就是“不可预约的精彩”。(7) 如果说“再现课堂”需要的是纪律(制定者是教师,具有强制性),那么“生成课堂”需要的则是规约(制定者是师生双方,强调互相制衡),后者昭示着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

这次发起的是“宏大叙事”,别具颠覆性或创新性,其费心耗力的程度远超往昔。作为“大制作”,人们往往担心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可幸运得很,我呕心沥血推出的“生成课堂”很快成了我标志性的研究成果。葛宇虹女士(《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决定从2013年第10期开始,连续3期刊载我的文章(基本理论篇);聂进先生(《中学语文》主编)决定从2013年第11期开始,连续8期刊载我的文章(运作模式篇);一些出版社还有意为我出书,以便让更多人了解我的这一建树性理论。能够得到这些“伯乐”的热情鼓励、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真是我莫大的幸运和幸福。

2014年9月1日,从高三轮回到高一,我开始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3班和5班进行全面“教改”。到了第24天(9月24日),一位语文老师突然“加盟”到高一,而学校领导为减轻我的负担,便把5班分给这位老师。谁料,5班同学并不因24天之短而对我的离开无所谓。尽管我在“最后一课”发表了1分钟告别演说,但课代表跑到办公室,仍希望我安排时间跟大家正式道别。当晚,因公务未能站好最后一班岗——坐班,惜失道别良机;而次日语文早读课,因新老师正式到班,我又不便特意亮相。本以为事情会逐渐平复,想不到26日上午,当我下课回到办公室时,跟着我实习的季老师把两样东西转给我:蓝色的本子和透明的瓶子。本子里是5班同学的留别之言,令我感到意外;瓶子里有一张白色的小纸条和八个小卷纸,也全写着留别之言。部分留言摘抄于下:

朱珂慧:“大概不知多久以前的语文课都在睡梦中度过,过于冗长,过于枯燥。你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你使我变得热爱语文学习,敢于举手发言。”

陈文飞:“只有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我们,也只有您如此风趣。”

宋姝菀:“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过气氛如此活跃的语文课,是您让我们知道语文是玩出来的……”

吕晓琪:“活泼生动的课堂,孜孜不倦的诱导,我们越来越期待语文课,期待那每天只有一节却能无拘无束、充满青春活力的语文课。”

韦俊希:“如今您离开5班了,留下的是记忆中那‘竞自由的语文课堂和一颗永远无瑕的童心。”

张明绮:“毫不夸张地说,您的课堂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引渡。”

跟我一起读这些留言,季老师惊讶于我表面的平静:“李老师,没机会到班上道别,你就给学生回一封信吧;如果不回,我就不跟你实习了!”说着,她几乎要哭了!我知道,只有季老师才真正理解学生对我的情感深度。我的每一节课,她都认真地听,还用手机录音,辛辛苦苦地整理成课堂实录。说是24天,其实从课的角度来看,只有21天——减去周日3天。21节课,15.75个小时,远远不能完成我全面实施“生成课堂”理念的心愿,目前的效果我也一直没有机会去评估。然而,就在此时,学生竟给我的课堂如此高、如此多的赞誉!

构建“生成课堂”,是我的夙愿。我有许多美好的设想,这些设想正逐步在现实的课堂上实践、操作,其中有一个设想就是在结题时让学生写写他们对“生成课堂”的感受。不过,对此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如同许多课题研究或教改项目一样,这种“民调”是容忍一定程度的“失真”的。然而,5班的学生并不知道他们的语文老师究竟要干什么,到现在连“生成课堂”的名称都没有听我提起过。他们只知道:漫漫学习生涯中首次有了规约——不仅可以自我约束,还可以约束老师;在这样的课堂上,人人平等,个个参与,认真倾听,大胆言说,被一种无形的东西不断裹挟着,无法摆脱却又无比享受;没有一堂课不做主人,总是以“启动课堂”为己任,并不坐等老师“答记者问”,而是持续不断地互相发力,同时也以激起老师的创造力为能事,以考验老师为快意。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对他们的“抛弃”(来自一位学生的留言)而有机会看到这些发自肺腑的留言,我是绝对不敢轻易高估我的所谓“生成课堂”的。我感到从未有过的一种欣慰,我的教改措施竟然收获如此好的“口碑”,尤其是在上了区区21节课的情况下。

当晚,我给5班学生写了一封2000多字的信,连夜通过QQ发给他们。其中有这样的文字:“时间够了,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我们已经走完了从相逢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的全程——多少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完这样的路。”是的,就像我曾对季老师说的:跟5班学生的默契程度,使我常常有高山流水之感。

教学非交往,但没有交往的教学疏离心灵。追求心灵的默契成为我课堂的一大追求。因教学风格比较独特,2016年10月,我受邀去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参加第五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在全省上千名中学教师面前开设示范课《春江花月夜》。这节课自然不无遗憾之处,但基本上体现了我的“生成课堂”理念,引起不小的反响。

2019年教师节期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证书捧在手心,奖章戴在胸前。以“生成课堂”为核心理念的研究成果得到教育部肯定,这使我感到莫大欣慰。而尤使我感到欣慰的是,“生成”一词首次被写进官方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先后被“点击”了五次。这不敢说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自然得益于无数人的“鼓與呼”,但毫无疑问,我是其中一个长期坚持“鼓与呼”的人,更是一个长期践行的人。让我欣慰的是,“鼓与呼”时,我从来不寂寞,因为我身边站着一支庞大的队伍——“生成课堂”研究团队和我的工作室。

这一年,随着教学成果的被肯定和生成理念的被承认,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我的世界。听我的公开课,邀请我做讲座,解读我的著作,研讨我的教学思想,媒体上门采访……这使我倍感荣幸,更促使我在“生成课堂”的研究上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这一年,一封来自珠海的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的邀请函,促使我浓缩成果精华,把它更为直观地介绍给前来参观成果展板的嘉宾,于是一份“三点一线”的生成课堂路线图产生了。“三点”是指主动性、原动力、互动场,它们分别是生成的种子、土壤和阳光;“一线”是指助学术,它是生成的雨露。激发主动性,强化原动力,搞活互动场,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为人先;发挥助学术,可以使教师在讲台边纵横捭阖。这份“生成”简图,通俗易懂,操作性强,逐渐将“生成”的理念传播到更遥远的地方。

这一年,一封来自大连的第六届全国“绿色课堂杯”组委会的邀请函,带给我意外惊喜。虽然因故未能前往担任评委,但我看到他们的评分细则中赫然出现以“生成”命名的评价指标:生成性教学(A.有机生成;B.偶有生成;C.常规课堂;D.费时无效)与生成性学习(A.自主生成;B.部分生成;C.老师牵引;D.依旧老路)。这说明,我所倡导的“生成”理念正以“燃”的方式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这一年,一封大型公开教学活动的邀请函从我校——江苏省盐城中学发出,吸引省内外几十所学校的无数同行前来观摩一场冠名为“高品质引领 新课堂生成”的教学盛典。在“生成”课改的摇篮,在我教于斯、成于斯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领会到“让学引思”的本质,也开始属意于课堂的真实过程和复杂关系,各种教学杯赛开始以“生成”的名义如火如荼地举行。墙里开花墙外香,而墙里亦香,这令我无比欣慰。今后我会继续立足本校,不断提醒自己“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2020年是我教学生涯中的另一个重要年份。长期以来,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研究“生成课堂”。就课型来看,有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其实,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具有很强的生成性。此前大部分时光,我集中研究的是阅读教学中的生成性;而现在,我重点研究的是作文教学中的生成性。我顺应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写作观、交流观、展示观,合理借鉴新媒体“微博”的三大隐性特征,融入“生成性学习”的活性因子,精准指向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目标,努力探索一条“微博式作文教学”的特色之路,结果在2020届学生中创造了“一所名校一百多位学生的作文传奇”。这一新的思考和实践,收在我的专著《好作文是这样生成的》中。

五、 “生成”不可预约,一直行进在途中

如果再选择一次自己的职业,我想我还会选择教师职业,因为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们。

从教三十多年,我觉得,成为一个好老师,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三要有实践的胆略,还要有反思的精神,最好要了解一点教育哲学。这就是我的成功经验。

在我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我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虚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这种“虚实结合”的做法,使我的“生成课堂”研究克服了短板,从而能够全面发展,比单纯研究理论的人多了一份踏实和沉稳,比单纯注重实践的人多了一份通透和大气。就这样,我在理论和实践的交融地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处女地,并在开垦中取得了教育教学上的大丰收。具体来说,有三点体会:(1) 我的课堂我做主。有人迫于应试的压力或同行的眼光,被迫放弃了自己的个性追求。其实,自己的课堂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尝试和探索。(2) 取学生立场上课。如果偏离学生立场来上课,是不可能和新课程新理念接轨的,也不会受学生欢迎、获得他人好评。(3) 以真问题真思考。不少人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写文章而写文章,没有真问题,所以就缺乏真思考。没有真思考,注定走不远,获得一点浮名也很快会消失。

过去的足迹偶然可以回眸,但时间的河流却从不会止息。对我来说,“生成”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可预约。而我,一直行进在生成的途中。

如今新课程理念流行“任务群教学”。一开始,我以为“生成课堂”的理念可能已经落后于新形势了,孰料,我执教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石钟山记》等课在引进“情境”“活动”等新的课堂因子之后,生成性未减反强。

我发现,由过去的“串联问题”变为现在的“安排活动”,课堂生成的空间更大了。串联问题,一直是很多语文教师引以为豪的拿手戏。他们习惯于从课文中挖掘出若干问题,并根据“便于授课”的原则对这些问题编号,然后连珠炮似的抛给学生,以期收取“环环相扣”的特效。殊不知,这一“扣”,便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导致他们的思维难以自由放飞。而以“活动”为主线的语文教学,有别于“串联问题”的旧脚本。所安排的活动,往往兼容并包,看似没有“问题”却处处隐含“问题”——因师生互动而容易引发问题,因自由表达而容易暴露问题。问题无论大小、难易,都是真问题,它们往往要比单纯由教师精心预设的一连串问题来得更有价值。种种真问题的背后,是思维的异常活跃,是脑洞的彻底打开,是新境的自然生成。

我还发现,由过去的“单飞内容”变为现在的“配置情境”,课堂生成的机遇更多了。单飞内容,往往是很多语文教师急于事功的撒手锏。他们习惯于裁弯取直、直奔主题的“有效教学”,常常罔顾学生的感受,而一本正经地授课。这样的课堂教学缺乏体验、沉浸和存在感,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激情和精神。而以“情境”为载体的语文教学,丰富了“单飞内容”的家常菜。所配置的情境具有代入感,容易把学生裹挟到新的生成时空里,使他们在内容的趣味化过程中轻松地学到厚重的内容。

“问题—内容”,那是旧教学样态的关键词;“活动—情境”,这是新教学样态的流行语。新的教学样态正超越旧的教学样态,但在“活动—情境”的二重奏中切不可凌空蹈虚,不妨时时念想“问题—内容”的两道底线。旧的教学样态并非一无是处,但在擦亮“问题—内容”的两道底线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逐渐融入“活动—情境”的二重奏中。也就是说,新的教学样态与旧的教学样态,绝不是“非此即彼”。在时代转型中,前者由后者螺旋而上,对后者扬弃,将后者升格。

如果说,“活动—情境”是语文教学的“方法论”,那么它们共同指向的“世界观”就是:以学为主,互动生成。因此,本着“以学为主,互动生成”的世界观,我们要掌握的新的“方法论”是:以“任务”为导向,以“活动”为主线,以“情境”为载体。

有了任务,学生不得不勇挑重担;有了活动,学生会变得生龙活虎;有了情境,学生就容易潜心涤虑。活动、情境以及任务,如同三条滑道。当学生的脚踏在这三条滑道上,学习便发生了——真实地发生、真正地发生。在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深度学习中,课堂互动便会成为常态,精彩的生成便像喜事一样从天而降。

且走,且生成。在生成的途中,我希望“生成课堂”的理念不断传播,由此变革我们的语文课堂。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我想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要抓紧时间写一部生成性语文教学“教科书”,并编写与此相关的典型案例,辑录生成性语文教学思想研究文集,让志同道合者准确了解我的系统性思想,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次,在志同道合者中推出一批能够按照生成课堂理念上课的人,不仅由我本人,更由他们来推广新理念。再次,在全国范围内海选一批实验学校。还有,搞几次全国性的生成语文教学研讨会。最后,基于我的教改热情和经验,我希望创建一座“中国语文·教改博物馆”,以展示教改人物、记录教改历史、传承教改经验、彰显教改精神,为中国语文教育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幸的是,一个个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实施,一幅幅蓝图正化为真正的现实。比如,在教育主管部门和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各方面专家和朋友的热情关心下,我的“建馆大业”得以顺利进行。“中国语文·教改博物馆”立项建设后,于2023年10月竣工、11月开馆。这个教改博物馆全面反映了中国语文一百多年来的教改历程,深度总结了已经发生的语文教改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启发和激励更多的语文教师关注自我专业成长,自觉汇入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洪流之中,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育进步。倘使诸多朋友理解此一志行,则我感到无上慰藉。

而为了落实第一个计划,我在今年暑假,精心策划“生成语文”丛书,拟出版《生成性语文教学基本原理》《生成性语文教学典型案例》《生成性语文教学思想研究》三部专著。三部之中,《生成性语文教学思想研究》是一部对生成性语文教学思想进行系统性研究的论文集。这些论文凝结着每一个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基本上都在全国各种报刊上发表过,曾经在广大语文教师中引起較大反响。这本书客观地呈现了高校教授、媒体编辑、特级教师和“生成课堂”研究团队骨干教师的各种观点。这些观点既有建设性又有反思性,不仅启迪我本人,也启迪全国所有对生成性语文教学感兴趣的教师。

海德格尔在其逝世前为自己的全集所写的文字强调,全集“并非著作,而是道路”。那么,著作和道路又有何区别?著作只是已完成的作品,而道路却是延伸的轨迹。前者是静态的,已终结;后者是动态的,未完成。

是的,一个人的思想总是在途中。我亦然。

猜你喜欢
教科研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校本教科研要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服务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