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摘 要] 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教育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影响较大。基于此,分析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原则,并研究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实施策略,其中主要包括以全市为对象建立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建立科学的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行动机制以及在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
[关 键 词] 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管理机制;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9-0052-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面对这种情况,要想保证我国教育行业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就要实施新型的教研方式。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建立有效的教研机制,同时还能够提升各方面之间的交流,利用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最终达到提升教学目标的目的。
一、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原则
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多维度建立原则,在建立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过程中,多维度建立能够保证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建立的全面性。其中主要包括空间多维度建立、时间多维度建立、学段多维度建立、学科多维度建立、结构多维度建立以及成员多维度建立等方面的内容。(2)网络化运行,这也是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特点,其中主要包括实体网络以及虚拟网络,在实体网络中,其内部条理非常清晰,相互紧密连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展开配合。例如,以一个教研人员为主线,以其他周边的教研人员为节点,共同构成一个核心的网络系统。虚拟网络具备跨时空等特点,能够随时随地展开沟通对话,同时具备较为丰富的教研资料,将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作为其中的主要载体,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灵活性,提升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实施质量[1]。
二、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实施策略
(一)以全市为对象建立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
在建立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过程中,可以将市作为构建的對象:(1)建立城乡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在此过程中将城市中优质的教学资源与乡镇共同分享,帮助乡镇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另外,这种方式还能够加强城市与乡镇之间的联系,缩短城市、乡村在实际教学中的差距,促进二者平衡发展。
(2)在学校之间建立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这种方式主要指的是将学校作为主要对象,将各个学校中优秀的教师以及优秀工作人员作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例如,在构建校际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过程中,定期开展教师交流活动,提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紧密程度,进而保证在该区域内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平衡发展。
(3)建立跨学段的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这种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建立方式能够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其中主要包括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能力、学习的连续性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等,保证各个阶段的紧密连接。例如,在此过程中将其分为高中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初中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小学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将该市的中学、小学、高中分别组成相应的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实现跨学段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应用。
(二)建立科学的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行动机制
在构建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机制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展开:(1)建立相应的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组织机构,负责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在建立过程中的所有事项,保证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管理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在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建立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则应该组织机构在第一时间解决,保证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管理质量。(2)在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基础上制订《新乡市中小学“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制度》,其中需要包括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构建的注意事项、要求、目标、流程等内容,在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根据这一制度开展。
(三)在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
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实施,能够将互联网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此过程中,需要以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在网络上上传教学资源、发布教学日志、在网上回复点评。另外,教师可在网络上展开备课,设计新型的教学形式,相互之间讨论教学方法等,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2]。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教育行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如何保证教育行业的建设质量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实施策略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提升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开展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教研体系的创新。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开展策略能够为今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创新载体 整体联动 打造特色教研共同体[A].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江苏省小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现场观摩研讨活动论文集[C].江苏省教育厅,2016:4.
[2]陈中岭.县域多维网络联动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与实验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0(1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