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团队的“共赢”之路

2023-12-06 13:32郑新华王丽琴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共赢课例研究校本教研

郑新华 王丽琴

摘 要:课例研究团队以“课程化”为主要实践方向,在成果迭代中走向多方“共赢”。从“我给”到“你要”,吸引越来越多的学校主动合作;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引来意想不到的合作方;从“一班好”到“一起好”,让课例研究走向校本教研现场;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形成“知识共享”的理念;从“不可见的学习”到“可见的学习”,在各种协同、合作中实现成员的共生式成长。

关键词:课例研究;观课议课;校本教研;共生式成长

我们的课例研究团队,即浦东的“课例研究课程化工坊”,多年来致力于课例研究进基层学校的实践和推广,以“课程化”为主要实践方向,和若干所中小学、幼儿园一起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校本课例研修课程。

团队正式成立于2014年,是上海市首批中小幼中青年团队发展计划32个团队之一。但其实早在2005年,核心成员就开始追随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开展数学学科的课例研究;2008年起,协助华东师范大学安桂清教授开展浦东的课例研究推广项目。团队为浦东3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做过课程化的课例研究指导,先后获得2014—202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17年和2022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及浦东新区第八届、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成果本身的迭代过程,更是实现多方合作“共赢”的过程。

一、 从“我给”到“你要”,吸引越来越多的学校主动合作

早期的课例研究主要具有三个特征:群体性合作、过程性反思、持续性改进。团队在安桂清教授的带领下,参与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小学教师的“行动指南”,发表在2010年11月到2011年2月的《人民教育》上。2011年起,团队尝试用课例研究的方法指导民办农民工子女校教师开展教学变革。两年后的随访结果显示,教师几乎都对课例研究印象不深,反而对当时参与过的其他培训留有较为清晰的记忆。对此,团队进行了反思,发现我们更多是带着自己的科研目标和任务进入学校给予指导,没有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这群特殊教师的真实需求。

2013年起,团队开始研发以课例研究为基础的区级继续教育选修课程和相应的见习教师培训课程,在这些“课程化”的成果转化中,我们变“我给”为“你要”,高度重视合作方的需求,尤其在开发“一校一坊”的课例精修工作坊时,更是在研修前测上下足功夫。有的课程是针对青年教师、见习教师的,我们会针对他们在课后研讨时“不敢说”的问题,引导他们“多说学生,少说教师;多写细节,少提建议”;有的工作坊产出成果的需求强烈,我们就引入“课例报告+个案观察叙事”的写作指导,不仅执教者可以写,观察员们也可以通过深描个案学生形成多样化的论文。更多的学校、教师在策划课例研修活动时,希望和已有课题结合,对龙头课题的深入推进及阶段展示作出贡献,我们就努力帮助学校找到课题和课例的结合点,通过分解、转化、嫁接等手段,形成系列研修主题。

作为教师研修课程的课例研究活动,其研修主题最终由教师和学校基于自身的实践需求決定,但大致会经历如下流程。首先,开发者们一起进行课例所属领域或学科的基本分析,内容包括涉及的学科知识或教学知识等。其次,团队派出的领衔导师和校(园)教研负责人一起对参与教师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网络调查等手段了解需求与困惑,并与其他同主题工作坊的背景、主题进行对比分析。再次,一起挑选授课教室,也就是对实践课的环境进行考察,了解情境创设的要素构成。

正由于有如此深入、细腻的前期准备,越来越多的学校主动与团队合作,甚至逐步发展出“自营”能力。一次课例研究,不仅能解决现实问题,还能一体化地达成教研、科研、校本研修等综合效应,因此,团队在浦东乃至上海的中小幼校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引来意想不到的合作方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团队发现教师对“课例研究指南”中的课堂观察和课后研讨更感兴趣,这与以往大家习惯的“听课评课”差异较大。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体验到“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不同之处,我们在多个环节做了 “陌生化”处理:首先是教师的观察方位,从教室的最后走到学生中间;其次是从只观察同龄段的学生走向跨年段观察,甚至从观察幼儿开始;再次是从与校内同伴研讨走向跨校乃至跨区的伙伴研讨;等等。

完整的课堂观察应当有基本假设,有操作方法,有数据收集,有验证与反思。观察的重点不再围绕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而是指向学生的学习,包括学习过程和结果,也包括同伴关系、学习投入等非智力影响因素。观课环节,团队首先会安排关于课堂观察的微讲座,随后进行模拟观察,在教师自行设计并反复打磨观察表的基础上,再进入现场开展追求实证的观察。议课环节,团队倡导使用观察数据来分析和提出改进建议,近两年还引进“课堂话语分析”等理论与技术,对课堂的关键片段进行多模态的、精细化的分析,由此提出结论和建议。

从“听课评课”走向“观课议课”,转变了研究形式,也引来了意想不到的合作方——浦东新区多所幼儿园纷纷与团队联系合作事宜。原来这种转向,与学前教育普遍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谋而合,而他们一直苦于如何让理念落地,以便帮助青年教师真正学会以幼儿为中心。团队提供的“集体教学改进+课堂观察”的转化路径,巧妙地帮助他们越过了看似“绕不过去”的坎。

三、 从“一班好”到“一起好”,让课例研究走向校本教研现场

浦东团队的核心成员有限,成果推广过程中收到的需求却越来越多,尤其是学前教育。为此,我们将成果转化为数门区级教师继续教育选修课程。其中,“基于幼儿观察的集体教学活动改进”获“十三五”区级精品课程称号,帮助数百名教师初步掌握了操作要领。后期随访中我们发现,在培训班中老师们能一起做得不亦乐乎,但回到工作场所却很少有继续实践,更谈不上与本校的同伴一起探索。

为了让课例研究走入校本教研现场,团队邀请上海师范大学王洁教授开设“做数学”课例研究工作坊,打磨团队自身的“精修”能力,并与上海市教科院杨玉东“中式课例研究”团队展开长期合作。2014年起,团队先后在尚德实验学校和华林幼儿园自主开发“校(园)本课例研修工作坊”,形成精修和简修两种样态。其中,精修工作坊主要为同一所学校的14名左右教师提供五个半天以上的连续服务,以充分培养教师开展校本课例研究的能力。过去七年里,团队共为浦东的幼儿园、中小学开设了24场课例研修工作坊(含2场跨区域、跨校工作坊)。同时,团队结合多所学校的实际,简化部分流程,形成了“简修工作坊”。

在多次迭代开展课例研究的学校,团队也在尝试逐步退出研修现场,扶持学校走向课例研究的“自营”和“共治”。

四、 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形成“知识共享”的理念

我们通过组建跨界学习团队,多年来已形成一支由以区科研员、教研员为主体,教育行政人员参与和支持,三所知名高校学者、三所市区教科研机构协同实施,近30所中小学、幼儿园100多名骨干教师长周期相伴的跨界研究团队。团队致力于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运行环路。整个过程中,推广、转化和新的实践探索融为一体,后发的学校、教师身上迸发出的智慧光彩,又激发起首发、早期探索学校、教师的再尝试热情,如截至2023年10月,尚德实验学校小学语文学科已经先后组织过5个周期的多主题课例研修活动,从精修到简修,从移植性主题到自主性选题,已立项相对独立的上海市级团队发展计划项目。

在具体合作中,团队的核心成员与参与研修的一线教师并不是单纯的输出性指导与被动式接受的关系,而是尝试打破边界,淡化合作双方乃至多方之间的间隔意识,形成了“知识共享”的理念。不仅如此,我们和多个教研团队也开展互补性的合作研究,如上海市高中化学双名基地。高中学段一直是国际课例研究最难进入的领域,该基地承担了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室)三个数字助手高中学科试点等项目。通过两轮高中化学课例研究工作坊,我们合作完成了试点报告,收到好评。这样的“双赢”性合作,对本团队而言,实现了新突破,基本做到了精修工作坊的学段全覆盖,进一步验证了工作坊流程的通用性;对基地而言,发现了数字助手的成效与局限,参与其中的化学教师则更深刻地体会到课例研修的魅力。

五、 从“不可见的学习”到“可见的学习”,在各种协同、合作中实现成员的共生式成长

团队一直在各种协同、合作中追求研究的迭代以及成员的共生式成长。2022年秋季,我们与华东师范大学肖思汉博士的“话语分析”团队合作,深度研究一节初中科学课,形成4篇有品质的课堂话语分析论文;2023年春季,团队又协助建平实验中学开展“德智融合课例研究工作坊”,继续坚持三方的合作,使得一线教师的课例研究工具箱里多了国际前沿的话语分析技术。课堂观察和分析的尺度从一节课、一个环节进一步缩小,以“分钟”为单位,捕获了更多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的证据。相关合作成果由肖思汉团队在2023年欧洲教育研究大会做大会报告,激发了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瑞典、瑞士等多国同行的浓厚兴趣。

团队通过不断的成果转化,归纳出通过课例研究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转化为可见的知识的三种学习方式:(1) 读中学,以工作坊的共读交流、理论引领环节为主;(2) 做中学,课例研究全程突出情境学习与具身学习;(3) 思中学,重视研修当日复盘和结束时的反思汇报。

多种学习方式的交织,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质疑中成长;正式的汇报交流、规范的报告撰写等,则给予教师个人理论体系重建的契机。合作的学校与教师在每期工作坊结束后,都会诞生数篇课例研究报告、课堂观察报告、论文,团队核心成员则生发出系列研究主题,如连续三年立项市级课题,分别探索“学生知识”,“元认知教学策略”“学业述评”等前沿领域。近年来已完成3本专著,发表CSSCI和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并与国际专家合作刊发SSCI论文Developing metacognitive teaching in Chinese language through conducting lesson study in Shanghai(2020)。在2019年的首届中式课例研究学术研讨会(浦东)、2019年 WALS年会(荷兰)等学术平台上,团队均有成员发表主旨报告,受到同行好评。

“共赢”之路上,团队走出了一位高校青年学者、两位博士,由课例研究孵化的教师已发表论文近500篇;近三年参与课例研究工作坊的4所幼儿园获评市级示范园;近几年教师获得黄浦杯长三角主题征文市级一等奖4篇(不含团队核心成员)。经历了成果的产品原型研发—成果原型的课程化(2017年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精修工作坊”成果进化(2022年再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之路,我们发现,团队依靠过非常多成果转化与推广中的“智慧他人”,并从中受益匪浅,同时,我们也不知不覺成为身边的学校、教师成长路上的“智慧他人”。我们的研究领域从课例研究本身迁移到教研乃至教师学习,视野从区域扩展到国际,我们也有信心在成果转化的未来征程中,遇到更多“智慧他人”,造福更多的学校和教师。

当然,一路走来,我们也经历了非常多的试错和失败,例如核心成员流失、区级课程开设受限,顾志跃老师也曾指出“课例研究的学科味不够浓厚”等团队自身背景导致的问题。迈克·扬(Michal Youn)曾经提过,“一种理论的失败就在于没能使人们意识到和改变自己的世界”,我们遭遇过的成果转化“失败”体验,其意义也在于让我们更宽阔,同时更有深度地去重新意识自己,改变自己的 “小”世界。“共赢”,其实就意味着一个个“小”世界的自我意识、自我打开和自我改变。浦东课例研究团队将持之以恒地通过对课堂学习的再理解和课例研究方法的再创新,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共赢课例研究校本教研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共赢发展研究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浅析高职院校与中小微型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