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君
【摘 要】“无边界学习”的铜鼓文化教学以“无边界学习”理念为引领,以铜鼓文化为载体,注重跨学科学习,让不同方法和內容相互整合渗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教学中,可采取“以问题为桥梁,让学习角色‘无边界;举一反三、延伸拓展,让学科‘无边界;开展户外研学实践活动,让学习场地‘无边界;‘双线结合,让学习时间‘无边界;‘四通八达,让学习内容‘无边界”等策略,让铜鼓文化在“无边界学习”理念引领下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无边界学习” 铜鼓文化 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6-30-03
铜鼓是集雕塑、绘画、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1],反映了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精神风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铜鼓文化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受到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铜鼓文化与现有学科课程的融合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时有限、场地制约等,且大部分是分科教学,学科间相互独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局限在各学科范围,不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本文以“无边界学习”理念为引领,探究学科融合的有效策略,结合广西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内容、空间,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分享个人心得体会等方式来促进认知发展,从而有效推动铜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基于“无边界学习”的铜鼓文化教学意义
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突出课程综合,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为“无边界学习”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从铜鼓文化自身角度出发,它应属于一门综合课程,不能单一地把其归类到某一门学科课程。铜鼓文化课程可与美术、音乐等学科课程进行融合学习。基于“无边界学习”理念的铜鼓文化教学,通过学科的有机融合,建构多元化的特色课程,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其综合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教学形式革新,帮助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使课程设置趋向多元化,以培养创新型与综合型人才。
二、基于“无边界学习”的铜鼓文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在“无边界学习”的铜鼓文化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开展教学,不仅能把一些枯燥乏味的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认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知识迁移能力,顺应课程改革发展,使学科间的文化更加紧密联系。
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式较为普遍。基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无边界学习”切实解决了教师在铜鼓文化教学中所遇到的困境,使教学手段和内容呈现多元化,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学生对铜鼓文化学习的兴趣也越发高涨。
三、基于“无边界学习”的铜鼓文化教学策略探索
(一)以问题为桥梁,让学习角色“无边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需要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学习资源,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进行意义建构,从而最终获取知识。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2]因此,教师要以问题为桥梁,多与学生交流互动,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以校本课程“民间艺术”为例,为了将铜鼓文化引入课堂,教师提出“广西有哪些民间艺术”“你见过铜鼓吗”等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师生相互交流学习,使彼此在互动中实现知识运用,在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和反思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问题为桥梁,将课堂教学形式变为“对话式”的平等课堂,不仅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习效果,消除师生的边界,拉近彼此的距离,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共同交流思考,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二)举一反三、延伸拓展,让学科“无边界”
以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多彩的民间美术”为例,该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及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文内容设计包含剪纸、年画、面具、玩具等作品赏析,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有共同点——文化内涵深邃。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共同点进行赏析归纳,再借助契机将铜鼓文化教学穿插其中。其次,让学生举一反三,利用课后时间围绕“铜鼓文化”主题,通过资料收集、采访等方式完成自主预习任务。最后,以填写调查表、铜鼓文化交流分享会、“小先生”说故事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说、画、写等来分享自己学习的体验和收获。
有学者认为,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之处。尝试跨越学科界限,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想,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例如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的“多彩的民间美术”和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在教材内容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在教学目标设定上的相似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在教学难点设定上的相似点:“让学生体会感受民间艺术中蕴含的美好愿望”。因此,可尝试将二者融合教学。首先,道德与法制教师负责导入环节及讲授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短视频,大致了解不同的民间艺术,尝试把民间艺术进行种类划分;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民间艺术的社会功能。其次,美术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广西本土民间艺术有哪些,民间艺术“美”在哪里,并引出铜鼓,引导学生从造型轮廓、色彩和图纹规律等概括分析其艺术特点。最后,两位教师共同合作,组织学生完成余下的课程学习活动,以故事交流分享会、“小说书先生”、舞蹈交流会等形式来展示和介绍丰富多彩的铜鼓文化知识。课后,组织学生阅读报纸,通过新闻报道等媒介了解铜鼓文化的现状,师生交流合作,共同寻找保护和传承铜鼓文化的有效方法。美术教师和道德与法治教师分工合作,让铜鼓文化自然而然地走进课堂,融入课程。不同学科教师合作上课的方式,不仅能打破学科之间独立教学的界限,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从而达成多元教学目标。
“无边界”教学跨越学科界限,用不同的视角、方法去观察某一现象、解决某一个问题。除了美术和道德與法治,美术与语文、美术与数学、美术与音乐等学科都有知识重叠,再延续拓展到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也都是综合性、相融相通的。“无边界”教学利用各学科的整合点,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举一反三,让学生不仅学会用整体全面的眼光认识和理解事物,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专业知识的引领下,学生可以拓展学习的边界,从学科知识走向更为广阔的专业领域,实现能力迁移,在多元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开展校外研学实践活动,让学习场地“无边界”
以美术学科为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体验和直观感受,通过观察事物,在情境中分享、学习、感悟,以获得不同的知识与能力。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直观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格外占优势,因为其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其理性认识的发展。这也是对“可感官”的真实情境提出了新的条件与要求。而创设真实情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魅力之一,只有基于真实情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让学习真实发生。因此,应构建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去理解学科知识,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感受综合性学习的乐趣与活动的意义。
在“无边界学习”理念中,学习场地“无边界”意味着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教室、图书馆等校内环境,而应延伸至当地各类教育研学基地等校外场地。
结合民主路小学办学特色,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使学习场地“无边界”的一种有效方法,能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生活。学生可通过参加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专栏主题教育活动,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该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让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课程不仅整合了学校与社会的综合资源,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还真正做到学习场地“无边界”,使师生成为学习空间的共同体,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反哺传统课堂,助推学校课程改革,借助丰富的场馆资源,以博物馆、科技馆两个场馆为代表,融入各学科教师课程设计开发,使得国家课程在“无边界”的课程场域得以有效落实。
(四)“双线”结合,让学习时间“无边界”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铜鼓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学生可在零散时间,在校园、家中和其他空间里,借助线上3D虚拟展馆一比一还原场馆内部画面空间。通过大容量的图片、文字和视频组成的电子资料,让学生通过听、看的方式创造新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新奇的学习体验。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难点解答,不仅让枯燥的铜鼓文化知识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还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同时,教师可利用微课技术,为学生搭建可进行自主学习的视频网络资源平台,让学生利用课后空闲时间学习铜鼓文化知识,从而加深对铜鼓文化的认识。可以微课形式将“多彩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引入介绍铜鼓文化,通过赏析广西故事《千年铜鼓 盛世和鸣》视频短片,让学生认识铜鼓文化。二是通过观看《铜鼓舞》小视频的讲解介绍,教师动作分解铜鼓舞姿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习舞蹈,感受肢体表达的魅力。三是讲解民间铜鼓衰落现状和原因,师生共同探索保护和传承铜鼓文化的方法。
3D虚拟展馆与微课技术等在线“云”平台的使用,使铜鼓文化线上学习打破了时间边界的束缚,这对未来教学极具启示意义。同时,教师将线下与线上学习时间界限进行模糊处理,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学生在线上线下都能够进行铜鼓文化的学习,提高了自学能力,满足可随时重复观看、巩固知识点的需求,打破了时间边界。
(五)渠道“四通八达”,让学习内容“无边界”
当前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较多,不再局限于课堂讲授,学生可通过网络、实地考察等形式获取知识。例如笔者在一堂铜鼓博悟课堂中让学生课前搜集所了解到的铜鼓知识,有的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号推文分享了其收获的理论知识,以短视频、动画、旁白的方式向大家分享了有趣好玩的铜鼓“冷”知识;还有的学生实地考察了当地博物馆的文创商品店,以铜鼓文创实物加讲解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该作品的设计意图和喜爱缘由;等等。将网络资源和身边事物融入教学内容,学生可在课堂上自主选择了解铜鼓文化教学内容与方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习主人翁意识,而且“不确定”和“多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打破了教材内容较为单薄的局限,突破了教材束缚,深化了教材内涵。[3]
总而言之,“无边界学习”理念贯穿铜鼓文化的学习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仅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将课外知识内容带进课堂中,将常规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到课下,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等,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蒋廷瑜.铜鼓研究一世纪[J].民族研究,2000(1):27-37,107-108.
[2]雷静.“互联网+”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2:42.
[3]钱竹林.美术学习无边界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