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奥
[摘 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提升高中生英语学科思维品质,教师需要遵循思维可视化的理念,指导学生立足主题语境和语篇优势,将文字信息转换为思维可视化图形,再以“看”为手段对图形中的各项视觉元素展开有针对性的思维二次加工。学生沉浸地看、深刻地思,在训练看的语言技能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图形;高中英语;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6-0041-04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品质是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品质反映了个体思维水平的差异,具有发散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逻辑性、敏捷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为了提升高中生英语学科思维品质,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可视化”的途径再现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对再现成果进行加工和优化,达到提升高中生思维品质的目标。
思维可视化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它是通过任何可观察的形式对个人或群体的思维、问题、推理或反思的过程进行记录。思维可视化可以通过语言、写作、绘画、建造等多种方式实现。其中绘画就是利用图示或图示组合,将思维通过各种图形实现可视化。常见的思维可视化图形有思维导图、图形组织器和信息结构图等。鉴于思维可视化图形的特点,相关图形可以通过“看”来进行二次加工。
结合思维可视化与“看”的关系,教师首先应基于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选取服务于指定课堂活动的图形完成开发。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处理图形中的各项视觉元素,进行二次加工;学生形象地看、抽象地看、思辨地看,发展相应的思维能力。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中的语篇“Tu Youyou Awarded Nobel Prize”为例,探究了在开发与加工思维可视化图形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可行性。
二、思维可视化图形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一) 形象地看:在表层信息获取中启动思维
1. 树状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表现为个人思维沿着不同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在阅读语篇前,教师可以利用树状图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树状图将中心主题置于核心位置,再将衍生信息像树枝一样发散开来。树状图可以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视化,并直观呈现围绕主题展开的信息群。
学生结合语篇标题“Tu Youyou Awarded Nobel Prize”对语篇内容展开预测,识别、回忆和提取大脑中涉及屠呦呦的信息。教师整理学生观点,形成树状图(如图1)。
学生初看树状图,比较图1与自己预测的内容的差异,发现图1是结合生活常识、语篇内容加以筛选的产物。这就提示学生要根据已知信息展开合理预测,避免让发散性思维活动沦为胡猜乱想,以此提高自身的思维效率。
2.饼状图: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整体性思维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构建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为了让学生在归纳、概括类的活动中形成整体性思维,教师可以发挥饼状图的解释功能。饼状图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的大小与各项总和的比例。针对所选语篇,学生可以依据报道的体裁特征将其分为title,introduction,body,end四个部分,并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容绘制饼状图。
学生要看结构占比,根据各个部分所占比重的多少,将占比最大的body部分确定为阅读重点,进而制订整体阅读规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教师后续在图中整合内容要素,将饼状图升级为旭日图(如图2),建立结构与内容之间的联系。
学生还要看内容分布,从语篇整体布局的角度出发思考作者为何要在body部分不惜笔墨大篇幅描述life experience與research两个部分的内容,进而为后续探究屠呦呦的成功要因、归纳其杰出品质等深层思维活动预热。
(二)抽象地看:在中层内涵阐释中训练思维
1.鱼骨图: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在表述一件事情时是否前后相关联,是否顺序恰当、条理清楚、顺理成章。为了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师生可以使用鱼骨图实现思维可视化。鱼骨图像鱼的骨架,鱼头代表了目标,可在鱼尾呈现问题或现状,脊椎就是实现目标过程的所有步骤。学生审视鱼骨图,可在看填充、看比例、看走向的过程中形成逻辑思维。
落实到所选语篇中,教师首先呈现“鱼尾”Tus life experience与“鱼头”awarded Nobel Prize,学生通过研读语篇,可以以时间为节点完成脊椎部分的填充(如图3)。
学生首先看“鱼身”,明确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前的各阶级经历,勾勒段落主线,梳理出逻辑性。其次看比例,标注出屠呦呦研究的关键时期(1967年—1971年),观察其所占整个“鱼身”的比例。学生发现该阶段所占比例虽不多,但对屠呦呦的人生而言至关重要,从而领悟“把握人生关键期”的道理。最后看走向,思考“鱼身”为何向右上方倾斜,教师补充隐喻的知识,让学生明了鱼骨图如何利用向上的方位布局呈现屠呦呦研究的前进性,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维度”与“成功”等抽象概念间的隐喻联系,增强思维的逻辑性。
2.流程图:增强学生思维的推理性
提升思维的推理性要求学生基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未知的结论,属于深层次的思维活动。针对过程特征明显、阶段差异显著的内容信息,教师可以借助流程图将离散、复杂的信息转化为一个结构化的、便于观看的、易于理解的图形,让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进行推理。
流程图是直观地描述一个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图。教师简述流程图相关符号的含义后,可组织学生使用流程图转译语篇第三段青蒿素实验的相关文字信息。教师选取规范、合理的流程图(如图4)供学生观察和思考。
学生首先看矩形框。根据矩形框的数量,能发现屠呦呦的实验从开始到成功经历了多个步骤,据此思考作者为何要详尽地描述研究细节,推断作者在内容安排上的意图。学生再看菱形框。结合菱形框中的价值表达,推断作者力图刻画屠呦呦怎样的人物形象,并在讨论后归纳出屠呦呦锲而不舍、以人为先等优良品质。学生最后看进程方向,思考流程图中的复杂进程与最终成果间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一蕴含于语篇与图形中的客观规律,增强思维的推理性。
(三)思辨地看:在深层思辨启迪中深化思维
1.维恩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不断自我调整的思维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所接收信息的真实性及附着其中的价值取向做出明辨。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探究、评判语篇主题意义的形式来实现。例如,所选语篇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具体为“people of achievement”,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人物异同的过程中探究主旨、提升思维,而开展该活动可以借助维恩图。维恩图常被用于展示不同的事物群组之间的逻辑联系。维恩图充分发挥了视觉模态的直观特性,群组间重叠的共同区域呈现共性,其他区域呈现每个群组的独有属性。
在读后环节中,教师呈现以屠呦呦、钟南山、张桂梅三人为对象绘制的维恩图。学生先直观地看布局,思考其中的独立部分与重叠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并将维恩图补充完整(如图5)。
学生要看内容,在看的过程中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开放性的问题为支架,适度点拨:作者为何要在“people of achievement”的主题下,在全世界众多杰出人物中选择屠呦呦的事例作为语篇素材。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学生以可视化资源为支撑,打破思维定式,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辨别、质疑、评价,提高自身的批判能力。
学生在看图片、思异同、悟主旨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思辨地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2.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通过主動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需要让学生立足于课堂所学,在新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创造性地二次表达。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生可以围绕语篇内容自主绘制基于自身认知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通过层级图把各级主题的关系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的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学生立足于自身对语篇内容的理解,确定中心主题,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展示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如图6)供学生学习。
学生要看中心主题,看图中的层次变化,明确思维导图如何合理安排不同内容的层级关系、创造性地再现语篇。同时,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会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为自主开展的二轮阅读打下基础,并在新的语言输入中实现阅读范式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更新发展,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思维可视化理念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看图丰富了过往只读文字的体验,实现了课堂活动的模态转变。同时通过结合看和思,学生开展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适时给予示范、构建支架、辅助监控,为学生绘图、看图、思图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支持,确保学生认真地看、深刻地思,切实提升思维品质。
[ 参 考 文 献 ]
[1] 黄维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11):6-12.
[2] 郑鸿颖.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英语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9): 7-12.
[3] 蒋京丽.思维可视化图形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1(Z2):43-47.
[4] 武和平,李乐.释“看”:英语课标的新增语言技能[J].课程·教材·教法,2021(9):93-100.
[5] 张颖,王晓平.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3):155-160.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