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蟹点的传奇故事(上)

2023-11-27 08:53沈嘉禄
食品与生活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小笼蟹粉大闸蟹

沈嘉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坛好吃分子。

每到秋风送爽、桂子飘香时节,上海人就要备好绍兴陈酿,拉起微信小群,意气风发地扑向一年一会的蟹季。虽然互联网时代已不大可能再现明清时期文人骚客持螯赏菊、酒醉狂啸的雅集画面 ;自助餐上狂扫数十只大闸蟹的恣肆,也要让前辈老饕感喟江山代有才人出吧!

不过话说回来,在 100 年前的上海滩,老饕吃蟹只能去小酒馆,大饭店是不卖大闸蟹的。上海人素来讲究“腔调”,吃蟹要借助“蟹八件”,敲敲打打,手口合作,腾不出嘴巴与同仁好友谈谈时局,传传八卦。我从《鲁迅日记》里发现,每逢大闸蟹上市,一再宣称没有时间喝咖啡的他却要有板有眼地扳几次蟹脚,但都是在家里自煮、自剥,要么叫来三弟一起吃,也有买了送日本朋友的,从未有在饭店吃蟹的记录。

蟹粉捞面,你吃 1 000 元的还是吃 100 元的

如今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吃蟹的场景也势必发生变化,尤其是年轻人,与其花 1 个小时与铠甲将军周旋,不如叫一份外卖,边看视频边把晚 餐 草 草 对 付 过 去。 周 作 人 在 1950年写过一篇题为《吃蟹》的短文,认为面拖蟹的吃法实在无聊,但又觉得大闸蟹除了自煮、自剥,真没有其他改良之法。这也说明知堂先生的吃福不够好,若能延寿至今,就能尝到这几年上海饭店里挖空心思推出的各种蟹粉菜——當然也是被消费形势逼出来的。

如果还有人嫌品尝芙蓉蟹斗、银皮蟹膏、佛手托天、蟹酿橙、炒虾蟹、蟹柳白芦笋、牛油果炒蟹鲃、蟹粉炒桂花翅再顶一块“卡露伽”鱼子酱之类的蟹馔浪费时间、浪费钱,那么商家就顺着你的小心思来,献上蟹粉小笼、蟹粉汤团、蟹黄汤包、蟹粉捞面、秃黄油拌面等精美面点。一碗蟹粉拌面卖到上千元所引发的围观,也很快被年轻食客的拔草热情以及快速飙升的视频流量燃成灰烬。看不懂是吗?

所谓食尚,大抵如此。当然,有良心的企业还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希望做好产业和品牌。在“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文化语境里做好一碗 100 元的蟹粉拌面,也许更能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

某日中午与朋友前往位于南京东路步行街以北、浙江中路 441 号的“庄氏隆兴·蟹粉面道”体验海派蟹点。这家店坐西朝东,才一开间门面,但午市高峰未到,候餐的食客已逶迤有致地排起了长队。

在门口迎候的石老板从人群中拨开一条缝,带我们转入餐厅旁边一扇小门,上了二楼的小包房。上楼梯前我对挤得满满当当的餐厅投去一瞥,装潢风格颇具上海黄金时代遗风,枝形吊灯、彩绘玻璃、迷你版的霓虹灯店招、模拟洋房小阳台,还有作为背景音乐的《上海滩》主题歌等,此番复刻应该与外地游客对十里洋场的想象对接得上。我对账台旁临街一面密闭专间内两位阿姨拆蟹粉的场景更有兴趣,她们戴着帽子、口罩和手套,手势相当熟练,眉目之间流露出满满的自信。从堆起来的蟹螯判断,每只雄蟹的分量应该接近 200 克,这个活广告比“浪奔、浪流”的歌声更有说服力。

石老板为我们三人配了两份套餐,一份是 108 元的单人套餐,包括一碗蟹粉捞面(也可选蟹粉汤面或蟹粉捞饭)、一块南乳炸猪排 ;另一份是 198元的双人套餐,不过根据我们的要求作了微调,将捞面换成蟹粉小笼和蟹粉虾仁小馄饨,后来我们还加了一份蟹粉春卷。

民 国 时 期 的 文 人 梅 癯 在 1918 年出版的第四卷《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癯庵食谱》一文,模仿《随园食单》的体例,不厌其烦地罗列了在上海能够品尝到的美食,除家禽类、林禽类、河海鲜类、蔬果类之外,还涉及各种点心,在《荤素馒头》一节里写到了蟹粉馒头 :“蟹粉、春冬笋、虾仁皆可配用,亦皆不宜多,须有卤汁。”

在当时单以馒头论,蟹粉是作为配角体现存在价值的。离开猪肉,蟹粉还唱不了独脚戏。

那么,“庄氏隆兴”的蟹粉面点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南京东路这一带卖蟹粉小笼、蟹粉捞面的店家数不胜数,为什么顾客专奔这里来拔草?这是我一坐下来就在想的问题。

网红名店,传承有序百余年

石老板大名石勇,身板实墩墩,目光炯炯,性格直爽,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索性趁喝茶的时候为我们细说从头。

“我们这家店是有点历史的。”他说,“ 如 果 从 1908 年 由 我 们 家 族 的先祖庄仁鸿先生在虹口提篮桥汇山路(今霍山路)48 号创建的‘隆兴面馆算起,迄今已有 115 年历史了。”庄 仁 鸿(1866-1935 年 ) 是 奉贤庄行人氏,是同盟会会员,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他在水上警察厅谋职,担任厅长沈梦莲的秘书。庄仁鸿如何在辛亥革命之前就下海经商,石老板可能不知道个中缘由,但 1908 年这个时间节点是家族中的老辈亲戚记得一清二楚的。

石老板在口述中还提供了一些细节 :辛亥革命前夜,同盟会在提篮桥建了两家秘密印刷厂,负责印刷厂的盟员和伙计就成了“隆兴面馆”的常客。1930 年 虹 口 的“ 百 老 汇 ” 大 戏院开张,正好在“隆兴面馆”的对面,这 为 它 带 来 了 源 源 不 断 的 客 源。“二战”期间,虹口陆续导入了近 2 万的犹太难民,主要聚集在提篮桥社区。

“那么犹太人也成了‘隆兴面馆的客人?”

石老板一脸诚恳地点点头。江南人嗜蟹,宋代以降,特别自明清两朝后就演绎为历史剧情,尤其在文人圈传为佳话。对大闸蟹的态度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某种情况下也是一种政治态度。进入 20 世纪 30 年代,由于上海与苏州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交通更加便利,上海市民对大闸蟹的热情也逐年高涨。在此消费形势中,“隆兴面馆”就大胆吸纳蟹粉这一挑战性食材,推出了别具海派特色的蟹粉捞面,引领“食”尚,一举成功。提篮桥地区的食客近悦远来,漂在上海的犹太人不会扳蟹脚,但是他们对蟹粉捞面可能留下了美好印象。

石老板自豪地说 :“在中西方文化大碰撞、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我的先祖勇于开拓,不断探索,揭开了‘庄氏隆兴海派蟹点的序幕。”

20 世纪初,风云激荡,雄狮初醒,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旧交替的大时代,也为上海商业繁荣创造了极好机会。接棒“隆兴面馆”的是庄仁鸿的儿子庄 孝 施, 他 15 岁 开 始 跟 随 父 亲 学 习手艺与经营,经年砺炼,不仅掌握了蟹 粉 制 作 技 艺 和 蟹 粉 捞 面 的 烹 制 技艺,还研发了一款蟹粉春卷,很快成为风靡一时的上海小吃。

时间过得很快,轮到第三代闪亮登场。第三代传承人庄尤金女士是庄仁鸿的孙女、庄孝施的侄女,她在少女时代就进入面馆学习经营之道。庄孝施一生未娶,也无子女,对庄尤金优渥有加,视同己出,将经营理念和方法悉数传授。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是中国女权运动的重要阵地,在文化界、工商界、金融界活跃着新女性的身影,其中介入餐饮业的女性就以董竹君、吴湄等为代表,庄尤金也必 定 从 她 们的 创 业 故 事 中 汲 取 精 神力量。

作为庄氏家族的重要传承人,庄尤金意识到扩大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并于 1935 年择地苏州路(今浙江中路 441 号)开设分店,并将蟹粉与鲜肉小笼对接,创制了蟹粉小笼。之后又推出蟹粉虾仁馄饨,使海派蟹点品类更加齐全。

由此证实,蟹粉小笼的粉墨登场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

第四代传承人曹银凤是庄尤金的女儿。上海解放那年她才及笄,怀着对新时代的憧憬,开始协助母亲打理面馆生意,并学习蟹粉点心的制作,对 面 点 市 场 也 有 相 當 的 了 解。1956年公私合营,“隆兴面馆”并入上海市虹口区饮食二公司,曹银凤被安排进四川北路的“凯福饭店”,主要负责制作蟹粉点心,直至 1986 年退休。20世 纪 50 年 代 后的“凯 福 饭 店”以 京帮菜肴立身扬名,但石老板对我说 :“‘凯福饭店的蟹粉点心也是特色之一,口碑极佳。我要谢谢‘凯福饭店,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仍然保留了蟹点特色,客观上也使‘庄氏隆兴·海派蟹点这一支正脉得以流传。”

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石勇是曹银凤的儿子,自幼生活在外婆庄尤金身边,对制作海派蟹点早有认识。20世纪 90 年 代 初,而立之年的他 赴港投资参与铜锣湾弛誉一时的“雪园饭店”,以海派菜肴和海派蟹点为香港客人咂咂称道,石勇制作的蟹粉捞面还吸引了众多香港明星、名流前来一尝隽味。

他乡的成功并不能让游子满足,1999 年 石勇积累了一 定的经 验 和资本后重返申城,与胞姐石依琴一起在浙江中路 441 号(原苏州路“隆兴面馆”旧址)恢复“隆兴面馆”。为纪念外婆庄尤金,他们特意为“隆兴面馆”加了一个前缀——庄氏隆兴,以海派面点和海派蟹点在南京东路商圈独树一帜。于是,续写家族传奇的重任就A落在第五代传承人石勇肩上。

猜你喜欢
小笼蟹粉大闸蟹
美味的小笼汤包
阳澄湖大闸蟹的前世今生
小笼汤包
一根稻草
蟹粉狮子头
蟹粉入菜(一)
认真拆蟹粉
馄饨店里尝小笼
非遗视觉:南翔小笼
秋浓蟹香?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