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丽
初夏时节,我去敦煌观赏壁画。莫高窟的那些壁画,以生动的历史内容和精湛的绘画技艺深深地打动了我。当我回到敦煌市区时,仍然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是街边飘出的阵阵香味把我从茫然的状态中唤醒,我的肚子也适时咕咕作响。抬头望去,只见面前有一家小店,玻璃窗后有一位戴厨师帽的年轻人正表演抻面技术,小店招牌上有四个大字 :驴肉黄面。
来敦煌旅游之前,我做过攻略,知道这是敦煌最有名的小吃之一。循着扑鼻而来的香味,我走进去点了一份驴肉黄面。俗话说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用世间驴肉的味道,来对应天上龙肉,可见驴肉之味美是公认的。《本草纲目》记载 :“驴肉,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现代研究也表明,驴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是适宜人类食用的佳品。
不多时,店里的伙计端来一个木制方盘子。上面放着一盘切成片的酱驴肉,还有一大一小两个碗,大碗里盛的是黄面,小碗是卤子。店家说新鲜驴肉在配制好的调料中要炖上三四个小时,酱驴肉的味道才会浓醇。盘中,驴肉纤维里的透明筋脉蜿蜒延伸,吃起来口感有弹性,慢慢品味,那鲜香的口味能袅袅入心。说起黄面的历史就太悠久了,据考证,莫高窟第 156号洞窟的壁画上就有制作黄面的画面,这里的黄面拉得细如金丝、长如金线,再浇上由豆腐、粉条、白菜烩成的卤子,滑爽筋道,是一道诱人的美餐。
敦煌人的早餐,是从一碗合汁开始的。起初我见到它的时候,以为是西北常见的羊肉汤。后来才发现,其实不然。首先这打底的汤,除了用羊骨头熬制之外,还加入了猪骨和鸡骨,据说合汁的“合”就来源于此。我感觉此字用得甚妙——调合、融合,才有和合之美。合汁的做法讲究,众鲜一起烹制汤汁,而汤色必须做到味醇色白 ;其次,在熬煮好的汤头里,加入羊肉片、猪肉丸子、木耳、青菜等 ;最后,加以碧绿的葱花点缀。
据说,敦煌合汁早在一千年前的明代就已经很有名了。这很有可能,敦煌作为河西走廊西出阳关的最后一座城池,无数胡商汉贾踏上西域远途之前,都会聚集在这里,采购大量的粮食和水等物资。早上那热乎鲜香的合汁、喧腾扎实的烙饼,就是他们在漫漫旅途中一次次回望长安的慰藉。
敦煌的别称是沙洲。沙洲夜市名声很大,夜幕降临之时,夜市里人头攒动,到处都是特色小吃。我在夜市吃到了一道专属于本地的甜品——甜胚子。敦煌是苦寒之地,气候干燥,适宜种植莜麦,甜胚子就是用莜麦做的,具体做法是 :挑选出颗粒饱满的莜麦,晾晒后去除表面的浮皮,蒸熟后晾至微温,拌入酒曲,放入罐里密封,让它在恒定的温度下发酵三四天即成。
甜胚子的做法和我老家醪糟的做法相似,但口感却不一样。醪糟是用稻米做的,发酵后,稻米变得软烂易下口,而甜胚子里的莜麦却始终 保 持 着 粒 粒 分明的形 状以 及 脆 韌耐嚼的口感。甜胚子还与常见的那种软糯香滑的甜品大不相同,它是用农作物酿出来的甜味,清甜可口,里面有一种源自大自然的朴素味道。我想,大多数人类对这种甜味没有抵抗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