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帅 胡振宏 王建堃
摘要: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是高校关注的重点人群,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生涯,还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进行研究,使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中的各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最终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就业困难群体;高职院校;帮扶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群体中存在着部分就业困难群体,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对解决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该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级,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呈金字塔形层层递升,低级需要首先满足,高级需要在低级需要被满足后出现。[1]
生理的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等需要属于生理需要,[2]该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也是最为重要、最有力量、最亟待满足的需要。个体可以通过获得一份工作用薪酬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
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为较低层级的需要,当生理需要满足后就会出现安全的需要。安全需要主要指生活有保障,避免生命危险,远离痛苦和恐惧。个体了解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险福利、职业保障等,都表现了个体对安全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也被称为社交的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朋友同伴的理解、关心和帮助。[3]个体在工作过程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协作,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模式,都可以满足该层次的需要。若归属与爱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个体可能出现孤独苦闷、焦虑不安的心理体验。
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体能自尊自重及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该种需要被满足后,个人将会获得信心,认可自身,表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相反,尊重的需要未被满足会使个体出现缺乏自尊、退缩、自卑的情况,没有足够的信心处理问题,难以应对困难挫折。
自我实现的需要。该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身的理想和抱负。个体的理想抱负不同,自我实现的形式也因人而异。有的个体将成为行业佼佼者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有的个体则将为社会带来价值作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及类型
(一)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因个体身体情况、心理状态、家庭经济情况、生活经历、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影响因素,使个体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面临就业困境,导致出现就业困难或心理失衡的高职院校学生群体。
(二)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
1.身体缺陷毕业生群体
该群体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身体存在缺陷,导致一些工作岗位无法有效胜任,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求职难度。[4]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不断提升,使得存在身体缺陷的毕业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比正常毕业生群体更多的压力和困难。
2.心理素质欠佳毕业生群体
心理素质欠佳的毕业生群体往往会对就业期望过高,他们不能接受求职的失利,因而出现过度焦虑、紧张的情绪,产生患得患失的心态,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不能正常的表达自我,导致求职的失败。失败的经历更加深了他们的不良情绪和失衡心态,因而出现恶性循环。如不能及时进行调适,该群体毕业生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导致不敢不愿面对求职就业,有意回避求职就业的情况出现。
3.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
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随着发放国家奖助学金、实施雨露计划等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极大程度上给予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经济上的支持,并在该群体学生就业过程中提供政策性引导和持续关注帮扶。然而,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自卑、胆怯、敏感等情况,不敢大胆的表现自我,不能积极的与用人单位沟通,不会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因此可能导致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失利。
4.学业困难毕业生群体
用人单位在招聘期间非常看重的一个条件就是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的优劣。毕业生优异的学习成绩、较好的专业排名往往能成为叩开招聘单位的敲门砖。然而,有部分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专业课成绩较差,专业排名落后,学习能力不足,无法拿到专业技能证书甚至毕业证书,这使得学习困难毕业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用人单位可能会认为该群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不足以胜任岗位要求,并且会增加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会导致该毕业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因屡次求职被拒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三、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分析
(一)依赖心理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他们缺乏主动就业意识,缺乏竞争的观念和展现自我的勇气。在就业过程中,他们不能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而是更多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希望将就业的机会送到他们手中。在依赖心理的作用下,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容易出现 “坐”“等”“靠”的行为,这将成为他们就业过程中的一大阻力。
(二)从众心理
部分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身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因此,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非常迷茫,往往出现别人干什么,我也跟着干什么的情况,而不考虑他人的选择是否适合自己。他们将其他同学的择业方向作为参照,盲目跟从,而忽略了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三)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指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和身边同学相比较产生不合理的期望值。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这部分学生容易忽略自己的自身情况,而和周围同学相比较。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该群体学生容易产生 “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导致迟迟不能和用人单位签约或出现频繁跳槽的情况。
(四)自卑心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录取分数相对本科院校较低,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自信,认为就业时学历竞争力不强。和本科院校学生同时竞争时,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 “历”不如人,对自己的能力严重低估,不能勇敢的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而自卑心理导致的就业失利又可能加深他们自我认知的偏差,加重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形成回避式、放弃式的就业自卑心理。
四、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基本是面向所有学生开设,这样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中的共性问题,但不能解决部分群体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个性问题。能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表面问题,但不能解决不同人群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需要从专业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展开,有的放矢地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二)忽略存在的发展性问题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在校期间,在不同阶段,关注和面对的就业问题也不尽相同。入学时,他们对就业的概念比较模糊,对就业的认知更多停留在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这段时期,他们的心理往往是轻松又迷茫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这时候对就业的问题发展为:我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我的专业能让我做什么工作。这时他们开始有了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思考。在临近毕业的前夕,他们可能会对就业过程中的未知充满担忧,如未找到理想的工作怎么办?在工作中如何和同事们进行有效沟通?根据就业困难群体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学校应分阶段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帮扶工作缺乏长效开展
高职院校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的持续时间,往往是在学生在校期间直至学生毕业后的一年内。虽然贯穿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始终,但从学生整体的职业生涯中看,长效性仍显不足。短期的求职补贴发放,求职技巧培训,提供各渠道就业信息等,都只能在短期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但对于学生的就业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等没有给予根本性指导。只有把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当成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获得成效。
五、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的引导策略
(一)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专业性指导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对就业困难群体加强专业性指导,使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清晰的认识,通过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能够让就业困难群体掌握一技之长,对自己能够胜任什么类型的工作有清晰的认知,进而找到工作,获得薪酬,满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同时,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够对自身的学习水平、专业能力、个人价值有清晰的认知,能够对自我合理定位,避免攀比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
(二)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政策支持
在基本的生理需要满足后,安全的需要产生并亟待满足。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对工作不满产生的心理压力,担心自身权益不能保障导致的过度焦虑,都会影响安全的需要。高职院校可提前收集整理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期间关注的与自身权益相关的各种问题,组织专场讲座解读国家就业政策,介绍就业权益信息,让就业困难群体能切实维护自身就业权益,减低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的不安全感。
(三)提升就业困难群体社交技能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后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鼓励和支持,产生对所在团队归属感,避免孤独感的产生。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就业困难群体专业同时,还应兼顾提升该群体社交的能力。通过以小组协作形式完成常规的实习实践环节,使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团队协作与他人配合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可以开展该群体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观察学习交往行为,体察自我情绪,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调整和改善交往模式,接受他人,接纳自我,从而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产生对团队的归属感。
(四)引导就业困难群体完成社会身份转变
就业困难群体学生从高校步入社会,需要对自身角色合理定位,完成从学生到职工的身份转变。并要学习如何以社会人的角色赢得他人的尊重。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对自身有清晰的认知。当就业困难群体学生能够对正确认识自我,对自我合理期待、合理定位,有效完成身份的转变,尊重的需要就能够得到满足。
(五)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当个体通过自身努力,對社会做出贡献或产生价值时,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以体现。高职院校可积极引导就业困难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入了解社会需要何种类型的人才,自己的职业能够为社会做出哪些贡献,将个人职业转变为人生事业,提升自我效能感,完善自我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六、结束语
通过对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面临问题的综合分析,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高职院校的帮扶工作应多方参与,多管齐下。从解决该群体学生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入手,通过加强专业技能指导、解读就业政策,满足该群体较低层次的需要。通过对该群体学生社交技能的指导,帮助其认识自我,合理定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逐步实现较高层次的需要,这对开展行之有效的就业帮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2] 张熙祥,方云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启示[J].学理论,2012(30):166-167.
[3] 李慧明.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大学生就业[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2):17-18.
[4] 孙长林.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培训帮扶工作的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2(07):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