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

2023-11-26 20:34陆彩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8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实践策略小学数学

陆彩云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核心目标,学生掌握思维能力,在面对问题时不仅能进行简单思考,更能主动、深入、创新地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简述了小学数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需要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即利用问题导入新知识、设计高质量课堂提问、构建生活化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发现问题并质疑、进行课后问题反思与总结等,以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实践策略

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等,数学问题是引导小学生不断思考、探究、创新的核心要素,在数学问题的引导下,小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学习和思考方向,大大提升数学水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法至关重要.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的内容及方法多种多样,如何更科学地设计问题教学法的过程,更好地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作用是教师需要实践探索的目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在一节课中,不可能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提出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小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教师的教学上.对此,在数学问题的设置上,首先遵循的原则就是趣味性原则.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学内容收集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并在课堂上根据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只有学生对问题感兴趣,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当然,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但也不能太难,若是太简单,学生回答了一两个之后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若是问题太难就会影响小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欲,从而打击自信心,所以问题的难度要适度,可以引发小学生的思考,根据教师的正确、合理的引导,从而顺利得出答案,小学生的兴致会变得更加高涨,时刻带着好奇心,并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促进数学课堂效率提高.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数学知识转化為有趣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让小学生看和听,通过刺激各个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二)全面性原则

很多时候在数学教学过于有针对性,导致学生只能学习到片面的知识,无法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仅针对数学知识的某一面,而是要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和渗透,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数学问题.教师在对待学生的事上也需要平等,不能因为一些学生学习好就特别对待,学习一般的学生就缺少重视,这样班级内的两极分化会更加严重,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甚至可能会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教师需要消除这样的思想,不能有太主观的情感,要学会客观理性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兼顾到所有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进步.

(三)教学尺度原则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能完全根据教师自身的想法和思路,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情况设定问题的难度,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变化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以确保在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实施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学生主体原则

“授人以渔”才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教师需要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而不是单纯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时刻占据主导地位,抑制学生思维发散以及主动探索的欲望,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踊跃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小游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既让小学生感到快乐,又能学到课本知识,实现寓教于乐.

(五)创造性原则

小学生本身的思维就比较发散,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在问题教学法时,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优势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新知识点学习的环境,顺利引入课本知识.在设置问题时,要确保数学问题的质量,既有趣又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使学生学会独立自主思考和探究,长期如此,小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对数学产生好奇,有探索的精神和欲望.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勇敢提出质疑,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中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了解他人对待问题的想法,彼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问题导入新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数学思维.而要想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引入新知,教师就必须做好数学知识的导入工作.正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数学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更多地通过问题导入做好教学铺垫,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形式展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基于问题的质疑精神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新知识、新思维、新技能的获取,实现问题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素质的逐步培养.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小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应用价值、实践意义等,教师可以先通过问题导入新知识,如:小米家正在装修,需要在主卧铺设木地板,装修一间卧室需要铺设多少地板呢?计算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学生可以表示铺设多少地板主要依据卧室的面积,接下来,教师可以公布卧室测量的数据分别是长为6. 2米,宽为3.8米,面积计算为6.2×3.8;然后,再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同学们请看,它和我们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应如何计算……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学生对小数乘法会有更加直观的理解和反思,对接下来新知识的导入和学习将会形成良好的铺垫,最终学生能利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课堂上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精心设计高质量的课堂提问

小学数学知识本身有着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前面所学的知识都将为下一高层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应加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互动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对此,教师需要对课堂提问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学会通过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掌握班级学情,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制订和调整数学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要确保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层次性,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很多小学生的几何观念较弱,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遇到思维障碍,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层次性问题: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和四边形?他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你能否分门别类地搜集和整理……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和思考,进而在开放性、集体性、互动性比较强的学习氛围下进行问题的质疑和解决,进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提升.

(三)构建生活化问题情境

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大部分都是浅显易懂的,但是也有很多的概念、定理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上存在困难,这时就需要数学教师创设形象、生动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兴趣偏好不同,所以数学教师在构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时,还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如针对低年级学生,要突出生活化问题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形象性;针对中高年级学生,要突出探究性、应用性,进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负数”时,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概念,以及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需要积极创设生活化情境辅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如怎样用数值表示温度?怎样用数值表示家庭资产总额?怎样用数值表示深度?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对负数有直接的理解,同时,将抽象化、复杂化的负数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对负数知识的理解,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质疑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和质疑是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和进步的重要动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问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总是单向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而应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提出质疑后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即便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也可以积极地向同学、家长或教师求助,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能做到所疑、所思、所探、所得的有机统一.同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对于学生表现出的个性化素质给予充分的尊重,即便有时学生的思考过程存在偏差或相对烦琐,但对于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尝试解决问题的精神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和表扬,进而让学生在问题思考与探究中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喜悦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情感.

(五)进行课后问题反思与总结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加强知识应用方面的反思和总结.即便小学生的数学反思与学习总结能力相对较差,数学教师也应充分发挥教学组织和评价引导功能,让学生在课后对学过的内容、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等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实践中及时查漏補缺.对此,数学教师要加强“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应用频率,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通过反思和总结使学生实现知识的持续积累和学科能力的不断进步.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供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请问现在是几点几分?2个小时49分后是几点几分?7点起床上学容易迟到,提前29分钟起床的话,闹钟需要定到几点?对于类似的时间问题,由于运算法则上的特殊性,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多进行与时间相关问题的反思与总结,掌握时间的特殊计算方法,并多结合生活实践反思时间计算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生的时间价值观念,

结 语

总之,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很多时候都是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在数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和设计上,教师应以问题问中心,制订更加科学的问题教学策略.同时,在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生动性、层次性、探究性及实效性,尽可能地创设多元化的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冯桂萍.提高数学问题研究能力的三种途径[J].广西教育,2020(21):131-132

[2]冯爱芳,马书敬.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81.

[3]王耀.试谈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2(03):25-26.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实践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激发思维灵感在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应用分析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