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及评价量表构建研究

2023-11-22 22:50王姗白洁李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课堂环境课程思政

王姗 白洁 李芳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医学教育工作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量化评价课程思政效果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本研究构建口腔医学课程中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及评价理论模型,分析、确立并细化相关维度和指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及量表和相关理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教师和不同高校不同年级组学生在对有效课堂环境及量表的认知理解方面存在不同。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口腔医学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及评价量表构建的观点和建议:以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为载体构建有效课堂环境,营造课堂教学环境氛围,将“情感”“情景”“知识”交融,提高学生深度感悟能力,助力有效课堂思政。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课堂环境;量表构建;口腔组织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1-0064-06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桥梁学科,是口腔医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是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口腔医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思政启蒙”的重要基础课。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下,[1-3]口腔医学高校教师要用好口腔医学教育的特色思政资源,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口腔医学生。[4]目前,口腔组织病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为科学实施口腔医学思政建设内容,需要构建口腔医学各亚学科的课程有效课堂环境及评价量表。本研究以口腔组织病理学为例,通过文献综述与模式构建方式初步完成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思政课堂环境及评价量表,为口腔医学其他亚学科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一、构建原理

理论依据:本研究依据Lewis提出的心理动力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律可以从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来判断。此原理演变到课堂环境中可以总结为“B=f(P*E)”,其中B代表教学中师生的行为,f是师生(Person)和课堂环境(Environment)互相作用函数。

理论原则:首先,课堂环境是能够提升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载体;其次,构建有效课堂环境(包括人文保障、细节保障、效率保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呼应与共鸣、自主学习意愿等非智力因素发展[5-8];最后,提高口腔医学课堂教学环境氛围教师引导的有效性,也包括教学软硬件环境、心理环境与学习氛围等要素。[9]

(一)口腔组织病理学课堂环境的评价方法

一般而言,有效课堂环境评价应该从教学质量标准角度进行评价,让教学目标实现高度达成,让学生学习实现高满意度,同时教学过程具备可操作性、开发性和引导性,这一特点几乎适用于所有课堂环境评价的要求。

同时,根据以上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参与学习者及课堂环境的互动理论,我们考虑将口腔组织病理教学课堂的有效因素总结为三个维度: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学习过程;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师生互动;教学环境支持(包括师生营造氛围与教学硬件)。这三个维度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有效记忆与有效学习,以上内容能够作为口腔组织病理学构建有效课堂环境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施依据。

对有效课堂环境评价包括主观法和客观法:主观法是应用课堂环境测量表,调查师生对课堂环境的真实感受;[10]客观法是由教师通过量表等方式,记录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及相关事件。

(二)口腔组织病理学课堂环境应具备的特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要采用“润物无声”的隐性模式,在教学互动中,让口腔医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价值观熏陶,例如救死扶伤、医者仁心,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奠定良好基础。[11,12] 基于此,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思政在有效教学环境中需制定德育目标,以实现立德树人、医者仁心真谛。例如,传递“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就是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的观念。在教学主导过程中,要体现教师的思政素质和教书育人素质相结合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理念,在教学评价方式上体现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的多元评价模式。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是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有效课堂环境“概念”在思政领域的尝试与实践。在理论模式与初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口腔医学專业课程的思政教学特点和要求,本研究构建出针对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的理论模式,如图1所示。

二、实验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五级量表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问卷调查中,融合课程思政理论模式的相关因素设计问卷问题,全部为正向问题;在研究工具上,采用SPSS AU软件对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构效度进行分析。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三所医学本科学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专业均为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包括100名2017级、2018级大四、大五学生,其中男生占全体研究对象的38%,平均年龄为22.2岁;口腔组织病理教师为7位。

(三) 量表构建和修正

我们邀请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督导专家进行相关研讨,对量表指标因子和访谈问题进行修订。最后,本研究在一个班级进行测试,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5的选项和问题,确定了12个选项(见表1)和12个开放式访谈话题(见表2),用于进行正式的实证和测验研究。

三、结果

(一)效度研究

从表3可知: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说明研究项信息可以被有效提取。KMO值为0.674,大于0.6,数据可以被有效提取信息。4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值分别是53.467%、25.928%、8.735%、8.105%,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96.234%>50%。说明研究项的信息量可以有效地提取出来。

(二)信度研究

在测量上,常用的考核指标是克朗巴哈α系数,本研究对应模型中三个教学环境维度、9个问题因子和9个问题。从表4可知:9个主要因子α系数数值在 0.9931和0.944之间,具有较高的信度。同时, 分析项的CITC值均大于0.4,说明分析项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同时也说明信度水平良好。总的α系数值达到0.943,可以看出,量表的三个维度都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三)教学维度和课程思政效果相关性

我们采用 SPSS AU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对三个维度的相關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显示:三个维度之间的Pearson's相关系数在0.331和0.403之间(p<0.05)。

以上结果说明,三个维度之间存在互相说明、互相影响的关系。三个维度在对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影响方面,也呈正相关性,最小为0.331,最大为0.953。详见表5所示。这更加说明三个维度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具有较高相关性,量表内部一致性好、相关性高,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分析与讨论

该模型以不同学科有效课堂环境构建为基础[8,9,13],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内涵与《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中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深度融合,以口腔组织病理学为例,为口腔医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从口腔组织病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角度出发,好的教学环境构建包括三项内容:其一,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及活动组织能力;其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其三,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任务情景的完整实施,实现对学生思想和心理感知的激发与提升作用。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角度,我们考虑多元、动态和全要素因素,重视外部评价,兼顾自我评价;评价体系需展现来自学生思想深处的反思、变化和提升,以及观察学生可能的外在表现,例如言语、行为等。

在本研究与构建课堂环境维度和因子指标方面,我们参考周丽敏等构建的相关理论框架,参与因素之一:包括有效课堂环境的客观评价、教学过程的客观评价、教学结果的客观评价,对以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有效课堂环境及客观评价合并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参与因素之二:学习行为资料收集、人际关系情况收集、人际关系场景资料收集。以上因素能够有效推动课堂环境预定目标的实现,[9]这些因素都成为此次量表指定的组成因素。

统计学结果显示:三个维度(思政内容深入挖掘、心理舒适度、课堂情景)及课程思政效果维度,均存在较高的效度和相关性,相关因子指标较好地归入其中。在信度研究方面,本研究设计的三个主要维度(思政内容深入挖掘、心理舒适度、课堂情景)和课程思政效果维度之间有好的信度;因子相互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课程思政维度和思政效果路径模型分析中,三个维度(思政内容深入挖掘、心理舒适度、课堂情景)和思政效果之间拟合度较高,满足有效课堂环境构建的标准,满足约定标准达成度,符合学生满意度、课程思政效果良好。因此,我们认为本研究构建的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及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同时我们观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课堂环境感知的差异,孙云梅等早前在大学英语课堂环境调查与研究模式研究中也发现类似问题。[14]这个问题说明课程思政的开展也可以成为师生互动内容,同时对教师的思政能力提出更高挑战,教师在价值观引领方面应该进入“引领-倾听-再引领”的过程,此过程涉及思政内容深入挖掘与心理舒适度两个维度。

对课堂因素中有效成分要善于把控,对消极成分进行排除。在“引领-倾听-再引领”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感同身受、情真意切、内容真实,做到首先感动、触动自己,才能将此思政要素融入课堂中,实现思政内容的深入挖掘。心里舒适度的维度主要涉及教师亦师亦友身份的合理转换,在思政内容主基调把控方面授课教师体现出权威性,在思政内容互动性方面体现平等对话精神,做到亦师亦友,达成较高的师生心里舒适度。

在课堂情景中,不能忽略的一个要素是口腔医学教育中的特色组成成分,即虚拟仿真与智慧教室,这些教育教学手段能够提供沉浸式授课体验。这项技术已经覆盖到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种植学、牙周病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15]其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临床情境下的真实反馈,学生的注意力与操作能力能够得到极大提升。例如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正颌手术虚拟仿真系统,允许学生探索正颌手术病人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计划。在增加前临床阶段真实感的同时,能够激发口腔医学生“医者仁心”的真情实感,尤其更加重视手术效果对患者未来生活质量的影响,医生的术后随访,对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有重要意义。此外,虚拟仿真教学与智慧教学联合应用在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中,是未来全景化教学与学习的载体,这对提升口腔医学生在行为与认知层面的能力方面十分重要。

总之,口腔组织病理学作为口腔医学的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在口腔医学生的思政启蒙中起着重要作用。依据建立的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及量表,围绕课程思政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了心理舒适度、课堂情景、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等,这些内容构成的量表,首先能够体现口腔医学教师思政引领的方向和高度,为口腔医学教育教学在课程思政领域提供参考工具;其次,量表充分考虑口腔医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参与感,提出课程思政内容在教学互动中的重要作用,从口腔组织病理学这门学科出发,为其他口腔医学亚专科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信息;最后,量表强调课堂情景中智慧教室、虚拟仿真等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体验感,也能够营造轻松自然的课程思政环境,做到“情感”“情景”“知识”交融,提高学生深度感悟能力,打造有效思政课堂。

参考文献:

[1] Kai Bartel, Thomas Kempa,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interkulturelles Management.商务印书馆,2016.

[2] 侯继红. 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导入[J]. 合肥学院学报, 2004 (4).

[3]杜蘅.跨文化交际与德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 中州大学学报, 2010 (2).

[4]张舒,邓媛媛.北京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1(16):128-131.

[5]Anderman, E. M. & H. Patrick.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conceptualization of ability, and classroom climate[A]. In Christenson, S.L.(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tudents Engagement[C]. New York: Springer, 2 013:137-191.

[6]Singh, M. & J. T. McNeil. Do learning environment differ across subjects and nations:Case studies in Hawaii, and Singapore using the WIHIC Questionnaire[J]. Learn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2014 (2):173-189.

[7]徐錦芬.不同结对模式对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2012(5):66-77.

[8]杨连瑞.课堂环境构建及评价研究新探索——《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研究》评介[J].山东外语教学,2020 (03):132-135.

[9]周丽敏,袁利平,梅明玉.外语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及评价量表构建研究[J].中国外语,2022 (04):21-29.

[10]Fraser, B. J.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s:Assessment, effect & determinants[A]. In B.J. Sandra (e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Education[J].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1998:1-15.

[11]冯仕猛. 理科课程思政要把握好几个基本点[N]. 光明日报,2022-01-11.

[12]李向东.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引导[J].中国高等教育,2019(09):18-20.

[13]王彬,崔玉平.高师教育学公共课有效课堂环境的构建与评价框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7):110-113.

[14]孙云梅. 大学综合英语课堂环境调查与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6):438-444.

[15]王振慧,杨宏业.虚拟仿真技术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22 (09):811-814.

(责任编辑:王义祥)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Scal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 Oral Medicine Courses

—— Taking Oral Pathology as an Example

Wang Shan1  Bai Jie2  Li Fang3

(1. School of Stomatology,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3.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Hain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o create a new model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Quantifying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oint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is study constructed an effec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evaluation theoretical model of oral histopathology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stomatology course, and analyzed, established and refined the relevant dimensions and indicato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and scale have high consistency with related theories,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of effec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scal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tudents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and different grade group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effec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 of stomatology cour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cale were offered. It was supported that building an effec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with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bility as the carrier. It may be effective in by integrating "emotion" and "scene" and would improve students' deep perception ability and facilit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Key words: Stomatology specialt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Scale construction; Oral histopathology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改良后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的设计与实施--口腔组织病理学为例(QJY20221060)。

作者简介:王姗(1982—),女, 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以口腔医学为主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白洁(1982-),女,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以眼科为主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通讯作者:李芳(1981—),女, 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以口腔医学为主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课堂环境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如何改善高中物理教学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探索
谈谈宽松和谐式小学语文课堂构建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提升物理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