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探析

2023-11-20 10:26王碧羡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政策

王碧羡

【摘要】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双减”政策的深入贯彻和实施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分层作业的应用,不仅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而且对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价值,并提出了分层作业设计的几点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价值

首先,分层作业设计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分层作业设计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围绕相关的数学知识点设计出能够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难度不同的题型.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不断的学习和钻研,这有助于数学教师作业设计水平和教学设计水平的提升,加深数学教师对“双减”政策以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的认知,促使数学教师教研水平得到逐步提升.

其次,分层作业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分层作业设计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从基础知识着手逐渐进行拔高和拓展,为各层次学生设计出不同梯度的作业,进一步优化作业的针对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完成作业效率的提高,改变了以往的作业模式,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分层作业设计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拓展,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感受其中的魅力,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更加深刻的领悟和应用.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目前,在新课标和“双减”政策深入推广的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减负增效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和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减少他们的家庭作业负担,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摸清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习态度、考试成绩及数学基础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通常可将学生分为A层、B层和C层:一般A层次的学生具备特别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B层次的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自身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C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以及具备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不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划分好层次之后,数学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任务,满足各层次学生对作业的需求,提高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高效、高质地完成数学作业,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效果,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为例,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和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A层次的学生平时作业完成的正确率比较高,上课积极参与互动,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为A层次学生设计一些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并选择一些复杂的例题穿插其中,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解决问题.B层次的学生平时完成的大部分作业都是正确的,参与课堂活动比较积极,学习效果一般.教师可以为B层次学生设计难度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深化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C层次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正确率比较低,课堂表现比较差.教师可以为C层次的学生设计基础性的数学问题,反复练习课堂例题,针对难点可以给予学生一定提示,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点,促进学生完成思维的转化.

(二)采用多元化的作业形式

为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数学作业,数学教师在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数学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使其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创新作业模式.当前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作业形式:第一种是书面作业.书面作业主要来自练习册或者课后习题,通过完成练习册和课后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加深和巩固,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二种是体验型作业.数学教师需要摆脱课堂教学的限制,设计一些实践体验型作业.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充分地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能够学会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第三种是拓展型作业.这类作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和挑战性特征,需要学生不断探索和思考来挖掘自身的潜能,应用自身的思维潜能来解决相应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眼界的开阔和知识的积累以及能力的发展.第四种是自学型作业.这类作业主要适用于课前的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相关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和兴趣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引导和讲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课为例,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学生设计如下几种形式的作业.作业一: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四种判定方法设计四道题目,强化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的掌握.作业二:要求学生深入实际生活寻找一些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利用自己所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对其应用的目的进行具体分析.作业三: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通过动手实践寻找相关的证据证明“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作业四: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下一节的学习内容,自主掌握和学习三角形的绘制方法.以上数学作业形式比较多样,不仅涉及基础题目,而且涉及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拓展性的题目,有助于学生开发思维.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任务,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通过作业的完成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消化吸收和应用.

(三)重视作业梯度设计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自身所具有的认知和经历具有很大的差异,遇到相同的问题其各自表现的态度和采取的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认为问题比较简单能够迅速解决;有的学生可能对问题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存在一定的疑惑;有的学生可能对问题完全不了解,解决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正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学习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数学教师要结合教材,并根据每名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实际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为了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数学教师要基于A,B,C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设计相应的数学作业,并鼓励学生在完成相应作业的情况下探究有难度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而且可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以“二次函数”这一课为例,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数学教师引入了一道中考试题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变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解答题目.

(1)求拋物线的解析式.

(2)试在线段AD下方的抛物线上求一点E,使得△ADE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ADF是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点F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以上数学问题的难度呈梯度式设计,里面不仅涉及了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而且涉及了一些比较复杂的二次函数知识,既可以满足C层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需求,又可以满足B层次学生在解题方面的拔高需求,同时可以满足A层次学生在解题方面的拓展需求和挑战需求.因此以上梯度式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满足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促进各阶段学生数学能力的共同进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开展分层评价

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从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和学生等方面进行分层设计,还需要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层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利用作业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分层作业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对评价内容进行分层设计,而且要对评价主体进行合理划分.如果在作业评价过程中只是依靠数学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单向评价,可能发挥不了评价的具体作用和价值.所以,数学教师在评价时要建立如下分层化的评价主体.第一层评价主体是学生,第二层评价主体是家长,第三层评价主体是教师.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而且可以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帮助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进一步优化作业评价的效果.

比如,在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之后,数学教师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在组内对成员的作业进行相互点评,指出组内成员作业中不足的一面和优秀的一面;然后鼓励家长对学生每天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通过作业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最后,教师根据家长评价的结果以及学生自评的结果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性评价.

另外,在评价作业时,数学教师要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教师可通过评价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准确推断,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而对教学方案以及作业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以“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这一课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数学教师为学生布置了相关的统计调查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调查的数据进行相关计算,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出相关的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主要以鼓励为主,比如:“大家这次统计调查任务完成得比较好,但是获取的数据以及后续的计算精确度不够高,后续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努力.”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作业成果,而且明确了学生存在的不足.针对B层次学生,数学教师需要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明确,比如:“本次统计调查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是其中存在着个别数据不精确的现象,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法需要进一步斟酌.”针对A层次学生,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提高评价标准,比如:“在完成本次调查统计任务的过程中,你们还可以尝试着采用别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挣脱既有解法的束缚,发散你们的思维.”以上分层评价工作的开展,不仅能让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进行充分认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日后努力的方向,提高学生对完成作业的自信心和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减轻以往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困扰和负担.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深入贯彻和实施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模式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以及作业评价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和价值,推动各层次学生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切实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明洋,于彬.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探索与解读[J].数学教学通讯,2023(08):8-10.

[2]吕元斤.“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措施探究———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J].考试周刊,2022(38):71-75.

[3]夏春梅.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与评价[J].名师在线,2019(15):18-19.

[4]陆欢.加强作业研究提升作业效能———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J].读写算,2021(04):127-128.

[5]陈永旺.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2(23):88-90.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数学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