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与应用

2023-11-20 00:29周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小学数学

周宏

【摘要】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很多的联系,这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所以数学教师要积极创设、应用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目标出发,从贴近生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反思生活、用于生活几方面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创设与应用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数学学科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数学教师在强化数学基础教学的同时,需要兼顾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要求.同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实践性与实用性是其重要特征,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还相对简单,能够真正独立开展深入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更多时候需要数学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多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开阔学习视野,丰富了解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渠道,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进而提高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目标

(一)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当中,有些数学概念、定理等知识内容是相对抽象和晦涩的,小学生理解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障碍,甚至会影响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及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而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数学知识的呈现会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能够减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进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下,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导入丰富的数学元素,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互动和合作,在数学游戏、数学生活竞赛等活动中实现更加轻松、高效、愉悦的学习,进而确保数学教学质量.

(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教師必然需要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借助生活化教学素材的开发与整理,以及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科学创设,可以让小学数学教学突破现有教材的内容限制,提高数学授课的广度与深度,减少学生对数学知识、定理等抽象知识的陌生感和心理距离,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道理,进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接自己的生活,从被动学习和题海战术的错误学习观念中解放出来,奠定高效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基础.

(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由于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比较强,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使数学知识不再显得枯燥、乏味,也可以使数学知识体系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彩,如数学教师通过对数学应用题的开发、整理和应用,可以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中消费、出行、环保、历史、自然等多个领域的融合,促使学生认知生活、反思生活、体验生活,从包罗万象的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进而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和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策略

(一)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大多是基础性的内容,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并不大,但是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定理等相对抽象的知识,有很多学生则会遇到理解障碍,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建立起与生活实践之间的有效联系,甚至因此而影响了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还相对较弱,所以在建立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方面的能力相对欠缺,个人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容易受到个人学习偏好的影响.鉴于此,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教学促进价值,结合教学进度和授课内容及时搜集生活化教学元素,营造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探究欲.同时,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进而减少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更好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逐渐树立起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情感,进而在数学课堂内外实现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内容时,很多小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认知都是相对模糊的,所以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要多融入直观性、形象性比较强的图片或现实生活中的几何现象,先让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全面了解,然后通过更加直接的“生活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你的课桌上有哪些平行的、垂直的线?教室的墙面上有几对平行或垂直的直线?你能描述下它们的主要特征吗?”通过对这些生活化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引入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有效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在相互谈论和反思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除此之外,数学教师也可以提前拍摄一些生活性、形象性、趣味性比较强的图片,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找出图片中平行、垂直的线,必要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体验生活,促进知识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依托和参考工具,但是基于数学课程的特点,其教学过程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同时,有的数学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过程习惯于以应试为导向,导致学生的学习陷入“题海”的困境,难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和吸收.鉴于此,授课教师在基于数学教材开展教学时,还应让数学知识及时回归生活实践,借助生活化情境来延展数学课程的授课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持续活跃,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学习价值和乐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数学教师也可以开发一些贴近生活的实践性学习项目,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开展广泛的合作学习,营造出良好的数学实践与体验氛围,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突破教材、走出教室,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在体验生活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围绕某一生活主题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进行统计、识别和评价,必要时可以在课堂上导入一些短视频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可以带着目的去统计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将会认识到生活实践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将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如讲解雾霾等恶劣天气的特征、起因以及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不良影响,并尽可能地用数学统计图进行展示,这对学生理解吸收数学知识以及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感知生活,保持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学习自制力较弱,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热情大多没有持续性,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和潜能,数学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为学生留下感知数学和探究数学的空间,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因此,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具备开放性、实践性、互动性的特征,避免浅层化、机械化,要为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创造条件,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生活化学习活动,做到感知生活与感知数学相统一,能够利用数学知识来反思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实现数学学科思维和素质能力的系统化培养,不断完善个人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素质.

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的内容后,一味地给学生布置计算类的作业或习题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步提高,所以教师可以多创设一些生活化的应用题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有所感知,准确把握其中的数学现象和规律,保持感知生活数学的学习与探究热情,然后在生活应用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缺陷与不足,进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反思生活,注重学习应用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数学现象,但并不代表这都是可以应用到数学课堂之上的,或者是一成不变的,学生要想实现高效学习,关键是要对生活中典型的数学问题和现象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探讨.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要有意识地培養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念,兼顾数学教学的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同化培养.鉴于此,数学教师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时,既要重视常规素材的开发整理,又要适时导入一些不合理现象,或者创设富有层次的生活性问题,让学生在生活案例中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知识、反思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同时,随着小学生生活阅历的增多,其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发现能力、探究能力都会不断增长,所以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情的调研和把握,结合学生的素质现状来创设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让学生在反思生活与知识应用中实现持续性的进步.例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除了依托教材开展知识内容的讲解外,还应当积极通过生活实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在解题中提高学以致用的数学素养.

对于该题的解答,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梳理题意并获取解题信息,如图1所示:

可以说,通过该线段图的应用,已修公路、未修公路部分可以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对于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答可以有效突破自身的思维限制,解题思路变得非常清晰,能轻松完成对问题答案的探究与计算,持续提高自身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降低犯错和出现思维偏差的可能性.

(五)用于生活,加强实践延伸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数学积累,发展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其他学科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由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知识内容体系比较复杂,有些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分散,加上授课教师的课时安排相对有限,如果数学教师不能及时、科学地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就有可能使数学教学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活化、实践化教学能力,积极关注和善于发现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创设出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建立起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多维联系,打造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授课空间.不仅如此,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还可以增强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让学生在生活与自然中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反思更多的数学现象,感知数学课程的魅力,开拓数学学习的视野.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计算银行存款利息的作业,要求学生调查不同银行中存期分别为一年、两年、五年的存款利息,然后计算存入五万存款后各个银行不同存款期限的利息各是多少,并比较哪个银行利息更高.这一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应用,还可以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素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高效.

结 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是建立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内在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理解、吸收和应用,数学教师需要增强生活化教学意识,不断提高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力,基于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加强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在课堂上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凤萍.生活化情境下构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策略[J].家长,2021(10):59-60.

[2]王淑琴,张健红.小学数学“大情境”创设之我见[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3):124-128.

[3]曹青.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才智,2020(10):14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课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的策略分析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