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定永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四川 德阳 618500)
高校德育工作远比想象中要更为复杂,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简单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约束行为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德育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其中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任何一方面的内容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其教育效果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性质及方向。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致力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标准被打破,如今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要求高校注重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践行民族精神,懂得抵制功利化、享乐化的思想,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自身思想会决定其行为,只有拥有了正确的思想,才能保证行为的有效性,进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并且将各项工作进行落实,切实对立德树人理念进行践行。我国历来重视高校德育工作。我国传统德育工作存在一些不足,新时代背景下所开展的德育工作则需对这些不足进行有效弥补。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指导[1];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具有创新性,注重与学生互动,通过引入案例来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准则。
如今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外来思想的冲击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产生影响。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建设,高校需开展德育工作。换言之,高校德育的开展是学校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在开展德育时会向学生讲授我国传统思想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社会意识形态,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高尚道德品质的建设。院校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德育,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辅之道德教育,将二者进行有效统一,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社会价值,明确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致力于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的德育工作有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德育内容及性质会受到社会发展需求的影响,如今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于高校德育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完善自身思想,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培养出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优秀人才[2]。社会的稳定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则是其中一项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能为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奠定良好基础。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分阶段进行,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有正确的感知和体验。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行为,进而更加高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德育工作的实质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承担起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抵御不良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对我国思想始终保持认同感。
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使得能够被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多,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学习空间,使得现有的教育工作处在一种多元化的空间中,这能给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便利,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充斥大量的思想,虽然其中有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但不乏一些不良思想,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对此,院校需要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将互联网技术便捷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合理应用在教育工作中,帮助学生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内容进行全面理解,正确辨别网络空间的不良思想,进而建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标准。
如今许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逐渐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背景下,微教育理念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微教育简单来说是指结合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德育的具体内容进行学习媒体平台的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德育工作者和学生进行在线沟通互动,让正确的思想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也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打破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弊端,真正实现自由化、开放化的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既能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效率进行提升,也能对教学成果的目标进行扩大。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保证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从当前的实际教育情况来看,开展的德育普遍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采用的教学内容很长时间都不会进行更新。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对时代的理解,导致大学生学习到的德育内容与实际发展情况并不相符,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建设。
学生在接受德育时,需要将自身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但是目前的德育工作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充分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所学理论知识与道德相脱离,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此外,部分院校一味强调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由于思想认知方面存在偏差,德育工作的开展会受到一定影响。
德育内容是否丰富会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目前部分院校的德育内容较为空泛,所采用的教育形式也过于单一,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代背景下既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德育应转变原有的教育模式,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方法,将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多元化主体的特点,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专业课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不仅要对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还要结合专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3]。专业课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所体现出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学术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决定了专业课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专业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培育时,始终坚持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理念。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良好的德育。
德育的内容众多,包括明确理想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了解英雄事迹、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等。所确立的德育内容是否完善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国家和社会“德”的结合,既要考虑个人的发展,又要兼顾国家的整体发展,因此德育工作的重点需要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德育内容中还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全面的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德育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懂得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现有的德育内容。
学生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主体,自身原因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开展德育,分别是思想道德、社会实践、创新及人文素养,简单来说,思想道德维度是指了解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宿舍生活情况以及遵纪守法情况;社会实践维度是指学生参与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公益活动;创新维度则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考查,查看学生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人文素养维度则是对学生的课程考试情况进行考查,了解学生的人文活动参与情况。不同的维度对于学生的个人能力考查不同,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体,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因素,从多方面入手来提高德育质量。
1.建立德育测评机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想要进行德育系统的建设需从多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注重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建设。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力,如果教师具备较强的育人能力,则能对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指导,通过发挥榜样作用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院校要建立德育测评机制。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培育,还要注重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德育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需要确定明确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制定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4]。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作用,使得每个教师的德育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2.重构教师岗位。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对教师岗位进行重构,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全面融入教师岗位的设定中。传统的教师岗位设定仅以大学职能为依据进行简单的岗位划分,该种岗位的划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此,需要综合考虑目前德育工作开展的目标及方法,结合多项因素来对岗位进行设定,保证不同岗位的教师能够高效完成本职工作,同时能对自身的德育能力进行提升。当教师形成正确的思想发展目标后,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进而凸显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带动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交往能力为目标,对原有的德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注重增加道德实践活动。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为前提基础,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时,院校需要发挥其指导作用,丰富现有的德育课程活动内容,调动起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各项德育课程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在一些关键环节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道德表达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5]。
德育工作的开展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院校需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以良好的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要对现有的德育文化制度进行完善,以院校的校规为基础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文化管理工作。将德育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此外,还需注重对德育文化进行大力宣传,院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广播站和宣传栏,定期对德育内容进行展示。在完成相应的传播工作后,需要通过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而对德育文化环境的建设进行调整和优化。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充分认识德育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此来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高校所开展的德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构建德育测评机制,完善德育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