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冰
(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
首先,教育目标是类似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与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节奏,思政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得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具备优良品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政治素养等。所以在培养目标上,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的。其次,人才培养重点基本一致。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思政教育目的也非常明确,要求学生既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又要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寻求解决对策[1],因此不论是思政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品质,希望通过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令学生具备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素养。最后,思政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如在人才招聘环节中,首要考虑的是“德”。个人品德的形成,不是短期的技能训练能够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
理想可以为生活指明前进的道路,而信念则是成功的关键。青年要将自己的理想和国家命运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一番作为。大学生要有为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情怀与理想,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行业规律,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道德水平。大学生在进行自主创业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专业与行业不匹配、理念不够坚定等问题。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结合起来[2],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大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确保大学生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从本质上讲,职业规划是一种价值规划,自我管理是对欲望的控制。择业观是价值取向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就说明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大学生的个体情感与民族情感的有机统一,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设想一种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就业观念,结合自身能力和意愿,决定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方向;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国内外市场形势,透彻地解读国家相关政策,从而制定出眼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以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思想觉悟高、个人认知清晰,无论投身企业还是自主创业,都可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职业精神投身职场,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成为我国未来市场经济转型和产业创新扩容战略的人才保障与中坚力量。因此,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创业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择业观和创业观提供保障。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马斯洛在需求理论中指出,一个人的生存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去寻找更高的需求。当前,社会物质需要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而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也在逐步提高。同时,部分大学生因家庭关怀较多,形成了任性、过分依赖家长的心理,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些大学生会出现困惑、迷茫、挫折感、易激动等问题。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保证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理性应对[3],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摒弃不良的习惯,从而为以后的创业活动积累更多的经验。
部分高校错误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划入德育范畴,无形中将心理健康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对接关系,狭隘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为了服务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矫正便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这就改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标、人格健全等更高层面的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一些大学还没有重视创业教育的作用,一味重视创业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受此影响,思政教育理念和创业理念存在严重偏差。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课堂授课+个案研讨为主,长此以往,会让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冷却,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就目前情形而言,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教师的讲解占据大部分教学时间,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由于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使得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生能力与现实需要发生脱节,使教学成为一种表面形式。
创业教育对思政教育有很强的依赖性,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课,缺少与创业有关的实务内容的设计以及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缺少相应的培养机制,尽管有相应的教学规范,但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衔接还不够紧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够,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实际操作中,创业导师与思政教师往往是同一教师,他们要承担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责任,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有些教师本身又缺少创业经验,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体,对于所教授课程的内涵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共同展开知识与实践的探索。如果教师自身能力不足,教授知识时便会捉襟见肘,也很难让学生产生深刻的理解。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大学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仍然沿用口头授课的形式,这种形式比较单一,单纯依靠这样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认知是不科学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思政教育缺少学习兴趣,长期下来就会对思政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改革教育模式刻不容缓。比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微课的方式,将思政课的内容融入课堂,让学生能够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所以,要把这一理念融入创业教育。
此外,以思政教育为基础,树立学生的创业观。大学教育非常重要,其内容之一就是创业教育,教师在给学生传授思政理论的同时,还应传授创业精神,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性。理想教育是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内涵包括人生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正确的创业观念,也会懂得树立创业思想之后,要继续努力,要坚守自己的理想,而且在创业之际要有一个清晰的奋斗目标。经过正确的思政教育,学生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要达到创业目的[4],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因为没有经历过挫折而心理承受力较差。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自己的内在力量,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开展思政教育可以从思想上、行为上去影响学生,令大学生在创业时把握机会,保持科学的心态,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教师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为避免学生内心想法不切实际,要通过实践来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教学方式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在进行创业教育时,教师应将思政教育纳入其中,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思想状态,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因此,大学教师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创业平台,让他们亲身经历创业,以便在踏入社会之前可以将自己的创业理念付诸实施,这样既可以减少失误,又可以验证他们的想法是否可行。另外,大学应该设立一个可以让学生“大展拳脚”的创业基地,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从教师的视角出发,要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使其在创业过程中做到科学、理性。通过分析实习存在的问题,积极调整教学计划,不断总结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创业思路更加清晰,取得更加理想的创业成效。
此外,注重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创业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创业教育为国家培养全面型人才,因此教师要有远见,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知识。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成不变,要善于把握形势。例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将理论知识与国内外的时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当前时事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得学生形成创业理念。同时,在实施思政教育时,要结合时效性的个案,使学生的思想活动更加活跃。在实施创业教育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施展空间,要避免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实施学习计划。因此,在实施思政教育、创业教育时,应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使学生得到正面的指导,从而为他们的就业、创业和思政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业教育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可以给他们更多的选择,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在开展大学创业教育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又可以让他们对创业教育有更深入的理解。要适应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其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必须根据现实状况,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合理调整。在课程设置上,要把创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促进创业教育的普及,又促进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形成。这既是为了激励学生,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如果发现了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可以把他们的兴趣当成未来创业主题,这对于提高创业教育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构建校园创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无论是创业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熏陶和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受到教育。由于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十分突出,因此必须不断地改进和优化现行的教育制度。如此一来,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时也能接触到创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对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当今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但对理论知识有很多需求,同时也需要一些实践性的学习模式。因此,高校要根据现实条件,为大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实习基地,为他们提供便利、快速的学习方法。大学生贷款、大学生创业场地租赁都是大学生创业的好机会,既可以让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积累创业经验,也可以在创业的全过程中总结自身的不足,从而对未来创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心理辅导。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大学生逐步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又可以使其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三观”。
大学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创造创业环境,促进创业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创造创业平台,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使得高校、企业与学生有交流渠道,让学生清楚社会对人才提出的确切要求。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创业教育、思政教育等相关内容作为教学指导,明确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通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令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衔接。相关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创业模拟大赛、学科大赛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中,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学校可组织以理想为主题、以社会服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主题教育,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家发展、社会建设等问题,还能对个人发展、个人选择等问题展开积极思索。与此同时,通过开展专题教育,促使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制订创业计划,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引导大学生加入社团,让他们在社团中积极参与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式不能一成不变,而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应将思政教育纳入其中,使其保持良好的思想状态,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勇于面对困难。在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时,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创业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形一种坚定的信仰,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助力其未来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困难,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以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思维方式去开展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