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2023-11-02 04:22张婉璐王雪超徐曼
国际公关 2023年18期
关键词:新时代

张婉璐 王雪超 徐曼

摘要:高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拓展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建设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视角来看这是一个值得探析的问题。本文从目前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出发,试图挖掘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旨在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形式、打造以专业为基点的品牌化志愿服务队,进而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文明实践

进入新时代以来,志愿服务群体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同时也能良好地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更需要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激励不同专业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为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因此,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志愿活动对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志愿活动对高校建设的理论价值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能挖掘人内心真善美,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普遍以课堂、讲座或者会议进行单向传播,这种形式已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在社会上的一种实践,体现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自觉展开志愿活动,从而理论联系实践,主动积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这种形式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被动传播的教育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鼓励大学生弘扬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人类社会进步以及人全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公益性、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志愿精神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分化加重,社会上也随之暴露出道德败坏以及伦理价值缺失现象。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形成志愿者文化的重任,需要为社會和谐的建设注入力量。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志愿精神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既推动大学生志愿组织服务社会、成为社会保障的有益强化,也很大程度促进大学生弘扬志愿精神,增强了社会凝聚力,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成立、推进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进社会福祉。

二、志愿活动对高校建设的实践价值

(一)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化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志愿服务的萌芽,我国的志愿服务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也变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志愿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途径,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意义重大。

高校专业众多,人才集聚,充分挖掘大学生专业特色、人员特长,鼓励带动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进而形成以专业为特色的志愿服务分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在专业的加持下申报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社会。这些项目既是专业的实践化,同时也扩充了高校精神文明实践的项目库,确保志愿者在活动前有所选择,活动后有所收获,从而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塑造奉献、友爱、互助的高校文明之风。

(二)创新高校劳动教育形式

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尤其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被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广大青年学生已经普遍形成 “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认知。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劳动教育实施的效果以及形式有待加强。

劳动教育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能有效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志愿服务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劳动价值和内涵,是构成劳动教育实践、培育劳动者精神风貌的重要方面。在丰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劳动的成就感以及幸福感。由于学生群体数量大、专业范围广,因此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也必然多样化,学生在精心策划志愿活动的同时也创新了劳动教育形式、丰富了劳动教育内容。[1]

三、唐山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现状

唐山是中国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末,唐山大地震后,一大批志愿者通过扶孤助残走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从1990年起,唐山连续33年开展 “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活动,持续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品牌化、个性化发展,不断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全市在册志愿者总人数已达148万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6 500多支,建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近4 000个,被誉为 “留住雷锋的城市”,为加快 “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凝聚奋进力量。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者在数量、参与群体、服务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唐山高校的志愿者在 “英雄城市 大爱唐山”的光辉历程中书写了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发人深思、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的良性成长和健康发展。

(一)志愿服务主体意识低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是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对唐山市本地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发现,参与活动的59.76%的志愿者来自一年级,27.25%的志愿者来自二年级,9%的志愿者来自三年级,而仅仅4%的志愿者是大四的学生。尽管高校中大学生志愿者注册人数众多,且在不断增加中,但是很多志愿者对志愿服务认识不足、缺乏公益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热情低且具有服务倾向性,荣誉感强、短期性的大型活动更能吸引到志愿者,如2021年的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2023年唐山城市马拉松比赛、2023年第七届河北省旅发大会等志愿服务,而像创城清理卫生、交通志愿疏导这种真正能够在细微处和平时体现志愿服务水平的活动却参与度不高。[2]

(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唐山市境内高校志愿服务的形式大体包括环境卫生清理、困难群体帮扶、特殊对象帮扶、社区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公益捐款等形式,而且往往是短期活动,即便是长期的 “敬老、爱老、帮老”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也趋于相同。

综上可知,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形式过于简单,内容没有太多创新,质量亟待提升,教育内涵不凸显,没有很好地结合专业特长,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锻炼,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特色化建设,缺乏品牌活动,距离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的标准和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

(三)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唐山市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基本上仍然由学校、院系团委、学生会或青年志愿者协会统一组织,学生被动参与,志愿服务团队的管理不够规范。目前,存在高校志愿服务团体内部管理薄弱,体制不完善,没有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团队管理机构,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挂靠在学校或院系的团委。从调研情况看,约有76%的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前没有参加过系统培训,19%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前只是接受了很简单的培训,志愿者培训机制还不完善。

志愿活动效果不明显。唐山市部分高校缺乏对志愿活动的有效监督,在志愿服务结束后,没有及时跟进服务反馈以及有效评价机制,以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来衡量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成为普遍现象,这样的衡量条件导致志愿者缺乏动力,往往为了完成任务而参与志愿服务。

(四)志愿服务队伍专业性不强

调研中发现,有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招募志愿者时,以大学生青年加入为单一考量要素,放松了对志愿者其他因素的考量,如加入动机、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这致使志愿者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时,经常由于志愿受活动时间、地点等限制,只能征集无课程任务的在册志愿者,没有固定的专业志愿者,这就导致志愿活动效果不佳、志愿者服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体验感都不是很强烈,最终导致志愿服务效果无法保障,而志愿活动的专业化以及品牌活动都难以有效推进。[3]

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创新路径

(一)强化文明实践志愿精神的培育意识

大学生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内在体现,指一种互助、不求回报的精神,倡导 “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而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

高校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主体意识低的现状,应当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培训时期加强志愿精神的理论学习,提升其志愿精神的认知水平。如高校应不断挖掘理论联系实际的载体,在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具体情况下,除了思政课堂的引导外,在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用理论来武装头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唐山新发展理念结合起来、同唐山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素养、不断强化文明志愿精神;同时加强校园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如巧用宣传栏展示身边的志愿故事、善用学校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号做好先进事迹、闪光人物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关注当代社会志愿服务现状,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使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积极发挥自我能动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创新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队伍逐年壮大,截至目前,我国注册志愿者已逾2.3亿人。但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支教助残、社区服务、公益环保等方面,且在地域选择上更加偏重城市服务。

新时代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要充分考虑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积极调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方向、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增加科学技术手段在志愿服务内容中的比重,加强 “校地联动”,结合地区发展需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如学校善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宣传志愿服务成果,地方政府通过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实现志愿者服务意愿和服务需求的完美对接,进而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实现双效服务,以此减少人力资源等的浪费。如此才能更好地积极迎接新时代下志愿服务工作的新挑战,开展新形势下多元化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三)专业优势与志愿服务深入融合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已项目化发展,为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推动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建设,在志愿服务队伍的组建阶段应注意深入挖掘适合本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潜能,将志愿服务成员指派到符合其专业方向的岗位,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实现术业有专攻,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五、结束语

大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志愿服务过程中既是将课本理论外化于实践的有效途径,又是培育社会责任感、积极奉献社会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在校乡合作的背景下发挥志愿服务的实际育人功能,有利于激发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同,提高其在服务过程中的体验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反哺社会与国家,从而打造高校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参考文献:

[1] 朱爱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2):76-77.

[2] 何建新.当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基本思路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6):73-74.

[3] 张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06):235-236.

课题项目:本文系唐山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创新路径探析—基于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视角” (课题编号:TSSKL2023-241)。

作者简介: 张婉璐,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就业;

王雪超,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

徐曼,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教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