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教学现状研究

2023-11-01 06:32韩姝敏史红霞
知识文库 2023年19期
关键词:音体美双减问卷

韩姝敏 史红霞

“双减”政策是我国教育生态优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全国各地推进落实“双减”政策并初步取得成果的前提下,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部分地区初中教学现状,结果发现,政策出台后学校作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作业减负未达政策要求;学校班级规模过于庞大,教师难以兼顾学生个体;课后服务内容有待优化,音体美课程实施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政策落实情况缺乏监控,教师职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关切;家庭教育缺位较严重,家长教育理念滞后。对此具体提出以下建议: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加强作业管控、缩减班级规模,加强个体教育、健全课后服务,保证音体美课时、促进备课研习,关心教师职业发展、指导家庭教育,形成减负共识。

我国政府对于学生负担的关注从未减少,减负政策也不断成熟、全面、深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国各地纷纷制定实施方案并予以推进。

政策印发后,关于“双减”政策的研究层出不穷,主要集中于“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相关现状调查研究和“双减”政策有效实施策略研究两方面。其中,现状研究包括政策实施现状、特定学科教学现状、社团发展现状等方面;策略研究中鼓励教育者在满足控制作业总量、摆脱机械灌输、杜绝唯分数论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作业功效、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等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同时关注考试方式、评价制度、学习动机等因素对学生和家长观念的直接影响,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据此,本研究试图以“双减”政策的相关研究为依托,整合与初中教学相关的各种因素,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了解“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教学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其中问题,提出具体优化建议。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为了方便取样并考虑到取样的广度,确定分别位于山西省北部、中部、南部城市三所初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并回收得到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的样本分布特征如表1。教师问卷在性别、教龄方面分布较为平均,学生问卷在性别方面分布平均,在学校位置方面,绝大多数(72.8%)学生来自城市学校,极少来自县城、乡镇或农村的学校。

学生问卷包括七年级231份、八年级179份、九年级167份;教师问卷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音乐、体育、美术学科,如图1,其中语文教师的问卷发放回收数量较多,达到24.4%。总体来看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的样本分布较为全面,可以对初中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映。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研究工具为《“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教学现状研究——学生问卷》和《“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教学现状研究——教师问卷》调查问卷。

首先,通过阅读和分析“双减”政策的相关文献,整理并分类,得出学生问卷从学校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和协同育人三个方面调查。考虑到“双减”政策的落地伴随着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进一步考验,教师的职业负担与专业发展应该受到关注,因此,确定教师问卷从学校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关切和协同育人四个方面调查,得到调查问卷的一级维度。

其次,依据确定好的一级维度,结合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进行二级维度的划分以及题目的确定,问卷具体题目分布如表2、表3。考虑到并非所有任课教师都能清楚学生所在班级整体音体美课程的完成情况,从学生问卷出发对这方面调查更为直观具体,所以二级维度“音体美课程”只体现在学生问卷当中;考虑到家庭教育的指导多体现在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学生较少直观地对此过程进行了解和体会,因此二级维度“家庭教育的指导”只体现在教师问卷当中。

确定好的学生调查问卷(表2)和教师调查问卷(表3)均有25个题目,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矩阵单选题和问答题。在学生调查问卷与教师调查问卷中均设置两对测谎题(矩阵单选题中的两个变量),用来剔除无效问卷。

最后,为了保证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采用专家评定法进行效果分析,将问卷提供给高校化学教学方向的教师和研究生,得到反馈信息并对问卷结构和题目的表述等方面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在正式调查时,共发放学生问卷630份,收回613份,有效问卷577份,有效率为94.1%;教师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51份,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为88.2%。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信效度分析

通过软件SPSS中的Reliability Analysis得出学生调查问卷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831,教师调查问卷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841,表明信度较高,使用软件SPSS将无效问卷剔除并填充缺失值,得到最终结果数据用于统计分析。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校教育方面

在作业布置与完成方面,“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初中书面作业的完成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并抵制无效、机械作业,惩罚、重复性作业。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作业减负效果与政策期望仍有不小的差距。首先,根据教师问卷第八题的作答情况可知:88.9%的教师不会选择当面批改作业,而将作业收集后统一批改,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仍有5.3%的教师会选择不批改作业而在课堂上核对答案;其次,根据学生问卷第十题作答情况可知:教师布置作业的类型不能较好地被监控,分层作业较少,机械无效作业仍然大范围存在。此外,根据学生问卷第十二题作答情况可知:39.7%的学生每天花費超过2小时完成作业,且完成作业花费总时长多的学生对于学业减负的感受更不明显,也更容易因为学习时间的减少而感到焦虑。根据题目设置,学习减负效果与学生心理焦虑程度均划分为四个等级,用数字1~4表示,数字越大表明减负效果越差或心理焦虑程度越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每天平均完成作业总时长大于等于2小时的学生更倾向于感到“双减”政策实施后自己的学习负担减轻很少或没有变化,也更倾向于认为学习时间减少后自己总是或经常会感到焦虑,如表4所示,表格中P≤0.05表示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在作业任务和完成这方面,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均说明了“双减”政策在这方面落实的不理想,作业布置的总量仍然较大,作业的布置类型和批阅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革新空间。

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是教师的努力目标,也是学生的成长需要,但过大的班级容量会使教师难以实施针对性教学,让教学过程的本质仍然离不开机械灌输。根据教师问卷第五、六题作答情况可知,13.3%的教師表示教授班级数目为4,所教班级数目过多,15.6%的教师每周授课16~20节,4.4%的教师每周授课21节及以上,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阻碍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学生问卷第四题作答情况可知,超过60%的学生所在的班级人数超过60人,这可能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兼顾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动态。总体而言,调查结果可以表明,目前大班额仍然普遍存在,许多教师个体所要担负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这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个体发展,也不利于政策的落地生根。

在综合素质方面,个体呈现出来的有机、互融、内在的整体性素质为综合素质,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能否发展与进步。根据教师问卷第七题的作答情况可知,95.6%的教师经常或总是不拘于现有的教学技能及教学内容,会选择不断提升发展,让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并且与生活更好地契合。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超过90.0%的教师会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等行为,并关注学生个人品德良性发展,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第八题的作答情况可知:45.1%的学生目前还在不断摸索、积累对自己有益的学习方法;54.4%的学生初步具备和同伴合作的能力,并且敢于质疑;95.3%的学生对自己的道德方面有自我要求,可以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观念,拥有良好的德行。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快速发展的科学理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只有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与进步,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帮助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能力、素养等方面的提高。

(2)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

在课后服务和艺术活动开展方面,根据学生问卷第十六、第十七、第二十题的作答情况可知:99.3%的学生所在的初中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41.1%的学生认为课后服务收费并不低,36.0%的学生认为课后服务的效果差强人意。根据教师问卷第十九、第二十题的作答情况可知,84.5%的教师认为生活节奏会受到课后服务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期望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文化课以外的其他方面有所发展。此外,根据学生问卷第二十二题的作答情况可知,对于“艺术进校园”或者“艺术展演”一类的活动,39.0%的学生所在的学校经常开展,42.8%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偶尔开展,6.4%的学生所在的学校从不开展此类活动。

在音体美课程完成情况方面,根据学生问卷第二十一、二十二题和问答题第二十五题的作答情况可知,52.8%的学生认为学校音体美课程的完成情况较差,问答题作答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课和美术课被占用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学生表明整个学期都不见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的踪影,学生对音乐课、美术课有着巨大渴望,相比较而言,体育作为中考的必考科目,课程完成情况要优于音乐课和美术课。

根据题目设置,学习减负效果与作业减负效果均划分为四个等级,用数字1~4表示,数字越大表明减负效果越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学校音体美课程完成情况和艺术活动开展情况较好的学生会倾向感受到学习负担、作业负担明显减轻或有所减轻,见表5、表6。可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有着积极意愿,但学校层面对于音体美课程、艺术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后服务的开展也有不小的进步空间。

(3)教师关切方面

在接受培训和参与教研方面,根据教师问卷第十题的作答情况可知:93.3%的教师总是或经常接受专业培训,95.6%的教师总是或经常参与教研,但仍有6.6%的教师偶尔或从不参加培训,4.4%的教师很少参与教研。可以看出目前初中学校对于组织专业培训和教研方面较为重视,但是还未达到全覆盖,并缺乏对应的监测制度。

在终身学习方面,个体生命历程中所有形式的知识获取和技能开发统称为终身学习,这是一个持久、动态的学习过程,是个人适应全球发展趋势,并在环境、人口、技术加剧变化的世界中生存的“导航”。教师作为启迪学生智慧的人,更加需要不断通过教研、培训、网上学习等方式不断发展自己,更新教学方法与课堂内容。根据教师问卷第十题的作答情况可知:超过60.0%的教师总是会紧跟时事,坚持学习,不断扩充知识并更新自己的授课内容;53.3%的教师总是学习优秀的授课方式,并尝试吸收利用。

在“双减”政策的适应方面,40.0%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根据“双减”政策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53.3%的教师未能对“双减”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充分学习,71.1%的教师对于学生在教室学习时间的减少而或多或少地感到焦虑,48.9%的教师认为“双减”政策落地后工作压力明显增大或有所增大,46.7%的教师备课时间比之前更久。此外,通过学生问卷九、第十、第十二题关于作业的类型、完成时长与批改方式的数据统计,可以推测出教师对于“双减”政策的落实有所懈怠,导致现状距离减负要求相差甚远,这可能是由于各个学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的沟通和协调不足。

题目设置将主要变量的实施频率划分为四个等级,用数字1~4表示,数字越小表明主要变量中的行为更频繁地被实施,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总是或经常接受在职培训的教师相对而言有更好的职业发展能力和意愿,如表7。

(4)协同育人方面

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方面,根据教师问卷第二十三题、学生问卷第二十四题的作答情况可知:学生的家庭教育在各个方面均有欠缺,突出表现在家务劳动方面(占比70.5%)、体育健康方面(占比52.3%)和思想道德方面(占比47.7%),这有待于家长在这些方面的主动加强,也有赖于教师的及时指导。

在家庭教育的落实方面,根据学生问卷第二十三题、第二十四题的作答情况可知:在家庭教育方面,36.3%的学生认为家长和自己的交流远远不够,23.2%的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要求较为严格苛刻,11.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家长仍然抱有“唯分数论”。由此可见,目前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缺乏多样化,家长在育人理念和评价标准方面均有一定的滞后性,这都造成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欠缺。

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根据教师调查问卷第二十一题的作答情况可知:73.3%的教师会通过微信或电话的方式进行交流来主动指导家庭教育,2.2%的教师对于家庭教育不做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平台仍然处于有待开发和推广的阶段。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力量至关重要,“双减”政策提倡家庭、學校和社会协同育人,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教育共同体,一起承担学生的成长过程。题目设置将学业、作业减负效果划分为四个等级,用数字1~4表示,数字越小表明学生感受到的学业、作业负担减轻越明显,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结果可知,正确的育人理念、恰当的严格程度与充足的沟通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学业、作业负担更好地减轻,见表8。

3 研究结论和建议

3.1 研究结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坚持努力提升发展自身专业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学生能够做到跟随教师引领,在学习过程中兼顾自己各方面能力发展,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课后服务在初中学校能够做到广泛开展,开设活动项目多样,较好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较为重视,教师可以较好地接受专业培训,并能够主动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这有利于教师尽快适应“双减”政策落地后教学过程的转变和优化。多数教师对于家校联合育人抱有积极的态度,并且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简单形式的指导,这表明家庭教育指导的路径通畅,但指导形式有待拓展优化。

除此之外,整理归纳得出“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作业管理机制不完善,作业减负未达政策要求;(2)班级规模过于庞大,教师难以兼顾学生个体;(3)课后服务内容有待优化,音体美课程实施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4)政策落实情况缺乏监控,教师职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关切;(5)家庭教育缺位较严重,家长教育理念滞后。

3.2 建议

上述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健康发展,有碍“双减”政策切实落地,是初中教学中需要面临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加强作业管控

作业是校内教学减负提质的一大切入要点,也是对于课堂内容的延伸,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切实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尝试利用作业数字化流程等新式方法对作业设计、布置、完成到批阅、反馈的情况进行监管与控制。此外,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应该加强集体教研与沟通,提高作业质量,协调规定作业总量,寻找行之有效的、符合学情的作业管理方法,避免作业减负陷入失控状态。最后,学校与班主任要实时了解作业布置情况和学生的心理负担现状,切实推进作业减负,对于学生的心理焦虑进行及时疏导。

(2)缩减班级规模,加强个体教育

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深化改革的阶段,进行班级规模改革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班级规模总体仍过大,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在班级规模维度的要求仍存在巨大差距。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目前所在班级规模较大,这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关注学生个体。因此,要致力缩减班级规模。缩减班级规模需要政策的支持,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划部署消除“大班额”,明确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虽然政策落地取得可观成果,但仍有许多地区的许多学校存在“大班额”,有待消除,这需要有关部门完善政策的实施环节,并建立相应完整的监测制度,扩大工作范围,将班级规模缩减工作落到实处。在目前广泛存在的“大班额”现状下,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同时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运用各种教学技能,吸引学生投入课堂。此外,教师应在普遍性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增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加强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教育与指导。

(3)健全课后服务,保证音体美课时

“双减”政策指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目前初中阶段课后服务已经大范围覆盖且项目多样,但是质量较低等问题仍有待解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课后服务在坚持做好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上水平、强保障。政府部门要对当地学校的课后服务提出规范,完善对于课后服务的监管制度与不规范课后服务的惩戒制度。学校应着手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对承担课后服务的教师资质进行筛选与评估,并对课后服务的内容进行管理与监测。教师要致力于打造高质量活动,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真正提供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服务活动。

在课后服务之外,音体美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承载着实现教育公平和推广优质教育的期望。首先,音体美课程保质保量地完成,有赖于教育部门的切实监管,一方面,可以通过推行学生在校发展性评价体系等方式来促进学校对音体美课程的重视;另一方面,以学生实际上课情况为切入点,切实监督学校的课程完成情况,避免“阴阳课程表”等现象的出现。其次,学校应在日常课程完成的基础上,鼓励音体美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副课”教学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体美课程足量完成对于学生的成长远远不够,教师应借鉴古今中外的育人理念与学科观点,积极备课,将美育、德育及智育等多方面融合,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促进备课研习,关心教师职业发展

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集体备课,它可以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帮助学校形成优秀的教研文化。但是,目前集体备课普遍内容上逻辑性较弱、过程中形式主义严重、理念较为陈旧落后并且欠缺管理。教师应该把握备课的内涵,注重备课的内容,通过集体备课的过程确定每节课的基础目标、纠错目标以及提高目标,实施深度化教学,避免“减质减效”现象的出现。学校应规范教师的备课流程,对集体备课的准备、研讨、运用和反馈四个阶段进行指导与监督,并适当加入其中,让备课的过程真正帮助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师职业的发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学生灵魂的培育者,是立德树人的承担者。若教师忙于日常教学事务而无暇兼顾自身的学习,会影响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只有教师本身不断发展进步,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更新教学思想,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兴趣,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应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尤其要加强对于新教师培养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教师经验交流会、教师在职培训等活动,对教师面临的授课时间长、工作任务重、政策落地不适应等困扰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策略上的帮助,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师技能、精品课堂等方面的竞赛,提高教师发展积极性。此外,教师要积极关注教育理论发展前沿,关注教育时政热点,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将所学注入自己的课堂中,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呈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为“双减”政策切实落地,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5)指导家庭教育,形成减负共识

“双减”政策鼓励家校社协同,推进建设协同育人的教育共同体,努力形成家校社减负共识。因此,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不可“各自为营”,要真正实现育人全程化、育人全员化和育人全方位化。其中,家庭教育是推进协同育人的关键一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是,根据调查结果,部分家长缺少和学生的沟通,对学生各方面的陪伴远远不够,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体育与健康方面、外出游戏与活动方面、品德修养方面和学习方面。对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引导,向家长传播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面谈等方式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成长。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指导平台或定期、不定期开展小型交流会,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也为需要指导的家长提供帮助。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加快建设家庭教育服务机制的步伐,筛选高素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教育,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全力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合理教育需求,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本文系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资助“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20JG07。

通信作者:史红霞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音体美双减问卷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如何进行农村小规模学校音体美教学
重视音体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如何破解音体美教师短缺困局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