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探析

2023-11-01 04:51杨濡菲
知识文库 2023年19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议论文

杨濡菲

本文通过分别揭示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存的三种逻辑性问题及其频现的原因,提出三种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可实际开展的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意在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文体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教学方法包括开展分论点提炼练习、合理使用逆向教学法、增设提纲训练等。

在《文话七十二讲》中,叶圣陶、夏丏尊先生曾评价议论文为“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判断来加以主张,使大家信服的文章”。其中,“从理由到达判断,这作用在心理学上叫作推理,议论文就是推理的记录”。此外,对于一个人应如何向他人阐明自己思考所得的结论时,杜威则简明扼要地指出“思维的结果需用逻辑思维来表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议论文写作质量的好坏与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密不可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学习任务群中同样强调了学生在表达及阐发自身的观点时应注意讲究逻辑。尽管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融于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鲜有教师透彻地明白应如何将二者相结合进行教学。而从高中生当前的议论文写作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之所以问题频现,其深层原因仍与学生相应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密不可分。因此,针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开展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探析仍尤有必要。

为使研究结论更加具有真实性、准确性与说服力,本研究随机抽取了长春市某高中高三三个班级学生的一模考试作文作为研究样本,共收集样本数量142份。除去部分文体为记叙文的文章及未完成的文章后,共剩余有效议论文样本120份。通过对120份有效议论文样本中的普遍性问题展开系统分析,深入发掘问题作文样本中共性问題背后所隐藏的相应逻辑思维能力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对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议论文教学方法展开更加具体的探析。

1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逻辑问题

1.1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间的逻辑问题

论点即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或主张,在议论文中包括中心论点及分论点。如果将中心论点比作议论文的“灵魂”,那么分论点便是支撑起中心论点这个“灵魂”的“骨架”。在进行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根据中心论点设置逻辑畅达、层次分明的分论点不但能够体现论述者思维的周到与缜密,还能够更加透彻地为阅读者展现议论者的所思所想,使说理与分析更加透彻、全面地呈现。然而就当前大多数高中生的写作状况来看,想要在议论文写作中设立出条理清晰、逻辑鲜明的分论点并非易事。

在对120份有效学生议论文样本进行了分析与统计后,发现共有42篇议论文内容里存在中心论点与分论点间逻辑混乱的现象,占据样本总数的35%。此外,笔者另随机选取了30名作文内出现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提问。当问及分论点设立的理由时,有16名学生称其“在设立时并没有考虑那么多,想到什么便去写了什么”。另有7名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时间不够用”。以下两个示例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间缺乏必然逻辑联系”的典型作文。

某学生在其议论文写作中根据中心论点“人之成长不可仅注重结果”设立了如下的分论点。

分论点一:人生重在学业。

分论点二:人生重在坚定目标。

分论点三:人生重在报效祖国。

在该示例中,该学生既然将其中心论点设立为人之成长不可仅注重结果,那么分论点定然应围绕“为什么”“怎么做”等话题开展进一步论述,而该生在设立分论点时却将重点落在了“人生重在做什么”之处,与中心论点相偏离且毫无逻辑联系。基于此,我们便可判断该篇文章犯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间缺乏必然逻辑联系的错误。

调查及提问的结果展现了该类问题的普遍性及严峻性。为何学生在根据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的过程中会出现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该类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在于学生薄弱的写作基础知识。学生们并不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究竟为何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其次,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写作并不熟练。由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一篇合格的议论文所需时间并不算短,加之学生进入高三后各科目的学习任务均较为繁重。因此即便教师为学生布置了相关的写作任务,仍存在部分学生对于相关任务的完成情况不容乐观。第三,缺乏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无论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匮乏或是练习频次上的欠缺,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学生缺失了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导致了分析及判断上的失误。因此,教师在进行针对性教学时可以尝试开展分论点提炼练习,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着手,帮助学生从更深刻的层面去理解与把握中心论点与分论点间的逻辑联系,使学生在设置分论点时能够做到更加有理有据。

1.2 论点与论据间的逻辑问题

学生在列举论据佐证论点时,常出现论据的选取并不十分恰当的情况。而一旦论据选取不当,经不住推敲考证,典型性、代表性不强,文章的说服性便会大打折扣。在120份有效议论文样本中共有35位学生,即有效样本总数的29.2%,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论据选择不当的情况,从而导致了论据的代表性不强以及缺乏说服力等问题的出现。以下便为“问题论据”的典型。

某学生在其议论文《拥有信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中试图通过如下论据对其观点进行佐证:

“一个高三生每天焦头烂额地与题海作战,成绩名列前茅。在其他人看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他的学习很成功,可是,他有一个缺点——他没有理想,他只知道死做题……他的心灵似乎处于空洞的状态,他似乎生活得很充实,可他只有外壳,空洞的外壳,他没有思想没有信仰,看到这样的人我们会不寒而栗,社会怎么会接纳一个连思想都没有的人!他就像一台坏了的机器,时时刻刻在来回摆动,可它是没有目的的摆动,做的都是无用功!”

通过阅读该论据我们不难看出,该学生试图通过一名普通高三生的行为“只知做题而没有信仰与思想,哪怕最后在学业上取得了好成绩也算不得是成功”用以论证“拥有信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该论据的选取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什么是成功?如何定义成功?于每个人而言,成功不尽相同。对于一个努力的学生而言,保持名列前茅的成绩未尝不是他的信仰与追求。其次,无论学业上的成功是否算得上是一个人的思想或信仰,该名学生在选取该论据的过程中却忽略了他应如何证明这个高三学生的示例并非个例呢。是否还存在某些人尽管没有思想与信仰仍然取得成功的现象发生呢?总而言之,一名普通学生的案例并不具有以一抵百的效果,这也便是我们常说的论据的选取不够具有典型性。而造成该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对于优秀议论文的阅读数量不达标、论据积累数量不足外,其更深层的原因是由于学生未能厘清论点与论据间的深层逻辑关系,进而导致其不能很好地根据论点对论据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知道论据的作用是用来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但同时仍存在部分学生并不清楚论据的选择并不能仅仅看其是否能够用于证明论点,它还存在一个普适性问题,也就是说通过该例证,我们能够推断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事情的走向均是如此。导致学生在写作中所列举的论据代表性不强的缘由除了学生对于论据质的理解以及量的积累上的不足外,相应逻辑思维能力的缺乏使学生无法很好地判断论据与论点的匹配程度以及论据自身的代表性的程度同样是造成该问题的重要元凶之一。因此,针对该类典型问题,教师在进行针对性教学时可通过开展逆向教学法帮助学生弥补优秀文章阅读数量及优质论据积累数量上的欠缺,并提升学生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

1.3 论证思路与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问题

论证的过程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亦有人将其比作衔接论点与论据的桥梁。议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以理服人,而若想达到服人的效果,道理便须得讲清楚、说透彻。无论一篇议论文中设立的论点有多么准确,论据有多么充分,一旦在论证环节出现了诸如结构混乱、层次不明、缺乏应有的严密性等问题,那么势必会导致议论文整体结构松散,缺乏说服力的后果。120份有效议论文样本中,共有30篇议论文在论证思路及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逻辑问题,占有效样本数量的25%。如一名同学在其题为《青年不但应开阔眼界,更应培养交际能力》的作文中将其论述分为了五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的写作中,该学生從整体上概述了当代青年不但应有开阔的眼界,更应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

第二部分的论述围绕从古至今良好的交际能力于我们而言都十分重要展开,并举出了蔺相如、张骞等人的例子。

第三部分的论述围绕立足于当今世界、我们应有开阔的眼界进行,并列举了“宋代三苏”饱读诗书,眼界开阔,尤善写策论的例子。

在第四部分的写作中,该学生直接列举出清代闭关锁国并使中国惨遭凌辱的一段历史,并点评其为断了与外界的交际后所付出的沉痛代价。

在第五部分的写作中,该学生将其论述的重点放在了我们应如何开阔眼界、培养交际能力上。

我们不难看出该篇议论文的结构之混乱。首先,该学生既然将议论的主题设定为青年不但应开阔眼界,更应培养交际能力,那么合理的写作顺序定然应为先对青年应开阔眼界进行论述,接着再讨论青年应培养交际能力的问题,而该学生却将论述顺序进行了颠倒,使得议论文前后不协调、有悖于常理。其次,在进行第四部分的写作时,该学生应直接引用例证,而其希望通过该例证阐述的问题却与第二部分的分论点大同小异。因此,这篇议论文从整体结构来看便显得十分杂乱,且文章各部分的论述之间并无合理的逻辑联系。若想针对该篇文章进行修改,第一,将第四部分的举例及论述纳入第二部分的写作中;第二,调换二、三部分的论述顺序。先论述拥有开阔的眼界的重要性,再论述在拥有开阔的眼界的基础上,我们还需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如此一来,该篇文章整体便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进行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使其达到逻辑清晰、结构严密的效果。

导致议论文论证结构混乱的常见问题有:将一个相对完整的观点零碎分述、将截然不同的观点拼凑并述、对同一个观点的表述前后相割裂、段与段间缺乏相应的逻辑及联系等等。而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原因除了学生对于其所论述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外,思维的混乱与逻辑的缺失才是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该类典型问题,教师可针对性地为学生增设提纲训练。在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的同时同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保证写作思路的清晰与流畅。

2 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议论文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议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我们可相对应地采取如下三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同步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与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

2.1 开展分论点提炼练习

所谓分论点提炼练习即通过带领学生为中心论点设立合乎逻辑的分论点,借助理解与梳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以及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关系的手段,同步锻炼学生论点设立的水平与逻辑能力。那么,如何进行分论点提炼练习呢?

首先,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清常见的分论点间的关系,如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辩证关系等。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了所谓分论点间呈并列关系即分论点与分论点间处于一种平行状态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平行”,教师便为学生列举了以“谈勤奋”为中心论点所列举的呈并列关系的分论点,如“学向勤中得”“勤奋是获取知识的途径”“聪明在于勤奋”“勤奋是提升智慧的手段”“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是克服困难的门径”等。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分析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及几个分论点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其关系进行更好的理解。

其次,教师精心挑选出逻辑性强、思路清晰的议论文作为范文,带领学生共同寻找该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并思考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以及分论点与分论点间的内在关系。如师生在共同分析了一篇题为《对与错》的议论文后,找出了其中心论点“错成就于对,而对产生于错,这就需要我们对错误有正确的认识”与分论点“识错先认错,良好的态度是认识错误的第一步”“识错再思错,反思总结是认识错误的重要方式”“识错需改错,正确的做法是避免错误再犯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进行分析,我们可发现,通过向中心论点设疑“怎么做”可得出分论点的三条结论。此外,从“思错”“认错”再到“改错”,每一条分论点的提出都是其随后分论点之所以成立的基础,由此我们可判断该三条分论点间的关系为递进关系。如此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根据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应有的思考方式。

第三,仿照示例进行练习。如在带领学生分析了《对与错》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后,教师可让学生以《成功与失败》为题进行中心论点及分论点的仿写。通过仿写不但能够使学生对于文章的结构领悟得更加深刻透彻,还能够使逻辑思维能力与写作水平在实际练习中真正得以提升。

开展分论点提炼练习不但有助于学生夯实议论文写作中关于论点设立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的议论文写作框架,还能够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中心论点及分论点间的深层逻辑。促进学生整体写作说理能力提升的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言亦同样起到了锻炼的效用。

2.2 合理使用逆向教学法

所谓“逆向教学”即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截然相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进行逆向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担任学生的角色,而学生则充任教师。合理开展逆向教学不但确保了学生在课堂内的主体身份,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还能够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讲授形成“输入+输出”的学习闭环,使知识在脑内的储存拥有更加清晰的逻辑线索,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如此,我们该如何利用“逆向教学”来解决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面临的优质论据积累数量不足、论据与论点的匹配程度不高等问题呢?

首先,教师提前为学生设定某一话题或观点作为讨论对象,如“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并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共同寻找与该观点或话题相匹配的论据。

其次,各组分别选派代表面向全体同学讲述本小组为该观点或话题选择的恰当论据,并说明理由。如针对“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这一观点,学生可列举如袁隆平面对中国遭遇的严重饥荒时,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历经无数的失败与困难终于成功培育出产量极高的籼型杂交水稻,使中国人再也不会因粮食短缺而发愁等论据,并讲解说明中国人在遭遇严重的饥荒的那段时期恰是一段黑暗且绝望的时光。在如此艰难的时期,袁隆平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利用自身的知识去帮助人们攻克难关,可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提灯者,引领人们走出黑暗。

最后,在每组同学讲解完毕后,其他各组同学可就未理解或认为不妥当之处提出疑问,待授课同学解答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

通过开展逆向教学法,学生能够对优质论据进行更加高效的吸收与积累。首先,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论点对论据进行分析与筛选,这是学生主动学习与积累的过程。其次,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条理清晰地讲解以及为其他小组的同学答疑解惑,对论据的理解把握会更加清晰深刻。此外,学生聆听其他同学讲课的过程以及教师点评的过程亦同样是积累与学习的过程。

2.3 增设提纲训练

列提纲的本质是使议论文的写作能够按照大小层级有序排列。教师在进行议论文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带领学生开展提纲训练不但能够使学生在随后的写作过程中得以思路清晰,逻辑顺达,还能够从整体上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举多得。提纲训练不但可用于平日的作文训练,还可将其穿插在课堂内与教学融为一体。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研习任务中,任务之一便是在给定的观点中任选其一与同学进行交流,交流前需拟出提纲,列出自己的主要观点与依据,并在交流的过程中注重不同意见并加以思考,交流后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根据该研习任务,笔者设计了如下组织与开展步骤。

步骤一:让学生在给定的观点中任意选择一点最感兴趣的进行思考,并找出能够证明该观点成立的理由及依据。

步骤二:将观点与依据以议论文提纲的形式进行呈现。

步骤三:将选择相同观点的学生分成人数适宜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对自身的理由及依据进行及时的补充与修改。

步骤四:讨论后使学生对提纲进行整理与重修,并要求学生在课后根据提纲完成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拟定提纲不但能够使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还能使观点的说明更加地有理有据、更加深刻。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个人既传达了自己的思想,也同时吸纳了他人的意见,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原本的提纲进行修改,使提纲的逻辑性与观点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完善。课后,学生根据提纲完成作文,将整体思路呈现于纸上,既锻炼了写作能力,亦提升了整体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举多得。

此外,单纯的提纲拟写训练对于学生来说也同样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写作训练方式。由于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写作训练无法天天进行。教师便可转变思路将部分写作训练转为提纲训练,使学生既锻炼了笔感,又节约了时间及精力。于教师而言,作文批改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工作量大且回报率低的工作。将部分作文批改转变为提纲批改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还可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将此项工作进行得更加细密周致,使练习效果更佳。

3 結语

面对高中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频现的逻辑问题,教师在进行日常议论文教学的同时应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合理的归纳与总结。正确判断学生写作中的逻辑问题究竟为何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分论点提炼练习、逆向教学法、提纲训练等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上措施在提升学生写作学习的兴趣与乐趣的同时使学生的写作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并为学生日后的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简谈“议论文”写作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