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菡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与落实,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应该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要求,科学变革,合理设计作业。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作业系统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认知,丰富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获得身与心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文章基于此点,先分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现状,随后立足于现状,探究了基于“双减”政策背景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路径,目的是要达成地理作业的科学合理设计,致力于提升作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推动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1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双减”政策的贯彻与落实进一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政策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个地方的中小学多角度地解读了这一政策,也清晰认知到了这一政策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就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充分挖掘作业的潜在功能,力求实现作业的减负增效,帮助学生完成较高质量的作业实践操作。使得他们在作业实操中达成对地理知识内容的有效解读及运用,以此推动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出作业的育人功能,提升作业设计的实效性。且“双减”政策也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有了新的认识,结合相关政策的提出,综合分析现阶段的作业设计,可以发现它存在着多个不同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作业设计缺乏趣味性
在现阶段的地理作业设计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的作业缺乏趣味性,作业呈现出呆板、重复、单一、枯燥的特点,使得作业的质量并不是很高,难以激发学生完成地理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双减”政策背景设计的初中地理作业应该体现寓教于乐,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趣中完成作业。并且能够在作业实践过程中自主探究、乐于思考,完成对知识的巩固与内化,建构起较为完整的地理知识系统。然而从现阶段的作业设计情况来看,一些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依旧停留于传统层面,过于注重作业数量,让学生通过作业训练的方式达成对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却忽视了学生内在驱动力的激发,使得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难以调动主观思维,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更无法让学生在作业中产生对知识新的思考,使得整个作业设计背离了“双减”政策的要求。
1.2 作業设计忽视差异性
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完成需要,没给他们设计富有层次性的作业。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有着不同的差异,他们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且建构主义理论也指出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是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而产生的,所以教师在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和理念,要能够设计出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作业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达成对知识的巩固与迁移。然而结合现阶段的作业设计情况来看,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并没有认知到自己学生在地理学习方面存在着的个体差异,没能对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使得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这样所展开的作业设计无法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很难让学生在作业实操中激活自身的能动性。
1.3 作业设计缺乏实践性
部分地理教师在对“双减”政策解读的时候,没有深入、全面,依旧以书面作业为主,使得作业设计缺乏实践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展开自主化实践操作的机会便很少。他们在书面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于表层,难以发展自身的自主性。同时,学生在这种书面化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无法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迁移与应用,难以达成知行合一的目的。这样所展开的作业设计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还会让学生的地理思维固化,不能在多元化的实操中产生新的感悟与体会,影响了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2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路径探究
2.1 作业设计妙趣横生
(1)联系实际,作业内容趣味化
初中地理教师基于“双减”政策的背景设计趣味性作业的时候,应该尝试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让作业内容富有趣味化。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地理知识探究、巩固、拓展与学生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得作业能够因为生活化元素的引入更为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我们身边的地理》时,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中所讲解的地理与日常生活、与生产建设、与风土人情等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完成社会化的实践调查,选取与之相关的案例,撰写一份案例陈述报告。比如,针对“地理与日常生活”这一模块,学生就可以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南北方运动方式的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等案例。针对“地理与生产建设”这一模块,学生就可以选取农业生产中宁夏著名硒砂瓜、海水稻、沙漠水稻、杂交水稻等农业品种。还可以选取工业生产中百岁山矿泉水厂选址等案例。针对“地理与风土人情”这一模块,学生就可以选取蒙古包、干栏式建筑、阿拉伯传统服饰、藏袍等案例。学生在选取了具体的案例之后,便需要用地理学的视角解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撰写一篇案例陈述报告。这些内容教师在课堂上都有讲到,而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的时候就需要选取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或者印象比较深刻的某一个知识点,融入典型的案例完成分析。学生分析的过程便是地理思维生成的过程,增强了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完成生活化解读的能力。以这种方式展开的作业设计更为科学且丰富,作业的内容也更加富有趣味化特色,有利于大大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使他们在作业实操过程中联系自身的现实生活激活自身多元化的思考,由此也使他们作业完成的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
(2)转变理念,作业形式趣味化
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趣味化作业的时候,应该转变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要能够让作业的形式富有趣味化特色,改变传统抄写、背诵类的作业形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完成地理作业。所以教师就要改变作业的形式,让整个作业以更加具有趣味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他们在作业实操中体会自身知识生成的过程。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完《走进国家》这一单元之后,作业要改变传统的以单元试卷为主的模式,避免学生被动完成作业内容。对此,教师就要创新作业的形式,尝试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自主介绍这些国家的基本情况。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播,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或者比较喜欢的国家完成解说。主要解说这些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也就是介绍这些国家的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情况。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主要就是介绍这个国家的自然地理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建筑。学生在完成这一单元作业的时候,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国家来解说,所选的国家有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等。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权与自主权,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来完成对这些国家基本地理情况的解说。当学生完成了这一作业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书面类的作业,尝试让学生从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首都、人口、经济、自然条件等方面进行比对,概述出不同国家的各自特点,绘制一张清晰、直观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绘制将能够激发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调动各项思维,总结本单元中学习的知识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能让学生改变以往枯燥的抄写类、背诵类作业。这样的作业更加富有趣味性,会让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2.2 作业设计层次递进
初中地理教师基于“双减”政策的背景,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对地理作业的个性化需要,促使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达成对知识内容的深层解读。所以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和理念,设计层次递进的作业内容。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地理作业,使得自己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能力范围内完成相对应的地理作业,展现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深层思考。所以地理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按照学生的实情划分不同的作业完成群体。然后给他们推送契合他们实际水平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提升学习地理的能动性。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世界的地形》时,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一个地区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所以教师所设计的地理作业就要对应教学重难点,随后以分层的理念合理定位学生的层次。同时,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还要合理控制作业的总量,保证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完成。因此,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内容如下。
基础层作业:
(1)概述出海拔、地形、相对高度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通过列表的方式,将五种基本地形的异同点表现出来;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山脉带的分布规律,并且能够对应地图说出著名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
延伸层作业:
(1)调查家乡的地形特点,思考家乡这一地形特点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图示的方式展现出来;
(2)以多样化的方式指出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异同點;
(3)借助互联网搜集其他世界之最。
如上,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地理作业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设计了基础层及延伸层的作业。基础层的作业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完成。延伸层的作业则是让层次较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完成,层次较高的学生必须完成。通过这种层次递进类作业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迁移并应用课内知识,从创新的角度完成作业,实现思维的转化,由此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兴趣,让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不同层次作业的时候,还要设计不同的作业评价标准。要能够让不同层次学生对应不同的标准完成作业,获得与自身实际水平相当的评价标准,获得激励与驱动,将更为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后续的作业实操中。
2.3 作业设计知行合一
初中地理教师基于“双减”的政策背景,应该设计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达成知行合一,体现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彰显自身的个性化色彩。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地理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类作业。
(1)设计观察类作业
地理学科展现的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变化及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观察类的作业,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得出较为科学的地理学原理,由此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丰富自身的知识感悟,借此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认识地球》时,其中就涉及了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这一作业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观察。先准备好10厘米长的铅笔、一块平板、一张白纸(和平板大小)等材料,然后将白纸和平板粘住,再将铅笔垂直固定在白板上,形成一个简单的日影观测仪。随后在观察的时候,首先观察太阳的方向,然后测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并在白板上用彩色的笔标注出铅笔的影子,随后记录太阳位置、方向及影子的长度,每隔一个小时记录一次。通过这样一次观察,学生能得出自己的观察报告。教师则需要让各个小组根据自身观察所得的内容,通过画图、填写报告等方式来展现自身的观察结果,并分析自身所得的结论。这样的作业十分具有实践性特色,学生经过自身的观察,将会总结出影子是先变短后变长、影子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这一结论。还有的学生还绘制了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柱状图、折线图,以直观的数据形式分析自身观察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也更能够理解地球自转过程中与太阳位置发生的变化,丰富学生的思考,有利于为他们后续展开更为深层的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设计考察类作业
初中地理教师在给学生设计实践类作业的时候,还应该为学生设计实地考察类的作业。结合所教学的内容,让学生选择学校附近所在地完成调查,所调查的内容是学生熟悉但是容易忽略的一些地理小现象,使得学生能够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联系,促使他们能够较为全面地挖掘身边的地理资源,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彰显他们的个体化思维生成过程。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世界的聚落》时,就可以给学生设计考察类的作业。让学生以所在的地区为参考点,找出该地区城市与乡村的图片资料,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随后,教师还要让学生考察本地区的各个聚落,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思考这些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哪些地理条件有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考察,收集相关的资料。并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内容,完成对这些地理现状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隨后教师可以借助在线教育平台,让各个学生将自己考察所得的内容、分析所得的结论利用线上平台一一分享。也可以在平台中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大胆展示,供其他同学参考、评定、分析。以这样的方式,便延伸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将会在这种交互性较强的作业平台中发散思维,达到对地理知识的创造性思考,由此也能驱动引领学生获得深远发展,发挥出作业该有的功效。
2.4 作业评价多元高效
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教师一定不能忽视作业评价这一环节,要能够结合所设计的作业,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让评价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让学生获得深远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实施作业评价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加以落实:
(1)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及标准
传统的作业评价主体是老师,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就要将学生代入到作业评价中,要能够体现多元主体的作业评价模式,让学生通过互动式、讨论式的评价与老师、与同学展开多元化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便能够帮助他们以更为客观、全面的角度审视自身的作业内容,也能够在对比评价中明确自身作业实操过程中的优缺点,明白自身的短板与不足,取长补短,由此也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实践操作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在制订评价标准的时候,应该契合新课程的标准,要能够依托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细则,合理地制订作业评价标准,让整个作业的评价过程科学、合理。以湘教版初中地理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巴西》时,就可以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细则,科学合理地制订作业评价标准。比如针对综合思维这一核心素养,教师制订的标准为学生是否能够结合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等学习资源,综合分析得出巴西农业、工业发展的条件;是否能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针对人地协调观这一核心素养,教师制定的作业标准便是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是否从人地协调观的视角出发,分析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雨林被破坏后产生的环境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对策。针对地理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素养,教师制定的作业评价标准便是学生是否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总结得出解决巴西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如上,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评价标准。学生结合具体的作业评价标准,将更加具有针对性,会让他们明确自身完成作业的重点。
(2)构建初中地理作业档案记录袋
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教师设计的作业评价标准要能够开放、自由、和谐,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所以教师可以构建初中地理作业档案记录袋,借助档案袋引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充分认识到自身地理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也能看到自己地理学习中的进步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与良好的精神品质,为后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走进国家》这一单元的知识内容时,每一节课所涉及的作业都大致相同,需要学生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比较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差异,也能够描述这一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情况等等。那么教师在制订作业评价内容的时候,就要通过档案袋的方式,记录学生在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进步点,记录他们对各个国家地理位置表述、自然环境分析、人文环境分析的进步处。在一个单元的作业设计过程中,看到学生掌握国家地理分析及学习方法的过程。在教学完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后,教师还可以借助档案袋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本单元中所完成的作业,然后进行反思,再一次审视自身在本单元中学习的不足点、疑惑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复习,对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发挥出作业该有的育人功效。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基于“双减”的政策背景,分析现阶段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问题,采取对应的策略与措施,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保证作业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及实践性。还要建构起较为完整且系统的作业评价系统。以此为基础完善作业设计的过程与模式,减轻学生的作业完成负担,让学生快乐且高效地完成作业。
(作者单位: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