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兴趣与习惯,促进低中段阅读衔接

2023-11-01 13:34敖蓉
知识文库 2023年20期
关键词:低段中段识字

敖蓉

低中段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关键阶段。本文认为,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是促进低中段阅读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低段的老师更注重识字写字,不知如何将识字写字与阅读教学有效融合;中段的老师常常感到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教学时往往事倍功半。在本文中,对中低段语文教学中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这些最基础的方面入手,探讨如何促进小学低中段阅读教学衔接。

低中段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根据2022版新课标不同学段的阅读目标来看,在中低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低段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对于阅读的要求多是知道大致内容,以喜欢和兴趣为主;中段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则以理解概括为主。而小学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关联性更强,也更具有综合性,无论是体裁还是内容都更为多样,再加上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衔接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觉到有较大的差异,很多学生会表现出不适应,教师在进行低中段阅读教学时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习惯,促进低中段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

1 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2022版新课标在课程理念的第一点就提出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语文实践活动,在各学段目标的制定中也是紧紧围绕这四项语文实践活动来展开。纵观2022版新课标的语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学习任务群,无论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识字与积累,还是发展型任务群中的实用性阅读、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抑或是拓展型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需要阅读,识字为了阅读,阅读促进思考,思考促进表达,可以说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关键能力。

阅读能力是指一个人理解和解释书面文字的能力。它包括对文字的理解、分析、评价和应用等方面。阅读能力不仅仅是指能够读懂文字的表面意思,还包括能够理解文字的隐含意义、推理和总结作者的观点、判断文本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等能力。阅读能力是一种基础能力,既需要具备识字和理解字词句的基本能力,又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各领域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这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能力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通过提高阅读能力,人们可以更好地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对多所学校的中段语文教师访谈中我们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让您回到低段,您会做些什么来促进孩子顺利过渡到中段呢?”多数老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如果让他们回到低年级教学,他们一定会用各种方法提升学生阅读量,只有先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能为后续的习作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提升阅读量和提升阅读能力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提升阅读量主要是指增加阅读的数量,而提升阅读能力则是指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阅读量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文本,个体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知识,提高识字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同时,阅读量的增加也可以提高个体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流畅性,培养个体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自信心。

适当增加阅读量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而提高阅读能力也可以促进个体更好地进行阅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中段衔接之难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表层向深层发展,使学生的理解与感受能力从低層次向高层次提升。而低段到中段的阅读教学衔接就是其中一个关键性阶段。

从低段向中段过渡,学生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阅读材料,包括更长的文章、更多的生词和短语,以及更深入的主题和观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中段的阅读要求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观点,而不仅仅是理解表面的文字。学生需要学习一些阅读技巧,如推理、归纳、总结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从低段向中段过渡,学生还需要提高阅读速度,能够更快地阅读和理解文章。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他们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和提高阅读技巧。

通过对多所学校的中段语文教师进行访谈,并观察中低段语文教师的课堂,发现低中段阅读教学的衔接最难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课外阅读量。

尽管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一些经过精挑细选的好文章,但仅仅是阅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想要使学生课外阅读得到补充,就必须要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量。2022版课标要求低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且不说这中间有着35万字的鸿沟,有些孩子在三年级前甚至连最基本的5万字阅读量都达不到。原因何在?兴趣。孩子没有兴趣,没有阅读的欲望,哪怕是家长老师逼着去阅读,也很难真正读进去。现阶段大部分低段教师的阅读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后督促学生课外阅读做得较多的也就是一些好词好句的摘抄,最多写写感受之类,学生是为了完成这项作业“有目的”地去阅读,这个目的就是只要找到好词好句,笼统地写两句感受就算完事,阅读对于他们来说是负担而不是兴趣。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量,首先我们要找出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

2.1 阅读教学内容脱节,畏难情绪影响阅读兴趣

现阶段小学低段的语文教材所选的阅读文章内容比较简单,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少,语文教师通常情况下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对阅读文章浅层次的理解,或者是更多侧重于积累,因此思维难度并不是很大。而现阶段小学中段语文教材所选的阅读文章内容加深了很多,文章中所包含的知识点也显著增加,更加抽象和理论化,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如果低段没有培养阅读的兴趣,没有阅读思维的锻炼,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和思维上的惰性,到中段需要投入更多思维能力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阻碍阅读的兴趣。

2.2 阅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无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尽管2022版课标已经出台,并从方方面面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但反观现下的教学,以认知接受为主的依然居多。虽然一直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大部分课堂教师的主体地位仍然难以撼动。在这样的讲授型课堂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难以得到提高。有些老师认为自己教给了学生阅读方法并让其在课堂上实践了,例如统编二下《太空生活趣事多》,老师教第一处“趣事”,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字词感受“趣”之所在,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后面的几处“趣事”。这固然比纯讲授好得多,但如果一堂课就是这样干巴巴地“找——感受”下来,本身专注力持续时间就不长的低年级的学生一定会觉得兴致缺缺。

2.3 识字量低阻碍阅读兴趣

识字量低意味着学生可能无法识别或理解复杂的文字和句子。这使得阅读变得困难,阅读材料的难度超出了个体的能力范围,从而降低了阅读的兴趣。

识字量低会导致学生阅读速度变慢,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处理文字。这可能会使阅读变得乏味和枯燥,进而降低阅读的兴趣。

识字量低会限制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使得阅读变得困难。难以理解文字的含义和上下文,会使阅读变得无趣和无意义。

识字量低可能会限制阅读材料的选择范围。无法阅读高水平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的书籍,可能会使个体感到阅读的选择有限,从而降低阅读的兴趣。

识字量低还会降低个体的自信心,使其对阅读產生负面情绪和态度。缺乏自信心会进一步削弱阅读的兴趣和动力。

2022版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是1600字左右,第二学段累计认识汉字2500个左右,但语文课本中的识字表并没有达到这个量。而学生如果只是局限于课本中的识字,那就很难达到基本的识字量,从而直接影响阅读兴趣的形成和维持。

3 立足兴趣与习惯,促进低中段阅读衔接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阅读的根源问题是阅读兴趣,想要学生能驾驭每个学段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习惯。不少低段老师认为,在低段的阅读教学中知识点不多,照着教参教就好,但是升入中段,阅读的难度上来了,学生一没兴趣、二没方法,老师就拉不动学生了,这也是出现语文“三年级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该让学生在喜欢中自主探索,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3.1 多样化识字,提高识字量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解决最基本的识字量问题,识字不解决,一切阅读教学的美好设想都是空想。下面简单提供一些多样化识字的建议。

(1)识字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识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识字。可以采用卡片配对、识字拼图、识字接龙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识字。

(2)绘本阅读。选取一些适合中低年级学生的绘本,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来学习识字。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字形、字义、字音等,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词汇。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课件或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手段来学习识字。可以结合动画、音频等元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情境教学。将识字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识字。可以通过模拟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汇,提高词汇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5)多元化教材。识字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要课内外文本结合,选择不同类型的教材,如诗歌、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材料来学习识字。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提高他们对不同文本的理解和识字能力。

3.2 多样化阅读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单一地讲授阅读知识和技巧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下降,因此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交互式讨论、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组织阅读活动等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例如前面提到统编二下的《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的设计:

(1)创设情境。播放神舟十六号发射视频,化身航天小记者随行。

(2)播放“天宫课堂”,初步感受太空生活之趣。教师导入:“太空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索——(齐读课题)。”

(3)检查预习,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教师进行整合梳理,个别通过视频讲解字理。

(4)整体感知:读完课文,提问学生知道这篇课文提到了在太空生活中的哪些趣事呢?

(5)感受太空睡觉之趣。

①自读第一件趣事——睡觉,让学生圈画出让他们觉得有趣的地方,引导学生找关键词感受“趣”。

②通过体会关键词指导朗读,读出趣味。

③观看太空睡觉视频,带感受朗读。

(6)从扶到放,感受趣之所在。

小组合作学习其余趣事,通过圈画品读有趣之处,分析困难和解决方法,通过合作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完成学习活动。教师相继出示图片或视频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7)小记者播报趣事。

自选一个趣事在小组内播报,小组代表展示,颁发“优秀记者”及“优秀记者站”奖牌。

(8)课外拓展活动:小记者继续搜集太空生活的趣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可以自己书写画图,也可以剪贴。

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不断地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的专注力能够不断地持续,使整个课堂效率提高,这也遵循了2022版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3.3 让“讲故事”成为课堂常态

在和中低段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都提到了要提高中低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力,“复述”“讲故事”很重要, 会“讲故事”的孩子阅读理解都不会太差,写作文也不会太困难,至少不会“无话可说”,因为“讲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理解语言文字、组织语言、表达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而孩子们又都爱听故事,有故事,就有兴趣。

所以低段的课堂不妨将课文变成“故事”,一、二年级的课文都不长,也容易理解,学生学完后能够把一篇篇课文当作一个个故事讲出来,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还可以设计富有故事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一些富有故事性的内容,例如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科学探索故事等。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讲故事氛围,让学生专心聆听故事。可以调整教室的灯光、音乐,多媒体配上图片、视频等,以增强故事的氛围感。

同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课前三五分钟的时间,分享课外故事,除了教师讲故事外,也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

3.4 渗透阅读方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

尽管孩子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一些孩子在上小学前可能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阅读经验与方法,但多数孩子的方法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多数孩子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中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渗透阅读方法,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

(1)培养学生的预习的习惯。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课文,另外一方面,让学生在阅读中注重字的读音,要求学生对所有的生字注音。在阅读中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标出来,尝试解决课后问题,对于难以理解的词句可以查阅工具书,无法解决的疑惑用特殊符号标记,以便于在上課的时候提问。

(2)灵活渗透阅读策略。尽管统编教材到三年级才引入阅读要素,但有些方法策略我们完全可以尝试着灵活使用。

例如在教学统编二下《我是一只小虫子》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我的小伙伴们觉得当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如果你变成小虫子,你觉得会遇到什么不好的事呢?小虫子们,狗狗特快列车即将出发,你们想去什么地方旅行啊?”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思考:“小朋友们,‘我到底是只什么虫子呢?”

再如,教学统编二下《青蛙卖泥塘》,青蛙照着大家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子……,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预测:“孩子们,你觉得最终会是什么结果呢?”学生预测之后正好可以用课文的结尾来印证自己的想法。

在阅读中适当灵活地渗透一些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和速度,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5 家校配合,注重反馈,落实课外阅读

仅仅靠语文老师在学校每天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很难保证孩子阅读的延续性,也很难落实新课标中要求的课外阅读总量。因此需要家长们紧密配合学校,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得到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们可以为孩子设立固定的阅读时间和地点,让他们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可以选择在晚饭后、睡前或者周末的某个固定时间段,让孩子有一个专门的阅读时间。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够专注于阅读。

(2)陪伴和示范阅读。在孩子开始阅读之前,可以先和他们一起读一遍书,让他们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然后,让孩子自己独立阅读,并在旁边陪伴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难词或理解不了的内容,鼓励他们自己思考和推测故事情节。

(3)可以给孩子一些阅读任务和挑战。例如,要求孩子在一周内读完一本书,或者给他们一个阅读目标,让他们争取在规定时间内达成。这样的任务和挑战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习惯。当孩子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后,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可以通过夸奖、小礼物或者特殊活动等方式,激励孩子继续阅读,并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这点不管是家长和老师都要重视。

(4)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反馈课外阅读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设立阅读日志。要求学生每次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写一份阅读日志,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感受以及对书籍内容的理解等。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日志,如书名、作者、阅读时间、主要内容、个人评价等。

②组织读后感分享会。定期组织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或文章,可以让学生在班级或小组内进行分享,或者在全校范围内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准备一份简短的分享报告,并在分享会上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③制作阅读报告。要求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选定一本书进行深入阅读,然后写一份较为详细的阅读报告。报告可以包括书籍的背景介绍、主要内容概述、作者的观点和主题、自己的评价和思考等,也可以是小报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老师可以根据报告的内容和质量来评估学生的阅读情况。

④使用在线平台或工具。利用在线平台或工具,让学生在平台上提交阅读记录和阅读心得。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交情况来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和阅读质量,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⑤进行个别面谈。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面谈,询问他们的阅读情况,了解他们喜欢的书籍类型和阅读习惯等。通过面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关键是要建立积极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地分享和反馈自己的阅读情况。同时,老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品位。

4 结语

兴趣和阅读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兴趣可以激发阅读的动力,使个体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而阅读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兴趣和培养新的兴趣。因此为了确保语文阅读教学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习惯,以新课标为导向,精心设计学习任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及方法,促进低中段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低中段阅读教学衔接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JJK2X22-16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福州市仓山区第七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低段中段识字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识字
识字儿歌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识字谜语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