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当前,职业教育面临与行业、产业发展预期不匹配的问题,立足会计专业创新育人模式是解决“怎样培养人才”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文章提出“岗课赛证”融通育人,从建设要点、构建思路等方面入手,将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重要目标,协同会计专业理论课程、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会计领域证书考试以及会计岗位专业技能竞赛,重构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以期提升人才综合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6.06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6-0205-03
0 引 言
围绕高素质、综合型优秀人才,职业教育应该怎么做?根据“十四五”规划,加强产教融合是推动职教改革的重要途径。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会计领域产生深刻影响。财务机器人技术能够取代单一、繁复的简单记账、核算工作,财会人员更侧重于承担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预算、决策、控制、分析等任务。“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实现了院校与产业的对接,实现了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双师”素质得到了提升,产学研服务能力提高,企业从中得以建立互惠双赢长效机制,推动院校与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建设。“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为提升会计人才职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會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的内涵与意义
2019年国务院印发“职教20条”,其中第6条强调要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年4月,教育部会同多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提升人才就业创业本领[1]。2021年4月,全国职教大会提出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1.1 内 涵
“岗课赛证”中,“岗”泛指与会计职业相关的岗位,如出纳岗、核算岗、票据岗、涉税岗、审核岗等;“课”主要体现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所有课程,如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训实践课程等;“赛”指向会计领域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校级、省级、国家级等会计职业技能竞赛;“证”主要涵盖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如会计师证书、税务师证书、“1+X智能财税”证书、“1+X数字化管理会计”证书、“1+X业财一体化”证书等。“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将与岗位相关的职业技能、职业标准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以对接会计专业实际岗位需求,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引入专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制度,从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会计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来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技能竞赛,以赛促学,着力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达成以赛促教目标。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对标会计专业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需要,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相应的资格证书,以胜任职业岗位。可见,“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将职业院校课程与职业岗位、企业认证证书、技能竞赛等实现了有效衔接,通过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关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化解人才供给矛盾,提升职教育人质量。
1.2 意 义
深入探析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现状,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需求不匹配;二是在广泛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育人机制、育人成效不理想[2]。破解校企合作难题,唯有深化二者的对接与融合。通过“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可以实现多个育人主体的紧密合作,因为各方有共同的利益基础。院校方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提升社会效益;企业方面,通过对接岗位,共享育人资源,可以解决用工问题;学生方面,从学校学习、企业实训中可以提高职业素养和岗位胜任力,获得就业机会,赢得社会认可。
2 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建设要点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要科学统筹、合理优化“岗”“课”“赛”“证”等要素,以课程体系建设为载体,对接会计岗位需求,引入行业赛事及职业资格证书,为社会培养既懂理论,又擅长实践操作,具备行业职业资格的多元化、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2.1 树立协同思维,促进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四方联动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多方主体有机协同。地方政府要牵好头,依托全国业财税融合岗课赛证联盟与省级业财税融合行业机构,整合本地区职业院校,共同构建“岗课赛证”课程体系。这一整合能够打破各院校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有助于推进会计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化解院校教学、证书培训“两张皮”问题。“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其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力,拓宽财经人才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的渠道。
2.2 对接职业岗位标准,搭建梯度实践平台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第一要义是对接会计职业岗位标准。职业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要了解会计行业岗位标准,通过校企联合途径,深入行业、企业用人单位获取岗位人才需求信息,提高人才培养精准度。由政府牵头,协同多家职业院校,整合地方企业资源组建产教联盟,行业、企业参与,合作开发真实案例,覆盖会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如企业会计实务、管理会计实务、财务大数据分析、财务管理实务等课程都可以通过云平台,面向学生提供多元化教学、实践资源[3]。产教联盟的搭建,为院校提供明确、详细的岗位需求信息,便于院校改革教育模式,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3 抓好课程建设,促进校企共生共赢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要将课程建设作为重要任务。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要将行业竞赛、企业认证等资源重组,整合岗位实际场景和教学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各院校要全面梳理“1+X”证书制度,以及会计技能竞赛规程所需的知识结构、技能体系,提炼关键要素,将之转化为学生的必备素养。比如,对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位,细分职业素养、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四部分,整合会计职业基础、财会实务、成本核算与管理、业财税一体化实务、管理会计实务、审计实务,以及大数据技术、智能财务软件等课程,突出岗位能力,坚持成果导向,完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一体化教材。围绕某一具体课程,对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与“1+X”证书标准、行业技能竞赛要求进行比较、分析,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契合会计领域转型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4 借鉴行业竞赛理念,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对“赛”的引入,旨在通过行业技能竞赛检验育人成效。从课程改革到育人模式改变,通过技能竞赛达成以赛促教、赛训融合的目的。技能竞赛为职业院校提供了展示高超技艺的平台,尤其是对于参赛学生,更能大大提高其岗位综合素养。以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为例,明确“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赛制目标,充分对接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在准备竞赛前,好胜心理会促使学生克服困难,加大训练力度,认真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同时,职业技能大赛既有理论考试,又有实践考核,因此教师要将会计实务、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与竞赛内容相融合,提高学生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依托行业竞赛,鼓励更多院校参与同台竞技,由校赛拓展到市赛、省赛甚至全国性赛事。各院校根据竞赛要求,鼓励教师参与竞赛,完善专业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机制,从竞赛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优秀会计人才。
3 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构建思路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要打破校企物理边界、社会边界和心理边界,将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行业、教材与岗位等进行深度融合,处理好“岗”“课”“赛”“证”四要素的关系,共同推进整体育人目标的实现。
3.1 抓好校企合作,为“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夯实基础
校企合作是实现“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的前提,也是深化职教改革的必然方向。校企合作需要整合的要素较多,而“岗课赛证”为产教融合提供了合作契机。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岗”与“证”侧重于企业、行业领域,“课”与“赛”侧重于职业教育方向。“岗课赛证”融通育人,需要校企双方能够深度对接,依托企业岗位,对照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确保院校会计课程能够兼顾企业岗位、行业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同样,在实践教学领域,“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实现了企业顶岗实习与专业课程实训教学的互融,并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实质上是职业教育跨界育人的具体表现,提升了人才培养规格。
3.2 细化职业素能,提高学生岗位竞争力
职业教育改革要体现在应用性、职业性、技术性方面,要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將“教师、教材、教法”绑定,明晰人才培养方向,强化校企合作,提高了校企资源整合度和运行效率[5]。“岗”与“课”的融通:依托会计岗位,重构专业课程。联系行业、企业会计岗位,梳理人才标准,坚持“以生为本”,将职业能力作为育人任务,促进以岗定课。教师与企业技师交流、合作,发挥二者的育人优势,教师进企业,将科研成果注入企业;技师进课堂,将真实项目案例融入教学,从而激发校企双方的积极性。“课”与“证”融通: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还要强调“1+X”证书的融入,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技能点进行重组,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以会计专业为例,“1+X”证书制度与会计课程体系的整合,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技能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比如在基础会计课程中,技能点有票据整理、录入、财税审核、档案管理等内容;税费计算与缴纳课程中,技能点有纳税申报、发票申请、企业设立、变更与注销、社保公积金办理等内容。课证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竞争力。再者,“课”与“赛”融通:将职业技能竞赛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聚焦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核心技能。
3.3 优化教学资源,重构课程体系
对照会计专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需要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特别是对原有课程进行重组,遵循“套餐组合、能力递进、共享开放”原则,从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实施标准等方面建立多套餐课程体系。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对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各门课程进行修订和重新组合,更好地匹配行业岗位从业要求。同时,引入“专一网·云上实训”平台,与其他高校合作开发精品在线课程,对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点,完善相应配套教学资源库。在实践课程建设中,以业财融合“1+X”证书中的项目案例为依据,联系会计行业机构及相关企业,解决实训教学难题。整合大数据教学案例库,解决智能财务实践难题。“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实现了院校课程与职业岗位、企业认证证书、技能竞赛等有效衔接,通过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关注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技能、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化解人才供给矛盾,提升职教育人质量。
3.4 确立“五度”目标,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要将人才培养维度、广度、深度、力度、效度整合起来,以“五度”为目标,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在“维度”层面,院校、企业、行业组织三方要密切合作;“广度”层面,课程、专业、师资、基地、项目、就业、创业等要广泛对接;“深度”层面,“岗课”融通、“课赛”融通、“课证”融通要兼顾一致;“力度”层面,做好制度、组织、平台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效度”层面,促进人才质量、办学综合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等提升。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要对接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职业性与发展性协同好。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性、能动性,通过资源整合、线上与线下教学,构筑灵活、全面、畅通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提供有力保障。
4 结束语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为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条件。构建“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将岗位需求、课程理论与实践、职业技能竞赛、证书制度等纳入育人过程,能够更好地提升会计人才质量。“岗课赛证”融通育人需要加强师资建设,整合校企育人资源,从政策、制度、措施等方面促进课岗、课证、课赛衔接,聚焦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丽新,李玉龙.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内涵与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6):5-11.
[2]张慧青,王海英,刘晓.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21):27-34.
[3]潘纯.基于数字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9-51,55.
[4]张湾,陈桂萍.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19):98-99.
[5]燕珊珊.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价值、实现机制与推进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10):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