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自古逢秋悲寂寥”。 时逢晚秋,正是“悲秋病”多发之时。本期,中医专家帮你走出悲秋情绪。
【悲秋?也许是肝在“闹情绪”!】
为什么一到秋天就悲伤
秋天寒意渐起、落叶缤纷。面对此情此景,许多人常常出现悲伤、抑郁、焦虑、无力感、不愿与人交流、对平时做的事失去兴趣、食欲不振等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说,“悲秋”这种情绪并非是多愁善感、无病呻吟式的矫情,而是秋季容易产生的季节性情感障碍。中西医对此有明确的认知。
《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在志为忧”。在中医看来,秋季与肺相通,五行属金,对应的情志系统正是“忧悲”。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的情绪。夏日里,由于阳光充足,这种褪黑激素分泌较少。入秋以后,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会有较多的分泌。褪黑激素的增多,会使人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犯懒”,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
肝氣不舒者更易悲秋
“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悲秋情结高发于下列人群:性格为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好胜心强、性格内向者;工作压力大的白领;更年期女性;刚经历了负性事件又没得到及时排解的人群等。从中医角度看,这类人群有一个共性特征就是肝气不舒。”罗大伦讲解说,肝气不舒,其实就是情绪不佳的状态,这类人生活中比比皆是。肝气不舒的人,往往都是工作或者生活压力大导致的;也有自己的人生观不完善,很多问题想不开导致的;或者性格比较敏感,甚至容易钻牛角尖,这样性格的人,都容易出现肝气不舒的问题,即使没有什么大的压力,工作也不紧张,小的事情也会令其肝气不舒。而一旦出现肝气不舒的情况,情绪则容易郁闷、低迷、焦虑,甚至发怒。
肝气不舒的人到了秋天,郁郁寡欢、心情低落等不良情绪往往会加重。一方面,是因为秋天天地间一派肃杀之气,触景生情,人就容易产生悲秋之感。另一方面,中医认为,秋主收,秋天自然界的气机呈现收敛的状态,而肝主疏泄、生发,因此,在肝气受制的秋天,原本就肝气不舒的人肝气郁滞的症状会明显加重。
【舒肝解郁化悲秋】
缓解悲秋情绪,试试这款解郁汤
“人体是一个整体,疾病的因素往往互相联系。在悲秋的问题上,气虚、阳虚、肝气不舒,往往会交织出现,但肝气不舒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肝气不舒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气郁,一类是肝火旺。气郁就是气机郁滞在体内,人是一种郁闷、压抑的状态。这类人平时情绪比较低迷,遇事儿爱自己闷在心里想。尤其到了秋天,人会变得更加消沉,悲秋情结严重,负能量满满。与此同时,身体还会表现出一系列的不适症状。”罗大伦讲解道,由于肝主疏泄,而秋天又加重了肝气郁滞的状态,所以,和疏泄有关的功能都会弱化。比如,此时血液的循行就会出现郁滞的情况,如果患者素体阳虚、血虚、或血瘀,它们交织在一起,就会出现明显的手脚冰凉,四肢不温的情况。另外,肝经所循行的部位,也非常容易出现相应的瘀阻。
那么,该如何疏肝解郁呢?罗大伦在此给大家推荐一个泡脚良方——解郁汤。此方能迅速化解肝气不舒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泡上一至两周,各种不适症状会随之消失,人会变得心情舒畅、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能有效缓解悲秋情绪。
【配方】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白芍6克、生地6克、丹皮6克、炒栀子6克、大枣12枚(掰开)、生姜3片。如果大便秘结,加大黄6克。
【用法】上述药材水煎40分钟,药汁分成两份,分别兑入温水泡脚。早晚各一份。每次泡20分钟,一天一副。
【特别叮嘱】建议请当地中医师在此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更为稳妥。孕妇忌用。
食疗助你赶走坏情绪
罗大伦指出,肝气郁滞的人在秋季可多吃一些疏肝理气的食物,比如,橘子、佛手柑、茼蒿、黄花菜等。做菜时,可以放点陈皮。日常可以适量饮用一些花茶,比如,带有玫瑰花的花茶。闲暇之余,大家还可以为自己煲一碗疏肝解郁的美汤——茉莉花当归炖鸡。
【食材】茉莉花20朵,当归3克,鸡胸肉10克,鸡骨架一个,生姜2片,盐适量。约8碗清水,煲3—4人量。
【制作】1.鸡骨架切块,去除油脂与鸡尾部,冷水入锅,加入姜片、料酒去腥,煮沸以除杂除血除腥,而后洗净。2.将处理好的鸡骨架入汤锅,加入当归、姜片,约8碗水量,大火煮沸,用勺子去除浮沫,转小火盖盖慢煲1小时。3.将鸡胸肉切片后洗净。4.汤煲至1小时后,开盖加入鸡胸肉,继续盖盖小火慢煲,约10分钟左右,至鸡肉熟烂。5.随后加入茉莉花,适量盐调味即可关火。
【功效】当归、鸡肉、茉莉花配伍,不仅平肝解郁,亦可温补脾胃,行气养血,益五脏,补虚损,强筋骨。
【特别提示】在药房购置的处理后的当归与茉莉花,可不清洗,直接烹饪,以免成分流失。介意者微微冲洗即可。如果是产地新出土的食材,可视情况进行清洗。
疏通经穴,调畅身心
远离悲秋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还可辅以以下非药物疗法:
1.推肝经、敲胆经
推肝经是疏肝解郁、告别坏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肝经从足走胸,而推肝经只选择大腿一段的肝经(位于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方便易行,人人可做,效果明显。每天睡觉前,把双腿弯曲打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相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反复推上50遍,可以有效疏调肝气、调畅心情。
中医认为,肝和胆相表里,肝气不舒的时候也会影响到胆,因此,也要同时疏通胆经。每天早上起来,双手沿着外裤线位置来回敲打,哪里有痛点,哪里就是瘀滞所在,要重点敲,一直敲到发热为止。敲胆经可以增加胆经的气血流量,及时缓解肝脏的压力,从情志上讲,它也会大大提高人的决断能力,让人更加自信、更加果敢。
2.敲打膻中穴
【取穴】位于胸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双掌合十,放在胸前,轻轻在胸口敲打膻中穴,或者用掌根、大鱼际按揉膻中穴1—3分钟左右。每天1—2次,如感觉症状较重,可以多按几次。
【功效】膻中穴是一个“开心穴”,《黄帝内经》上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如果感到胸闷气短,总是唉声叹气,这时按摩膻中穴,能够起到宽胸理气、舒缓情绪的作用。
3.按揉内关穴
【取穴】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左手拇指点按右手内关,适度下按半分钟,再顺逆时针各按揉100次,有酸、麻、胀、痛感觉为佳。再换另一边。每日2—3次。
【功效】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主要穴位,有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等作用。
注意:按摩时,避免指甲太过尖利,用力要适度,以免造成划伤或积血;不要当风处按摩。
加味逍遥丸帮你疏肝清火
罗大伦指出,长时间肝气郁滞的人,容易积热化火,变得肝火很严重,此时,就会进入肝气不舒的另外一种状态——肝火旺盛。它和肝气郁滞的表现状态有所不同,肝气郁滞常见为郁闷、低迷,而肝火旺则是易怒、暴躁。人通常会舌红、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胸胁胀闷胀痛也会十分明显。这类人群要注意平时清泄肝火,日常可以口服加味逍遥丸。对于肝火较大者,可以服用灯芯竹葉汤。
另外,肝火旺盛的人由于体内燥热,很容易误以为自己阳气很旺,不怕冷,所以会穿得很少,甚至故意去吹冷风而导致受寒生病。因此,在深秋时节,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不要受寒、受凉。
【6个生活小技巧,助你赶走悲秋情绪】
1.勤晒太阳
秋天的日照时间相较于夏天来说要短,阳光不能长时间的照射,人就容易产生低落、抑郁的情绪。想要改善,建议大家每天上午10点到中午这段时间,抽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到户外去晒晒太阳,阳光对于消除抑郁、焦虑等悲秋情绪非常有帮助。
2.保证充足睡眠
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来恢复阳气,以对抗悲秋情绪。保持充足睡眠,一定要睡好“子午觉”,即晚上11点前要进入梦乡,中午11点至13点之间睡一个午觉,这对调畅心神,避免悲秋情绪有很大帮助。
3.增加户外活动
适当参加户外运动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可以很好地对抗秋天的肃杀之气,有效缓解悲秋。可以选择天气晴好时,到公园或郊外散步、慢跑,外出秋游,登高赏景,在美景中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培补正气,增强体质,消融忧郁和惆怅,令人心旷神怡。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兴奋,促进大脑分泌5-羟色胺,让人愉悦起来,有效对抗悲秋。
4. 多唱歌
古人说:“肝在声为呼,脾在声为歌”,我们在唱歌的时候,可以疏肝理脾,对调节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英国伦敦一所音乐治疗中心的临床医学家也表示,唱歌是改善心情的最简单方法。因为唱歌可以调整呼吸,使整个身体都随着节奏运动。不管是自己哼唱或是与朋友同唱,哪怕只是静静地聆听,都有助于放松身心。
5.多看积极向上的作品
在秋天,不论是通过手机看电子书,还是观看影视作品,都要多看一些以积极向上为主题的作品,少看一些感情缠绵或者是有悲伤情绪的作品,这样就会少一些失落的情怀,而多去想一些积极美好的事物,从而能够让自己远离悲秋的情绪。
6.增加交际
现代人多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这些都不利于消除内心苦闷,容易滋生抑郁情绪。研究显示,拥有一个关系良好的朋友圈会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不妨外出多结交积极乐观的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每周至少有1—2次和朋友聚会的时间,及时释放内心的压抑,让心情变得豁然开朗。
专家简介
罗大伦,原名罗大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曾出版《 古代的中医 》、《 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 》、《 阴阳一调百病消 》等普及中医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