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创新型作业设计

2023-10-25 22:45时洁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应用策略

时洁

【摘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十分繁重.数学作业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回归本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障学生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国家颁布了“双减”政策.“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在作业“减量”的过程中实现“提质”.然而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不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数学作业,忽略了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设计创新型的作业,从而加重其心理负担,导致减负增效未能落到实处.基于此,文章立足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政策;作业设计;应用策略

作业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没有作业练习学生就无法理解、巩固、练习和应用数学知识,难以锻炼和提高数学能力.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考试为导向,过于注重成绩,作业的设计一般会以课后练习题为主,且练习题无论是形式还是出题点都十分雷同,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限制了其想象力与创新力的发展.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实施,“减负、增效、提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作业设计效率化现状日益突显,因此教师应基于创新的角度不断钻研“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传统应试教育理念让作业的功能变得单一化,即为了提高数学成绩而巩固所学知识,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僵化、单一,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由于教师未能深入领会“双减”政策的内涵,也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数学基础知识的变式训练不足

首先,作业中基础知识梯度的训练不明显.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小学数学作业中梯度训练的内容极少.主要表现为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一刀切”,忽略了学生数学学习基础的差异性.作业一般由教师统一在课堂上以口头或板书的形式布置,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完成,没有任何区分.在关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即有将近80%的学生表示全班学生拿到的作业任务都是一样的.这种现狀不改变,就会产生如下几种问题:如果题目简单,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就会“吃不饱”,此类作业设计更适合基础差的学生;如果题目难,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吃不消”,此类作业设计更适合基础好的学生.这样的作业设计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其次,数学基础知识作业形式僵化.通过调查发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在形式上显得十分僵化,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多以书面呈现形式,而非书面形式作业的设计少之又少.作业的内容多来自数学试卷、教材、练习册以及教学辅导资料上的一些练习题.排在前面的是数学练习册、试卷以及课后练习题,而进行数学口头作业、数学小报、数学实验、社会调查等形式的作业设计的教师所占人数非常少.导致这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常认为书面作业才是有效作业,而非书面作业不算作业,令学生很难反馈执行.需要注意的是,作业设计的初衷是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帮助小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和内化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作业设计形式上下功夫,不能让其成为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缺乏对数学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

其一,动手操作的作业欠缺.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十分强烈,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但是从对随堂作业的观察来看,小学数学教师缺乏通过设计动手操作的作业来强化数学基本技能的意识.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只动脑而不动手,无法通过完成作业来调动多种感官,导致学习效率不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应掌握基本的作图能力,但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只重视对图形的分析,而忽略了对学生这一技能的强化训练.

其二,很少基于生活情境去设计创新型的作业.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纷纷减少了作业量,而忽略了将学生现实生活情境与作业内容的联系.根据课堂观察得知,大部分教师在设计这类作业时,都设计成了综合应用题,由于标准答案只有一种,因此严重限制了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在教学“统计与分析”时,这类现象非常明显,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设置一个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围绕核心知识点去探索多种答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将生活作为素材与灵感的来源,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生活现象,并用数学知识和规律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小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忽视对数学思想的应用

一方面,综合作业中忽视渗透数学分类思想.具体表现为小学生读完题后,无法对题目的类型进行辨别,从而导致其做题的准确率以及速度都不高.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小学生在做题前没有归类的习惯,无法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类.如不少学生做完一道统计题后,下次再做统计题的时候还是会出错,所以教师应通过作业设计着重训练学生此方面的能力,在作业指导环节可以先分析一下题型,再去讲这类数学问题该怎么解决,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背后的数学规律进行总结、观察及探究,如此,当学生下次再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就知道该怎么解了.

另一方面,应用作业中忽视渗透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然而很多教师和学生虽然知道转化思想的涵义,却无法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后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是一件难事.加之现实的生活中的数学情境丰富多样,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很隐秘,如何在应用作业中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将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转化成数学问题,是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仔细研究的课题.从实际调查过程中得知,很多学生根本不具备将现实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渗透数学转化思想就极其重要了.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尽管许多教师都认为作业设计十分关键,好的作业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温故而知新”,而且可以优化教学环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设计了大量以“减负”和“增效”为基准的作业,但由于专业知识匮乏、未形成设計的整体性意识以及时间精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作业设计陷入僵化、低效的误区,接下来笔者就此方面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

(一)教师缺乏数学作业设计的专业知识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综合性较强的科目之一,学科知识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对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的了解、认知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之所以从内容到形式都显得单一而僵化,一是因为教师对数学作业设计的专业知识十分欠缺,另一方面与其设计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忽略了数学学科知识特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因此无法做到从具体的教学实际出发去进行创新型作业的设计.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小学数学教师做到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并重,大部分教师都将“减负增效”与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混为一谈,而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理论经验比较匮乏,从而导致教师作业设计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教师缺乏创新数学作业设计的意识

除了小学数学专业知识后,基于“双减”政策进行数学作业设计的意识同样重要.不得不高度重视的一个现象,即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考试成绩的高低,布置作业总是奉行“拿来主义”,并没有产生创新数学作业设计的意识.通过调查可得知,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习惯从小学数学教材、练习册、试卷、教辅书籍中寻找内容,根本不愿意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作业设计上.还有一部分教师干脆让学生自行完成课本背后的习题,这在一定程度助长了教师的惰性.

(三)教师缺乏数学作业设计的精力

一些小学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师身兼多职的现象很普遍.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并非是所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只用上好课就行,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既是代课教师又是班主任,教学之余不得不承担起班级管理的工作.大部分教师都表示,从六点到校到下午放学都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像是在战场,一点也不能放松.也就是这种重复性和复杂性的工作内容,使得教师少了职业幸福感,常感工作压力大.这种重复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消耗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根本腾不出时间来研究教学,更没有精力去设计作业.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措施

当下小学数学教师虽意识到要贯彻“双减”精神,创新作业设计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极少有教师能做到.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坚持以“双减”政策为行动指南,让作业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助推器,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由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不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依据作业量、难度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来设计分层作业,以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例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A,B,C三种题型,A类是基础题,难度、题量较小,适合学困生;B类是综合题,难度、题量适中,适合中等生;C类是提高题,难度、题量大,适合学优生.一方面,当学困生完成了自己的作业要想提高时也可以做中等生的作业,中等生完成了综合题后也可以去挑战提高题.设计分层型作业,即通过设置不同的作业任务量梯度、难度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空间,使得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优生的知识迁移、类比等能力,可以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以及调动他们完成作业任务的积极性,改变其学习态度,让学困生产生一种学习效能感,最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数学学习中.另外,可适当增添变式训练作业.在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要学习的概念本身理解得非常透彻,对概念与其他知识间的联系不可忽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概念变式训练题,将这种题作为最终的作业内容.将概念本身作为一个核心知识点,不仅可设置成判断题、选择题,而且可以设置成趣味题、综合题、应用题等,学生通过做作业来加深对概念的辨析,从而达到活学活用之效.

(二)注重基本技能的强化

一方面,设计动手型作业.动手能力属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范畴,亦是“双减”政策所规定的数学能力提高方向.由于图形与几何部分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因此基本技能的强化可以从图形认知、图形测量、图形运动、图形位置变化以及作图入手去进行作业设计.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掌握,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拼图、画图以及用卡纸作图.像这样的一些动手型作业和习题作业相比,趣味性更强,也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图形特征,从而有利于帮助他们解决图形与几何方面的一些数学问题.

另一方面,设计实践型作业.实践型作业更能带给学生一种亲身参与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提高自身技能.在进行关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的作业设计中,由于教学目标强调学以致用,教师就可通过生活化的作业内容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每个月的家庭账单出来了,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需要亲子合作来完成的实践型作业.首先学生收集数据,可以考验学生整合数据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将账单按照日用百货、服饰装扮、教育培训、美容美发等分类并算出每个条目占总支出的比例,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统计、分析数据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对账单的统计分析,让学生对家庭消费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有效培养其节约意识.教师趁着作业指导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节约意识,这就相当于间接地践行了“双减”精神.

(三)注重基本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师可通过设计迁移型作业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这类型的作业设计应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围绕某一核心知识点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作业设计,第二步设计知识应用方面的作业,第三步设计知识拓展方面的作业,从而培养学生回归到考点和考题类型上,引导其优化自身的学习方法.所谓“教知识,不如教方法”,这在数学的教育中尤为重要.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进行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一数学核心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探究性,相当于为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搭建起了一个学习阶梯.

此外,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作业设计的手段以题海战术为主,可供学生联想、创造、延伸的空间很小,因此教师可设计开放型作业.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有了一定的数学学习基础,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结合“双减”理论考虑,教师可让学生当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者、出题者,试着去设计开放型作业.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这种作业并不是让教师完全袖手旁观,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有多种答案或多选题的作业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大胆试错.

结 语

“双减”政策为小学阶段学生作业布置的内容、形式、数量提供了可参考的标准,也给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改革与创新的方向,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高效化、合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小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经常“一刀切”,对“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还停留在表面.因此,教师在深入领悟和贯彻“双减”政策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小学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观念,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整体意识,力求均衡多样,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满足感、效能感,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2(18):19.

[2]胡思懿.适量、适度、适情———“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新校园,2022(04):19-21.

[3]樊丽珍.“双减”背景下高效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新课程,2022(13):62.

[4]王雨.浅谈“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小学生(下旬刊),2022(01):47-48.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应用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