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江
(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 甘肃 张掖 734000)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现阶段地理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背景下。在初中阶段地理知识内容以抽象思维为主。因此创设一个既符合地理学科特点与中学生学习需求又能直观形象具体操作且具有生动有趣课堂情境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将课堂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化教学。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生活化教学,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活即教育”理论,并将其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死书、死教书”“死读书、读死书”,它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和体验物理世界,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综合性知识。通过生活化教学,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不断思考物理知识,并培养他们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关于“生活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形象地阐述了生活化教育模式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全新变化,使学习者从单一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获取信息。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一固定模式,而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设置学习疑点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布置作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到内容并进行迁移;还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增强中学生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精神等作用。初中地理教学不但要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重视提高课堂生活化水平和运用实际案例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培养;而且也要加强对教师与家长观念转变及教育理念更新等方面意识上改变。在实际中实施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来提高初中地理教育事业,能有效地帮助初中生认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对促进学校发展进步及社会经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传统教育理念的普及,教师和学生都开始更加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必须面对升学考试,因此,“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他们的主流,但是,地理课堂上的知识点却十分复杂,学生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而这些知识点往往被教师忽略了。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但如果教师不能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知识。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缺陷,许多学生缺乏对地理的认真,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主科”上,而忽略了其他的内容,从而导致他们的地理成绩始终无法达到预期。另外,由于教师过于注重“死读书”,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得地理学习变得毫无意义。
初中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上生活的人及其地理环境之间的学科,其通常会关系着人类的现实生活与周边生态环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直接浓缩在教学情境中,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向外一直延伸,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帮助初中学生掌握大量的学习内容。例如,学生可以在假期去往各个地区旅游,当学生在学习《中国的地域差异》这章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将旅游经验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结合,讲述一下旅游中遇到的趣事,也讲述一下各个地区的特征与地理环境,例如,云南四季长春等等。又例如,在学习《天气与气候》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当地天气变化,通过生活中发现的一些现象来讲述这些气候特征,同时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将生活与地理进行深度融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很多地理知识。
时事新闻是地理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展示了人们对社会变化的关注。这些新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通过阅读时事新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并从中受益。例如,在11 月,教师可以利用时事新闻来讲解寒潮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影响,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寒潮带来的气温变化等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寒潮的特殊性,并且更有效地应对寒潮带来的挑战。根据课程标准,我们应该精心挑选最新的地理时事新闻来作为地理教学的内容,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物理实验的重视,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
又如《极地地区》包含“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三部分,在学习这三部分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前几天网络上很火的一个视频:一个北极熊站在分裂的冰块上无处可去,而这是因为冰川融化所导致的。播放此视频不仅能深深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即什么原因导致了北极熊站在冰块上无所适从?可以引导学生来探讨这一问题,那便是由于人类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天气变暖,极地天气异常。将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现象清晰的展示给学生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在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会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该教学方式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与现阶段新型教学模式来说,明显落后了许多。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践进行创新。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举例教学法,结合生活实例开展课堂教学工作,让初中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理解来掌握课堂中的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此同时,初中地理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其中这对于初中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也可以进入生活中探索地理知识,使学生在提高地理素养的同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初中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容在进行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生活当中一些地理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同时在进行授课的环节当中,借助这样的形式,也能够让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快地对于这些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知识内容的学习,同时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加深对于一些知识内容的学习印象,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行掌握。
例如,在进行“海陆的变迁”这一小节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可以让学生练习板块的运动所带来的影响,比如说一些地震以及物质变化等方面来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学习认知效果,在课堂中授课环节当中,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过程中增加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认识程度,辅助学生理解。课堂授课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也可以在讲解时与学生进行一些交流,学生可以更多地联想到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在记忆的过程当中,会对于这些知识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
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而且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因此,在当今社会,教师应该把实验教学放到首位,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能够从实际出发,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和思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老师应该创造出富有挑战性的实验课程,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独立完成各种物理实验。当学生们进行物理实验室,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制定一套完整的实验步骤,然后根据所得到的结论,与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的原理,并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物理实验技能,从而减轻他们对实验的恐惧感。
在“平面镜成像”课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老师应当在课前充分准备,包括收集、整理和归纳所有必要的仪器,然后将它们放置于物理实验室,让学生们在课前就能够熟悉和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接下来,老师将通过课本来向学生详细介绍这项实验的流程,并提醒他们在各个阶段应当特别留心。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在“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的实验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验经历和结果,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能够理解“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可能会犯的错误,以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完成实验。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结合网络当中的知识和教学素材来开展教学,而不是使用单一的板书教学来进行知识的讲解。比如教师通过多媒体、微课这些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学习到与地理有关的各种知识点,使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课本当中,更能够拓宽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丰富有趣,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改变传统教学当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学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章内容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我们生活的地区丰富多彩的地貌样式和自然景观。并且通过3D 的形式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到亚洲在地球当中的地理位置,以及亚洲当中所拥有的一些自然环境条件。比如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了解亚洲的地貌变化和地理新闻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树立起学习地理的新观念。信息技术的价值可以在这一方面得到极大的展示。在讲日本多火山地震时,笔者播放了一段火山地震的CD,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而且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五彩的颜色,吸引学生的“眼球”,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使本来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形成无意识的记忆,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更好地应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挑战。通过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我们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让学生对地理课产生期待。
整合地理生活化资源,丰富地理课程探究内容是初中地理生活化课堂构建策略的重要方面。地理教学的核心在于实践探究和知识运用,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整合丰富多样的地理生活化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运用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教师可以整合数字化技术资源,如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互联网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和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例如,在教学“流水地貌”主题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地图和卫星图像等技术资源,让学生了解和分析本地区的地貌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而探究地形地貌与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关系。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入地认识地理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整合社会实践资源,如考察、调研、参观等,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和掌握实际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水库、矿山等地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和分析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而探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整合社会实践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教师还可以整合地理科普资源,如图书、报刊、影视资料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前沿研究和应用成果,进而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知水平。例如,在教学“大气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图书、报刊和研究报告,观看相关纪录片和科普视频,让学生了解和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特征和影响,进而探究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一直以来都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初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初中地理教师需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地理知识,自主发现、探究与解决地理问题,在实践学习中学会自我分析、观察和总结地理现象,使学生的地理实践学习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地理学科的课外作业设计和布置,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化,不仅需要学生对知识点有着深刻熟练的掌握,还需要学生能够有效的运用地理思维去进行思考。这时教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且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积极融入生活化的元素,结合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设计出不同层次难度的课后作业形式,让各个层次阶段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得到充足的锻炼,从而让学生构建出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当教师在教授学生《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的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了解聚落的含义。教师就可以入生活中的城市与乡村不同景观,通过两者之间的有效对照,帮助学生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深刻的认知的人类生活与地理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去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识,增加学生对于人文地理观念的理解,并且利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相关的生活性问题,促进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总之,初中地理生活化课堂构建策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未来,教师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结合时代背景和教学实际,寻找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和课程特点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地理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