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字文化视角下的文言文教学

2023-10-16 07:30李秀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未闻杨氏夫子

李秀艳

一、探寻“氏”字起源,感受氏族文化

1.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结合字源理解“氏”:从战国时期的文字看,“氏”像一根木杆,上面有样子怪诞的龙蛇状图腾,这是一个宗族的标志。“氏”字的本义是宗族的称号,这种称号在古时只有贵族才有,是宗族系统的符号,为姓的支系。古代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氏是标示家族血缘的符号。

2.杨氏之子就是姓杨家的儿子,那么姓杨家的女儿应该叫什么?(杨氏之女)你们都是何氏之子,又是何氏之女呢?

(学生用这种句式自我介绍,感受姓氏文化,体会有趣的表达。)

3.你知道你的姓氏是什么意思吗?课后可以去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二、探究汉字,读通句子,理解大意

1.指名读课文。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梁国)

2.探究字源,区别形近字。

(1)出示“粱—梁” ,比较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2)结合字源演变理解:“梁”为什么用“木”字旁?

3.据义定音,读准多音字。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句子,尝试朗读,说说理由。

为设果,果有杨梅。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第一句中的“为”,可以结合句子意思“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设水果来招待他”,读“wèi”。第二句:出示“应”的不同读音义项,让学生结合句子内容选择意思,确定读音为“yìng”。

yìng ①回答 ② 满足要求 ③ 顺应 ④应付

yīng ①答应 ② 应该

(3)指名读,齐读句子。

总结方法:结合句子意思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叫“据义定音”。据义不仅可以定音,还可以确定句子的停顿。

4.探究“禽”字字源,读好句子停顿。

(1)出示句子,指名朗读,根据意思读出停顿,注意声断气连。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尝试根据理解读好第一句, 然后结合“禽”字的演变,理解意思,读准字音和停顿。

禽的本意是捕捉,甲骨文像个长柄的捕鸟的网,到了金文演变成了形声字,上面的“今”字表示读音, 楷书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书写提示:“禽”字上面的“人”要舒展,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是撇折、点。

禽后来指鸟类的总称,文中的“家禽”表示家中的鸟,与今天的“家禽”意思不同。

(3)说说句子的意思,并读准停顿。

5.补充省略的字词,体会言简意赅地表达特点。

(1)借助注释和其他学习方法,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内容。

(2)全班交流,教师答疑解惑。

(3)用自己的话说故事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两个省略句,并补充省略的内容。

( )为( )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 )以示儿曰

三、紧扣“聪”“惠”,感受汉字文化之妙

1.初步认识人物形象。从故事中你感受到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句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理解“聪”“惠”本义。“聪”字左边的“耳”表义,右边的“总”表声,“聪”表示耳朵能迅速听到声音,本义是听觉。“惠”同“慧”,本义为“聪明、智慧”。“聪惠”合在一起就是听觉灵敏而且很有智慧。

3.读懂对话,感受机智、聪慧的儿童形象。故事中,杨氏之子只回答了孔君平的一句话,为什么说他“甚聪惠”呢?

出示对话,质疑、交流。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这两句话,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为什么孔君平说杨梅是杨家果?为什么杨氏之子又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思考、讨论、交流。

提示:结合姓氏思考。杨氏—杨梅—杨家果;孔氏—孔雀—孔家禽。

(2)从哪里感受到杨氏之子的聪慧?

预设1:杨梅有杨,杨氏子姓杨,于是孔君平借此调侃杨梅是杨家的果子,杨氏子听懂了对方的话,善听。

预设2:杨氏子同样用姓氏做文章,他联想到了孔雀,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妙哉!

预设3:杨氏子“应声答曰”,反应快、思维敏捷也是聪慧的表现。

4.品味字词,体会汉字表达之妙。出示句子,比较它们的表达有什么不同,说一说哪一个更妙。

此是君家果—— 孔雀是汝家禽。

此是君家果—— 孔雀是夫子家禽。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加上“未闻”一词,不但礼貌,尊重长辈,而且不露声色地反驳,将计就计,委婉巧妙否定前者,意思是:既然孔雀不是夫子家禽,那杨梅也就不是我家果子。

小结:“夫子”一词是尊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用“未闻”,既不失幽默,又委婉地反驳了对方。增一词,减一词,表达效果会完全不同。

5.巧用汉字,迁移表达。如果来拜访的是其他姓氏的人,该怎样回答呢?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

黄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

预设:未闻(黄牛、黄鹂)是夫子家(畜、禽),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

用美好的事物作比能让听者更愉快,也更礼貌,体会语言的艺术,感受汉字的妙处。

6.熟读成诵。

小结:从课文简短的对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艺术。孔君平的笑话信手拈来,幽默风趣,杨氏之子年方九岁,就能妙语应答,难怪作者夸他“甚聪惠”!

四、链接经典,激发探究汉字文化的兴趣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往往都藏在汉字之中。巧妙地使用汉字,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幽默风趣,也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1.读一读下面的小故事,想一想:两个孩子对大雪的比喻,谁说得更好?为什么?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这个故事也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是南朝宋时刘义庆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中记录了一些聪明智慧、善于言谈应对的故事。走进书中,去體会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感受汉字的魅力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

猜你喜欢
未闻杨氏夫子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夫子的挑战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黄文军
动漫梗《未闻花名》——你因何而落泪?
夫子之文章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夫子亦“愚”
日防卫相“未闻”废除文官统制反对声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