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初中历史问题教学策略探究

2023-10-14 02:44高昌君
教育界·A 2023年2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思辨能力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课堂不再单纯地讲求知识的记忆和背诵。作为一门极具人文性、思想性、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初中历史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学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是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能力。文章探究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策略,以期通过多元的问题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思辨能力;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旨在让他们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站在时间的角度上,用客观的眼光搜集、分析史料,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直以来,初中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经常将机械性的记忆、背诵视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初中历史教材仅是部分人类历史的记录。要想学好历史,学生还需要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他诸多要素。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思辨性、引导性的问题,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学习氛围

(一)寻找历史兴趣点,重构教学方法

大多数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通过寻找历史教材与具体学情的平衡点,优化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为例,在教学“商鞅变法”这个知识点之前,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影视剧《芈月传》中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片段,并提问:“刚才的这段视频涉及哪些历史人物?”学生回答:“视频中涉及的主要历史人物有秦王和商鞅。”笔者继续提问:“秦王对商鞅变法以及商鞅的态度是什么?”学生从视频内容出发,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从秦王和商鞅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商鞅的变法虽然给秦国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也动摇了贵族的根本。”

随后,笔者在黑板上列明“商鞅变法”这一知识点,再提问:“商鞅变法的背景和措施是什么?”结合上述问题,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内容并在教材上圈画出答案。笔者又问:“商鞅变法带来了哪些影响?”在此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脱离教材,独立思考,从多个角度讨论这一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从普通民众以及贵族两个层面总结出商鞅变法带来的影响。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用论据论证”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知识的串联。

(二)加强教师引导,辅助独立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生成”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中。从字面上理解,课堂生成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能力拆解、分析历史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历史知识,建构历史思维。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例,这节课上,学生需要掌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为了提高课堂的互动性,笔者提前在黑板上绘制了一个表格,第一列分别写上农业、手工业、商业,提问学生:“宋朝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体现出来?”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内容,提炼出“粮食”和“人口”两个关键词。接下来,笔者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西汉、唐朝、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对比的表格,并提问:“从上述两个表格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依托表格中的数据,学生逐渐得出一个结论:北宋时期,南方人口超过了北方人口。笔者顺势提问:“为什么南方的人口开始变多?南方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表现?”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举证,学生普遍认为: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争较少,所以,大部分的北方人口迁往南方,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和太湖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的粮仓。

结合学生的回答,笔者继续补充相关知识点,使学生清晰、完整地掌握宋朝时期農业经济发展的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史料实证能力,笔者还要求他们根据此前的分析方式总结宋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入多元史料,实现多角度思考

思辨能力是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的结合。由于初中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因此,教师可以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并预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1],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就某一具体历史问题展开辩论。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教师可以引入带有争议性的史料,让学生从利和弊两个方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课“戊戌变法”为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基本史实,认识到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在复习阶段,笔者引入了一段庄士敦的文字:“改革派的产生是必然的,而划分为两个派系也是必然的。右派相信渐进式改革,不赞成灾难性的国体改革,而左派则坚持只有从根本上变革才能拯救国家。”笔者据此提问:“庄士敦为什么说改革派的产生是必然的?右派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改革派的出现对中国历史走向有哪些影响?”

为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学习小组,鼓励各学习小组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分析改革派带来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各学习小组以抢答的方式进行结果汇报。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笔者总结各小组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论点和论据的补充,帮助学生完善对历史事件的认知。

(二)加强教师引导,实现以古论今

除了辩证性地看待和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思辨能力还包含以古论今的能力。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还担负了“育人”的重任。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必然要素和偶然要素的集合,深入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以史为鉴,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参考。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挖掘和紧扣现实和历史之间的关联,积极引导初中生以史为鉴,以史正人[2]。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例,在教学“新经济政策”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从内容、特点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学完这一知识点后,笔者利用一则史料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新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准确的解释是什么?”学生回答:“这里的‘阳光灿烂应该代表农民可以自由处置剩余的粮食和饲料。”就着学生的回答,笔者继续提问:“如果你是一名生活在1921年的苏俄农民,新经济政策的落地对你有哪些影响?如果你是一名苏联时期的统治者,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对你有哪些影响?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举措对中国的经济改革有哪些借鉴意义?”

接下来,笔者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上述问题。在此过程中,笔者及时跟进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并记录具有代表意义的论点和论据。随后,学生积极分享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区别于以往单一的点评,笔者分别引入1940年后期以及当前中国学者的分析。基于不同年代的研究成果,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了解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苏联新经济政策对中国的意义。

三、引入多元策略,实现知识迁移

(一)贴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

“双减”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新鲜感,教师可以从实践活动出发,辅助他们在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中逐步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学生在多元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中,更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依托历史事件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分析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通过参与辩论会、知识竞赛、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历史事件、人物等产生多元化的理解,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例,在前期的备课中,笔者发现本节课的知识点较为体系化且简单易懂,因此,笔者在课程讲解开始前布置了一项任务:“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接下来,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将学生分为交通、生活、社会保障、居民意识、文化五个小组。随后,各学习小组依次选举出小组长、监督者、汇报者,并讨论出相应的角色分工。实践活动中,通过前期的信息搜集、整合、分析,学生逐渐了解了政策、制度等多元要素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变迁。

区别于传统的教师讲解,笔者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体现在,由各学习小组准备成果汇报的PPT,汇报完毕后,还要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听众,又是引导者。“你认为这一小组的论点和论据是否符合逻辑?”当每一小组完成汇报后,笔者都会随机挑选一名学生发表评价。依托学生的评价,笔者充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该小组的学习成果。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要立足课程标准,贴合教材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利用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塑造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二)贴合教学内容,促进自主思考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除了要贴合学生的学情,研究教材内容,还要从事件的发展规律出发,引导他们形成对立统一的观点,并站在客观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和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受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学生会对某些历史人物产生刻板印象,这不利于他们形成唯物史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历史知识问题化,将历史问题矛盾化,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假设,从多个渠道搜集信息。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美国的独立”为例,通過学习该课内容,学生逐步掌握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标志、经过、转折、结果及影响等要点。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笔者设计了两道开放性问题:“美国和英国有哪些相似之处?历史上,美国和英国的关系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生分别从英国和美国的国情、制度、法律等多个角度分析第一个问题。相比于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更加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笔者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部分学生认为,英美关系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美国的兴起和英国的应对,其次是英国的衰退和英美关系的重塑,最后是英美共同面对其他大国的崛起。在此过程中,笔者记录下学生的答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知识补充。由于第二道问题难度较大,所以,笔者并不耗费过多的时间进行讲解,而是向学生展示《大国崛起》等纪录片的片段。通过观看视频,配合解说词,学生直观体会到了美国和英国的发展过程,对这一知识点形成了深刻、客观的认识。

结语

总之,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元且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历史本身,参与到历史探究、历史质疑、历史推理、历史证明等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能够从长远、多维、深层的角度探究历史问题,形成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姚芊.初中历史问题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浅析[J].考试周刊,2018(14):161.

[2]沈佳贝.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J].考试周刊,2021(31):151-152.

作者简介:高昌君(1984—),女,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思辨能力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如何将个性化教育熔铸于初中历史课堂
大学英语写作思辨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