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融合:追求双向共赴和双效共生

2023-10-13 05:04黄伟
语文建设 2023年8期
关键词:读写融合教学价值

黄伟

【关键词】读写融合;双向共赴;双效共生;互动循环;教学价值

在读与写的互动关系上,我们最为熟悉的是读写结合。虽然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但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看,读写结合有短视化、功利化、过窄化倾向,即追求以读促写的单向性和读什么写什么、即读即写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读写融合则关注双方双向的相互影响、相互浸润、相互滋养、相互成就,是对读写结合的超越。

读写融合是指阅读与写作构成有机的互动交融关系,以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质增效。用于语文教学,它旨在追求语文素养综合整体的发展。在素养本位的语文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读写融合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达到高效语文教学的实践路径。不过,它更可能是一种追求,一种理想境界。或者说,作为理想境界,它未必都要变成现实,但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不断向它靠近。具体一点说,读写融合追求的是“双向共赴”和“双效共生”的境界。所谓“双向共赴”,就是读与写从两个方面发力、从两个向度出发,但都在奔向对方,对方便是自己追求的目标,最后合二为一,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所谓“双效共生”,就是在“双向共赴”的过程中,不仅“从对方看清了自己”,而且“从对方发现了自己成就了自己”,从而实现效率、效益的成倍增长,最终达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一、读写融合的心理学依据

读写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用“信息加工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加以阐释。信息加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于1956 年提出。该理论提出了“输入—输出”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输入(Input)—编码(Encoding)— 检索(Retrieval)— 输出(Output)。这个“输入—输出”模式强调了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信息流动和转化。[1]双加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梅耶提出。他在1983 年的论文《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支持增强现实的教学设计》中指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个感官通道接收信息,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读与写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视觉、听觉和写作及相应的心智活动等多个感官通道,从而加强学习的效果。[2]

首先,阅读和写作都是认知活动。阅读和写作可以共同促进大脑认知处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写作,人们需要思考如何组织语言和表达意思,这就要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这些过程都需要依赖于语言理解和记忆等认知活动,而这一认知活动同样需要通过阅读来进行不断的训练和加强。

其次,阅读和写作都是信息加工活动。阅读是通过书面文字识别、理解来构建意义。阅读涉及多个认知过程,包括注意、感知、记忆和语言理解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根据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语言技能解释和理解文本中的信息;写作也是一种信息加工活动,作者通过一定组织、结构将思想情感和信息转化为书面形式。阅读和写作都涉及信息的处理与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作者都需要运用多种认知技能和语言技能来加工信息。

再其次,阅读和写作都是思想情感的交流方式。阅读的过程是与作家、作品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深化自己的思想、丰盈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解开心中的愁绪和困惑。写作也是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的活动,通过写作可以与他人、与世界交流自己的见闻、见识和所思所想。

最后,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学习、思考方式,可以促进人们思考和提高学习能力。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扩展视野,促进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高。而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梳理、总结自身的思维,深化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有学者基于迁移学习理论的研究指出:“读写结合的可能性在于,读文与写文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由‘读可以获得一类文章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套文章的结构图式,这种结构图式可以与写作形成映射关系,成为写作时的‘先行组织者。”[3]阅读和写作关系极为密切,二者可以相互迁移,其迁移的要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结构和组织的迁移。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结构和组织方式;通过写作掌握文章结构和组织方式后,在阅读中便会容易理解各种文章结构、组织方式的匠心和得失。二是创意和想象力的迁移。阅读作品能够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写作养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中就会善于欣赏作品中奇妙的情景和奇特的构思。三是技巧和策略的迁移。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学到了写作技巧和策略,在阅读过程中就便于对此种技巧和策略展开迅速的识别与理解,深入领会这些技巧、策略的用意和妙处。四是语言表达艺术的迁移。阅读丰富的文本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法和句式理解水平,增强语言表达的智慧和艺术;通过写作可以熟练掌握语法,提高运用句式的能力,进而实现流畅阅读,甚至能对语言艺术进行审美品味。

阅读和写作,合则双美,离则两伤。要实现教学价值的最优化,最佳途径无疑是读写融合。

二、读写融合实现双效共生的教学价值

实现读写融合,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让二者合为一体,既发挥各自独特的教学价值,又让其整合教学价值大于二者的简单相加。实践中,最需要关注的是二者的互动性、交融性和共生性。

首先,培养读写综合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并实现相互迁移。读写融合要求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进行综合性实践,也就是说,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分析理解文本中的观点、逻辑和论证,然后将这些信息整合并运用到写作过程中,这种综合性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读写综合素养。从阅读理解到写作实践,再从写作实践到阅读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也正好契合了当前作文教学改革。比如,对于材料作文、情境作文这类当前中高考主要的作文命题方式,正需要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综合,即首先读懂、分析、提取给定材料的观点,然后再从阅读理解中生发出写作观点和思路,这也是对读写融合教學模式的倡导或效果检验。

其次,培养阅读鉴赏能力与“仿创”能力并实现二者整合。读写融合理念指导下的读写活动,是借阅读完成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学生通过研读优秀的文本,吸取其表达方式、结构和风格以及言语智慧,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写作。这是模仿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同时也为创新作足准备。读写融合鼓励学生模仿,但模仿不是目的,而是在模仿过程中学会表达个性。学生可以通过在写作中运用自己的观点、想法和富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展现出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创新能力。

再其次,培养深度思维和焦点思维的能力并实现互生共长。读写融合理念下的阅读,不是一般内容理解的阅读,而是艺术理解、结构理解、语言评鉴的深度阅读。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作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还要理解作品是用什么结构组织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来呈现的,甚至要更加深入地理解为什么这样的写作是美妙的、含蓄的、深刻的、动人的,这样的理解对写作实践能够起到启发、迁移的作用。读写融合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而且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期望解决的关键问题上,让阅读具有焦点思维。焦点思维是指集中注意力在特定问题或任务上,追求准确、清晰和有针对性的思考。它涉及选择关键要素、提取关键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这样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从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重要的部分,并在处理问题时保持清晰和有效的思考,坚持目标取向。

最后,培养在多种情境下合作、交流、对话的能力并实现三者交汇。通过读写融合,学生有机会在协作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合作能力。通过参与读写项目、合作写作、互相审查和编辑彼此的作品,可以促进学生深度思考问题、乐意分享观点、积极协商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有效沟通和协调彼此的观点,发展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互动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激发了对话和辩论的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写作沙龙等方式展开有意义的对话。这样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言语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总之,读写融合不是单一的学习,而是多情境、综合性的学习。多种情境甚至复杂情境的学习能将几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交汇成一体,让学生的读写素养互生共长。

三、阅读滋养写作,让阅读为写作奠基、铺路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对文本的理解,还要关注阅读理解如何更好地通向写作,让阅读滋养写作,为写作打好基础,架桥铺路。

首先,阅读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打开宽广的认知视界。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文章,让学生认识大千世界、纷纭社会、万象人生。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与灵感。以写作的目光阅读这些作品,不仅要从中获得自然的、社会的、生活的图景和知识,更要分析作者是以怎样的视角去观察、思考的,从中选取了什么作为再现或表现的焦点,又用什么线索或主线把它们联络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多分析与思考这些,就是在为写作储备精神食粮。

其次,阅读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丰富、深刻且有品位。优秀的作品通常能够揭示人性的复杂、社会问题的根源以及人类的情感底色。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人类情感的纷繁复杂、真善美和假恶丑。这些精神的淬砺和情感的涤荡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主题和情感体验,使作品更加富有意蕴和情致。

再次,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优秀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优秀的作品往往采用精炼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运用巧妙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生动的描写打动读者。通过研读、品味和分析,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让自己的写作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再其次,优秀作品是成功写作的范例,是习作者模仿的标杆,阅读优秀作品能够引发主动写作。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其美妙之处;在阅读过程中,也自然会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照,认清自己作品的差距和不足,从而使写作新手快捷入门并寻求改进。阅读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会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渴望;同时,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从而自觉地追随和研磨。学生会渴望能够像优秀作家一样,用精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读者创造独特的阅读体验,这种渴望会转化为写作动力。

最后,阅读是一次心灵私语和深度对话的过程,阅读增强了独语的能力和对话的愿望。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对过去的经历进行重新思考,发现其中的深层含义,产生新的认识。这会激发学生对生活新的感知和体验,进而促使学生用写作重新表达这些经历,以新的眼光和观点书写自己的故事。写作成为学生在精神世界中重新体验和品味生活的方式。阅读会引导学生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对话,而诉诸笔端是最好的交流和对话方式。这种对话与交流的体验促使学生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并借此与世界建立更深的沟通和理解的关系。

四、写作促进阅读,让写作成为阅读的引擎和动能

写作教学,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同时也要通过写作训练来促进阅读、优化阅读,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析、思辨、迁移能力。

首先,写作可以使阅读目的更加明确,焦点更加清晰,进而提高阅读效率。写作的需求使学生更明确自己需要获取哪些信息、观点或知识。这种明确的目的性促使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更加集中,筛选关键内容,并抓住重点,从而提高阅读成效。当学生明确知道他们将使用所阅读的材料来创作或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会更加倾向于深入理解和吸收阅读材料。基于写作的阅读具有解惑释疑的特点。写作时需要对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以便转化为阐述观点或传达信息的养料。学生通过解答自身的疑问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比日常阅读获益更多。

其次,写作激发阅读动机,阅读成为如饥似渴的心理冲动。当学生有写作的需求和目标时,阅读意愿就会成倍增长。他们会主动去寻找并阅读与之相关的优秀作品和经典著作,且迫不及待地潜心阅读。写作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阅读成为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和主观意愿。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阅读,以获取更多灵感和素材。写作是一种创造活动,通过文字将内心的世界呈现出来。这种自我表达和情感释放的体验可以激发个体对阅读的渴望,通过阅读分享他人的创作经验,感悟他人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得以从不同視角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再次,基于写作需求的阅读会更加精深,能够更认真地琢磨作者的匠心和苦心。当学生有写作需要时,他们会更加关注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和修辞等艺术手法。同时,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他们会更加精心地琢磨他人的作品,分析研究其中的优点和特点。这种基于写作需求的阅读使学生更加注重细节,深入挖掘作者的用心和用词的奥妙,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再其次,写作是一种思维训练,有过写作体验和写作经验的人更善于阅读。要写好一篇文章,作者需要思考和分析问题,整理思路,并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思维过程能够培养作者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学生如果具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就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作家的创作意图和风格,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写作促进深度阅读和主动思考,写作经验使学生更加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使其阅读更具分析性和反思性,同时具有迁移转化的心理倾向与心智努力。

最后,写作是一种语体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语体的敏感性。学生受过良好的写作训练,对语体会更加敏感,阅读时更容易辨识作品的语体及语言风格。写好一篇作品,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语气和表达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训练使学生对不同语体的敏感性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辨识作品的风格特点。在写作中注重语体训练,在阅读时能够更容易捕捉到作品的语体特色,也能更好地欣赏和品味作品的语体之美,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在写作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选择和尝试不同的语体方式。

五、构建双向共赴的读写融合互动循环机制

读写融合,是对读写简单相加的超越,不是单线单向的从读到写,也不是单线单向的从写到读,而是双向互动、双向共赴的相互循环,因此应在互动循环上下功夫。

首先,建立读写互动的习惯养成机制。教师可以给予下列支持和指导,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应主动自觉地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制订阅读和写作计划。制订每周或每月的閱读和写作计划,并设定具体的目标。设定适当的时间、地点进行阅读和写作,比如从读到写、从写到读、边读边写、边写边读,确保持续性和规律性。这样的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读写互动。

二是勤做笔记和评论。在阅读过程中,要勤于记录自己的想法、观点、问题和感受,并与所读内容构建关联,进行整合。这有助于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同时为后续的写作提供养料。在阅读一篇文章或整本书或某些重要章节之后,用一些时间写下读后感或评论。可以是一篇简短的书评、一段对观点的思考,或者是对一个问题的讨论与质疑。这样的写作过程也能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三是创制并践行读写互动的方法。在阅读时,使用高亮笔、书签或电子设备的标注功能,将自己认为重要或有意思的部分——包括引人入胜的句子、精彩的描写、有趣的观点等标记出来。标记和摘录有助于学生回顾和重读材料,并从中提取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材料用于写作。定期进行写作练习,可以是摘录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进行仿写,或者以所读内容为缘起进行创作。

四是成立或加入读写工作坊或读写俱乐部。这样可以获得与他人互动和讨论的机会。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作品,听取他人的观点和反馈,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触发自己的深入思考和表达意愿。

其次,建立连贯的联动读写循环机制。读写循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阅读和写作任务之间反复循环。

一是整体课程规划。制订一个长期的读写循环计划,包括确定主题、选择阅读材料、讨论、写作等活动时间的安排和目标设定,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时间框架。比如,可以进行“整合课程设计”,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融合到教学课程中,课程安排应包括专门的阅读和写作活动。

二是设立读写循环的时间和空间。在课程表上安排专门的时间段,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同时,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读写空间,例如阅览室、汇演台、小剧场等,以促进读写活动的开展。

三是制定师生合作的契约制度。可以制定教师的指导与支持、学生的落实与完成的契约,细化契约事项,明确双方的责任、任务和达标要求,用契约的方式督导师生完成读写任务。

四是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合作,分享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成果。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写作分享会或合作写作项目,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和反馈,进一步促进读写的连贯循环。

五是建立反馈和评估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表现,并提供指导,促进学生修订、改进。教师为个体提供及时的反馈,同时引导学生相互反馈和评估。

六是建立激励和奖励机制。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读写循环活动,可以设立激励和奖励机制。例如,设立阅读和写作的成就奖项,提供发表、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在读写活动中取得优秀的成果。

最后,建立技术支持下的多维互动、多方融合和广泛交流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教育软件和在线平台为读写融合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与读写资源。例如,一些在线阅读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一些互动写作平台则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这些技术的应用为读写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教师或学生可以组建“读写共同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多维互动、多方整合和广泛交流。比如,在写作过程中及时寻求他人的反馈和建议;寻找写作伙伴、写作导师及作品范例,写作伙伴可以互相批评和交流作品;在相应的技术支持下组建“读写社区”,将社区开发作为一个非正式课堂,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读写心得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

猜你喜欢
读写融合教学价值
对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应用与研究
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
基于素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初探
读写融合:提升高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然选择
多元构建,读写融合,实验操作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善用story time板块,提高英语有效教学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