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圈层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创新模式

2023-10-12 12:54邵阳张睿珂袁嘉莹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10期
关键词:协同理论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邵阳 张睿珂 袁嘉莹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育人理念,核心是立德树人。高职院校以专业技能为载体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但在具体推进中囿于职责不清、路径不明、机制不协同等问题,出现新矛盾,影响进程。为此,文章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类型特点、办学历史、专业特色梳理好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基本要素、通用要素及三者间关系,构建以“以生为本、以德为先、以教为纲”为核心、以“思政共享、公共互融、专业共选”为基石、以“主体突出、资源保障、协同育人”为保障的圈层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创新模式。

关键词:协同理论;圈层式;课程思政;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10-0027-04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教书育人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对人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大写的人”。重新思考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探索二者相互嵌入的路径,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重要现实议题。高职院校应从高站位、高水平、高标准的角度,结合学校特点,以专业为载体,分类推进“专业育心、文化育性、活动育情”的课程思政建设。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创新的逻辑必然与价值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从多视角出发,探究课程思政创新模式是有效提升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坚持培育目标的整体性、培育方式的协同性、培育理念的创新性是实现培育目标的逻辑内涵与价值诉求。

(一)课程思政创新是统一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必要途径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是塑造新时代社会新人的理论依据[2]。对人的培养需要以社会环境为载体,又需要以社会价值为衡量标准,当前社会对人的培养也是以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最高目标。在“大思政”格局下,要使学生养成与新时代背景相契合的正确价值观,使其能够正确认知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間的辩证关系,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学校、社会、专业课教师等各方形成合力,不断创新当前的课程思政方式,提升育人实效性。

(二)课程思政创新是超越实然现实与应然目标隔阂的有效手段

“理想的课程”是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应然的样子,它是一种静态的课程,是关于课程思政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和表达。在课程思政实践中,高职院校之所以提出“理想的课程”,源于在前期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不能从理论上对课程思政的应然状态进行思考和研究,实践中将有可能陷入混乱与盲从,教师也难从立意高远的视角去审视和思考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这也是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出现“推倒重来、修修补补、粉饰太平”等现象的主要原因。当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还存在实施方案缺乏顶层设计、落实环节衔接不畅、思政元素的抓取点不准、对应思政理念传递不实、实际育人效果不高等现象。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从社会发展变动的外力和内力因素追本溯源,从个性与共性等角度分层次、分类别地展开讨论。

(三)课程思政创新是推进专业知识和思政价值耦合的必然要求

聚焦高职院校不难发现,专业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知识和技能在“受宠”中不断被推崇,而思政教学在“失宠”中仍然式微,或专业课教师具备了解学生专业需求的天然优势,但对专业课中思政元素的不同理解和选取,造成思政元素在不同专业课教学中只注重形式热闹,而忽视对内涵的融合与深化。这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课程育人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影响课程思政预期效果。课程思政创新是将以国民意识、民族自信、文化力量为“本”的人文价值与以专业技术、科学教育、理性教育为“体”的科学技术相统一。基于此,文章运用协同理论,可以从整体性、系统性、长期性的角度出发探究影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中存在脱节问题的原因,推进专业知识和思政价值耦合。

三、协同理论对圈层式课程思政创新的学理性构建

协同理论的创始人——德国物理学家H. 哈肯(H. Haken)认为,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协作性、动态性特征[3]。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文章将协同理论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从协同理论的学理性视角分析、解构、重塑圈层式课程思政创新模式。

(一)基于协同效应建立圈层式课程思政实践模式

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部驱动力。课程思政是全员、全过程、全课程协同育人效应的体现,课程思政建设中各个环节、各个部分都是作为子系统而存在。因此,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协同贯通是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这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协同理论,做好顶层设计,从主系统出发,从整体性、统一性、协作性、动态性角度基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导向,紧紧抓住课程思政“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师队伍“主力军”的建设,发挥互融、共享效应[4]。

(二)基于伺服原理建立圈层式课程思政推进体系

伺服原理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价值传递、情感教育等序参量协同育人方面的责任明确。目前,高职院校多为三年学制,且思政课课时短,公共课门类少,而专业课课时长、门类多,占总课时的80%左右,专业课教学是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依托,具有天然的“主战场”优势。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是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因素。专业课教师除专业素养之外,还应该具备思政元素解构能力,充分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专业课程作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重要课程,应当充分发挥好课程思政“慢变量”作用,在服从“大思政”格局建设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创新发展。

(三)基于自组织原理建立圈层式课程思政优化系统

自组织原理解释了课程思政育人的开放性特质。一个有序系统的建立是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与能量交换的过程。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引入外部力量,引导课程思政建设从无序向有序转变,促进课程思政内生系统不断优化升级。为此,课程思政优化升级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从顶层设计到部署落实的各个环节中都应当创新理念,引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内容、新方式、新目标,从而进一步确保协同推进,提质升级,打造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课程思政模式。二是在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中不断优化舆论力量,引进多方评价主体,构建动态、实时、全方位的客观评价体系。三是在课程思政的监督体系中,可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集体活动等方式直观了解学生的状态,对消极方面进行及时纠正,对积极方面进行鼓励和肯定。

四、圈层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创新模式的生成路径

根据协同理论的学理性分析,圈层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创新模式在于协调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资源保障三者间的关系,抓住序参量,引导子系统有序参与,形成内外环层层递进的辐射效应,从而打造“以生为本、以德为先、以教为纲”的核心圈、“思政共享、公共互融、专业共选”的基础圈、“主体突出、资源保障、协同育人”的保障圈,形成圈层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新格局,由点及面,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盲点”“断点”和“堵点”。

(一)筑牢核心圈,弥补课程思政建设的“盲点”

高职院校需紧紧抓住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根据学校的特质、办学特色、专业特点,筑牢课程思政“主战场”,根据新时代新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始终,改变“无教育的教学”现象。

1.坚持以生为本,打造生本课堂

聚焦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融通思政元素。教师要牢记使命,善于做学生的贴心人,以术入道。基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专业技能为载体,通过专业“双带头人”及技能大师、教学能手等的教学示范,明确教学各个环节的切入点,以点到为止、简明扼要、循序渐进等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及顶岗实习之中,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傳递给学生,激发学生专业情怀,激活学生职业精神,优化学生职业情怀,进而得到学生高度认同。

聚焦学生未来发展需求,提升育人效果。教师不忘初心,敢于做学生的引路人,站在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角度,以道驭术,让课程思政“活”起来。教师遵循专业技能教学规律和逻辑,从职业发展需求上找准思政元素契合点,选取当地社会发展案例、校友典范、职业典范中的鲜活事例,渗透到学生专业技能、职业场景、职业项目、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活动之中,通俗易懂地讲好职业故事,使家国情怀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实现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2.坚持以德为先,引发情感共鸣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必须事事对标学生核心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学生在专业学习、社会活动、社会舆论、文学作品、影视剧作品中遇到的困惑,结合专业类别、专业属性挖掘思政元素,将培养家国情怀放在突出位置,使学生认识到专业学习、职业选择、职业生活可能不尽如人意,但社会主流发展方向是好的,我们仍然要努力去发现、传播、追求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精神、情怀,让学生感受社会正能量。

实现“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教师要融合职业需求与学生个人未来发展意向,以理想信仰塑造为目的匹配、优选思政案例,发挥思政功能,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帮助学生辨析社会上的信息。尤其要从新时代发展中选择美好的时代形象,用中国奇迹、中国制度、中国精神来熏陶、陶冶学生的心灵,实现学生新时代职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共鸣,引导学生将责任与担当写成自己话题里的“热门笔记”,让学生愿意做对社会、他人有意义的事,感知责任与荣光。

3.坚持以教为纲,重塑德育底色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体现了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新要求,也为教师的教书育人指明了方向。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以专业群为单位,组建以党建与学术“双带头人”为主的各类育人教学团队,充实“一课多讲”备课形式。这必然要求教师强化师德、教风建设,筑牢思想政治教育之道德底线。

以“德育”坚定理想信仰。不忘初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道理讲清楚,让学生信服,不断强化其政治素质,加强对党和政府的正确认识,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肩负时代新人的使命与担当。

以“情感教育”激发家国情怀,牢记使命,加强个人修养,始终做到严于律己,始终保持家国情怀,能够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二)扩大基础圈,联通课程思政建设的“断点”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以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将思政元素协同融通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做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完善三年“三个课堂”贯通转化途径,并互联互通到第二、第三课堂职业活动中,做到方向上旗帜鲜明、方法上润物无声,实现课程之间互相补充、延展、支撑的协同育人功效,联通课程思政建设的“断点”。

1.纵向贯穿思政主线,打造互融互选机制

大一借助公共课程群,侧重以“做人”为主所需的思想政治素质等内容的教学。课堂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是讲政治的教学场所。学校根据高等教育规律,要求教师发挥思政元素的广泛性、通俗性等功能,对专业课程群蕴含思政元素的共性关系进行设计。在课程的性质不变、内容不变、课时不变的基础上,将新时代、新使命的思政内容及要求融入高职院校教学之中,让学生听到位、听出精彩、听出味道,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大二借助专业课程群,侧重以“做事”为主所需的专业文化素质精神、专业价值观等教学。学校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及专业课程特点,要求教师发挥教学智慧,围绕职业岗位需求,深入分析专业课程群蕴含的思政元素间的关系,明确每门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协调好专业课程群之间思政元素的选取,找准最佳契合点,以提升学生为人处世能力为目的,让学生领悟职业领域中的“大师”思考方式,感知专业精神。

大三借助顶岗实习等实践,侧重以“乐业”为主所需的职业精神、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借助专业、职业、产业领域中的大师成长实例,通过学术故事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拓展学生解决职业问题的工作思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性”,铸造学生成功的核心价值,达成课程思政全覆盖。

2.横向转化思政主题,达到育情、育心、育人效果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路径就是让学生通过身心实践体验感悟,并内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因而,学校根据朋辈教育特点,将第一课堂思政元素延伸、渗透到学校的技能竞赛、文体活动、专业服务等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从活动中领悟合作担当意识,培育社会责任。

“搭好灶”,全方位展示育人功能。学校结合办学历史、办学特色、专业特點,精心布置校史馆、专业雕塑、实训场地、创新创业室等场所以发挥其思政功能,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开展“师导生随”“师助生导”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效了解行业动态、企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在生产现场感受职业文化、规范,唤醒学生岗位发展所需职业情怀和科学精神。

“配好方”,全动态传播育人要素。学校根据传播学的“强生效应”,利用校园融媒体,依托小程序、公众号等向学生定期、定时、定专题推送有关主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红色基因、传统美德观念、职业道德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引导和帮助学生寻找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共鸣,感受时代洗礼和思想引领。

“吃好菜”,全过程渗透育人内容。学校根据地方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学生特长开展活动,借助社会、行业等各方力量,通过举办感人的道德活动、丰富的校园劳动活动、多彩的文艺活动来展示“学校精神”,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爱生活、发现美、欣赏美等素质及能力,完成学生日常行为育人功能的映射和迁移,保证校园育人精神深耕于学生心田。

(三)夯实保障圈,疏通课程思政建设的“堵点”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新的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教书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具体推进中由于职责、人员、方式等协同问题,导致新矛盾出现,影响进程。协同理论认为,系统间的协同性与整体功能性存在正相关关系。高职院校必须聚合育人主体资源,突出责任主体,完善思政课以灌输为主、专业课以渗透为主、公共课以熏陶为主、活动课以体验为主的育人方式,形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氛围,做到主场、主力和助力相统一,从而疏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堵点”。

1.重构育人系统,深化德育内涵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顶层设计是课程思政改革成败的基础。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从新时代教育者的新使命、新担当角度出发,着力落实主体责任意识,营造课程思政教育环境和氛围,提升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好教师“心中无育人意识,行为上无育人自觉”的问题,营造“人人讲育人”的环境。学校结合新时代要求,突出学校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领导作用,高站位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发展之中,发挥“一级带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作用,引导教师建立对新时代教书育人的高度认识,让教师真正静下心、沉下心,守好育人阵地。

优化“门门有思政”的氛围。学校以育人为导向,及时把握好课程思政发展脉络,从工作上、待遇上、发展上支持教师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定期组织指导教师梳理好课程思政切入点,对效果好的课程进行示范推广,对效果差的课程进行剖析帮扶,限期整改提升,解决专业课教师跨越“思政关”的难题。

强化“人人讲效果”的方法。学校为了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覆盖、全落实,更进一步明确部门及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具体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的职责,落实课程思政一体化的任务考核清单及“贡献度和实现度”考核方法。对各职能部门及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贡献度和完成度进行评价,将结果纳入学校部门及教师的行政、党建、教科研考核之中,达到岗位优势叠加、功能互补的效果,同心、同力、同向解决思政元素落地生根问题。

2.完善资源配置,拓宽思政外延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资源配置是课程思政改革成败的保障。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分专业推进与“互联网+”教学相适应的活页式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助力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统一协调,以“红色基因传承精神”为标准,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家国情怀等作为统一标准来选取适合行业、职业、专业的思政案例及元素建立“E+资源库”。

严把课程思政资源库视野关。学校根据“职业教育+互联网”特点,要求教师拓展“课程思政+E”教学的视野,根据学情,深入分析不同课程、不同类型专业的思政元素,协调好思政元素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发挥思政课育德、专业课育心、公共课育性、活动课育情的功能,实现教书育人深度融合,实现跨领域全时空全过程育人。

严把课程思政资源库质量关。质量是课程思政资源的生命线[5]。学校以育人为本、规范实用为目标,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专业技能特点,按照统一标准和格式要求,通过“选编、审核、入库”的流程,共建共享“主题突出、案例鲜明、内容简明、规范实用”的“课程思政+E”资源库。为使一线教师可遵循、可操作,学校打通专业课程群之间的壁垒,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使教师更加自然、方便地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理念,让每位教师牢记“育人”本质,同向而行,同频共舞,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并接纳教师的课程教学,只有如此,学生在思想上才有获得感,教师在教育上才有满足感,进而形成高校“三全育人”新格局。同时,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也能有效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6]。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王明华.协同理论视阈(域)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33-35.

[3]  哈肯.协同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1:45.

[4]  孙朝阳.层次分析与改革实践:课程思政切入点设计的三个维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6):146-154.

[5]  沈国荣,徐国庆,吴建设.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技术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5):71-74.

[6]  谢斌,魏琰.目标管理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77(6):86-88.

收稿日期:2022-11-24                                                          修回日期:2023-07-09

作者简介:邵阳(1968—),男,浙江温州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第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协同理论的圈层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重庆市铁水联运协同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促进机制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