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2023-10-12 01:58:59穆艳艳
高考·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改革策略教学反思

穆艳艳

摘 要:生物学对人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一门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发展规律的重要课程,也是一门深入研究生命活动的重要课程。在高中阶段,通过生物学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探究能力。这个阶段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能为他们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传授学生基础的生物学知识,而且帮助他们理解如何通过探究来对生物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勇于挑战,并且培养他们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提升他们的生物学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教学反思;改革策略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当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旨在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巩固现代学科教育前沿阵地。基于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始终立足高中生生物学学习现状与学生实际,采用体验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策略,不断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以落实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目标流于形式

在强调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清晰地定义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关键。当前的生物学课堂缺乏有效的教学目标设定,使得学生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收获。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教师经常会把教学目标简单地提及,然后直接进入教学环节。这样做会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目标缺乏理解,不重视,难以把握整个课程的主要内容,无法理解课程的重点,也难以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许多高中生物学教师把教学目标局限在传授书面知识上,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得他们只会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思维,这样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失去了最终的教育意义。

(二)缺少生物学拓展探究活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生物科技,他们希望通过参加生物拓展探究实践活动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然而,由于教师的疏忽,许多学生的期待得不到满足。通过实验教学,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其应用,而不仅仅局限于传授操作流程、实验数据、计算结果等,更好地探究生活现象,达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遗传和变异》一课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细胞遗传和变异,以及白化病、红绿色盲等遗传病的病因,但是却很少提供关于这些遗传疾病的细胞结构的深入探讨,使得学生对于遗传和变异的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无法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1]。

(三)忽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教学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并通过教育来培养有能力满足未来需求的人才。因此,在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应试教育的普遍存在,当前的生物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缺乏努力。与其他学科不同,生物学研究涉及许多复杂的社会道德挑战,如基因编辑、基因转移、基因治疗等。由于缺乏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生物学教师往往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使他们无法获得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机会,这将阻碍他们以科学的态度来审视和处理当下的复杂情况。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贯彻德育原则,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利[2]。

(四)实验课的开设缺失,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学课堂上的有效实验教学,能改变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今后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实际教学中的生物实验课的开设情况了解到,多数学校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受到实验设备和经费的限制,实验课多数未能开设,只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实验,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缺少锻炼。二是多数教师对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认为把实验课给学生讲详细了,教师就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考试中就能取得高分。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一)为高中生物学学科教学的整体建设提供保障

生物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整个高中时期的学习成绩。为了更好地开展生物学学科的教学研究,必须不断创新,以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不断改革教师团队、课程设置、教育理念以及课程资源,可以显著提升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生物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不断改进,以满足教师的需求。这需要不断优化课程安排,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

(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学生的素质与技能将极大地推动其未来的成长与进步。生物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责任感和理性思维,让他们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拥有终身学习的精神。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提高个人品质和重要能力。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需求,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便他们未来能够胜任工作,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3]。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优化策略

(一)创设情境式生物学课堂,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创设教学情境最易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而这恰恰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也是最便于提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所开设的高中生物学课堂,应当通过使用各种教学辅助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嫁接”,通過生物学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强烈学习兴趣,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构建生物学学习框架,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例如:以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1《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知识前,可利用多媒体来调整课堂教学设计,利用视频、图像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在课堂情境设计上可引入相关的案例教学,如我国首个全球体细胞克隆猴,将其作为视频导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上就所学知识与案例进行积极讨论。随后,可利用伞藻和变形虫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细胞的基本形态、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细胞核的功能等,不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和观察提问等探究能力,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

(二)优化生物学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生物学学习已经进入新阶段。尤其是从生物学核心素养角度看,在学习生物知识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其教学视域要开阔,立足学生本位形成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围绕核心素养设计生物学课堂,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目标为培养核心素养提供保障[4]。再者,无论是课堂设计还是引入各种教学辅助,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去提升学习效率,最终目的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通过优化生物学课堂设计,让生物学课堂更加丰富,才能有效促进生物学课堂提质提效。

例如:以课程《植物生长调节》为例,教师可先行为学生讲解相关生物学知识,为后续教学环节展开提供保障。随后,为能够在课堂上有效渗透生物学核心素养,教师可实施图导式学习,在学生构图的基础上,逐步去引导学生先自主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概念构建、科学方法的比较,把所学知识纳入一个整体,联系先前所学生物学知识搭建生物系统网络,并且将知识体系化与网络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去相互纠错、交流学习,联系所学知识进行交流,以逐步查漏补缺,通过相互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彼此的生物学知识体系框架。教师则开展课堂交流、阶段性展评等活动,如:植物始终向阳光生长,其原理是什么?或者是植物在外界的刺激下会向阳光生长吗?如此一来,以教带学、以问互动,才能够逐渐帮助学生将体系化的生物学知识纳入生活之中,契合新课改要求,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

(三)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具体而言,探究式学习历来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目的是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或者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去收集学习素材,或者是在课上与同学之间进行积极讨论,能够以探究的形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5]。同时,学生在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时,需要不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这也是启发式学习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

例如:以课程《体液调节》为例,教师在课上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和创新,无论是所讲解的知识还是互动式问题,都应当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生活去进行思考,加强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教师可围绕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这一主线,提出相关互动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体液调节过程。同时,聚焦“体液调节”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在课堂上提问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或者是让学生以自发或小组形式设计并讨论实验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让学生能够在探究与质疑中形成创新思维。

(四)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知识能力

在教学中,应该始终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重点。例如:生命意识是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在生物学课程中,它被视为核心价值。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探索了生命的起源、运动规律以及各种不同的生命形式,并且收集了大量有关生物学的资料。通过使用丰富多彩的资源,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生命,并从中获得成长。

例如:通过《神经调节》这节课的讲解,教师可以利用生命体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比如用小韧皮锤敲击另一个学生膝盖下的韧带,来检验膝跳反射的存在,同时也可以探究韧带在反射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是否受到大脑的控制。再如:《体液调节》一课教学中,学生可以使用各种颜色的卡片来描述血糖水平的变化,更好地理解生活。通过教师的指导、同伴的讨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血糖控制的原理,并掌握人类健康的进步[6]。

(五)设计小组互助实验,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学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帮助他们从课本和练习资料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考[7]。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这里,他们可以相互讨论、分享想法,并且有机会进行更多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

例如:通过《物质跨膜运输》一课的小组互助实验,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蔗糖溶液,更好地理解了动植物细胞之间的跨膜传递机制。一些小组使用纱布代替原来的玻璃纸,以检查液体的高度是否仍在增加;一些小组将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添加到烧杯中,并仔细检查液体的高低,按照预期的步骤执行,最终完成了一份详尽的实验报告。教师应该指导小组讨论,探索更有效的实验方法,并且鼓励每个人都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特别应该鼓励那些学习较为落后的同学。经过本次实验,学生发现细胞膜具有半透明性,这使得外界物质能够轻易地穿越细胞膜,使水分子能够更有效地从含有较多水分的一侧流动,实现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也是本次小组互助实验的重要成果。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理解跨膜运输的必要性,首先需要确定物质是否具有半透性,然后需要确定半透明性的两端溶液的浓度不同,这样水分子就能够自由地流动,实现细胞内的跨膜传递[8]。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应该不仅关注传授课程内容,还应该把它们融入日常生活当中,使之成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环境。通过将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特别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独特需求,并尊重他们的个性。还应该不断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培养探究精神,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晓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课题实验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16-217.

[2]伍洁华.立足学生发展,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

[3]陈永锦.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J].當代教研论丛,2019(10):95.

[4]赵中研,任杰.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5):16-17.

[5]苏宝琳.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染色体变异》一课为例[J].名师在线,2018(27):54-55.

[6]史春艳.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实效性[J].华夏教师,2020(21):80-81.

[7]沈刚.浅谈高中教学中如何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192.

[8]杨荣.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0,9(19):64-65.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改革策略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 01:55:59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5:42:18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9:29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41:06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3:30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