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石磊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内涵建设,以“三型三力”工作思路(“三型”即把好课改“风向标”、坚定育人“主心骨”、聚焦家校“关键点”),坚持“五育”并举,落实根本任务,构建具有附中特色的新时代育人语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贡献力量。
把好课改“风向标”,提升全域课堂引领力
一是科学谋划,让新课堂理念入脑。学校瞄准全域性成长特色课堂,即课前预学—课上共学—课后延学—学后评价四个环节,多形式研讨环节要义,多渠道宣传课堂优势,多举措推进落实,明确各环节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让全域性成长课堂深入人心。
二是联动配合,让新课堂举措入行。学校构建年级—备课组—任课教师一体联动网格化新课堂落实机制。年级做好整体落实和过程监管,各备课组认真研讨课堂各环节的教学组织,结合“双减”和新课标,调整教学安排和布局。各任课教师严格按照年级和备课组安排,确保全域性课堂落实到位。各备课组认真落实汇报课、探索课。学校抽查课堂情况(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课堂是否高效等),抽查教学效果(学生作业批改,各学科限时作业情况),找个别学生座谈。
三是多措并举,让新课堂实效入心。学校用好课堂“主渠道”,夯基垒台,强化基础课堂主导作用,用足实践“大课堂”,多方协同,丰富拓展课堂内涵载体,用活活动“大平台”,融合资源,提升特色课堂聚光效应。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倾听家长需求和学生意愿,切实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备课组集体探索、合理设计“分层作业”“选做作业”,保证学生“吃得饱并且吃得好”。
坚定育人“主心骨”,增强学生管理凝聚力
一是紧跟政策,政治领导立高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生管理的根本遵循和出发点,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情,多形式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强化中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学生“系好第一颗扣子”。
二是扎根班级,思想引导明方位。班级结合工作安排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专门制订德育主题计划推进表,一月一主题,精心准备每一次班会。学校严抓德育和操行评定,营造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年级文化氛围。例如,学校继续严查两操、课堂、仪容、卫生、集会纪律,并实现“日检查、日上墻、日改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同时,学校重视学生干部培养,打造具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三自”功能的学生干部队伍,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三是想在前面,行为教导站先位。学校加强学生纪律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开学初常态化、特色化上好开学第一课,学期中持续性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和校规校纪专项教育,使全体学生熟知各项制度,并内晓于心、外化于行,加强自我约束。学校还鼓励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和学风养成教育,各班级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开展特色班级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四是夯实文化根基,书香校园明定位。学校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工作,创编《初中部初一经典诵读》校本读物,养成诵读习惯。学校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规范言行。
五是做优全方位育人,“五育”并举显本位。学校重视体育,做好美育知识储备。例如,学校提前给家长、学生及班主任讲明释清考试的变化及备考特点,一方面从课上加强考试项目规范动作指导,另一方面在课下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提供方法指导,增强体质和艺术水平。同时,学校持续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并根据学期教学进度表,制订劳动实践活动安排计划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责任担当意识,充分体现我校全面育人特色。
六是提升重视,安全教育不缺位。学校常态化、持续性对学生进行防诈骗、防溺水、防火、心理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还有校内上下楼梯的安全、体育课的安全、跑操的安全,等等。尤其做好家长骑电动车带人安全教育,不间断对学生及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人身安全教育,守好年级学生管理工作底线。
聚焦家校“关键点”,激发协同育人助推力
一是聚焦关键目标,织密协同育人网。学校积极构建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的家校共同体,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德育体系,做到年级管理工作与学生“知底、知情、知心”。
二是聚焦关键群体,筑牢思政教育阵地。学校构建以专职心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年级主任、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共同组建的家庭教育指导及心理咨询交流微信群,畅通解决问题渠道,开设家长学堂,建造家校情感相通、师生思想相融的“心连心”格局,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共同守护学生美好心灵家园。
三是聚焦关键环节,建好家校共育高地。学校灵活落实家访工作,构建学情动态调研机制。分层分批开展线下提前预约、校内邀约及线上视频家访,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相结合,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四是聚焦关键人群,深化共育共赢园地。学校严把学期报到关,及时畅通家校共育渠道。如严把全面筛查关,通过查寝、谈话及日常家校沟通等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情况,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家校档案,分组施策,家校共育。针对筛查出来的特殊学生,加大家校沟通频次,让家校真正成为和谐关系、关爱学生、助推学习的共育共赢园地。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