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稳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部分提出:“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渐领悟文本价值,形成正确审美观念。同时,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挖掘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创新方法,启迪学生对美的情感。
“多文本阅读”是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缩写,是拓展阅读教学领域的一个新形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围绕某个话题选取几个相互联系的文本,指导学生围绕这些文本进行自由读写活动,在诵读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语言观点,提高朗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它更注重学习者的读写数量与效率,更重视学习者在多种文章读写活动中的价值建构,对于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
在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根据课程目标的具体需要,我在对小学生实施审美能力的训练时,为学生设计并创新多文本阅读方式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创造性改变建立全新的、与读书教学体制改革和美育教学相协调适应的读书方法与教学模式,进一步探求和建立个性化、特色化阅读方案,以培养美的素质、培育美的灵魂、涵养美的品格、注重人格养成,不断强化审美教育的时代特点,让学生真正领会当今美的价值导向,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多文本阅读教学的重难点
对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重点是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培育他们积极的审美意识,涵养学生的高雅情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难点有二:第一,挖掘阅读内涵。就目前情况来看,学习者在多文本诵读过程中大多停留在文本记忆阶段,不能展开深度探究,因此很难做到准确掌握。学习者在朗读中应细细品味,通过现象看到实质,体会文字传递的情感,从而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想传达的内容,理解文章深刻内涵,加快审美趣味养成。第二,培育学生审美观。在培育审美情趣的同时,学生必须具有审美意识,才能确保课堂教学工作顺畅进行。“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培育自己的審美意识,才能真切体会到美感。每名学习者的基础情况和读书能力不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能让学习者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积极培养审美趣味,提升读书水平。
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创新点
多文本阅读教学融自然美、人性美、艺术美于一身,是个美不胜收的璀璨世界,并为在阅读教学中自然渗透美育、实现美的陶冶与美的教育创造了宝贵的素材。我们以多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境”“理”“形”为立足点,抓住多文本阅读教材的“境”,体会文中的自然美;抓住多文本阅读教材中的“理”,体会文中的人性美;抓住多文本阅读教材中的“形”,体会文中的艺术美。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染教学,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受到教育,认识到美的本质,成为认识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人。
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精神、道德要求,把中国传统艺术创造力与中华文化价值结合起来,把中华传统艺术精髓与世界当代艺术要求融合在一起,以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趋美向善是人应有的价值追求,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是好的教育应有的向度,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准确了解和认识此阶段学生的审美特点,依托多文本阅读媒介,努力培养学生昂扬向上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观。
(本栏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