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沙 毕毅
摘 要:我国医药产业正逐步壮大并形成全产业链,迫切需要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针对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高校和培养基地有机结合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够畅通等问题,烟台大学药学院依托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在制度体系、导学团队、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具有特色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适应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药学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药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7164(2023)26-0173-04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培养高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1]。201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指出联合培养基地是培养单位与其所在领域的行业、企业等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性实践的重要场所,是实现产学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其建设目的是为了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领域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和保障。加强基地建设,能够不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转变,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培养单位要紧密结合领域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探索实效性强、坚持创新的联合培养新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合作单位在学生创新与实践培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工作,真正建立产学研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高校和企业以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纽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逐步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2]。
为适应我国医药领域发展对药学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完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教育部自2010年起新增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定位于培养医药领域具有药学行业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主要涉及药学领域中的产品应用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药品注册与申报、药品推广与流通、药品监管与管理等各方面。
我国医药产业正逐步壮大并形成全产业链,从科研到成药急需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联合培养药学专业研究生,对整合企业、高校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3]。
一、药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满足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药学是一门专门性、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教学成为药学专业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余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蓬勃发展,国家急需能够解决领域及行业实际生产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对这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关注相关专业课程和教材的学习,多数知识构架以教材内容为主[4]。鉴于教材更新速度限制,多数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得不到学习和应用[5]。学生毕业考核多以论文为主。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使得获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实际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偏离,专利成果转化率低。相对于药学产业及市场需求而言,学生在知识运用和实践经验上相对匮乏,需要经过足够充分的在职培训才能为公司带来价值,毕业即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比例低。我国高速发展的医药产业,迫切需要“走上岗位就能完成相关工作”的药学研究生。
(二)高校和培养基地有机结合不足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联合培养机制,但是校企合作模式时效性差,共赢一体化模式仍有待优化[6]。由于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导致企业建设培养基地的积极性偏低。此外,高校和培养基地之间往往存在发展目标和运行体制不同、责任划分不明、成果认定不清等诸多方面的问题[7],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高校和培养基地共赢的一体化模式,强调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调动基地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彻底解决高校和基地合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基地建设要为专业人才培养和实际生产提供产学研融合一体化平台,实现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与基地丰富产业资源的优势互补。
(三)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不通畅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医药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作为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产业周期长”的高精产业,目前成果转化率水平偏低[8]。必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破技术突破、生产应用、产业发展转化的瓶颈。因为大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集中在基础研究或领域前沿,实际应用生产课题较少,也就是高校科研从选题源头上缺乏产业化导向,所以没有真正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9]。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承担主体作用,但是在进行成果转化时会出现针对性不强、路径不清晰等问题。科研目标决定人才培养高度,科研经历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成果转化正向推动人才培养过程。科研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模式,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因此,如何解决药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作用,共建特色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烟台大学药学院长久以来探索和实践的核心。
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00年,烟台大学和绿叶制药集团共同投资联合创办了烟台大学药学院,是国内药学领域校企合作办学的先行者之一。学院通过新的办学模式将企业和高校双方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研发资源完美融合,实现“产、学、研”实质性联合,在国内率先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为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出符合时代和行业要求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按教育部文件要求,以多年联合办学为基础,将绿叶制药按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标准进行建设,基地全面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发挥基地产业化导向优势,构建人才培养、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产学研有机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产业导向+融合创新”型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绿叶制药2017年获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2020年获批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和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一)建立系统的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
为加强培养基地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学院制订了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对研究生培养的相关管理方案,促进培养过程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基于一体化办学的基础和优势,药学院导师直接参与基地的管理及运行。学院半数以上的研究生导师在基地任职,并担任公司的管理职务,他们既熟悉学校对于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及培养环节,又直接参与基地对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
基地管理部门为共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实习人员身份进入基地,签订实习协议和保守商業秘密合同,基地按照员工要求进行管理;入职后,按照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分配进入相应的实践部门,由基地兼职导师和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制定实践任务,安排实习工作;实践环节期间,按照相关基地考核办法完成日常实践考核和基地考核;实践环节结束,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在基地完成毕业课题的研究生,还需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定期返校汇报;实习结束,学生提交实习期间所有研究资料及用品,办理离职手续。
(二)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导学团队
导师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导师的专业素养、教育理念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人才培养工作中关键的一环。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导学团队,实现以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新药研发等应用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目前,团队导师具有丰富的新药研发经验、极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导师成员优势互补、专业衔接。导师与导师、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形成多元协同发展,以新药研发为引领,构建以“导学团队”为核心的育人模式,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团队导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疾病防控、知识宣讲等活动。导师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方法,拓宽科学视野和创新思维。导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研究生毕业后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参与工作,就业率达到100%。在导师团队产教融合的教育引导下,学生在创新型医药研发、生产及应用单位就业后,可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三)产业导向建设立体化课程体系
以基地为依托,打造思政全覆盖、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立体化课程体系。“高等药物分析”“药学综合知识”获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药学综合知识”线上课程已经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获批山东省研究生思政课程示范课程。线上有广度,线下有深度,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科学思维、医学伦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思政内容全程融入。
产业化导向下,整体课程体系中案例课程占比高,专业课全部引入来自基地研发生产一线的真实案例,实战性强,与行业产业对接十分紧密。“药物制剂工艺与工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药品知识产权”“药物临床评价”等课程为基地专家作为课程负责人直接为研究生开出的案例课程。“药剂学选论”“临床药学”等多门课程作为典型的案例课程,由基地行业专家参与授课。“新型制剂产业化案例库建设”“‘临床药学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和“‘现代药物分析教学案例库”为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创新药物质量研究策略与方法案例库”为烟台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
(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实践是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科研实践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学院鼓励研究生到企业、科研院所或其他实务部门实习,融入产业化技术的理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专业实践时长。
基地承担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包括初级实践和高级实践。初级实践主要指在制剂的研发、药品的生产等领域,进行药学基础实践学习;或进入药物研发或质量控制部门的药物分析部门轮转;或进行药物评价研究;或在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或监管等领域,选择进行药事管理学实践轮转学习。高级实践主要指在应用基础研究、新药研发、药品生产、药物分析、药品知识产权管理、药品临床研究与注册管理等方面,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行深入实践与学习。博士研究生科研实践课程包括制剂车间实践、原料药车间实践、质量部实践等六个实践内容,均由基地承担。
以硕士研究生为例,学生在基地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实践。按照实践考核办法要求,实践完成后,研究生提交实践报告,由基地根据实践内容、实践态度、实践纪律、实践能力和实践效果给出考核成绩。
三、结语
我国自2010年设置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以来[10],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确立以培养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监管、药学服务等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1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机制,加快完善专业学位体系”“加大行业企业及相关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力度,构建互利共赢的应用型人才产学合作培养新机制”[12]。烟台大学药学院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以医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从制度建设、导学团队、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持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对特色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探索和实践,烟台大学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发挥高校和基地优势,围绕科研到成药的全产业链,立足“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聚集资源,创新成果,服务产业,培养符合时代和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医药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任永哲,刘银银,关小康,等. 新农科背景下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2(12):153-156.
[2] 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EB/OL]. (2015-05-1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1505/t20150511_189480.html.
[3] 黄亦鹏,郑晓淇,刘冬宁. 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为例[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21):41-43.
[4] 曹青日,刘扬,游本刚,等. 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创新实验基地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17(43):5-7.
[5] 石东升,张鹏,韩平. 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讨论[J]. 高教学刊,2022,8(05):177-180.
[6] 陈畅,梁晶,李琦. 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困境与实践改革探索[J]. 医學教育管理,2021,7(05):533-537+549.
[7] 姜玉钦,位青聪,樊振,等. 生物与医药硕士创新及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21,7(17):32-35.
[8] 徐飞,冯国忠. 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7(10):1-2.
[9] 沈爱宗,张艳. 构建药学应用型研究生双导师制联合培养创新模式[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05):695-699.
[10] 孟庆国,王朝明,赵风兰,等. 工业药学方向药学硕士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和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药学研究,2017,36(11):679-682.
[11] 顾洁,邵蓉.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模式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分析——以中国药科大学校企工作站培养为例[J]. 药学研究,2019,38(04):246-248.
[1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2017-01-1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701/t20170120_295344.html.
(责任编辑:邵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