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学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探究*

2023-10-08 18:39郝俊英吕梁学院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普通中学实效性教研

郝俊英|吕梁学院

教研活动是教师为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和自己的发展而进行的教育研究活动。它指向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实践性活动,强调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旨在促成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达成师生的发展与进步。然而,随着教研活动的持续开展,不少人开始质疑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认为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教师不仅不能从中受益,反而增加了负担。这成为当前普通中学必须面对并需要着手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普通中学教研活动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一)教研活动的主题不切合教师实际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普通中学的教研活动通常是教研组长于学期初确定活动主题、制订计划,所有成员参与讨论,并就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调查中,有的教师表示自己对所讨论的主题缺乏了解或没有兴趣,常缄默不语,参加教研活动的收获反而不如同事之间的“闲谈”。对于教师来说,问题、困惑经常有,如果教研活动的主题不能切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就会缺乏实效性。

(二)教研活动的内容不够连贯

在确定主题后,教研活动应围绕主题展开探讨直至解决问题,而这需要时间上的保证。但普通中学面临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教研活动时间被严重压缩,很多活动根本没有工夫开展,导致教研活动的内容不够连贯。遇到问题,教研组内教师们三人一群、五人一组讨论几句,根据直觉或经验提出观点,由自己判断讨论是否可取。由于教研活动中对问题缺乏系统的交流与研讨,缺乏更加科学的论证与验证环节,几位教师达成的共识也只能靠试错去验证。这样的教研活动并不一定能促进教学改进。

(三)教研活动的过程随意

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前期围绕论点进行准备,并在过程中充分分析、论证,最后还需要有总结、归纳与提炼。这些环节各具独特的价值,可以被精简,但不能完全省略。而现实情况不容人们按部就班地充分展开。教师教学任务重,在参与教研活动时经常考虑自己当下最紧迫的事务,好不容易把人集中起来,话题刚刚展开,就被打断或者七嘴八舌各说各话了。教研活动的过程显得非常随意。

(四)教研活动的管理缺乏人文关怀

教育系统与生产系统不同,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面对着的都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教师要以人性化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学校管理人员也应该以人性化的态度尊重教师。许多学校面临激烈竞争,其直接承受者是管理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管理者通常秉承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强调用时短、见效快的理念,对各项工作层层加码,教研活动也不例外:从确定主题、开展研讨、发言交流到上报结果的各个环节,往往突出硬性“要求”,强调服从。在这样的氛围中,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会感到不被尊重,于是在教研活动中也会表现得淡漠。

二、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的方法

(一)展现教研活动的价值

观念支配行为,行为带来结果。反之,教师如果从教研活动的结果中看不到理想的效果,就不会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如果教师能从教研活动中受益,谁会觉得教研活动是浪费时间呢?学校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教师围绕感兴趣的教研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以切实解决自己的问题,充分展现教研活动的价值。这是吸引教师投入教研活动的有效方式。

(二)使教研活动的主题与参与活动的主体高度相关

教研活动的主题具有引领教研活动的作用。一个适切的主题可以将相关人员带上同一条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达成目标。但是,如果这个主题由个别人员提前决定,间或还掺杂着行政命令,其他人员只能勉强跟着走,那么情况就会不同。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意向与追求,在无法证明别人确定的主题与自己的关注点紧密联系时,很多人不愿意轻易放弃自我而服从他人。

教研活动不论是从初始动机还是从最终追求来看,都是指向教师的。因此,结合教师的意向和需要确定主题是开展教研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教研组长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对教研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教研组长要充分认识并借助组员的力量,在确定主题时充分征求组员的意见,从而使教研活动的主题与参与活动的主体高度相关。

(三)确保每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教研活动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学校管理部门要通过总结、反馈等方式,让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积极反思,并对此进行回查督促。比如让教师展现、陈述自己的进步,引导教师逐步养成自我监督的习惯,以保证每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四)注重教研活动的长效性

对教师而言,教研活动的效果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长远的。学校管理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教研活动的效果。对于简单、直接的问题,可要求尽可能在短期内见效;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宜以眼下的情况来判断教研活动的效果。这意味着所有人员都应该接受某(几)次教研活动一时的成效不明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接受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一无所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内化知识都需要一个过程,任何一方都不宜过分急切。

注重长效性应该接受教研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问题,这也是“教研”的题中应有之义。研究是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也是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又出现新问题的过程。在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应理性对待、认真解决。事实上,难题的解决、新思想的出现与实践、新观念的形成、新模式的构想都需要反复验证。这样的过程才符合科学规律,而过分强调每次教研活动的积极效果,可能会带来虚假与形式主义。

(五)尊重教研活动的参与主体

教研活动应该让更多的教师体会到如沐春风的感觉。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学校要注重积极强化,弱化消极强化,尽量杜绝惩罚。积极强化带给人正面体验,而消极强化只是消除了负面体验,惩罚则会增加负面体验。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而不是为了惩罚教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学校管理部门应该用积极的方法鼓励教师参与,体现学校对教师的尊重、认可与接纳,以保障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管理者与教师共同面对压力,共同迎接竞争,双方互相协同、互相理解,才能达成双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普通中学实效性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普通中学教学方法的调查和研究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