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科德育的实践意义与策略

2023-10-08 18:39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学科

杨 毅|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张吉平|河北省内丘县第五中学

教学“不仅要考虑认知领域的目标实现,更要关注学生态度、情感和行为领域目标的实现,促使学生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参与到各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身心全方位的协调发展”[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布的各项教育教学政策,旨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坚持德育为先,五育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充分发挥本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立德树人已不限于专门的思政类课程,深化学科德育,强化学科协同育人,正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德育”已成为课程教学发展的趋势。

一、学科德育的实践意义

当前,“双减”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情感、人格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学科教师可结合本学科特点,寓德于教,认真落实学科的育人要求,在提高学生各科文化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精神世界的滋养,发挥每一学科教学活动全方位的育人价值,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一)学科德育,让课堂变得有“热度”

《学记》有云:“学学半。”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以积极的课堂互动为前提的,成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加强与老师、同伴间的交流。长期以来,受“升学主义”“分数主义”以及一些教育“顽疾”的影响,中小学课堂“重教轻学”“重知轻智”。这种环境下的课堂常常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但闻教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而学生们则“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缺乏学习热情,甚至厌学,处于只会单向接受信息的被动学习状态,甚至处于“无信号”状态。这不仅会打击教师的教学热情,降低教学质量,还荒废了学生珍贵的求学时光,甚至损害其个性的发展。

人在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荀子曾言“凡以知,人之性也”。主动求知、快乐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才能体验到知识的魅力,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享受求知求学的过程,并有勇气、有毅力、有信心地战胜求知路上的挫折与坎坷,消除厌倦心理,克服消极情绪,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增强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信息,培养人格、情感和价值观,还要唤起和激发学生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2]“基础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将人从‘自然的人性’转化为‘人性的自然’的伦理事业,伦理道德不仅是基础教育的本体构造,也是其价值导向与文化资源。”[3]学科德育,可以使教学回归育人本性,使课堂变得有“热度”。为了提升基础教育的“育人”质量,我们必须正视学科德育的重要性。

(二)学科德育,让知识变得有“温度”

人的教育是通过知识来构建的,学科内容以知识为载体,教学活动也以知识为媒介。离开了知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论及知识,人们通常就会联想到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工具。然而,就知识本身而言,它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而非“目的”。它的力量所产生的结果,取决于利用它的人。知识可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社会、伤害人类。长期以来,工具理性在现代社会泛滥。在学校教育中,人们基本上是用一种功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课程和知识,将其看成是个体发展与谋取职业的“工具”,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与精神价值。于是,青少年儿童既厌学,又要迫于生存的考虑而不得不学,饱受心灵、精神的折磨。

知识与人生并不限于这种“工具”—“目的”维度上的“冷”关系,还存在其他维度上的关系,学科德育可以挖掘知识的“温度”,滋养学生的心灵。一方面,学习本身就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只有充分调动人的各方面要素,学习才是完整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是身心健全的。否则,只能片面地学习知识,无法领悟到知识真正的力量,还可能带来片面的人生,引发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它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一种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探索。每一门学科知识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都是一种交流和表达的语言,代表着一种对世界的认识和探索方式,体现了浓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养成必备品格、建构关键能力的桥梁和纽带。因此,知识不是“冷”的、“死”的,而是“活”的、有“温度”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不是人们生活的旁观者,它就围绕在人们的身边、融化在日常生活中,与个人的幸福生活、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紧密相连。

(三)学科德育,让学习变得有“深度”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本质属性就是:人具有价值理性,人的活动离不开意向性的指引。人是价值的存在,人的生活也是由价值所构建的。人不仅追求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而且也在不断追寻着“价值”的“价值”。这正是一个人作为真正的“价值主体”的体现。否则,就会失去“精神内核”,沦为别人实现其价值的“工具”。诚然,我们的教育确实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现代教育以“生存教育”为主要特征,而漠视“存在的教育”,其结果是,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的生存能力,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这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4]。

人们总是生活在各种境界之中。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那些达到较高境界的人,大都从小就树立了比较远大的人生志向。孔子在自述其学习和修养的历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张载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人生理想和宏伟抱负,激励了之后的无数仁人志士;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充分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广大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志向和抱负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就和发展方向,还决定了中国的强盛与兴旺。《学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必须从小抓起,深化教学改革,在国家层面要明确“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教师层面要明确“为什么教”“为谁教”,在学生层面要明确“为什么学”“为谁学”。新时代青少年要有理想、有抱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追求美好生活,乐学善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养,锤炼本领,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学科德育,让学习变得有“深度”。

二、学科德育的实践策略

当前,对中小学学科德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日益增多,但学科德育仍处于初级阶段。一般而言,学科德育主要是将道德、品性教育渗透于非专门德育课程的学科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各科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强化德育意识,挖掘学科德育资源,把握德育时机,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德育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德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形成学科德育的合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形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

(一)敬业乐群,用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组织中的一员,其成长过程是个体不断学会认识自身,学会协调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之更趋和谐的过程。换言之,人的本性是“生成的”“多样的”“开放的”。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理想的教学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它包括丰富的认知或非认知因素的影响,是师生之间的生命交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爱,并凝成内在动力,使学生产生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从而努力学习,激发潜能。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困境面前不畏惧、不退缩,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

首先,尊重学生学习的自由。人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有自身感受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个体的发展,不是外在的“灌输”“规训”或“控制”过程,而是一种内在的觉醒和成长过程。学习是一种内在的思想交流与对话,这个过程的真正实现是以自觉、自愿和自由为本质的。否则,学生就会被“异化”,丧失对学习本身的愉悦体验,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无尽的精神负担,课堂也就会失去生机,变得僵化与机械。这不利于学生获取新知,更会阻碍学生潜能的发展。

其次,树立民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各地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基层民主活力。我国的青少年民主意识相对薄弱,缺乏民主实践的基本能力,这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成长,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为此,学校应重视在丰富多彩的民主实践中树立学生的民主意识。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发现,开放型和民主型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使每个学生能平等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参与到集体生活中,用恰当的方式解决冲突与矛盾,并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自身所承担的职责,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二)文以载道,用生动的学科内容激励学生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一方面,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学科语言进行思考和交流。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并不限于对具体学科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的概念、命题、公式、定理等,还要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各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建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将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融合,甚至进行创新性思考和探索,并选用适合的学科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如果说像语文这类人文课程是教会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提升文化素养,那么数学等理科课程则是教会学生学会运用符号运算、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来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与规律。可以说,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展示知识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求知的快乐与充实,从而激励学生沉浸于知识的汲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创造性人才。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用学科情怀触动学生。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成就急剧上升,但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却没有相应上升,使得技术和伦理的鸿沟增大。这也警示我们,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要忽略精神家园的建设。在科技进步中融入人文情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发展的初衷都是为了解决和协调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类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古语有云“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之所以能作为“三才”之一,贵为“万物之灵”,就在于其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科学合理地发挥知识的价值,认识并改造自我、社会、自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文明奇观,这才是“知识就是力量”的真正体现。缺乏这种情怀,人类自身就会出现“病态”,社会就会出现“畸形”,从而威胁到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师要善用学科情怀触动学生,培育学生的完整人格。

(三)实践创新,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

新课程要求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应用,提倡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实践过程,强化情感价值体验,认识真实的世界。

教师要采用情境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要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科内容要与学生的经验、日常生活、社会背景结合起来,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学会从零散的经验中提炼、概括出原理、原则和方法,提升思维高度,开拓思想境界,既能从经验的生活世界走进理性的科学世界,又能用理性、抽象的科学知识指导现实的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人在生命之初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积极地探索着周围世界,且这种探求往往还是超越功利的,是基于内在驱动力的。只是,随着世俗生活的日渐浸染,物欲蒙蔽“人心”,人本性中纯真的求知天性被逐渐掩盖或遗忘,导致目的与手段颠倒、本末倒置。与其费尽心思用廉价的鼓励或奖惩来刺激学生,不如保护青少年学生的求知天性,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思考求索的快乐。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孟子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知道知识具有时代性、时效性和条件限制等,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破除“知识霸权”、打破“教师权威”,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也无须再做“牵线木偶”。书斋静坐之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也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课堂教学要致力于改变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机械学习的现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乐于钻研,手脑并用,使他们从小懂得知识是不断进步的,不能盲从和故步自封,而要用宽广的胸怀和气魄,敢于讨论、质疑、实验和辩论。正如胡适所说“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教师要让学生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探究、实践精神,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四)以评促学,用合理的评价调动学生

新时代的教育评价应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宗旨,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强化素养导向,鼓励个性发展,注重提升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规划的意识与基本能力,引导其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

首先,在评价主体上,教师要学会“放权”,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民主精神,让学生成为自我评价的主人。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评价生态,学生才能学会反思和自我改进,并逐渐摆脱依赖心理,成长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要积极探索增值性评价,使评价真正惠及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不自卑、不自傲,并能发现和发展自身的优势与兴趣。评价要导向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幸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重大变化,靠“陈旧”的知识已很难适应这个世界。当代的青少年儿童,只有带着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去认识、改造世界,才能适应未来。

三、结束语

《学记》有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科德育是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更是贯彻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必由路径。学科德育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实现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通过学科德育,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求知欲,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发展学科兴趣,使教学活动变得有力量。推进和落实学科德育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推进核心素养、实现全面育人的必然趋势和现实导向。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