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教育融入新工科课程的探究

2023-10-07 14:16杨莹
科技风 2023年25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新工科人文精神

摘要:本文从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着手,对人文精神教育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新工科课程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指出新工科课程A文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构建新工科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新内涵;通过修订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统一,助力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關键词:新工科;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复合型创新人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中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2017年2月2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了新工科研究和实践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同年2月,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会议形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先后明确了新工科建设的内涵,更新改造传统工科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成为一个横跨人文科学和工程的社会所需人才,为高等院校新工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大学教育是全人类的教育,既要传授学生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大学教育从“成才”向“成人”的转变。因此,大学教育在实现学生“成人”的人文精神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长久以来,一些工科专业中人文精神教育不断被边缘化。基于此,探讨新工科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新内涵、分析人文精神教育与工科课程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工科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为2596所,其中开设工科专业的院校占所有普通高校的90%。作为工科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工科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不仅对学科知识进行传播、改造和拓展,也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精神教育一直是学术界和教育界讨论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学家的关注。人文精神教育属于价值教育而非知识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播某种具有明确的价值立场的思想和观念,进而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崇高的、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促进受教育者的成长与提升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来看,工科课程的发展必须突出人文价值的引领。

二、新工科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边缘化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文理分科教育和窄口径的专业教育。建立在“重理轻文”基础之上的教育模式严重制约了工科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培养的人才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实践能力不强、人文素质偏低等问题。而在一些新兴高端技术领域,则是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短缺、行业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的严重不足。另外,大部分专业教师很难发现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一味地以专业化、职业化为主要导向,导致了教学活动中很难体现人文精神教育的恶性循环。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投有得到适当引导的时候,难以达到课程预期的人文价值,出现了大批学生仅满足于通过课程考试,取得相应的学分。因此,人文精神教育逐渐冷清、边缘化。

(二)人文精神教育的空洞化

人文精神教育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一定要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需求相结合。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时,要实事求是,才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让学生欣然地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而传统教学中,部分专业教师在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时,回避现实世界中不好的一面,只把好的一面呈现给学生;课堂上以自我标榜的灌输为主,“崇高…奉献”等词语不绝于耳;内容空洞化、形式教条化,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以至于人文精神教育丧失了应有的吸引力和活力。

(三)人文精神教育的无用化

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地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认为人文精神教育不能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筹码,只能增加学习的负担。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高等教育变得单调,大学生精神世界变得虚空。另外,工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开设的人文类课程所占比重小、种类少,学生很难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以至于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形同虚设,人文精神教育“无用化”的论述也越来越多。

三、新工科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新内涵

新经济的发展是以新技术革命为引领,工程教育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新工科是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工程知识相互交叉,培养引领未来的工程人才。这就需要他们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之外,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人文素质,要懂得社会,懂得世界。

中华传统文化已经传承了数千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人文精神扎根于人类优秀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文精神教育不能墨守成规,必须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新工科背景下人文精神教育的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引领,把素质教育、精神教育、伦理教育作为新工科课程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坚持教育的整体性,推动工科课程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的融合,实现物质层面追求与精神层面追求的整合。因此,人文精神教育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以创新性、整体性为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四、新工科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路径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精度与误差的角度研究零件的几何量,主要培养学生几何量精度设计的初步能力和检测操作技能,是联系机械设计类课程与机械制造类课程的桥梁。本文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为例,探讨新工科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路径。

(一)修订课程目标,融入人文素养

课程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新的课程目标共有四个,即体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又体现价值引领。

课程目标1:能够运用几何量精度的基本知识,分析与描述机械零部件的精度问题。

课程目标2:能够运用几何量精度的基本知识,完成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

课程目标3:能够熟練操作测量仪器,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完成机械零件的精度检测。

课程目标4:培养学生强国复兴的“爱国之心”,培养学生追求品质和精益求精的“爱岗之心”,培养学生大工程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爱家之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爱人之心”。

课程目标1要求达到毕业要求中的“工程知识应用”,课程目标2要求达到毕业要求中的“设计与开发”,课程目标3要求达到毕业要求中的“工程问题研究”,课程目标4要求达到毕业要求中的“工程与社会”,这样确保了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合理达成。

(二)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广博人文知识

人文精神教育融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不是两个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挖掘“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的人文元素,找到合适的切人点,将代表性强、适配度高的人文知识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既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层次和维度,又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分为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两大部分。理论知识主要介绍几何量精度的基本知识,涉及孔轴的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内容广、概念抽象。该部分教学适宜引入大国工匠相关内容,通过多点切人呈现追求精益求精对工业生产进步的巨大影响。例如,介绍尺寸公差时,指出它与零件加工精度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大国工匠”孙佑军在唐削岗位上工作了27年,研创了磨削加工六步法,使更多的推土机核心部件加工达到“零公差”,成为行业标准,精准诠释了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规范,更烙印了使命和担当,有利于学生同理心的培养。工程应用是在已经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典型零件的几何精度进行设计与检测。例如,介绍零件合格性检验时,有误收和误废现象的存在。误收影响机械产品质量,误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可持续发展观出发,允许误废、不允许误收,培养学生“质量就是生命”的职业意识。由此可见,优质的人文经典可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内化人文精神

随着新工科建设要求的提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应及时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内化人文精神。传统的人文精神教育主要以单向灌输为主,师生之间设有较多的情感交流。在新工科背景下,人文精神教育必须化被动为主动,搭建“翻转式”“项目式”“探究式”“合作式”的人文精神教育新模式。为此,课程教学团队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了线上课程,打造丰富的人文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课前,教师在乎台上发布学习任务;课中,借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进行拓展人文外延,建立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线上课程不但助力人文知识的广泛传播,而且拓展学习的空间维度,让学生获得更多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

结语

人文精神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的共同努力,摆脱人文精神教育的边缘化、空洞化、无用化困境,实现专业教育的转型和全面提升。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培养引领未来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杨莹(1977-),女,回族,山东济宁人,博士,副教授,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新工科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