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煜
摘 要 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讲的是弱女子窦娥身受不白之冤,最后平原昭雪的故事。窦娥含冤即将走向刑场的时候,发下了三个毒誓,其中之一就是亢旱三年。假如真的亢旱三年,那应当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其实无论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还是亢旱三年,意都在警醒,这才是作者真正的初衷。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材分析 《窦娥冤》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回到作品本身,窦娥含冤在即将走向刑场的时候,发下了三个毒誓,其中之一就是亢旱三年。假如真的亢旱三年,那无论是对于自然环境而言,还是对于更多人的利益而言,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害。
一、 亢旱三年的成因
这里在探究亢旱三年成因的时候,显然不是从自然规律的角度去进行,而是从故事演绎的角度去探索为什么窦娥会发下这样的誓愿。在整个作品当中,提到亢旱三年的时候是这样一段: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从这样一段窦娥的自我诉求来看,窦娥之所以发下如此誓愿,就是因为对自身所遭受的冤屈无法昭雪而心生悲苦。对于一位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在生活当中遭受冤屈的时候,最有效的诉求对象就是官府,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官府的大门却被多重因素堵塞着,致使窦娥伸冤无门。但这还不是发下亢旱三年誓愿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官府将一个受害者送上了断头台,而让加害者逍遥法外。
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亢旱三年是伸冤不成的心理产物,是满腔冤气凝聚出的产物,是表达内心诉求的产物,同时也是对所有遭受不白之冤者共同心声汇聚的产物。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当作品中的观点与诉求能够获得更多读者的共鸣时,这部作品往往就会成为经典作品。《窦娥冤》在创作之后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且成为元曲的代表作之一,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作者关汉卿通过自己对社会的洞察、对自身经历的體悟,而创作出了能够让大众将内心的一些想法得以宣泄的作品。通过亢旱三年这一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语,人们知道了在遭受不白之冤之后,还可以借助于这样的诉求来表达内心期待。
二、 亢旱三年的后果
有研究者指出:学界对《窦娥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悲剧”地位的认同、文学水平的赞赏。但是,《窦娥冤》剧本中“三桩誓愿”背后的问题却少有人关注,如果说“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尚有传奇故事的色彩,那么“亢旱三年”则把窦娥从善良的少女变为戕害百姓的厉鬼,其间的变化是极其突兀的。这是剧作家处理失当还是另有深意,学界对此缺乏探讨。这样的观点具有思考的价值,同时也是文本解读容易忽视的一个盲点。这里不妨从亢旱三年后果的角度来分析。
从百姓生活的角度来看,亢旱三年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足以让一个地区的几乎所有人都面临着严重的生计问题,而在当时的社会当中,很可能会出现饿殍遍野的问题。如果真的是亢旱三年,那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秩序的崩溃。因此,如果纯粹的从社会秩序与百姓生活的角度来分析,亢旱三年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上述评论者才认为这样不合情理的誓愿,将窦娥从善良的少女变成戕害百姓的厉鬼。
然而如果站在窦娥的角度来看,她所遭受的不白之冤是显而易见的,更令人怒发冲冠的是,一个受害者却被送上了刑场。如此伸冤无门的事情落到了一个弱女子身上且根本无从反抗,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在这样的绝望之下,又期待窦娥有怎样的理性?带着这些问题再来看窦娥所发下的誓愿,又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极大的合理性,只要稍稍进行角色替代,就能够感同身受。
当然反对者可以很自然的提出意见:不能因为窦娥一个人的冤枉而让整个社会来承担后果。这样的逻辑当然是成立的,然而必须看到的是:窦娥之冤是不是真的只是窦娥一个人的冤枉?如果是,那良知的天平自然要远离窦娥;如果不是,那就需要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考。只有对这个问题做出客观理性的回答,才能够对亢旱三年的结果作出能否接受的回答。
很显然,无论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看,还是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来看,关汉卿笔下所描写的山阳县,已然是一个颠倒黑白、百姓遭受不白之冤之后伸冤无门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老百姓除了造反之外几乎没有第二个诉求之门,然而对于窦娥而言,她一个弱女子显然不具有造反的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发下毒誓。同时还需要关注一个细节,窦娥发下誓愿的时候,已经是其被押送到刑场上的时候,当她带着巨大的冤枉走到生命最后一刻时,如果还从所谓理性的角度来批评其不理性,批评其只关心自己而忽视他人,难免显得有一些过于理性。更何况窦娥之冤未必就不会落到其他人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剥夺了最后发誓的权力,那这个人并不比戏剧中的当政者更好!
三、 亢旱三年的本意
在元代儒家传统价值观念体系日渐衰落以及文人在艺术人生中寻求心灵宽慰、探求精神解脱的背景下,元杂剧《窦娥冤》诞生。从作品创作背景的角度来看,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个人选择的必然结果,更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即封建社会底层民众难以避免的悲惨命运。解读一篇作品中的具体细节,不能只局限在作品所演绎的故事当中,更要将整个作品放到具体的时代背景下来进行,用作品观照现实才是彰显作品生命力的最佳选择。
如果真的亢旱三年,那无疑意味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为窦娥之冤承担后果。这既有其不公平性,又有其合理性,甚至还有其必然性,只有了解到这些,才能真正读懂关汉卿借窦娥之口而发出“亢旱三年”的本意。在笔者看来,亢旱三年本质上是一种抗争,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一次呐喊。文中的窦娥在被绑赴刑场的时候,其语言的逻辑是顺畅的,这说明其思维并没有异常,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窦娥自己心里也清楚如果真的亢旱三年,那必定有无数生灵面临灾难。在这一判断之下依然喊出了“亢旱三年”,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期待用这种巨大的落差预期,来为自己一个人所遭受的冤屈而求得全社会的反响。这可能是她最后的努力了!
同时,誓愿也只是誓愿,誓愿是否能够成真,窦娥心里未必清楚,其所能够做到的就只是发出这样的呐喊,在这一呐喊背后人们能够听到的应当是绝望。但听众却不能绝望,作为旁观者,作为窦娥所生长地方的每一个其他人,如果在这种情形之下都像窦娥那样绝望,那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都没有了希望,都只是在黑白颠倒逻辑下的沉默者和苟活者。这样的社会显然并非窦娥所愿,自然也不是作者所愿,如果真是这样的社会,即使真的亢旱三年,又有怎样的影响和伤害呢?
所以“亢旱三年”与其说是窦娥在戕害百姓,倒不如说是窦娥在借自己的最后一声呐喊而进行着唤醒的努力。如果旁观者还不能听到这四个字背后的深意,那就是一种悲哀了。因此,无论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还是亢旱三年,意都在警醒,这才是作者真正的初衷。
[作者通联:福建宁德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