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冰
一、戏剧矛盾冲突的设置导致窦娥必然是走向悲剧
我们常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是戏剧文学的一般规律。《窦娥冤》剧作的主人公窦娥是处在矛盾中心的。这部作品主要表现了窦娥和婆婆、张驴儿以及官府之间的矛盾冲突。
地痞无赖张驴儿见窦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便想要自己父子俩娶窦娥婆媳俩,面对张氏父子的逼迫威胁 ,蔡婆婆屈服于外部势力,弃置礼教,甚至还反过来劝服窦娥要屈服;而窦娥则坚守自己的立场 ,甚至还严厉的批评婆婆“可悲可耻”。
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窦娥本想依靠衙门自己洗清的冤枉,因为她相信官府肯定会为自己洗清冤枉,伸张正义。此时戏剧将矛盾冲突推向了另一个层次——窦娥和官府之间的矛盾。滁州太守桃杌不但无意于维护正义,反而凭借自己的权力,对窦娥进行严刑逼供,欲屈打成招。窦娥最终被判死罪。
从《窦娥冤》中的各种矛盾冲突的设置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冲突表面上是窦娥与婆婆、张驴儿、桃杌太守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以窦娥与整个黑暗社会之间的矛盾。而弱小的窦娥,是无法和整个黑暗社会抗衡,窦娥也必然走向悲剧!
二、人物自身的矛盾,也决定了窦娥必然走向悲剧
课文节选的[端正好]和[滚绣球]的唱词中,窦娥把天地作为自己满腔怨恨倾泻的对象,埋怨天地的糊涂,指责天地的“错勘贤愚”。既然窦娥这样指天斥地,可她为何还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天地神灵的身上,为何要靠天地来实现自己的三桩誓言?为何靠天地显灵来惩罚这些贪官污吏?这样不矛盾吗?
同学们在激烈地辩论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样不但不矛盾,反而是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所在!
传统观念中天地鬼神在古代是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的最高秩序的象征,人们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公道。可是窦娥一声呐喊,是对天地鬼神的全面质问,是对生死善恶的根本怀疑,是对现有秩序的猛烈声讨,是对黑暗时代的整体否定。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作为一个弱女子,而她又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洗雪自己的冤屈,所以她一方面指天斥地,一方面又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情,这也正反映了当时窦娥身上思想的局限性。她斥责当时的黑暗现实,却无法从根本上动摇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她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美好愿望,又找不到从根本上跳出火海的办法,她骂天地,又只能依赖天地,由此可见,现实中的窦娥们遇到这样的冤情,是找不到出路的,也就只能走向灭亡。
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折射出窦娥必然走向悲剧
窦娥临刑前发了三桩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抗旱三年。想以此来昭示自己清白,洗清自己的冤情。作者运用积极浪漫主义手法,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我们来分析一下三桩誓愿的特点:一是所用的典故是有苌弘、 望帝、邹衍、东海孝妇等人的故事, 而这些典故本身就是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主人公都是忠贞正直善良之人,却都“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恰恰是这些美德,却最终成了置他们于死地的“罪魁”。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窦娥所蒙受的冤情之深,窦娥内心怨气之烈;我们更从中看到了当时“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严酷现实,激起读者对当时社会中官吏们的倒行逆施,社会的“不分好歹”、“错勘贤愚”的愤慨。二是这些愿望的实现在也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鲜血如何能溅上白练?三伏天怎么可能会下雪?大旱三年也未必就惩罚了官吏,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三是即使这些愿望符合生活逻辑,能不能实现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天地到底会不会为自己显灵呢?我们思考一下,若老天有眼,为何不在窦娥生前的为她洗清冤情?那么,即使她付出生命的代价, 天地神灵又怎会帮她实现誓愿?综合各方虑,我们几乎可以断定,窦娥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这三桩誓愿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现实人世的彻底绝望,而被迫寄望于虚幻的天地神员的事实。也恰恰说明普通百姓以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冤情也只能是冤死到头,面对的只能是不可逃脱的悲剧命运。
作者通过这样奇特的构思,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典故比较映衬,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三桩奇愿虽为人情所求,但 “与事理不和”,只能体现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美好意志与愿望而已。它为刻画窦娥的人物形象添上了最着力的一笔,使人物的悲剧性更浓烈,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